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直抵心灵 我讲李清照的《声声慢》
加入VIP免费下载

以意逆志直抵心灵 我讲李清照的《声声慢》

ID:1055179

大小: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以意逆志直抵心灵我讲李清照的《声声慢》  以意逆志直抵心灵我讲李清照的《声声慢》    ◎潘景学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年之作,“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梁启超语)。细细品读,凄苦、悲凉之情随瑟瑟秋风穿越时空,直吹心中,一个风鬟霜鬓的老妪从视野的深处走来,呼之欲出。学习李清照的作品,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初中时学习她的《如梦令》《一剪梅》和《武陵春》,恰是李清照前后两个不同时期词作的代表。学生对的身世遭遇、对词人婉约的词风有所了解。学习这篇作品,笔者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带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她心灵深处的伤痛。    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为了检查学生初读的感受,达到对词的整体把握。笔者特意向学生发问,读出点什么吗?用词中的一句回答,“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字回答。“愁。”学生脱口而出。诗词都是情感的产物,看来他们对整首词的感情还能够理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知人论世”这种诗词鉴赏的方法,笔者接着问道:李清照“愁从何来?”,并从反面启发道,我们学过她的《如梦令》“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何等阳光!何等青春快乐!而另一首小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词人的心境是何等的纯净而美好,生活是何等的高雅而富有情致。怎么就“怎一个愁字了得”了,她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故?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最后答案趋于一致,即北宋灭亡,宋室南迁,丈夫赵明诚去世。还有一部分学生提到词人晚年客居他乡,没有子嗣,没有亲朋。老师都一一给以肯定。聪明的学生能够结合辛弃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想象词人怎样在烽火狼烟、刀光剑影颠沛流离,有的学生竟知道她与丈夫志同道合、夫妻恩爱的故事。学生的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出乎笔者的预想,笔者毫不吝惜以赞美的言辞给予评价。之后,为学生补充了南迁路上夫妇二人倾全部心血收藏的金石书画的丢失,补充了她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学生无不被她的遭遇所打动。学生自然懂得前面所说的美好生活、快乐时光是在南迁之前,两首小令都是写词人少女时代生活的。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知人论世的方法,对词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刻。    那么,词中的“愁”与《醉花阴》所表现的“愁”,与《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愁”,与《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哪个内容更相似?为什么?笔者进一步问道。要求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拿出大家认同的答案。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的回答每每有可圈可点之处。“和《武陵春》载不动许多愁的‘愁’相似,都是经历了人生离乱之后的感受。”“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回答了为什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处闲愁’是分居两地的夫妻闲暇时相互思念之愁”,“醉花阴的愁也是思念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超出了愁的范畴,是词人的凄苦、孤独、寂寞、失落、伤感的多种情感交织的一种感情。”笔者不时插话引导,“同是写愁,本质却不同,虽然都有孤独、寂寞、凄凉之意,但一种是苦中带甜,一种是绝望的、无奈的、痛彻心扉的。”学生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词中是如何表达这种绝望的、无奈的、痛彻心扉的情感的呢?写情无外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可找出来进行分析。个人独立分析、体会,小组交流,展示。学生在展示讲解中,笔者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补充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是直接抒情,写出了词人一番寻觅之后的外部感受和内心的凄苦。学生通过自己感悟,或查找资料之后能够准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笔者追问道:“寻觅什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引领学生再一次进入到人物的苦难和遭遇中去思考。通过对词句的反复诵读体会这种叠词所营造的压抑、低沉的特殊的音乐效果所传达的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番争论之后,大家认为是间接描写,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悲凉。笔者启发道:“为什么是淡酒,饮酒是为什么?”“借酒浇愁。”学生的理解仅能如此。笔者补充道:“酒淡因为愁浓,酒未必淡,再浓的酒也化不开心中的愁结。晚来风也未必急,只是冷的是心,心中的凄凉,即使是春风拂面,也未必感觉到些许的温暖。”学生表示认同。“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没有争议,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南飞的大雁抒思乡之情。学生理解到这里,笔者引导学生重温《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的句子,让学生识别此雁是否是彼雁,那么词人想到了什么?词人的心是敏感的,触景伤怀,往事历历,怎能不肝肠寸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学生对这一句的理解很到位,词人自比黄花,在西风下凋零憔悴。“词人自比黄花的还有哪句?”笔者问道。“人比黄花瘦。”因为刚刚学完《醉花阴》,学生印象很深。“但那是一多个愁善感的少妇,‘人比黄花瘦’是因为心中有思念,心中有爱,心中有希望。是思念的煎熬,是爱情坦白,是词人写给丈夫的情书。而‘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妇,经历了人生的所有的不幸之后,心中的无奈、凄苦、绝望,孤独。‘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临江仙》。’‘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李清照是一朵飘零的黄花,内心的伤痛只有向北风诉说。”笔者抓住契机把话题延伸。“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不由得让人想起周杰伦的《菊花台》来,动情哼唱中,一个像菊花一样忧愁和坚强的女子向我们走来,走进每个人的心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为什么不出去,非要挨在窗边等着天黑?前面的问题中同学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何止是舴艋舟,一枝一叶、一草一木都会触动词人的情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语浅意深,其境弥幽,其情弥苦。反复诵读,令人唏嘘感慨。“点点滴滴”分明敲打在词人痛苦的心上。在这个不眠之夜词人又想起了什么?无需讲解,学生心领神会。梧桐在古诗词中历来是哀伤、愁思的象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后主李煜“剪不断,理还乱”的亡国之愁;“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是秋思秋景、秋雨秋夜孤独少妇的“愁绝”。古代诗词中像这种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意象很多,如杨柳、丁香、菊、梅、兰、竹、杨花柳絮等等,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积累。通过以上师生的交流对话,最后理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水到渠成了。     在引导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过程中,笔者多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揣摩剖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积累去感受,去品读,去解读,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东西,感受弦外之音,进入词人的情感世界,扑捉词人生命的律动。而不过分执着于对诗词的理性分析,不在结论分析上纠缠不清,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思维的翅膀尽情翱翔。    (潘景学天津市宝坻育英中学30180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