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屈原及其《离骚》
屈原其人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没落贵族。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平贾生列传)曾为楚怀王的左徒,深得楚怀王的信任。由于楚国内部出现亲秦与亲齐两派之争,楚怀王听信谗言,遂疏远了屈原,并在秦国的离间下疏远齐国,使楚国陷入危机。
再次起用屈原后,楚国虽然恢复了楚齐邦交,稳定了局势,但楚怀王依然没有听从屈原“联齐抗秦”的建议,继续亲近秦国,最终放逐屈原。顷襄王继任又再次远逐屈原。屈原在长期流放中忧心国事,时刻不忘返回国家为国效力。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斥责那些误国壅君、违法乱纪的小人;感叹君主的昏庸和对自己的不信任。最终诗人彻底绝望,愤而投汨罗江而死。身后只留下他的那些绮丽而又浪漫的不朽诗作。
屈原的著名诗篇《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保留最长的抒情叙事诗之一,被称之为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屈原的诗为骚体诗,不同于《诗经》四言一句的格律,诗中的句式并不整齐划一,比喻、象征比比皆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与现实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读起来气势宏伟,绚丽多彩,奇妙而浪漫。
《离骚》梗概(一)屈原自述:(我)是古帝王高阳氏(皇帝的孙子,称帝号高阳,名颛顼)的后裔,已故的父亲叫伯庸,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名为“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字为“灵均”。从小就具备良好的素质,后天又不断地修饰(修养)自己,一切都准备好,要为国效力。
(二)然而,事实却与诗人的追求和抱负相反,他的才华和报国热情遭到诽谤和诬陷,他精心培养的人才也都变质了。诗人不断地证明自己的清白,表白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君的忠贞,并且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
现实却一次次令他失望,诗人不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对“灵修”(楚怀王)的“数化”(不停的变化);“众芳”的“污秽”;“众女”的嫉妒和谗言;小人的“工巧”,他只能安慰自己:鸷鸟之不群,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诗人只能“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至死不渝(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三)姐姐(女嬃)的责备和劝说并没有说服他,诗人又转向重华(舜)陈述,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他瞻前顾后,心里装的全是君和国家。当他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时,依旧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要继续寻找让君重新重用自己的机会。
(四)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寻求以失败告终。灵氛的卜卦,巫咸的劝说,终于让诗人振作起来,并下决心离开自己苦苦相恋的国君和国家。作好充分的准备,选择良辰吉日,诗人隆重而又体面地出行了。登上光明盛大的皇天之后,一个最后的回眸,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屈原对君主对国家的痴情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从彭咸之所居”是他人生的必然归宿。
屈原一生是痛苦的,他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苦苦挣扎,他既不能放弃自己人生的追求,又不能改变现实,更不愿意做出任何妥协。面对强大的污浊的政治势力,他这位忠君爱国之士以死抗争是他最终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屈原的悲剧命运是历史造成的。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一国之君身上,不正是历史的悲剧嘛!然而,诗人对理想的追求,执著到可以用生命来换取的程度,可歌可泣。我们钦佩这位诗人,感叹他的生命之歌《离骚》。
《离骚》四段译文之一: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擦着眼泪我长长地叹息,悲哀人生这么多的艰难。我虽然追求美好(品格)约束自己,(却)早晨进谏傍晚就丢了官。已经废弃我用的佩带(国君不将我当佩带用),(我)重新采集来香草扎结舒展它。这就是我心中美好的追求,即使死多少次也不会后悔。
屈原时时刻刻注意进德修业,忠心耿耿辅助国君治理国家,但自己的政治观点却并不为楚怀王所理解,楚怀王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他。精心培育的弟子都违背他的意愿,诗人万分痛苦。但诗人依然我行我素不改初衷,不妥协,不屈服,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九死不悔。屈原的这种执著的追求精神难能可贵。一个人的信念是支持他人生追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离骚》译文之二2.“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岂余心之可惩。”(我)忽然回头纵目远望,将目光投向边远的四方。佩带着五彩缤纷的华丽装饰,芬芳浓郁更加显彰。世人各有各的爱好,我独喜好修饰习以为常。即使是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心难道是可以戒止的嘛!
诗人在痛苦中徘徊,反反复复地审视自己,不断地修饰自己以达到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可是现实又让诗人不得不劝告和宽慰自己,“民生各有所乐兮”,不必要为此而烦恼。然而,屈原最终并没有说服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彷徨使他再次喊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句发自屈原内心的愤懑之声告诉世人,再没有谁能够改变屈原对理想追求的命运了。
《离骚》译文之三3.“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吾将上下而求索。”早晨从苍梧(九夷山)出发,傍晚我到了昆仑山。想稍事逗留在神仙住地,夕阳渐渐西下将近暮色。我命令羲和止鞭慢行,不要让太阳迫近崦嵫山。道路漫长而悠远,我将上下寻找和追求。
屈原在听了女媭的规劝后,又向重华(舜)陈述,反复述说自己的政治主张与追求,内心的痛苦得以暂时解脱,于是诗人又开始了新的求索。任由这求索之路漫长而遥远,他也要天上地下去寻找去实现。
《离骚》译文之四4.抑志而弭节兮,神高弛而邈邈。……蜷局顾而不行。收起旗子止鞭慢慢行,思绪飞得很远很远。奏起《九歌》舞起《韶》,姑且借此时光寻求娱乐。登上无限光明的皇天,忽然看到了我的故乡。仆人悲伤马也怀念,弓缩身子回过头不肯向前。
诗人经历了上上下下漫长而遥远的求索,未果。于是听从灵氛的吉占,准备好行装出发了。在隆重高雅的仪式中,诗人登上了光明盛大的天空。高空中最后一次对故乡的回望,彻底打破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这就是宿命。诗人对国的爱,对君的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没有办法改变自己,也没有办法改变现实。“从彭咸之所居”既是他的生命归宿,也是他政治生涯的结束。
屈原的其他诗《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诏以诏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庸君之不昭。……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庸君之不识。
《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闇),谁能级兮?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屈原在《天问》中一连提出了170多问,对自然现象、历史传说和传统观念提出质疑。语言咄咄逼人。
对屈原及《离骚》的几种认识传统说法:《离骚》说的是“芳草美人”。后村先生认为:《离骚》是“借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唐弢先生说:“作为一个政治家,我们说屈原是具备了太多的诗人气质;作为一个诗人,屈原却又完全是政治的。”闻一多先生说:“屈原最突出的品行,无宁是孤高与激烈。
司马迁认为像屈原这样的人:“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屈原却“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颂》)“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屈原身后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思考的问题用孔子的“中庸之道”来看屈原的行为不免有些“狂狷”,志高气上,不合中道。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追求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屈原的悲剧命运不是由于这种具体的追求行为所产生的,而是这种追求行为的目的所决定的,你是怎样认为的?
结束语我们读《离骚》感叹诗人执着的追求,感叹他对命运的抗争,感叹他用生命的感悟留给我们的美丽而悲凉的诗篇。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我们没有必要停留在屈原悲剧命运中,我们需要向前看,我们追求真理,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更要让自己的人生和追求更加美好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