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白居易(并序)《琵琶行》朗诵
作者简介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解题1、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成衬。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
插图欣赏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插图欣赏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坐重闻皆掩泣
商贾gǔ悯mǐn荻花dí憔悴qiáocuì徙xǐ浔阳xǔn谪zhé霓ní虾蟆hámá绡xiāo篦bì阑lán钿头diàn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
故事梗概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文章结构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悲苦心境
思考: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1段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2、3段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4段
第一曲音乐特点意象表现手法悲凉、伤感排遣孤寂打动“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忘归、不发)萧瑟、凄凉的景物以人衬声以景托声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写的?作用:1、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2、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做铺垫,写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方法:(以人衬声、以景托声)间接描写、虚写悲凉、伤感
琵琶女出场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诗人寻问移邀添回重开宴千呼万唤琵琶女停欲语迟抱琵琶半遮面场景描写人物形象欣喜难耐急欲相见难言之痛矛盾含羞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邀见
第二曲序曲(初弹):转、拨、掩抑、思、诉开始:大弦—嘈嘈—急雨小弦—切切—私语错杂弹、落玉盘间关—滑幽咽—难冷涩—凝绝不通—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迸铁骑-突出-鸣收拨、划一声、裂帛悄无言秋月白过渡:发展:高潮:尾声:《霓裳》《六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过程场景特点方法结束:浊杂粗重轻细凄切清脆圆润婉转声弦暂歇雄浑激昂清脆尖利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以人衬声以景托声直写间写雄浑、激昂、大气、不畅实写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
鲜明的对比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少年得意老年失意门庭若市年轻貌美昔日欢笑独守空船今日辛酸年长色衰
人物形象琵琶女诗人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年老色衰委身商人位至谏官名动京师谪居卧病飘零天涯共同点盛衰音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琵琶女在音乐声中融入了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的强烈控诉。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第三曲凄凉、悲伤却坐、促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皆掩泣无尽的感伤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点评:(虚写)
主题《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生命中拥有挚爱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仰或期待爱的流星划过心房就此刻骨铭心永不泯灭更多者为爱痴狂为情神伤黯然回首不过是风花雪月,虚幻飘渺含泪笑叹造物弄人爱恨难休问情终为何物
于夏日的清晨,对此茫茫,怅然无绪。等待还是守望?其实都不是对于本质的追问而踟躇于一种表象的层面上。既然有了这样的情愫,用一缕青丝悬系着走向渴望的彼岸或许仅仅是一个以皓首为期的梦幻,难免少了潇洒和飘逸,因为有了一声叹息而凭添了些些的无奈。说是在奈何桥上饮一碗孟婆汤就可以忘记一切,也就可以把一切都放下而抵达生命的另外一个彼岸,其实也很难。所谓朦胧并不是乌有的虚幻,于无路处回头心何以甘?于无路处踏破荆棘又何其难?沉溺是细细的将自己的记忆雕琢,耳际眼中心底就有了那一言一语,一笑一颦,何人笑我疯癫?何人说我痴迷?曾经是迷惑于绝望而试图放弃理想,曾经是幻灭而深沉忍受。如此时节如此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烟草、风絮、梅雨”却是明确指向“借问闲愁都几许?”那么终究是有个归处。而什么是朦胧?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笔下的这一切必定是似花也似雾,所以才说不是花也不是雾。夜半曾来,天明又去,那么也许是个是个梦?但又说是来如春梦而已,那一定不是梦。也不是朝云,仅仅是象天明之际的云霞一般,虽然美丽却容易幻灭。 可如此心绪又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朦胧了。等待还是守望?读白居易《花非花》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