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体,共__篇,为__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____”。课前练习春秋语录20儒四书
读准字音颛臾()则将焉用彼相( )矣相()夫子虎兕(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中固而近于费()干戈()ZhuänyúXiàngxiàngsìXiádúbìgë
季氏将伐颛臾课文讲解
季氏将伐颛臾[①季氏,鲁国权臣。②将,表时间的副词。③伐,攻打。④本句话是事件的起因,是孔子阐释自己政治观念的背景。]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①冉有、季路,冉求、子路,孔子弟子,季氏的家臣。②见,拜见;于,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③本句话表现两弟子把季氏动武的消息通报给孔子,而语言中透露出冉有、季路对动武的赞同。]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①求,冉有。无乃······与,表示对情况的推定,含推断语气,相当于“恐怕······吧”。②尔,你们(两人)。③过,责备,动词。④本句表达了孔子对弟子的批评,又鲜明地显示了自己的观点。]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孔子在此指出了反战的三条理由,并且用反问的形式得出了结论。
孔子的意思是:(1)颛臾为先王封国,不可伐;(2)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3)同为社稷之臣,不应伐。结论:何以伐为?(为什么攻打它呢?)文字意义:昔者--者,助词。以为--把······作为。是--这。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
冉有的狡辩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冉有在老师敏锐的责问下,把责任推到季氏身上。
孔子对冉有辩解的批驳(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是谁之过与?文字、语句理解:◎周任语:(能)施展才能,(才可)就任其职,没有才能就不要任其职。◎危:不稳;颠:跌到。持:扶,扶持,搀扶。虎兕:猛兽,喻季氏;兕,独角犀牛。柙:关猛兽的笼子。椟:匣子。过:前一个是形容词,错了;后一个是名词,过错。◎则将焉用彼相矣:那么那些辅助的人又有什么用?彼相,指冉有、子路。
冉有第二次狡辩冉有的辩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今夫--句首语气词。固--城郭坚固。今--现在。必--必定。为--成为。子孙--季氏的子孙。忧--忧患,名词。分析:冉有要作辩解,表明冉有仍然坚持对颛臾动武。这必将受到孔子进一步批评,由此也将进一步显示孔子的思想。
求!君子疾夫舍“欲之”而必为之辞。冉有啊!君子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我)“要这样做,却一定要编造借口(的做法。)”哼!
文字理解夫、是句首助词和近指代词。远人本国以外的人。修文德实施文教和德政。来、安均为使动用法。相夫子辅佐季氏。谋动干戈策划动武。萧墙之内国内。丘也丘,孔子自称;也,句中助词。有国有家者诸侯、大夫。寡、不均(东西)少、(分配)不均匀。贫、不安贫困、不安定。盖因为,连词。和(上下)和好。
孔子对冉有言论的批驳正确之举:·丘也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冉有、子路的三点错误:(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孔子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即对均、和、安的追求;强烈批评冉有、子路既无所作为,又“谋动干戈”的错误。
阅读、思考、讨论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试概括三次对话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对话:第二次对话:第三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批评两学生没有尽责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季氏将伐颛臾
责无乃尔是过于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驳引用名言设比喻斥君子品质政治主张揭穿阴谋晓之以礼晓之以理晓之以德
(甲)判断句①是社稷之臣也——这是国家的臣属(乙)疑问句①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②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③则将焉用彼相矣?——那么还要辅助者干什么呢?④是谁之过与?——这是谁的过错呢?⑤如之何其废之?——怎么可以废除它呢?特殊句式
(丙)否定句①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我们两个都不想(这么)做。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面对险境(你)却不抱持,将要跌倒(你)却不搀扶。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东西少而怕分不均匀。④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⑤远人不服。——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从。⑥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远方的人不归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⑦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国家四分五裂,(你们)却不能把守、保护(它)。特殊句式
(丁)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谋动干戈于邦内(2)宾格前置①无乃尔是过与?(“是”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戊)被动句①龟玉毁于椟中特殊句式
(己)固定句式①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表推测语气,意为“恐怕……吧”);②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要……呢”)特殊句式
1.“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而不能来(之)”2.“既来之,则安之。”——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三处均动词的使用动法,使……来(归顺)词类活用
3、“相夫子”——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帮助季氏4、①后世必为子孙忧②吾恐季孙之忧忧——指忧患的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词类活用
有国有家者“国”、“家”,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国”也指“国都、京城”,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两例中的“国”都指此义。今义“国”指国家,“家”指家庭。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介词,用。“以”后省略了代词“之”(颛臾)。为:做。今义,以为:认为。古今异义
既来之,则安之:已经使他们来了,那么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今义——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心下来。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语气词,用在句末表推测,可译为“吧”、“吗”)2.是谁之过与(同例1,表反问,可译为“呢”)通假字
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本文中的成语
延伸巩固——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是谁之过与(4)无乃尔是过与(5)会贤大夫赵禹来过卫将军走过过分,过于过错批评探望
附:《论语》部分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教学生四种内容: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忠诚、信实。)
附:《论语》部分名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赞美弟子颜渊)·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批评弟子宰予)·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弘毅——刚毅有力)·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