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精品实用课件讲解学习汇编

ID:1051680

大小:2.19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2-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谏太宗(tàizōnɡ)十思疏》精品实用课件第一页,共75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yīzhǒnɡ)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讽、谏、谤、讥、说”区别(qūbié)讽——用委婉(wěiwǎn)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第二页,共75页。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页,共75页。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kěyǐ)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kěyǐ)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kěyǐ)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第四页,共75页。 诤臣(zhènɡchén)—魏徵第五页,共75页。 字玄成。唐朝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shírèn)_______、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______”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魏徵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诤臣(zhènɡchén)谏议(jiànyì)大夫第六页,共75页。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nénggòu)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背景(bèijǐng)第七页,共75页。 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jiànjiàn)骄奢,渐渐(jiànjiàn)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第八页,共75页。 课文诵读(sòngdú)欣赏第九页,共75页。 读准字音(zìyīn)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quányuán)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谬()赏塞sè流chángjùnyōngxiéchùmiù第十页,共75页。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bìɡù)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第一段分析(fēnxī)求:要求,需求.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长(cháng):高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dòngcí),长高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根本:树根.本:本义是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的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十思的出发点.流:泉流,名词。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浚(jùn)疏通.其:他们的。德义:恩德,恩义.义:适宜的道德行为.第十一页,共75页。 1“闻”到什么(shénme)?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gēnběn);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第十二页,共75页。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bǐyù),引出正题:治国必积德。本段开头(kāitóu)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比喻论证(lùnzhèng)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第十三页,共75页。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érkuàng)于明哲乎?注释: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望,求,思:同义(tónɡyì):指望.厚:丰厚.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下愚:最愚笨无知的人.况:何况.于:介词,对.明哲:明智,贤能的人,哲:聪明.有才能.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xiǎnɡyào)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第十四页,共75页。 赏析: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fǎnmiàn)推理,连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第十五页,共75页。 原文:人君当神器(shénqì)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当:主持,掌管.神器:帝位(dìwèi).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域中:天地间.大:形容词作名词,重位.念:考虑.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wēinàn),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安、危:形作动,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戒:戒除.以:第一个是动词,用.实行,厉行第二个是同”而”转折连词.塞sè流:水流,名词。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第十六页,共75页。 赏析: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kāitóu)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简)作者认为,人君应当(yīngdāng)怎么做?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戒奢以俭第十七页,共75页。 求木之长者(zhǎngzhě),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zhōngxīn)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第十八页,共75页。 简析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引出正题:治国必积德。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fǎnwèn),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十九页,共75页。 原文:凡百元首,承天(chénɡtiān)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第二段分析(fēnxī)注释:凡百:指所有的.元首:指帝王.今义:国家最高领导人。承:承受,秉承.景:大.殷:深切(shēnqiè)的善始者:开头做得好的.繁:多.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赏析:抽象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能够.终:坚持到底.盖:语气副词,大概.岂:难道取:攻取守:保卫第二十页,共75页。 昔取之而有余(yǒuyú),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当初(dāngchū)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昔:从前(cóngqián)而:表承接而:表转折何:为什么第二十一页,共75页。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xínɡlù)。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殷忧:深切的忧虑.以:而,表修饰。下:指臣民.得志(dézhì):达到目的,实现愿望.以:而,表并列。傲:轻视.物:指自己以外的人.一体:整体.行路:陌生的路人.虽:即使.董:监督.以:介词,用.震:威吓.这两句是状语后置.苟:苟且.而:转折连词(liáncí).免:免于罪罚.怀:怀念,感激.貌:表面上,名词作状语.恭:恭顺.纵情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第二十二页,共75页。 原文:夫在殷忧,必竭诚(jiéchéng)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jiéchéng)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翻译: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qīnshǔ)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赏析: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shìyè)成败的关键第二十三页,共75页。 原文:怨不在大,可畏(kěwèi)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注释:惟:只有.覆:颠覆.宜:应该.深:深切(shēnqiè).慎:警惕.语出:《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业,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样(yīyàng),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赏析:这一句是对段首“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这一问题的总结性的回答。在前文分析了“竭诚以待下”和“纵情以傲物”的不同结果后,在此郑重地警告:“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严肃地告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确实切中要害,无怪乎唐太宗读后,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不但取消了当年耗费民脂的封禅“盛举”,而且常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告诫太子,并以此作为临终遗训。本言简意深,语重心长,能振聋发聩,令人警觉。第二十四页,共75页。 总结:从历史教训入手,进一步说明(shuōmíng)君王厚积德义的重要性。第二十五页,共75页。 1作者认为得天下(tiānxià)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ɡǒumiǎn)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答:怨不在大,可畏(kěwèi)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第二节思考题:第二十六页,共75页。 a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用古人的论述以_______的关系比作______的关系,切中要害(qiēzhōngyàohài),令人警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否(nénɡfǒu)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水和舟民和(mínhé)君第二十七页,共75页。 思固本思源(比喻(bǐyù))论证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戒奢以俭提出(tíchū)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第二十八页,共75页。 辨析(biànxī)下面多义词的词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项王曰:“沛公安在”衣食(yīshí)所安,弗敢专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闻达于诸侯安安定(āndìng)怎么哪儿疑问代词养生的东西求追求探求请求要求第二十九页,共75页。 积累(jīlěi)词语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戒奢以俭载舟覆舟,鲜克有终第三十页,共75页。 第三段分析(fēnxī)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bǎichuān);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注释:其:反问语气词,难道忽:轻视,怠慢(dàimàn)。君:名作动,统治。诚:假设连词,如果.以:表目的,来.可欲: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思:想到。以:以便,目的连词.戒:通”诫”.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建筑宫殿一类的事情.安:使动,使….安定.高危:(地位)高而险.冲:谦虚.牧:修养.惧:担心。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下:居于….之下,名词作动词.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以为:以(之)为,以:把。度:限度。第三十一页,共75页。 第三段分析(fēnxī)翻译: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急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加重视(zhòngshì)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自己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赏析:提出“十思”的内容:前五思:一思知足不纵欲,二思知止不扰民,三思(sānsī)谦冲不傲物,四思居下不自高,五思三驱不纵猎.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第三十二页,共75页。 原文: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yōnɡbì),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忧:担心。懈怠:意志松懈。而:递进连词.敬:慎重.雍(yōng):堵塞.雍蔽:被蒙蔽.虚:使动用法,使……谦虚。以:表修饰谗:动词作名词,说坏话污蔑别人的人.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正:使动,使….端正.黜(chù):排斥(páichì).恶:形作名,奸恶小人加:施加.无:同“毋”,不要。以:因果连词,以致.谬赏:不恰当的奖赏.而:以致.滥刑:不加节制(jiézhì)地滥用刑律.第三十三页,共75页。 原文(yuánwén):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翻译:担心意志松懈,就要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说坏话的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已的品行来斥退(chìtuì)好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赏析:六思慎重不懈怠,七思兼听不妄行,八思正身(zhèngshēn)不近恶,九思施恩不谬赏,十思加罚不滥刑第三十四页,共75页。 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ěrmù),亏无为之大道哉?注释(zhùshì):总:归纳.宏:扩大,弘扬.兹:这,此.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而:顺承连词.择:分辨选用.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尽:形作动,用尽。播:扩大.惠:惠泽.信者:诚信的人.效:献出。.垂拱:垂衣拱手.而:结果(jiēguǒ)连词.第三十五页,共75页。 翻译: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rénài)的人就能洒播他的恩惠,诚信的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扰的事,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出巡游玩的快乐,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赏析: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可以达到(dádào)“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zéshànércóng)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第三十六页,共75页。 简析:1提出(tíchū)“十思”的内容:3做到“十思”的好处(hǎochu):文武争驰,君臣(jūnchén)无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戒纵欲(第5、6条)戒轻人言(第7、8条)戒赏罚不公(第9、10条)2、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第三十七页,共75页。 1“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guāndiǎn)有何联系?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答:“十思”是“积德(jīdé)义”的具体内容答:谦冲(qiānchōnɡ)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思考题第三十八页,共75页。 本文(běnwén)语言有何特点?答:骈散结合,极富气势,华美(huáměi)流畅。第三十九页,共75页。 谏太宗(tàizōnɡ)十思疏固本浚源二.总结(zǒngjié)历史引出(yǐnchū)警告提出十思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善始实繁克终盖寡三.居安思危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课文理清思路第四十页,共75页。 同步(tóngbù)练习选择题:下列(xiàliè)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cháng)之长者浚(jùn)其泉源B.虑雍(yòng)蔽正身黜(chǔ)恶C.克终者盖(gai)寡董(dong)之以严刑D.垂拱(góng)而治仁者播(bo)其惠下列加点(jiādiǎn)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DA第四十一页,共75页。 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bìnɡyònɡ),垂拱而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四.阅读(yuèdú)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B第四十二页,共75页。 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bìxià)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bìxià)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①汝离间我兄弟②魏征为太子洗马③喜逢知己之主③往事(wǎngshì)息隐⑤但其尽心所事⑥从容对曰⑦征慷慨自若⑧臣所以敢言A.①②③⑤⑦B.②④⑤⑥⑧C.①③⑤⑥⑦D.③④⑤⑥⑧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C.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chóudí)一样D.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冶金的高手。CC第四十三页,共75页。 13.“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14.斗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wéizhènɡ)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AA第四十四页,共75页。 思人君(rénjūn)当思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戒奢以俭提出(tíchū)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第四十五页,共75页。 艺术(yìshù)鉴赏朗读课文,探究(tànjiū)回答问题。1。第三段提出了“十思”?是就哪几个方面而言的?第三段提出了“知足”“知止”“谦冲而自牧”“江海而下百川”“三驱以为度”“慎始而敬终”“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无因怒而滥刑”等“十思”。从五个方面来谈“十思”,可概括为“五戒”:“知足”“知止”戒骄奢,“念高危”“惧满溢”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惧馋邪”戒轻信人言,“恩加所”“罚所及”戒赏罚不公。第四十六页,共75页。 2。文章标题(biāotí)是“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集中阐述了“十思”,那么是否可以去掉文章的第一、第二段落呢?为什么?不可以(kěyǐ)第四十七页,共75页。 3。第二段从哪两个角度进行(jìnxíng)了分析论证?阐述了什么道理?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第二段从取守天下的不同心态上进行论证,阐述乐“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第一段提出的观点(guāndiǎn)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和“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四十八页,共75页。 第一(dìyī)、二段和第三段的关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提出(tíchū)问题分析(fēnxī)问题解决问题第四十九页,共75页。 5。从本文看,作者理想的政治(zhèngzhì)境界是什么?作者理想(lǐxiǎng)的政治境界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乔松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第五十页,共75页。 6。各段在阐明观点时各用了什么手法来增强(zēngqiáng)表达效果?第一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中间(zhōngjiān)用排比来加强语势。第二段:用设问和对比的手法。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主要做到“十思”,才能“鸣琴垂拱”。第五十一页,共75页。 由本文不仅(bùjǐn)可以看出魏征作为“诤臣”的忠勇,还能发现他劝谏艺术的巧妙,请谈谈其劝谏艺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运用对比论证,从历史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切中要害,令人(lìnɡrén)警醒,提出建议,水到渠成;瞻望前景,令人(lìnɡrén)鼓舞。第五十二页,共75页。 “十思”的针对性1.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魏征评论:“陛下(bìxià)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近坠……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典型史实:王珪谏太宗出美人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bìxià)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bìxià)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第五十三页,共75页。 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shìrénrúshāng),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勿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典型史实:张玄素谏修乾阳殿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太宗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且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敕大殿高门并宜焚殿,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于贫人。事虽不行,然天下翕然,讴歌至德。今若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年间,趋舍顿异,何以昭示子孙,光敷四海?”太宗叹曰:“我不思量,遂至于此。”第五十四页,共75页。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典型史实:孔颖达谏太宗“其容若虚”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孔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上,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憔匹庶,帝王(dìwáng)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dìwáng)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第五十五页,共75页。 4.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评论:“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年以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廷,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典型史实:魏征谏太宗止泰山封禅贞观六年,匈奴克平(kèpínɡ),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丰登,岳牧等屡请封禅。……惟魏征以为不可。……对曰:“……陛下东封,万国咸萃,要荒之外,莫不奔驰。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宁可引彼夷狄,以示虚弱?渴财以偿,未厌远人之望;加年给复,不偿百姓之劳。或遇水旱之灾,风雨之变,庸天邪议,悔不可追。岂独臣之诚恳,亦有舆人之论。”太宗称善,于是乃止。第五十六页,共75页。 5.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魏征评论:“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bǎixìng),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典型史实:虞世南谏太宗勿纵情畋猎太宗颇好畋猎,虞世南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天弧星毕,所殪已多,颁禽赐获,皇恩亦溥。伏愿时息猎车,且韬长戟,不拒刍荛之请,降纳涓浍之流,袒裼徒博,任之群下,则贻范百王,永光万代。”第五十七页,共75页。 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导入使谏。三年以后(yǐhòu),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典型史实:魏征评太宗纳谏“慎始”而难“敬终”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岁,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是,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第五十八页,共75页。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qīnài)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典型史实:魏征刻小人权万纪、李仁发贞观五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遂任心弹射,肆其欺罔。给事中魏征正色而奏之曰:“权万纪、李仁发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谮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掩其所短,收其一切,乃骋其奸计,附上罔下,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诬房玄龄,斥退张亮,无所肃厉,徒损圣名。道路之人,皆兴谤议……陛下纵未能举善以崇德,岂可进奸而自损乎?”太宗欣然纳之,赐征绢五百匹。其万纪又奸状渐露,仁发亦解黜,万纪贬连州司马,朝廷咸相庆贺焉。第五十九页,共75页。 8.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评论:“贞观之初,求贤若渴……近岁已来,由心好恶。……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省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典型史实:太宗不识宇文士及谀谄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bude)举手,今臣幸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第六十页,共75页。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征评论:“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chénɡè),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未必尽然。或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典型史实:魏征谏太宗勿宠长乐公主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中将出降,敕有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殊,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第六十一页,共75页。 10.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魏征评论:“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给不赡,或以人不从欲,皆非致治之所急,实乃骄奢之攸渐,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典型史实:太宗自悔误杀张蕴古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zhàolìnɡ)鞠于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君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不谏争,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复奏,遂令决之,岂是道理?”第六十二页,共75页。 1、戒奢侈(shēchǐ)(1、2)2、戒骄傲(3、4)3、戒纵欲(5、6)4、戒轻人言(7、8)5、戒赏罚不公(9、10)第六十三页,共75页。 ★默写,将下列各句补充完整。(3分) (1)人君当神器之重()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3)智者尽其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wénwǔ)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 戒奢以俭载舟覆舟(zàizhōufùzhōu)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垂拱而治第六十四页,共75页。 [高考再现]:默写名句: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zhèngzhì)境界是什么?,。(05福建卷)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05山东卷)文武(wénwǔ)并用垂拱而治载舟覆舟(zàizhōufùzhōu)第六十五页,共75页。 [高考延伸(yánshēn)]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___。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③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塞源而欲流长者(zhǎngzhě)也载舟覆舟(zàizhōufùzhōu)所宜深慎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虚心以纳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第六十六页,共75页。 辨析(biànxī)下面多义词的词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项王曰:“沛公安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求木之长者,必固(bìɡù)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闻达于诸侯安安定(āndìng)怎么哪儿疑问代词养生的东西求追求探求请求要求第六十七页,共75页。 词类(cílèi)活用1.必固(bìɡù)其根本固,使动用(dòngyòng)法2.载舟覆舟覆,使动用法3.则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动用法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宏,使动用法6.何必劳神苦思劳、苦,使动用法7.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动用法5.宏兹九德总结巩固古汉语知识8.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9.想谗邪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0.当神器之重11.居域中之大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第六十八页,共75页。 12.择善而从(zéshànércóng)之13.貌恭而不心服(xīnfú)14.则思江海(jiānɡhǎi)下百川15.乐盘游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貌,名词做状语下,名词活用做动词乐,意动用法古今异义根本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纵情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虚心使心虚今,谦虚的美德以为以之为今,认为通假字振之以威怒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振通震无通毋第六十九页,共75页。 特殊(tèshū)句式虽董之以严刑(yánxíng)震之以威怒介词(jiècí)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疑问副词项王曰:”沛公安在?”什么,疑问代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养人治垂拱而治治理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德不厚而望国之治安定,太平第七十页,共75页。 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bìxià)亲之信之忌不自信(zìxìn)诚实(chéngshí)信任相信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闻达于诸侯要求探求追求以必竭诚以待下虽董之以严刑则思知止以安人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相当于“而”释为“来”介词,用,拿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目的连词,以便介词,把相当于“而”,表示因果关系第七十一页,共75页。 出自(chūzì)本课的成语居安思危:择善而从知足常乐(zhīzúchánglè)水能载舟善始善终骨肉分离恃才傲物根深蒂固文武兼备百川纳海第七十二页,共75页。 思固本思源(比喻(bǐyù))论证居安思危(jūānsīwēi),戒奢以俭提出(tíchū)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解决问题第七十三页,共75页。 读准字音(zìyīn)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quányuán)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文武并用,垂拱()而治zhǎngjùnyōngxiéchùgóng第七十四页,共75页。 此课件下载(xiàzǎi)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第七十五页,共7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