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教育第六单元·第20课秋水本课时编写:碧阳初级中学舒晓燕
庄子而知也无涯吾生也有涯课文导入
秋水课题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3.分析文章中对比的手法的运用,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学习目标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学”。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的“仁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作者简介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亦名《南华经》,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
朗读指导1、易读错停顿的句子:2、自主朗读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朗读顺畅,停顿正确。
自译课文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一生串讲,其他学生随时提出认为不妥之处;借助工具书讨论解决问题,有争论则做好记号,全班交流时提出。疏通文义
⒈通假字。(1)泾流之大(2)不辩牛马(“泾”通“径”,直流的水波)(“辩”通“辨”,分辨)字词归纳
2、重要词语:⑴百川灌河⑵泾流之大⑶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⑷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⑸东面而视注入黄河代词,这样语气词,表停顿,不译认为…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⑹不见水端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⑻野语有之曰⑼以为莫己若者⑽我之谓也⑾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尽头才掉转面部代词,这样没有谁/比得上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况且、再说曾经听过见闻、学识
⑿轻伯夷之义者⒀始吾弗信⒁今我睹子之难穷也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⒃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义气开始穷尽,尽头危险长久耻笑
至于北海(到了/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百川灌河(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3、古今异义(古/今)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脸/脸的形状,相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秋水时至(时令、季节/时间、时候)
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面对。形的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形的意动用法,以……为轻,轻视4、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季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固定句不是…那就…)(固定句认为…是…)5、特殊句式
6、一词多义一、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2、以为莫若己者二、闻:1、闻道百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三、之:1、泾流之大2、我之谓也3、仲尼之闻四、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五、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2、始吾弗信1、名词,海神名2、动词,比得上1、动词,听到2、名词,学识1、代词,这样2、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3、助词,的1、介词,在2、介词,被1、副词,才2、名词,开始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以……为”,认为……是……,觉得……是……)(“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见……于”,表被动的句式)7、固定结构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感叹,意思是看到人家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多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面对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见笑大方):让内行的人见笑。大方之家(方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8、成语溯源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课文分析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结构分析前后认识神情结果“不辩牛马”对比黄河开阔“欣然自喜”扬抑骄傲自满“美尽在己”踌躇满志“不见水端”北海壮阔“望洋兴叹”自叹不如“贻笑大方”狂妄盲目——自大——自叹
百川灌河不辩牛马至于北海不见水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望洋向若见笑大方雄壮开阔无边无际于是焉自喜自责秋水河伯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我们不能囿于闻见而盲目骄傲自大。自大由于无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中自有强中手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谦受益,满招损寓意启示
蔡志忠漫画《庄子-秋水》
⒈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⒉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鲲(kūn大鱼)化为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拓展阅读:
翻译: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
课文总结:《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另外,庄子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独行的,可以多阅读一些他的故事,深刻地体会他的哲学思想。
布置作业1.制作词语、句式卡片。2.笔译全文。3.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