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数学三下3.2《几分之一》word教案9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能力目标: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3.情感目标: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片、纸条等。教学流程:一、情境——冲突1.出示情境图,将下列物品数量与单价用数表示:三个蛋糕3一个蛋糕1一个蛋糕价钱58元8角2.提出问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1)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2)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师生的交流中揭示课题:几分之一。【说明:儿童单位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概念是较先发展的分数概念,儿童在处理与面积有关的分数问题时,先会处理二分之一,所以从生活中引入“一半”概念——“整体平分2份,2份中的一份”就是1/2,其后认识1/4、1/3……,利用学生对平分与公平的直觉,从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开始。】二、活动——建构(一)建构“二分之一”概念。1.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这一份是蛋糕的(),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学生动手折纸,并给其涂上颜色。3.观察判断,拓展认识。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2)小结:只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1.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2.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3.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4.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5.填空练习。(1)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1/2,是( )个圆纸片。(2)再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8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1/4,是( )个圆纸片。(3)再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8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 ),是( )个圆纸片。(4)小结: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像1/2、1/4、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说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掌握知识、提高认知,必须通过儿童自己的动作。在这里,采用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使学生感悟到:把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三)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1.猜测:把一条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若干段,每一段长是多少米?请比较这些分数大小。2.操作验证猜想。
3.交流反馈。例:把一条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3段,每一段长是多少米?1米│———│———│———│()米1米长的纸带平分成3段,每一段的长度是1米的1/3,1米的1/3就是1/3米。4.提问:4比5小,1/4米反而比1/5米长!为什么?5.想象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6.小结:对于相同的整体,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平分的份数越(),每一份就越()。【说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提供给了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互动,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四)学写分数1.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1/2。2.看图写数:P40/4。(五)认识各部分名称。交流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三、应用——提升。联想:法国国旗、棋盘等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几?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数。附送:
2019春沪教版数学三下3.2《几分之一》word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及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大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能借助图形学生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3、本课知识的重难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的一开始,我运用《西游记》中的人物,编辑了唐僧给徒弟分桃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的动机,通过3次分桃,引出了“一个桃子2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矛盾,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2、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建立概念。 例1~例5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通过均分一块饼、折一折纸、折一折绳子、均分线段等大量的实物及图形的操作实践活动,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组涂色部分都是图形面积的练习,引出一道思考题“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然后老师放手让学生用一个圆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折出一根绳子的等合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合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实践自己解决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这些提问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比较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深化,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第一注重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第二注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鼓励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力求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第三注重直观、形象的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