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教学目的一、了解"鸿门宴"故事,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词,能够翻译全文。教学设想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至少4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2.查询"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二、导入新课:1.板书或投影项羽的《垓下歌》,学生齐诵(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简析《垓下歌》,播放屠洪刚《霸王别姬》歌曲作背景音乐。2、介绍司马迁、《史记》、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1)项羽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2)项羽起兵反秦目的: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3.提问为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是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第二段: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①古今歧义:"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②通假:"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要项伯"。"要"通"邀",约请。"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③活用:"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这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四、布置预习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二、读讲课文第三段:1、齐读第三2、先疏通第三段落,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然后组织学习、讨论。三、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投影多媒体展示)1.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2、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3.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四、学生练习:1、作业本2、课后习题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第三段2、学生复述第三段故事内容二、学习第四段: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三、小结:1、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2、学生说说感想四、课堂练习:(随机)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2.自学,或根据学生反馈有针对性讲析。
第四课时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二、"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回顾《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故事里的刘备行"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四、谈谈读后感:让学生自由展开说说收获或者启示,不拘一格发表看法或意见。引用一些对项羽的评价结束课文:1、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2、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3、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附译文: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相,珍宝全都占有了。"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张良这个时候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死在一起。"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诉项王。"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不合道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并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过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走,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再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再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介绍15种虚词的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二、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三、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四、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五、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六、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七、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八、因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九、所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十、者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十一、且1.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河水清且涟漪。(《伐檀》)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十二、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十三、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十四、乎1.用作语气助词。(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十五、与1.作虚词用。(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