阿房宫赋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 (2)

ID:1051145

大小:81 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4-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阿房宫赋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制”作“规模”讲:《岳阳楼记》:“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再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第一组同学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阿房宫其形的雄伟壮丽,规模的庞大;第二组看看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宫中之女的众,宫中之宝的多;第三组找一找“其费可谓靡矣”;最后一个组找“其奢可谓极矣”体现在哪里。。《阿房宫赋》洋洋千言,其实三字足矣。奢、亡、鉴。奢必亡,这是国君要借鉴的,也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所要借鉴的。简介“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我们前面学过一篇《赤壁赋》,《赤壁赋》说不上一篇典型的赋。我和你们说过,苏轼对散文的重大贡献,是对赋的拓展,是“以文写赋”。《阿房宫赋》可以说是典型的赋文,有人称之为“千古第一赋”,它典型地表现了赋的内容和特征。。“赋”的形式特征是什么呢?有同学知道吗?“赋”特别重视铺陈排比。它能从多角度反复描写同一个对象。我一个字,他写一大排句子,对吧?我几个句子,他用通篇来表现。这就是铺陈。铺陈的作用一是更突出事物的特点,还有一点是语言有气势。怎样使语言有气势啊?对,是将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张组合到一起,表现了语言的气势,语言具有了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魅力,征服了我们。赋是一种铺陈辞藻、描绘事物、抒写情志的文体。  赋的特点有:1)铺陈描写:做大量铺垫、伏笔,用以说明最终观点  2)夸张渲染:大量排比、比喻、夸张的运用  3)骈散结合:使句式张齐、错落有致4)音律和谐:读之琅琅上口写作背景和目的  分析:《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善于击球,喜手搏,往往深夜捕狐,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后因平卢.成德节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东都”想趁机夺取洛阳,才作罢。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与黑暗现实,就写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覆辙。但是杜牧的忠告没有使统治者更改。两年后,王死,半个世纪后,黄巢起义后唐王朝与秦王朝一样归于灭亡。具体研习第1段本段主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①六王毕,四海一(数量词用作动词,《劝学》中有“用心一也”)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阿房出(耗费之靡)。(毕”与“一”,“兀”与“出”押韵,平仄的变化造成语流起伏跌宕,韵脚的变化显示出语言节奏。但是大家还要注意,其实这四句写了两件大事,中间的跳跃性非常大,留下了不少空白,而且让读者一开始就有想法。“六王毕,四海一”,写得多容易呀,但其实秦统一六国容易吗?不容易。那他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六国一下子就被灭亡了,在佩服秦的强大气势之后,人们禁不住要想,为什么六国灭亡得这么迅速?实际上文中就有答案,但不是第一段,这里只是埋下了伏笔。“蜀山兀,阿房出”10 其实秦始皇死的时候并没有建成,甚至项羽一把火烧掉它的时候还没有建完,多浩大的工程呀!但作者说得非常容易,仿佛四川的山一下子就光秃了,阿房宫就建起来了。这里留下的空白让我们去想象,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有多艰难。阿房宫的建成,不知道要要榨取多少血汗,葬送多少生命啊!付出多少艰辛!“阿房出”是由“蜀山兀”换来的。作者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阿房宫规模宏大,而且生动地揭露了秦始皇的腐败、荒淫。长句往往比较舒缓,短句比较有力,一开始用四个有力的短句,极力概括力,这四句,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来写的是阿房宫的宏伟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上下意义衔接,但又各自独立。气魄多么雄伟,意义多么重大!时代的形势,帝王的奢侈和野心,一齐跃然而出。这里面隐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这四句是帽子,扣得紧紧的,引领着接下来的描写,将讽谏的主题贯穿全篇。)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的气概、阿房宫的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一句用“覆压”一词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物的广大之势,并用“三百余里”作补充。“隔离天日”则说明了建筑物的高大,连天都看不见了,用了夸张的手法)。【骊(lí)山】【北】构而表承接【西】折,直走(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咸阳。(“北”和“西“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因为后面已经有动词了,如果后面没有动词,有时候方位名词也会活用作动词。“骊山”不是主语。主语是阿房宫。)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以山写宫,以水写宫,衬托阿房宫的庞大。“走”字化静为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里的“五步”和“十步”都是虚写,作者在此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对比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物的多);廊腰(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缦回,檐牙高啄;(是很形象的,连接楼阁之间的走廊仿佛人腰一样,当然这腰不是纤纤细腰,“缦”有宽缓的意思,这里着重指宽,后文还有“缦立远视”,“缦”着重缓意,“缦立”就成了久立的意思了。翘起的屋檐就象牙齿一样高高地啄向天空,苏轼有一句诗,“乱石穿空”,与此类似,把静态的东西写出了动感。)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古人用“钩心斗角”有时候也形容写文章构思精巧。)。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用了比喻的手法,“蜂房”“水涡”是“像蜂房”“像水涡”,这说明了阿房宫的建筑物像蜂房,水涡一样密集,一样多,十分的形象;“几千万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数量上的虚写说明了建筑物的多。)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霁不是雨停了。雨停了,可能还是阴天,乌云满天。只有雨后转晴才可能出现虹。雪后天气转晴也称霁。在这里,作者把上层的通道比作彩虹,与上面的未云何龙相照应。)(比喻的手法,将桥比作龙,空中的阁道比作彩虹,分别展现了它们形态高大、色彩绚丽,很形象。并且这两句话作者使用了反问的语气,这样表现了作者对于阿房宫建筑物精美到如此程度的一种感叹,简直难以置信,更像我们证明了建筑物的精美,衬托出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其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广、高。自“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到“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就广、高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描写。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这是通感,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学过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宫女们用甜美的嗓音唱歌,歌声软软的,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仿佛春光明媚。)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舞女很多,许多人在舞袖,就给人这种感觉。用夸张形容当时跳舞的场面,真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其实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互文,在一宫之内时而唱歌,时而跳舞,唱歌时吴侬软语,跳舞时长袖翻飞,就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天气在不断地变化,这当然也是夸张了。)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表转折,但是,却气候不齐。10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一宫之间,天气阴晴冷暖不同,足见阿房宫的广大,也暗示宫女悲喜不同的生活境遇。在结构上为下文写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宽广。板书:雄伟壮观的阿房宫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从渭南到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往西转,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水浩浩荡荡,水波荡漾地流入阿房宫的围墙。每隔五步(有)一栋楼,每隔十步(有)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具体研习第2段第2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内容可分三层。②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朝歌夜弦”就是典型的互文,你不能说早上就唱歌,晚上就弹乐器,应该是早晚唱歌弹乐器,这叫互文,互文不“合而见义”,就不能“解其义”。),为秦宫人。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明星荧(yíng)荧(yíng),开妆镜也判断句(“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头发怎么可能是绿色的?难道染了发不成?这句话似乎应该改成“乌云扰扰”或者“黑云扰扰”。南朝吴均有诗“绿鬓愁中减,红颜啼里灭。”李白《怨歌行》曰:“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鬓。”白居易《和春深》云:“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此中“绿”均作“黑”讲,“绿云”即是黑发的喻称。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古人使用颜色时有时候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比如我们经常说青天白日,天明明是蓝色的呀!同时,我们既说青草,也说绿草。《劝学》中有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的印象中,青与蓝似乎是截然不同的颜色。其实大家知道,最基本的颜色只有几种?三原色。即红、绿、蓝。颜色与颜色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青,绿,黑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古文中经常辗转相训。(板书:训)就是有时候相互替代。绿极了我们也称墨绿)扰扰,梳晓鬟(huán)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渭流涨腻,弃脂水也(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表现宫女的多使用了比喻、排比、侧面烘托、夸张等艺术手法)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lù)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所之”怎么理解?所字结构,所到的地方,名词性的。)(前面五个“也”是表判断,而最后一个“也”更多的是强调。前面五个句子并列关系更为紧密,而最后一个句子要相对疏离一些,所以大家读的时候,最后“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车远远地来了,宫女心中就充满了希望,“要到我这里来了”,车又慢慢地远走了,心中的失望随着车声的远去而增强。皇帝看不见了,车声听不到了,我们要读出一个效果来,让我们觉得宫女仍然在翘首盼望。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极,副词作动词,极尽)妍,缦立远视,而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望幸(幸是宠幸的意思,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三十六年不见之者”的省略和倒装。“三十六年”是时间状语后置,省略的“之”指代秦始皇。(但是有人三十六年没有见过秦始皇,其实就是说有人从来没有见过秦始皇。宫人热闹的梳妆场面与其悲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重了她们的悲剧意味。其实《红楼梦》中有个元春,她入宫受宠,可以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10 ,但是在省亲的时候还哭哭啼啼,怪贾母把她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更何况这些宫女。)。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像这一种排列的句子,可以互相参照,是一种反复,同时又回避词语单调简单的重复。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意同“收藏,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被动句(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主语,主语是六国。“一旦”跟现代汉语中的“一旦”意义和用法接近,譬如,联系上文“几世几年”,这里的“一旦”便有迅速之意,其聚也难,其散却易,两相对比,感叹自在其中了。)(表现了宫中宝物的多。)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意动用法经常翻译为认为什么什么怎么样,或者把什么什么当成什么什么。意动用法,据王力所言,有两种,一是形容词的意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是名词的意动。古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一般而言,用如意动的名词后跟着一个名词或者代词做的宾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按正常的句法结构,应该是“铛鼎石玉,块金砾珠”,用如意动的当是“铛”“石”,“块”“砾”,但杜牧写的是赋体文章,“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这几句押的是“i”韵,为押韵起见,词序作了调动了。)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展现了秦统治者挥霍无度的形象)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板书:阿房宫的美人、珍宝前两段是怎么样表达讽谏主题的呢?引导:阿房宫这么美,这么雄伟,是怎么样建成的呢?一般的文人,想到阿房宫,就会驰骋文采,夸赞其辉煌壮丽,流露出无限羡慕之情,但杜牧立意高奇,洞察伟大建筑后面的悲剧,并揭示其悲剧的原因。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人民刚刚从战乱当中挣扎出来的情况下,如此精美的建筑是以多少人的幸福生活为代价,以多少人的生命为代价,可是这些换来的,只不过是统治者个人私欲的满足。杜牧这篇骈赋用铺陈排比的笔触极尽描写阿房宫的意图并非为了展现一个建筑奇迹,而是为了让读者体会到,在如此精妙绝伦,恢宏大气的建筑背后,是一代帝王骄奢淫逸,的象征,是人民苦难生活的象征。它是一个罪证,证明着“骄王必灭”;它是一个教训,揭示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是一代臣子,忠君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赤子之心。当杜牧面对蜀山上焦灼的土痕,颓圮的宫墙时,这个臣子的内心激荡着对古迹的感叹,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唐王朝的忧心。这些,都在对阿房宫进行描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六国的珠宝来自人民,秦国的珠宝来自六国和人民,但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民。在这里,作者将描写视角从秦国扩大到了六国,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乌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六国一旦不能再享有这些东西10 ,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具体研习第3段。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③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尽,使动用法,使……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对比。一方极力往小里说,一方极力往大处讲,以此形成极大的反差,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以上为一层,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定语后置,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cī)定语后置,多于周身之帛(bó)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ōu)哑(yā)定语后置,多于市人之言语。这一段是形容秦的纷华奢侈的,但不是很恰当,他用的是夸张用法,但是,说柱子比农夫多,这勉强可以说是夸张,说椽比工女多,那算什么夸张?一间屋子里可是有许多椽呀!最可笑的是作者居然说栏槛比城郭多!改成这样好不好?使负栋之柱,多于行道之树木;架梁之椽,多于水中之鱼虾;钉头磷磷,多于原野之闲草;瓦缝参差,多于田间之犁隙;直栏横槛,多于山林之小径,管弦呕哑,多于暮春之鸟语。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耗费之靡(本文写作对象是阿房宫,目的是揭示强秦灭亡的原因——不爱其民,但又不能强行撇开阿房宫而抽象议论,这就必须在阿房宫和人民之间找到形象的联系,所以它把阿房宫的“柱”“椽”“钉”“瓦”比作农夫、工女、衣服、粮食相比,实际上突出了秦朝建阿房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形象地告诉人们,供秦人享乐的阿房宫正是建立在人民的脊梁上,特别写得好的是最后一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与后面的“不敢言而敢怒”照应,说明百姓受欺压不敢声张,反映出秦的残暴。用夸张比喻对比排比手法突出了秦的纷奢,但是原作暗含了一层意思,就是说秦的奢华享乐是建立在对这些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上的,一句话,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压榨之上的。而且百姓没有言论自由,万马齐喑,只剩下一片弦歌之声,焉能不亡?)使天下之人,不敢(暴政)人民的内心就像沸腾的火山,它的爆发之日就是阿房宫化为尘土之时,也是秦王朝轰然倒塌的之时。言而表转折,敢怒。独夫之心,日(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益骄固。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骄固”为第二层,用六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和仇恨。戍(shù)卒叫,函谷举被动句,楚人一炬,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可爱。)焦土!(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照应前文,前面说“六王毕,四海一”,说六国一下子就灭亡了,然后阿房宫一下子建成了。这里又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也表明秦灭亡得非常快,步六国后尘,而阿房宫更是一把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秦灭得容易不容易?但作者这样写,就给人一种感慨,让人不禁要想,六国为什么会很快被秦灭亡,而秦又为什么会很快地被后人灭亡?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最后一段的议论)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板书:由描写转为议论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房子上一片一片的瓦形成的瓦缝比比(老百姓)衣服上一缕一缕的丝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具体研习第4段。10 段意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④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句话有点费解,如何理解?秦不爱其民。: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奢侈无度,是为“穷奢”,阿房宫就是一个例证。②广罗女色,是为“极欲”③搜刮珍宝,弃掷逦迤,亦不甚惜,极为浪费。古人总结出帝国王朝灭亡的铁律:“成由勤俭败由奢。”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阿房宫不是秦朝的吗?为什么作者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要牵连起六国来?(因为六国不爱其民而亡,而秦人没有看到这一点,秦人错在不借鉴历史,吸取前人灭亡的教训.文章前面有没有铺垫?。“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六国和秦人一个货色!总结秦人的灭亡的教训,带上六国,文章就更有说服力。)(第一层是下断语:提出论点,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为君,谁得而“得”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能愿动词“能”。(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而”后面连接一个动词,这样的话“而”只能是连接状中关系的表修饰的连词,不译。族(族,灭族,名作动)灭也?(第二层是作解释:申述论据,灭亡都是因为不爱人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宾语前置,而表顺承,不译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表转折不鉴(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之,亦使后人而使后人”和“复哀后人”之间表示一种顺承关系,连接一前一后两个动作。复哀后人也。(四个“后人”两层意思,一、二、四,是指秦以后的人,第三个是指唐以后的人其实,这四个“后人”两个意思,又指一个共同的对象指君主、皇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有什么言外之意?“哀”和“鉴”是后人对待历史的两种表现,“哀”是因为悲剧而悲哀,而惋惜甚至痛惜,但是“哀”只是停留在感情层面,它是不能阻止悲剧重演的,唯有拿起理性的明镜,才能清醒看到悲剧的原因,才能避免悲剧重新上演。唐太宗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篇文赋奇就奇在杜牧不仅揭示王朝灭亡的原因,还在于他似乎感到唐朝也会重蹈覆辙,他似乎还感到唐朝后面的“后人”一样会重蹈覆辙,而且循环下去,这仿佛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宿命.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说出了一道魔咒,让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学子文人读到这篇文赋时,仿佛杜牧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这篇神奇的赋才刚刚完成,墨迹还未干,还湿润润的呢。所以文章的高下由识见决定的,是由文章的立意决定的。《阿房宫赋》流传千古,不仅仅在于字字珠玑,更在于文内存有这么一点魂魄!)(第三层是示警戒:鉴重于哀。这三层意思互为因果,没有主次之分的。)板书:总结教训警告当世戒奢爱民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1]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明确:文章可分两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4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赋”的特点在于“体物写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10 因此说,两部分之间是铺事与写志的关系。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主旨归纳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注释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六王,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5)[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宽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12)[盘盘焉,囷囷(qūn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5)[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18)[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19)[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20)[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10   (2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23)[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24)[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25)[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2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是举其在位年数,形容时间长。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指金玉珠宝等物。  (31)[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32)[倚叠]积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34)[逦迤(lǐ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为什么。  (37)[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8)[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40)[庾(yǔ)]露天的谷仓。  (41)[九土]九州。  (42)[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43)[固]顽固。  (44)[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45)[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47)[使]假使。  (48)[族灭]被灭族。  (49)[不暇]来不及。  (50)[族]名词作动词用,灭族,杀死全族的人。  (51)[使]假使  (52)[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53)[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54)[哀]哀叹。10 (55)[举]攻占。一词多义 一: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一样)  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连词,表承接,不译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转折连词..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并列连词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递进连词  夫:  1、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感叹助词10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句首发语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语气助词,在句中舒缓语气的作用艺术感染力  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描写阿房宫的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思想感情  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