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教育文本研习·经世济民《季氏将伐颛臾》本课时编写: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韩晶老师
北宋开国功臣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我们姑且不论真假,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和《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之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中的一篇文章,看看它讲了怎样的治国思想。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季氏将伐颛臾》导入新课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道不同,不相为谋。(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忆一忆
1.理清思路,明晓冉有、季路错在何处,为何颛臾不可伐。2.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及期中蕴含的感情,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3.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学习目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1)政治上,提倡治国以礼、为政以德;(2)生活上,主张温良恭俭让;(3)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孔子及基本思想
(1)是/社稷之臣也。(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社稷:社,土神;稷,谷神。社稷借代国家。(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国: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地。干戈:两种兵器,借代战争。整体感知
1.季氏是谁?颛臾是何地?伐是什么意思?季氏,鲁国执政大夫,掌握着鲁国政权。颛臾,附属于鲁国的小国。伐:讨伐、进攻。文本研习
2.那么孔子认为季氏攻打颛臾这件事是对是错呢?孔子在文中用了一个字来表示了他的态度,这个字出现了三次。接下来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余同学在文中找到答案。明确:“过”。(“求!”直呼其名加上感叹号说明孔子对于这件事很气愤。)文本研习
3.请翻译:“无乃尔是过与”“是谁之过与”“且尔言过矣”(注意三个“过”的意思不同。)文本研习
4.刚才我们说到季氏将伐颛臾是个错误,是个不美丽的错误,那么为什么它是个“过”,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理由有三条: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在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这三点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地位角度讲的。文本研习
追问:如果颛臾有不对之处,季氏能不能对它进行讨伐?【材料】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注释】(1)礼乐征伐:指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②希:同,‘稀,很少.③陪臣:大夫的家臣.④庶人:老百姓。文本研习
【译文】孔子说:“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出自诸侯,大约传至十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出自大夫,传至五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大夫的家臣操纵了国家的政令吗,传至三代很少有不失去的。世道清明吗,那么政令就不会出自大夫。世道清明,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政治。”
5.这种做法与孔子的什么思想相违背?礼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6.那么到底是谁之过呢?该责备的到底是谁呢?冉有、季路。他们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季氏的家臣。
7.明明是季氏要伐颛臾,孔子为什么却说“无乃尔是过与”?冉有、季路“过”在何处?他们错在没有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8.那么这部分文字中,孔子是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告诉冉有、季路他们的确做错了呢?引用论证。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用了一个类比和两个比喻“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显然,这是管理者的过失)来批驳两个学生没有尽到一个谋臣辅佐主人的职责,批评他们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用周任的话说就是“不能”。文本研习
9.面对孔子严厉的批评,冉有和季路是否有辩解呢?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10.颛臾城池坚固,季氏就应该去攻打它吗?强词夺理。站在季氏的立场上,是在为侵略主义辩解。颛臾城池坚固,这本身并不是错,并不成为季氏攻取的理由,冉有只不过是在为季氏攻打颛臾寻找一个借口。文本研习
11.那么孔子有没有看穿冉有内心的小九九呢?看出来了,孔子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找借口。
当时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而王室日趋衰败,这种情况到孔子生活的时期一直持续了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历史上被称为“三桓犯上”。这其中,季氏的势力最大他之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是贪其土地,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的势力构成威胁。当时孔子的徒弟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而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孔子认为季氏的忧患实鲁哀公,鲁哀公不会坐视季氏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氏。12.聪明的孔子不但看穿了冉有的谎话,也有力地反驳了冉有所说的“忧”,忧不在颛臾,忧在萧墙之内也。这个句子中蕴含了一句成语——祸起萧墙。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呢?文本研习
13.我们讲了这么多,一直在讲“过”,那么怎样才能“不过”,不责备呢?齐读第三段孔子的话,找到相关的语句。对内:安和倾;对外:修文德。14.这是针对谁提出的?那么冉有和季路呢,他们要怎么做?——有国有家者。——相夫子。文本研习
15.冉有、季路的行为违背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呢?译文: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教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仁政、礼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文本研习
16.那么但是冉有和季路却没做到,孔子是怎样评价他们的?“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所以,冉有季路错在无德、无能、兴乱。文本研习
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观点,那么在今天,同学们觉得孔子的观点怎么样,请同学们试着评价孔子的观点。文本研习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思想呢?拓展提升
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拓展提升
熟读课文,体会孔子以理服人的说理艺术,并背诵全文。对于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等,自己再整理归类。课外阅读----南怀瑾《论语别裁》李零《丧家狗》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