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张恨水“读书百宜录”不读《庄子》秋水篇,见识终不宏阔。——南怀瑾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理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和艺术特色。3、尝试运用正反对比的写作。
走近庄子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终身不仕.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
了解《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思想庄子思想庄子思想初探1、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2、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其自然”3、精神上主张追求绝对的自由
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达观至乐的生死观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句
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理解。2、找出词类活用词语,并理解。3、找出特殊句式,并翻译。4、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二、根据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导学案》上的知识卡片:(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确定答案).
1、少仲尼之闻2、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认为……少,小看词类活用意动用法,认为……轻,轻视
1、我之谓也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二读——理清思路领会主旨
三、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题①提示“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思考题②提示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思考题③提示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思考题④提示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
四、拓展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
提示:1、人贵有自知之明2、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3、满招损,谦受益4、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5、自大源于无知6、有比较才有鉴别7、知耻近乎勇8、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五、牛刀小试请从“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项启示中,将你联想到的人或事,尝试运用正面和反面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不少于100字。
示例1:韩信甘受胯下辱,他深知自己的价值绝不能与无赖等同,他深知自己的兵韬武略当用于救助天下苍生,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帮助刘邦平定天下。马谡“无知”失街亭,马谡虽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但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无知----对于自身的无知。没有了自知,便仅剩下了狂妄,甚至狂妄到连军师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叹诸葛亮爱马谡,却反被马谡的不自知误了统一大计;悲诸葛那惜才之泪,却洒给一个“无知”之人。
六、总结《秋水》这篇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妙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同学们一定要把握机遇,超越自我,用我们的智慧、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七、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导学案》的寓言,更深刻地体会庄子的思想濠梁观鱼庄周贷粟运斤成风2、背诵全文
感谢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