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遭遇战争赵萍江苏省镇江一中212000.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但当遇到这类战争题材的文章时,学生的解读视角往往只停留在文本表面触碰的层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粗浅的作法。关键词:战争题材《一个人的遭遇》深层阅读“遭遇战争”为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的一个板块,第一篇即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执教时,第一课时学生对文章自主阅读后的反应引发了我的不解:几乎所有的学生只关注主人公索科洛夫在遭遇战争带来的不幸后的坚强、对生活的信心,却忽视了他在痛苦中对伤痛的隐忍;只关注小说激动人心情节的发展、结局,却忽视了小说人物简单、质朴的话语中蕴含的深意。照他们这样的解读,岂不是我们都要高呼“让战争来得更猛烈些”,这样人们才能得到更多的锤炼!虽然《课标》一直在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很多时候我也是拒绝给学生课前铺垫太多的背景,担心禁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遭遇战争时,时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领悟,使他们文本解读视角只停留在文本表面触碰的层面。因此《一个人的遭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当学生遭遇战争,适当地让他们“知时”、“知人”不仅不会禁锢他们的思想,而且将事半功倍。对于学习《一个人的遭遇》来说,“知时”即要适当地了解苏德战争。二战的浩劫,使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国家和五分之四的人口蒙受了不同程度的灾难;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战争使平日里只知道上班、下班、周末喝口啤酒的普通人变得正义、机智、有责任心,也让他们遭遇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创伤。正因为如此,前苏联卫国战争也是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无数反映战争中普通人命运的艺术品,讲述着那些平凡的英雄和被战争伤害的人。
因此文章题为《一个人的遭遇》,但穿梭在战壕之间的索科洛夫,遭遇了几乎所有与战争相关的苦难,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他身上体现的不是普通苏联人的特征,而是苦难的遭遇战争的人类的集合。基于此,我们对这类文章的学习,不是为了庆祝胜利,不是为了宣扬仇恨,不仅仅是鼓励活着的人勇敢前行,更重要的是记住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给人类心灵留下的创伤。“知人”,即了解作者。续写二战题材的作家笔法各有千秋,如海明威直接揭露战争带来的灾难,日本女性作家壶井荣用细腻的散文控诉战争,意大利作家伊泰洛卡尔维诺用“轻逸”的通俗化消解战争的残酷等等。学生的深层解读离不开对作家的了解。关于战争,作家从索科洛夫的角度出发,所做的单纯、高尚,具有人道主义的思考,堪称小说最大的贡献。这与肖洛霍夫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肖洛霍夫亲眼目睹了顿河地区发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而且亲身体验了社会动荡和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灾难,14年时间写成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1965年以此巨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1年6月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爆发的第二个月,肖洛霍夫应征入伍,他的母亲在维申斯克镇空袭期间被炸死在自己的房屋旁边。1946年春天,肖洛霍夫出外打猎,在草原上的一条小河边上,遇见一位汽车司机,他带着收养的儿子等待渡河。闲谈中,司机对作家讲述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肖洛霍夫十年磨一剑,1956年将这个题材写成的小说发表。关于战争,肖洛霍夫从未过分渲染,而是着重刻画人与命运的斗争,并且让这场斗争以人的胜利为结局,用真实的细节勇敢的描写战争对人的伤害。肖洛霍夫在解冻文学”初期.这本身就是难得的创举。就像许贤诸先生的评论那样:“他们(作家)向肖洛霍夫学习的东西主要有两条:第一是写活生生的生活.把生活写得宽广丰满:第二是大胆地用自己的观点(视角)去写。”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在研读《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时,才会知道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妻女被炸得尸骨无存的巨坑前的流泪的情节是作者真实体验的再现,才会为此真正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会深切的感受到流淌于文章字里行间的人道主义。除了“知时”,“知人”,还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引导学生下工夫、花力气,要善于从细微处人手,向文本、向细节、向解读要效益。“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具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在《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文中,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细节很多,
只要抓住一两处,皆可以使自己的认识深入到文本深处。例如,抓住在几个重要情节中索科洛夫的“眼泪”这一细节,比之停留于“遭遇悲惨”,就更能接近文章思想内核。在体味这一细节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1、亲人死去时他为什么没有哭?2、领养凡尼亚时他为什么哭了?3、面对生活他又将如何去哭?面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等文字中找到答案。是的,这正是残酷战争的罪恶,它让度尽劫波人虽在的索科洛夫心已成灰泪已干。对第二个问题的思考,结合文本“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因为相互依存而有了一个新家”,学生逐步明白,此刻的索科洛夫内心充盈了对凡尼亚的怜爱、重获新生的无比激动和幸福,所以他再也忍不住热泪。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之后,学生对战争带来的心灵的创伤只有心灵才能抚慰这一层面的思考也就呼之欲出。第三个问题难度相对大,但抓住细节学生还是能够解决。为了帮助学生,我把它分成两个小问题:凡尼亚让索科洛夫的心“轻松了,变软了”,可是文章结尾时索科洛夫为什么还是流着泪?他未来的生活中会是怎样的状态?这两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关注文章这样几个细节:“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这颗悲愁的心甚至不能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待下去。”“我和他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问题是我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夜里醒来,真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解读,引导学生明白有了“家”,索科洛夫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但是战争中淤积于胸的创伤却要在战后所有正常的日子里化为眼泪长久地流淌。如此,索科洛夫的“眼泪”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人的遭遇》的理解之门。当学生遭遇战争题材的课文,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切入点很多,文章背景、作者资料、关注细节可以成为切实可行的几种方法。------------------参考文献:【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许贤诸.当代苏联小说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作者简介:赵萍,女,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语文教师,中教一级,课程与教学论,1586299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