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此情可待成追忆——谈《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以其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纷呈的戏剧语言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饮誉文坛;话剧《雷雨》上演数十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国现当代话剧舞台乃至文坛的经典之作。《雷雨》写了周、鲁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阶级对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感情历来是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而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呢?就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热烈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们的讨论中,我也受到了很多启发,在此把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梳理一下,以求教于同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这个问题很难用“有”或者“没有”来简单武断地回答。这要从两个人三十多年来的经历和情感的变化中探寻究竟。剧作中似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十的代北方城市的一个闷热的夏天午后,而主人公周朴园早在三十年前就已和侍萍相识相恋。那时周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大少爷,单纯热情,涉世未深,人世鬼蜮的无耻丑恶还未全然污染其年少的心灵,而侍萍是他家中的侍女,美丽温柔,如春花般绽放着青春的气息,两个人朝夕相处,两颗渴望爱情雨露滋润的少年心灵自然而然地碰撞出耀眼的爱情火花。他们闪相爱了。这是环境使然,也是青年男女初萌恋态的必然结果。这是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正如后来周萍甚至周冲对四凤的感情一样,是纯真、美好值得赞许和歌颂的,因为它没有功利色彩,更谈为上刻意的玩弄。当然,不是天下所有纯真的爱恋都能收获的果实。当周朴园的家长知道两个人恋爱的时候,他们一定是极力阻挠反对,因为这不是“门当户对”的婚姻,于是他们为周朴园另谋了一个门第等级相符的婚姻,在家庭的压力和自身自私自利的驱动下,周朴园被近最终让步,周、鲁的爱恋号曾烟火般照亮两颗青春寂寞的心,但最终也只能如烟火般消逝于暗黑的天际。成年后的周朴园逐渐由一个单纯的青年转变成自私、狠毒、伪善的资本家,但侍萍的影子仍未从他的心灵中消失。剧本第二幕写到三十年来周对鲁的“怀念”,这是很值得品味的一件事情。失去侍萍后,周朴园遇到的人生难题之一是爱情生活的不如意。他也曾花天酒地过,繁漪已是他的第三个妻子了。但直到晚年没有任何女性能像侍萍那样令他满意。于是很自然地,他怀念起侍萍,追忆起一生中与侍萍同居那段甜蜜的情感岁月。最开始,这种怀念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或许只是处于精神空虚的偶尔回想,但随着现实爱情生活愈来愈不可救药,这种怀念就成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当他意识到好日子一去不再来时,就产生了一种类似后悔打碎了心爱的玩物的内疚。人生的难题是它不仅把怀念限于心灵,而且见诸行动:他记得侍萍的生日,把她当正式嫁给周家的人看待;一直使用侍萍用过的家具,保留着侍萍生孩子后怕凤连夏天也不关窗的习惯;到处打听侍萍的下落,后来准备给他修坟┅┅在这种怀念中,他觉得自己虽然有罪于前,却能不过于后,仍然不是为多情而高贵,从而卸掉了良心和道义上的重负,心理趋于平衡和充实。这种怀念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当三十年后的一个下午,在周公馆里,周朴园意识到站在他面前的“下人”就是他“日思夜想”的侍萍时,美丽如谎言的“怀念”立刻如风中的肥皂泡不攻自破。他紧张到了极点,以至连声惊呼“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当他从事平口中得知侍萍是无意间因找女儿才碰上他时,周朴园的紧张稍有缓解,一番软硬兼施的话语企图打消侍萍出现可能会危及他的社会地位和脸面的同时,又想用钱收买侍萍,企图用钱堵上侍萍的口,让她永远不再提起他以往的“丑事”。当然这一切没有得逞,终因鲁大海的出现和周萍四凤的出逃而更惊惶不安。纵观三十年来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变化,是一个由真心想恋到虚假怀念到断然绝情的过程,这一变化归根结底缘于他自私虚伪的本性和它所属的封建资本家的阶级本质。鲁侍萍在周朴园的生命中虽曾占据极为重要得地位,但也没有摆脱被玩弄、丢弃的结局,是一个被其领域被侮辱的形象。如果我们对周朴园的怀念侍萍还心存一丝怜悯,不妨就送他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