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内容说明冀教版(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周长,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2、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获得总结公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实例认识物体表面周长,认识几何图形周长,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最后设计了“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活动。本套教材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分开编排在二年级下册和本单元。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强化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特征的探索和认识;第二,强调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第三,重视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同时淡化纯周长的计算,强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按照这样的编排思路,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综合与实践“室外测量”安排1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知识块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1.周长第1课时物品表面的周长1.测量两种小布艺花边的长度。2.例1,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课桌面的边线。第2课时简单图形的周长1.例2,求张奶奶走一圈街心公园边上的小路的长度。2.例3,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周长。第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例1.计算方格纸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例2.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第2课时综合练习4道练习题和问题讨论3.综合与实践1课时室外测量1.测量一棵大树的周长。2.测量校园内花坛、乒乓球台等设施的周长。1、周长,安排2课时。本单元认识的周长是普遍意义上的周长,包括物体的周长(如,树干、头围等)、物品表面的周长、几何图形的周长等。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另一方面,学生首先建立周长的一般概念,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第1课时(教科书74页、75页),物品表面的周长。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喜欢的小布艺这种物品,给出了两种图案(粉色的椭圆形、蓝色的长方形)。通过工厂在成批加工小布艺之前,要把需要的材料裁剪好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确定“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的测量活动。用图示的方法提示了测量活动需要的直尺、线绳、剪刀、花边、针等操作工具。通过丫丫的话:“怎样确定这个粉色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呢?”提示课堂活动的内容。教材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三种测量方法:①先做好一个,再拆下来量一量;②用线沿着小布艺绕一圈,再测量;③把小布艺对折,用线量半边,再把测量结果乘2……接着教材给出文字:“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然后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怎样确定这个长方形布艺花边的长呢?”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两种方法:①月直尺量每条边的长,再相加;②只测量长方形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再计算。活动二,例1,首先让学生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课桌面的边线。接着给出:“它们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然后让学生实际测量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亲身体会周长的含义。“练一练”设计了测量自己的铅笔盒表面、课本封面,同桌合作测量腰围、头围和一片树叶周长的活动。 本节课是学生由图形的直观认识到周长描述的第一课,考虑到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比较陌生,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实物(小布艺),通过实际测量花边需要多长来引出周长的名称。然后通过指出学生熟悉的物品的边线,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测量花边的长度、指出物品表面边线的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难点是理解小布艺花边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给学生充分讨论、操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抓准每个活动的知识生成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如,测量粉色小布艺的活动,首先要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并给各组充分的操作时间。交流时重点关注第三种测量方法,使学生认识“周长”这个名称。测量长方形布艺的操作活动,在学生自主操作、交流不同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测量方法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只测量一条长边,一条宽边”的方法比较简单,为探索长方形周长公式积累活动经验。再如,例1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边线”的含义,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然后告诉学生:“它们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接着让学生测量课桌面的同长。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规则实物,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索材料,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含义。第2课时(教科书76页、77页),简单图形的周长。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选择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事情,设计了张奶奶每天绕街心公园边的小路散步的事例,给出了街心公园的平面图。提出:“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在学生计算出张奶奶走一圈是218米后,大头蛙告诉学生:“218米也就是这个街心公园的周长。”例3,直接计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教材用文字说明:“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同时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用连加计算这两个图形周长的算式。其中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是用的简便方法。“练一练”设计了4道练习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由计算街心公园的周长到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以及图形周长的计算。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设计的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图形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如例2的教学,教师要先让学生指一指张奶奶走一圈怎样走,说一说公园边的小路一共有几段路,每段路是多少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在学生计算出结果后说明这几段小路的总长度就是街心公园的周长。教学例3时,先要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四边形各有几条边,求它们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再让学生自主计算。最后总结出图形周长的概念:“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科书78页、79页),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给出了画在方格纸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上标出小方格的边长1厘米。提出“不用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的活动要求,又通过蓝灵鼠的话“把你的算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一下” ,指导学生自主计算、交流算法与结果。例2,教材给出长5出、宽3出的长方形和边长3出的正方形,提出计算周长的要求。然后以学生交流的方式,首先呈现了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两种方法:5×2+3×2=10+6=16(米),(5+3)×2=8×2=16(米)。“说一说”提出:“你喜欢哪种算法?”紧接着教材又呈现了求正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3+3+3+3=12(米),3×4=12(米)。最后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练一练”中设计了3道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习题,最后设计了“问题讨论”。本节课是在学生建立了图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图形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难点是根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算式抽象总结出文字公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例题,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活动,抓住重点,分散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公式的全过程。如,例l的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方格纸的特点(每个方格的边长都是l厘米),再提出“不用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的活动要求,还可以深入讨论:不测量怎样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呢?然后让学生自主计算并交流不同的算法和相同的结果,使学生体会借助方格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例2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接着讨论:这两个图形和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了解两个图形一样,计算要求一样,只是边长的表示方法不一样。例1是借助方格表示,例2是直接给出数据表示。然后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交流时先交流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算法,在比较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文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在学生交流、比较算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总结。第2课时(教科书8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课。教材共设计4道题,第1题是直接求几何图形周长的练习,第2、3、4题是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最后设计了“问题讨论”。课堂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题目进行应用公式的练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增加复习和练习的内容。3、综合与实践,安排1课时(教科书81页)。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大树和校园内的常见设施,设计了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活动一,在学校附近找一棵较粗的大树,测量树干的周长。通过兔傅士的话“抱一抱大数……”,提示测量的不同方法。活动二,测量校园内的花坛、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等的周长。通过蓝灵鼠的话提示:“先估测一下,再实际测量。”本节课既是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训练,又是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际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本校校园内的实际设施选择测量内容,补充测量的事物。 除教材设计的内容外,还可以测量教室的门和窗的周长,跳远的沙坑周长等。要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鼓励学生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三)目标评价建议●目标1的评价。一方面结合教学过程来进行,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测量的要求,能否按要求正确测量并计算周长;是否理解周长公式的含义。另一方面通过完成教材上的有关练习来考查,必要的话,也可以设计相应的测试题进行考查。●目标2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活动考查。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认识周长和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一方面注意观察课堂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交流个性化操作方法和个性化算法来考查。●目标3的评价。主要结合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来进行。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表达出来。●目标4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活动考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交流活动,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探索的深度和交流的广度,了解学生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是否感受到周长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6页共6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