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人生——人生就是选择2015.11.9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髓,有助于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个体的人如何处理自我与钱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史记》与人生的话题里可以找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有个观点:人生就是选择,见于他的著作《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2007年版。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萨特的理论我没有研究,这里只借用来讨论《史记》与人生三个问题:一、司马迁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1、司马迁的简要生平;2、司马迁人生三次重要选择;二、《史记》里的人物怎样选择人生?1、司马迁对写《史记》目的、体例、人物的选择.2、什么是人性?《史记》告诉我们怎样做人?3、什么是命运?《史记》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命运? 三、我们选择读《史记》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帮助?1988年5月,我去西安陕西师大参加第一次全国性的《史记》讨论会,到司马迁家乡陕西韩城访问。当地群众对司马迁的热爱,给我印象很深。司马迁的后代有两大姓,分别姓同和姓冯。为什么?据老乡说,司马迁后人为避免受汉代统治者的迫害,他们有意把双姓“司马”改姓同与冯,这两姓到现在每年都会联合祭祀司马迁。(司马迁的祖先曾经做过司马的官,掌兵马,后以官为姓。)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一是司马迁曾经受过汉朝统治者的严重迫害;二是2000多年后,后人仍纪念他。他真正活在子孙心里。也可以说,他任然活在中国人的心里,甚至世界人民的心里。司马迁的思想和他的《史记》有许多方面都值得研究。今天我只就他对人生的选择以及《史记》里的人物对人生的选择对我们的人生的借鉴和启示,说说我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司马迁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1、司马迁的简要生平:司马迁(前145—前87?),(汉景帝中元五年——,大抵在汉武帝末年),西汉韩城(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今年是他诞生2160周年。他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是仅次于孔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1956年司马迁被尊誉为世界文化名人。(郭维森《中国思想家评传·司马迁》,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这是西汉建立大约70年后,国家大统一,国力最强盛的辉煌时代,也是社会矛盾激烈发展的时代。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是史官。父亲对他的家教、思想、仕途、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2、司马迁人生关键时刻三次重要选择:(依据《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一次,20岁,进入青年时期,他选择了全国性的游历,推测得到父亲的支持。《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籍,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11
这次游历是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对于积累素材,为以后写《史记》作了重要准备。22岁,游历后始仕为郎中(帝王侍从官)。又一次游历:“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第二次, 36歲,接受父命,他选择了以写《史记》为历史使命。这年,武帝欲至泰山封禪,太史令司马谈随行,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病危滞留。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洛阳。司马谈事业未竟而卒,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承圣人而撰巨著。《自序》描述: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此后,他始终没有违背父亲的遗愿。 38岁,继父职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柜之书。”得以遍观宫廷史籍典册。“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武帝前的书大部分他看到了。这为写《史记》作了充分知识准备。42岁,為太史令。是年,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第三次,47岁,发生李陵事件,他选择了开口,为李陵说公道话,向武帝表达自己看法。他与当时其他朝臣不同。这是他摊上大事,惹祸的原因,是人生一个分界线。当时,他是太史令。五月,骑都尉李陵率步兵不满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匈奴一万餘,陵兵败降匈奴。《报任安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李陵事件中,第一,司马迁认为,“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与那些自私的大臣不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为李陵说公道话,表现了司马迁的正直。第二,司马迁的话是在武帝召问下说的。“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表现了司马迁对武帝的忠心。第三,武帝出于私心,迫害司马迁。“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说明武帝是昏君,是专制的暴君。48岁,李陵事件惹祸,被判处死刑,他选择接受宫刑。死是容易的事,是很诱惑人的事,是解脱痛苦的事。但他选择了比自杀难,更痛苦的宫刑。为什么不自杀?第一,对生死的意义作了衡量。《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他们追求的不同。)。”第二,选择宫刑,需要忍受肉体的精神的巨大痛苦,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报任安书》“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第三,为后来人着想。《太史公自序》:列举古代《诗》《书》《春秋》《离骚》《国语》《兵法》《吕览》《说难、孤愤》等书,“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11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为了完成《史记》,他没有选择自杀。在监狱三年,后为中书令。一般这是太监的职务。约55岁,写成《史记》,他选择了把书藏之名山,此后不知其确切下落。《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太史公书》原有正、副两本。正本“藏之名山”,秘而不宣;“副(本)在京师”,以俟“传之其人”。“名山”,指他曾供职的太史公府,《太史公书》正本所“藏之名山”实为国家书府——太史公府。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甥杨恽“宣布”了《史记》。该本既已传至杨恽,又由他公诸于世。他的结局不知所终,是隐居?是被害而死?至今仍是个迷。有待大家继续研究,揭示谜底。他人生的三次重要选择,是艰难的选择,是人生成功的选择,是实现其人生最大价值的选择。正是这四次重要选择,使他成为伟人,留下了不朽之作《史记》。二、《史记》里的人物怎样选择人生?1、《史记》写作目的、体例和人物的选择:写《史记》目的:是要给后世人提供治国做人的借鉴,不是专门给统治者用来加强统治用的。他为什么要写《史记》?原因之一,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要儿子继承他的遗志,写一部《春秋》式的史书。(《太史公自序》)原因之二,适应时代需要,对武帝以前的中国文化进行一次历史的总结。《太史公自序》说:写《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想要研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贯通从古以来的演变,成为一家的言论。)这三句话与先秦时代的巫文化、史官文化、诸子文化相对应,他从三个层面对武帝以前的中国文化进行一次历史的总结。原因之三,他写《史记》还有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后世所有的人看的。他自己在给朋友任安的信里说“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意思是“我叙述历史往事,想着是为后世人提供借鉴。”我理解,他的意思就是为后世所有人看的。那么给后人看什么呢?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意思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应该记住以前的道理,用它来做借鉴。)司马迁写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来的人们,如何治国,如何做人。概括说,治国做人就是《史记》的最主要的内容。不论你是政治家,或只是普通人,都可以从他的书里得到启示和教益。治国主要是政治家的事,而做人与各人的切身前途紧密相关,是每个人都看重的。《史记》不只是一部传播历史知识的教科书,还是一部教人怎样做人的人生读本。五种体例:全书130篇,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本纪记述帝王的生平事迹,世家记述诸侯的生平事迹,列传记述包括将相在内一般人的生平事迹。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记载历史大事。书是记述各文化制度。共52万多字。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112篇都是写人的,只是等级不同。《史记》是中国古代24部正史的第一部,后世的正史都保持了本纪和列传两种体例。因此把这种写史的体例叫纪传体。司马迁开创了写历史的纪传体。人物选择:全书写的人约有4000人,重要的有100余人,并非都看官位,而选择对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张丞相列传》(写文帝时张苍附记)(自景帝至今上的一些丞相)“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不记载。但事关治道的下层人物,医卜星相,刺客游侠却立传。《史记》是以写人为主的,这与文学是人学一致。鲁迅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之纲要》)(意思是指历史学家的最高造诣,文学上可以与屈原的《离骚》媲美。)所以《史记》是古代文史结合的典范。11
2、《史记》在人性上,选择写了主要的三种常见的矛盾,告诉我们怎样做人。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人类的本性,本能。人性分两个成分:一是自然属性,即生物属性,都要吃喝,要生殖等。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二是社会属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可以说,人都有追求利益的欲望,但是否都应该满足欲望,怎样满足欲望,各人就有善与恶的不同程度的区别。人性善恶的区别,司马迁在《史记》所写的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为“义”与“利”的基本矛盾。(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史记》70篇列传都是写臣子将相和普通平民的,最能体现他对做人的看法。 第一,对“义”与“利”的基本矛盾,赞扬人性要讲“义”,同时肯定人性求富求利的合理。什么是“义”?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义”体现群体的道德价值。什么是“利”?指利益,古代多与个人利益联系。所以成语有“自私自利”,即把私与利相联。第一篇列传《伯夷列传》侧重写伯夷、叔齐两人的求“义”,而第六十九篇《货值列传》是写商人的求富求“利”。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是自传,也是序文。而其中从第二篇到第六十八篇,各篇分别写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性表现。 《伯夷列传》,以议论为主,是70篇《列传》的总论,表明是论人事的。《太史公自序》说本篇写作意图:“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可见主题是颂扬“奔义”,谴责“争利”。即写人应有的道义。传记写殷末周初两位高士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激于道义而互相争让君位,都不想继承君王的位置;周武王伐纣时他们扣马而谏;周朝建立他们又耻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一个“义”字,坚守精神上的一种道德信仰。对他们的守“义”行为,司马迁是赞扬他们、同情他们的。当然,今天看,他们的“义”是不合时宜的。 列传的第69篇,《货殖列传》是写商人的。货殖,即经商,所以货殖列传就是商人列传。指出求富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社会上各种人都在求富。他引用民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各种人为利奔走。同时,该篇记叙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批富商大贾的言行,如范蠡、计然,孔子的学生子贡,还有商人之祖的白圭,做盐铁生意的猗顿、郭纵,富比王侯的乌氏倮(luǒ)(搞畜牧业)、寡妇清(开矿)等,他们或因畜牧,或因采矿致富,都得到秦始皇的奖励,当时他们都是体面的人。司马迁对他们正当致富都加以肯定和赞赏。 这里司马迁比孔子似有进步了。《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意思,只君子懂得义,小人只懂得利。从道德上说,君子与小人显然是不同的,孔子肯定君子,而贬低小人。但司马迁既肯定伯夷和叔齐的高尚的道义,也肯定商人们正当的致富求利。求富也是人的一般本性,并非只是小人要求利,君子也会求利。司马迁看来,人性从“喻于利”追求物质开始,进一步要提升到“喻于义”的精神境界,即人性的最高境界。11
第二,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司马迁对从政者赞扬“廉”,反对“贪”。从政者是否廉洁,关系国家的存亡兴衰。《越王勾践世家》和《吴太伯世家》提供了答案。春秋时代,吴越相争,起初互有胜负,但最后吴亡越存,吴王夫差自杀。吴王不听伍子胥劝谏,听从内奸太宰嚭意见,与越谈和。吴君臣贪财受贿,失去警惕。越王为政廉洁,生活节俭,取得民众支持。最后越胜吴败。从政者是否廉洁,关系到个人的成败。《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写了楚汉战争双方主角项羽和刘邦对财物的态度。刘邦本来贪财,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其志不在小。”(《项羽本纪》范增语)有了更大奋斗目标,抑制了私欲。项羽攻下咸阳,就想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无统一全国的愿望,只想富贵还乡。在廉洁态度上,各向相反转化,志向变化,预示日后双方成败结局。刘邦是在听了张良劝说转变的。项羽不听范增。成败已定。官员廉洁得人心,否则失败。《李将军列传》写汉代李广廉洁得民心。“广廉,得赏赐,则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廉颇蔺相如列传》附传写了因“纸上谈兵”著名的赵括为将的故事。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母上书赵王,反对儿子为将。赵母将儿子与丈夫作了对比。丈夫为将,赏赐分给部下,受命后不问家事。赵括为将,君王所赐金帛藏于家,买进便宜田宅,一心为己,一点不廉。儿子为将后果不堪设想。结果赵括惨败。司马迁笔下的贪官污吏多无好下场。如邓通饿死(《佞幸列传》),伯嚭被勾践命武士斩首(《吴太伯世家》)。 第三,在人际关系的矛盾中,司马迁选择善良的人性,反对邪恶的人性。 在中国战国时期,学者们对人性展开广泛的讨论。孟子主张性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说。这种争论虽无定论,但促进了人们对人的本性的重视。到了汉代,司马迁对人性的认识就是在战国士林的认识基础上的发展。他在《史记》中对人性的善与恶都有描写。他高扬与人为善的人性,鞭挞与人为恶的人性。 如汉代名臣韩安国与人为善。《韩长孺列传》: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韩安国本人曾经因过失违法犯罪,狱吏田甲侮辱他。韩安国说:“灭了的灰烬难道不会再燃烧了吗?”田甲说:“如果燃烧了,就用小便浇灭它。”不久,韩安国被起用为诸侯国梁国的主民政之官。田甲听到韩安国又做官就逃走了。安国说:“田甲如果不回到官府,我消灭你宗族。”田甲因而脱衣露胸前去谢罪。安国对他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撒尿了,你这种人值得我惩治、较量吗?”韩安国到底都善待田甲。)此事可见韩安国与人为善,以德报怨,胸襟宽广,人性之善。 再如汉文帝时的廷尉(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张释之,按法办案,执法不阿。《张释之列传》记载了“县人犯跸”(县里的人冒犯皇帝车驾)的故事。有一次文帝出行,经长安的中渭桥,无意跑出一个行人惊了皇帝大驾,文帝发怒要杀此行人,交张释之法办,张只判其罚金,没有杀他。文帝不满,张仍说服文帝,按法办案。司马迁在传末赞扬张释之是“长者”。即是忠厚善良有德的人。张释之确实当之无愧。他的善良表现为依法执法。 人性恶的例子,如秦相李斯。《李斯列传》开头写了一个李斯与老鼠的小故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最后一句意思: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在于自己如何处世。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贤,有才能。不肖,不成材。处:处理。)11
他把粮仓的老鼠当成人生追求的目标,志向低下,人性可恶。他后来虽然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功,但其人格低下,人性可恶。《韩非列传》载李斯在秦王前毁谤韩非,陷害同学韩非至死。秦始皇死后,为保住自己禄位,听信宦官赵高立胡亥为秦二世,最后自己被腰斩咸阳。《李斯列传》写李斯有五次感叹,非常精彩。第一次感叹,得意;第三次感叹,长子“李由为三川守,置酒于家,百官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无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有预感,但不收手。第五次感叹,二世二年七月……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平常的生活再不可得。张大可评:但(李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其死虽惨,固不足惜也。《史记论赞辑释》第286页。 又再如《酷吏列传》写汉代酷吏义纵和王温舒等人,滥杀无辜,凶恶之极,最后他们也不得好死。义纵被弃市,王温舒畏罪自杀。为恶者,最后也害死自己,这对为恶者不是警戒吗?司马迁在他们的传记中劝善惩恶,揭示了人性中善良与凶恶的区别,高扬善良的人性,鞭挞凶恶的人性。 司马迁对善与恶的人性的矛盾,表现在历史人物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对上司、对下属和对朋友最常见三类交往中,选择正直真诚的人性,反对虚伪冷酷的人性。 其一,下级如何对上级?看是否正直敢言。在司马迁生活的社会里臣下对皇上是最典型的上下级关系。《汲黯列传》写汉武帝时被授予中大夫(掌议论)官职汲黯,他的为人、为官鲜明的特点是直言敢谏,对上从不奉承阿谀,突出地表现了正直的人性。传记说他喜欢直言规谏,屡次冒犯皇帝的面子。有一次对武帝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大意:“皇帝好声色狗马、求长生不老之类,想建文德武功,怎么能效法尧舜的政治呢!”武帝听了,虽然不响,但很气怒,变了脸色而罢朝。) 其二,上级如何对下属?是否爱护和关心。《李将军列传》写武帝时抗匈名将李广治军廉洁爱兵出名。他得到朝廷的赏赐就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一样。李广带兵,遇到缺水断粮的时候,士兵没有全部喝到水,他自己不走近饮水的地方;士兵没有全部吃饭,李广就不吃。所以他受委屈自杀时,司马迁在传末写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他死的时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这话虽小,却可以喻大啊!) 当时同样是抗匈名将的卫青、霍去病功大位高,但至死并未得到百姓的口碑。他们因外戚而尊贵,带兵打仗不关心士卒,所以虽有军功,司马迁仍讥刺他们。 其三,如何对待朋友?往往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性是否真诚和虚伪。司马迁向往朋友之间的真情的人性,憎恨虚伪的人性。他写的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的友情故事很有名。《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因鲍叔对自己的深刻了解,五次真诚地帮助自己,使自己成就事业,所以管仲感慨地说:“11
生我的人是我的父母,但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朋友啊。”司马迁写管仲实际赞扬了鲍叔对朋友感情真诚的人性,鲍叔把帮助朋友成功看得比自己成功重要,这是朋友间友情的至高境界。从上面《史记》传记所写的几种人性表现看,司马迁认为求富求利是人的本性,主要是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人还要讲“义”,讲人与人相处中应该有的道义,是人性中道德升华的高尚境界。在求利和讲义之间,人性又有各种具体的表现,如善良与邪恶,正直与阿谀,真诚与虚伪等,这些具体的人性表现实际与义利关系分不开。在求利的同时必须考虑道义的制约和提升,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人们才能幸福而避祸。3、《史记》选择写了三种对待命运的态度,教我们怎样对待命运。什么是命运?什么是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而所谓命运,古人指人的生死、贫富、寿夭等是生来就已决定的,人是无可奈何的。因天命、命运都可指支配人的生死、祸福的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以两者有一致性。只是天命偏重指天的意志,命运则主要指影响人的前途、结局的一种盲目必然性。《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写人的命运的大书。司马迁在《史记》中探讨的命运哲理,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但又大都感到会很茫然,不好事先把握。而对数千年来各色真实历史人物命运全过程进行观照审视的书,在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只此《史记》一部!司马迁对命运的态度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对天道、天命、命运,司马迁选择了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司马迁怎样看待天命和命运对历史人物的影响呢?人物的命运大致与人物所处的三种关系分不开,即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司马迁对天道表示怀疑,甚至倾向于否定。《伯夷列传》以伯夷、叔齐为例,他们是商朝孤竹国的两个王子,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司马迁对这样的“义人”感到非常疑惑: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假如有所谓天道,天道常应该帮助善人。天是善的,这是一种天善论。但司马迁眼见的残酷现实与天善论发生了矛盾,因此怀疑天善论,这实即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表示了怀疑与不满。又孔子的学生子夏听人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意思是一个人的死与生,富贵与贫穷,都是上天和命运决定的。司马迁在他写的部分人物传记中却采取了否定的态度。《陈涉世家》写秦朝末年陈涉、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 对抗不合理的秦朝统治,改变了“法皆斩”的命运,否定了“死生有命”的说法。陈胜在动员群众起义时鼓动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的话也否定了“富贵在天”的说法。起义后,陈胜自立为王,他以自己的行动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王侯将相没有种,富贵不是天决定的。《货值列传》写了一系列以商致富的富人,他们的富贵也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各人自己努力经营的结果。说明死生不在天,富贵不在命,这种哲理意蕴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一些自认为获罪于天而死的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如众所周知的在《项羽本纪赞》中批评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大意: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在《蒙恬列传赞》中批评蒙恬“阿意兴功,此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这些传记均可说明司马迁否定天命的倾向。11
但司马迁在另一些人物传记中又承认了天和命运。显著的例子,如《外戚世家序》中说“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焉能识乎性命哉!”又如《留侯世家赞》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这说明司马迁对于天和命运的认识抱老实的态度,遇到对一些无法解释的人事现象仍归之于天和命。所以《史记》人物传记己中,司马迁既有否定天命、又有承认天命或命运两种矛盾的观点,显示了他的探求精神。 第二,对待悲剧命运,司马迁考察其形成的内外原因。《史记》全书130篇,其中112篇写人物传记,此中57篇以悲剧人物姓字为标题,另20篇也多些悲剧人物。大小悲剧人物120多个。项羽自刎,陈涉被车夫所杀,周亚夫饿死,商鞅变法被车裂,屈原自沉,李将军李广自杀,韩信被吕后谋害,什么原因使他们非正常死亡?外部原因:社会原因。命运与时势、机遇有密切关系。时势和机遇不是命运,它们只是一种个人不易认识与改易的外力,一种外在的历史条件。它们对人物命运有制约作用。 “时”,就是时机, 是人物活动的时间背景。《李将军列传》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评李广说“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假如让你生在高帝时,封个万户侯也是容易的!”)意思是时机的不同, 李广没有了立功封侯的机会。但李广的不遇时,实与封建帝王对功臣的不公正态度直接有关。《平津侯列传》写汉武帝时喜欢对皇帝奉迎吹拍的公孙弘,就是遇到了好时机。因公孙弘善投武帝所好,以至升为丞相,封为平津侯。李广的“不遇时” 和公孙弘的“遇时”,可见时机对他们人生的重要。但司马迁这两处指出的“时”都含有讽刺意义, 很值得玩味。《佞幸列传》写帝王身边宠幸的人,如邓通,文帝时可以自己铸钱,景帝时不名一钱,寄死人家。皇帝爱憎决定了邓通的命运。悲剧命运个人原因:人性之恶造成某些人悲剧命运。人性之恶造成某些人悲剧命运。《韩非列传》写李斯出于自私、妒忌,害死老同学韩非。《孙膑列传》写庞涓也是出于自私、妒忌害老同学孙膑成残疾人。但为恶者不少以害人始,而害己终。李斯被腰斩,庞涓自刭。告诫为恶者无好下场。《魏其武安侯列传》写西汉外戚窦婴、田蚡与将军灌三人之间的矛盾,田蚡害死窦、灌。个人的人性和品德不好,如李斯、庞涓。性格决定命运。见《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第一章性格决定命运。编译:刘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出版。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同为刘邦手下开过功臣,但个性不同结局不同。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能功成身退,保全自己。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深谋远虑,公忠体国,镇后方,为前线送兵员军粮,是“功人”,又知权善变,委屈事上,保住名位。韩信是“连百万之军,攻必胜,战必取”的大将,通观全局,智能双全,但贪恋爵位,矜功自傲,不为自己谋,最后被吕后谋害。引语见《高祖本纪》刘邦的话。三杰见《淮阴侯列传》、《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第三,司马迁对命运总的是选择积极的态度。个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司马迁突出地写了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两种人: 面对际遇敢于抓住不放的人。有成功的希望。大家熟知的一个成语叫“毛遂自荐”。《平原君列传》写战国时候有个人叫毛遂。当时赵国的平原君要挑选20个食客出使楚国而尚缺一人,毛遂就主动自荐了,终于脱颖而出。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写战国时赵国人廉颇和蔺相如,他们是“将相和”11
故事的主角,也是主动向君王自荐而成功的。蔺相如原来的地位很低,只是赵国宦者令缪贤手下的人,他主动向赵王要求出使秦国,打破秦国的威胁与要挟,做到完璧归赵。廉颇是赵之良将,但后来居魏国,又不被信用。廉颇为了表示自己尚可用,一餐饭, 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被甲上马。虽然后来赵王以为廉颇年老而不用,但廉颇积极争取再用于赵的精神是可嘉的。这些人面对际遇,都能努力抓住不放,从而改变原有的境遇,也就是向命运作了勇敢的挑战。《司马相如列传》保存了汉代一个真实的郎才女貌的爱情故事。司马相如“家贫,无以自业。”但与临邛(成都市邛崃市)令王吉相善。后到富人卓王孙家赴宴,琴挑新寡卓王孙女卓文君,主动出击,终于成功。也是敢于抓住机会,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讲《史记》,认为“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原来竟是一个先劫色后劫财的骗局。”(以上节选自王立群新浪博客《欺骗世人两千多年的爱情神话》)。王立群的观点离开司马迁原著自己乱发挥是错误的。面对挫折敢于发奋图强的人。有改变命运的希望。《范雎蔡泽列传》写战国时范雎、蔡泽两人因为机会好,在秦取得卿相的高位。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秦昭王,拜范雎为相。范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但是司马迁还指出“如果他们两人不遭到困厄,怎么能激发出他们的奋斗精神呢?”正是因为他们遭遇困厄后,能激励奋发,才能取得成功。类似范、蔡曾经遭遇不幸而发奋图强的,《史记》中还写了伍子胥、虞卿、孙膑、季布、栾布等一批人,他们都经受各种严重挫折,甚至差点失去自己生命。但在挫折面前,冷静面对,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改变命运。《伍子胥列传》写春秋末期的伍子胥,他本是楚国人。因楚平王怀疑太子作乱,于是迁怒于伍子胥之父伍奢和兄长伍尚,将他们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伍子胥到吴国后受到阖闾重用,发兵击败楚国,破楚首都郢;子胥掘楚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司马迁对这些人物都倾注了同情,给予高度的赞赏,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司马迁本人和上述这些人都曾遇到挫折,那么这些人也正是勇于与命运挑战,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另外,司马迁在《史记》里,讥刺迷信妄为的人。秦始皇(见《秦始皇本纪》)派遣齐人方士徐市发动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又使人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武帝(见《今上本纪》)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方士之欺骗,也当属迷信妄为无疑。小结:司马迁和《史记》对我们人生的启示。了解司马迁的人生价值取向,开拓我们做人的胸襟。人生就是选择,正确或错误,都影响人生。1、司马迁三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成就他伟大的一生,留下不朽巨著《史记》。2、司马迁选择写三种人性矛盾,教我们做有道德的人、体面的人。3、司马迁选择写三种对命运的态度,教我们积极面对命运。 三、我们选择读《史记》,1、怎样读《史记》?2、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帮助?第一、先读《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也可以参读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知其人,近其心。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时代与家庭背景。)第二、选读与泛读结合。泛读,通读最好。选读,最少阅读10篇左右。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越王勾践世家、陈涉世家、管晏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以增加兴趣为主。了解《史记》的五体结构内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各体互相关系,结构内在含义;了解他在写法上用“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从欣赏中获得启示。选读《史记》人物故事,可以获得看小说、观戏剧类似艺术感受。其中先秦故事、楚汉相争故事都有精彩篇章。《司马相如列传》第一次写了司马相如11
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酷爱《史记》。对《史记》爱不释卷,每晚睡前看点《史记》,能背诵一些名篇的片段。读《史记》,如听歌剧。《史记》的宏观结构启发了自己从宏观研究数学的方向,并取得成果。他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做过两期,播出上述内容。第三、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带着某专题思考,与写作结合。现在《史记》研究著作多达250种以上。可以参看张大可主编《史记研究集成》丛书共14卷,498万言,系统全面地总结《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史记学”的发展状况、内容及历程。《史记》文学研究,可分宏观的、微观的研究。(如文章主题(写作意图),情感力量,结构艺术,语言艺术等;又如对各单篇的解读,都可以单独展开研究,贵在持久的研究。)2、学习《史记》对语文教学的帮助:第一、学习司马迁的著书精神,一生中努力做一二件有创造意义的事。建议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史记选读》。第二,学习《史记》经典,从语文角度,帮助理解其他文学作品。了解《史记》全书的著述目的,宏观结构;单篇的写作意图,如何开头结尾,用何手法展开主要段落,恰当表达感情,灵活运用语言等。从而可以分析和评价其他文学作品。第三,以学习《项羽本纪》为例,运用于写书作文,处理工作等。司马迁如何写项羽的复杂性格?开头写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三不成小事。中间主体写三件大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结尾是“太史公曰”,写司马迁自己对项羽的评价和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思考司马迁做《项羽本纪》的用意是什么?学习司马迁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关键大事与细节小事结合的写法,可运用于写书作文,处理工作等。参考书目: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张大可:《史记研究》,华文出版社2002年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0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谈《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浙江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2、谈司马迁笔下的卓文君《三月》(金华)1983年2月;3、漫谈司马迁人物传记的开头和结尾(合作)浙江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4、论司马迁传记文学的情感力量浙江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人大《历史学》1989年第10期复印5、中国古典传记论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6、司马迁传记文学中的人格理想《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7、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8、略论司马迁的廉政思想西安《天人古今》杂志1996年第4期9、论司马迁传记文学的命运哲理《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10、司马迁对构建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11、中外优秀传记选读语文出版社2007年12、论《史记·孔子世家》的文化意义——在2011年12曲阜孔子孟子传记国际研讨会书面发言,后刊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13、《史记》:大学生可以受益一辈子的名著刊浙江师大图书馆主办《图文资讯》2013年第2期14、《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13年出版。谢谢大家!11
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合称。原各单行。《四库提要》认为散列正文下并合为一编,始于北宋。丽泽东门小草:司马迁:我心目中的老师和朋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