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初步认识2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圆规画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2.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3.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波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4.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举的实例和教师的媒体展示相结合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也体现出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二、尝试探索:(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1.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2.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3.交流画法:(1)利用圆形物体画圆(2)利用线、图钉画圆(3)利用圆规画圆
1.师利用图钉、线、粉笔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2.比较各种方法,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自主任意地尝试画多个圆,从而感悟到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认识圆心、半径。1.介绍圆规的构造。(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3.交流画法: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4.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板书:定点、定长、绕一周)5.小结: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让学生利用圆规画圆,学生通过多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得出怎样用圆规画圆](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1.学生操作2.汇报交流画的过程3.同桌相互检验[通过一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圆心和半径,通过画指定半径的圆加深对圆心和半径的认识。](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1.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2.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3.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5.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板书: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通过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讨论得出圆心与半径在圆中的作用。](五)质疑。1.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翻到P.62、P.63。2.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吗?[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操作活动,对圆的认识由原来最初的认知状态,到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有意识的体会出可以通过“尝试、失败、再尝试”的一系列活动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三、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四、拓展阶段: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通过请学生利用圆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创新的能力。]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初步认识3教案沪教版教学设计说明:《圆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绳子”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认识圆心和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认识圆的直径,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就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学生的两次画圆及教师的示范画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逐步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在交流对话中完善学生相应的认知结构。另外,我又借助媒体,将社会、历史、数学等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到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出“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3.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学具、教具准备:各种圆形物体、圆片、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赛车吗?动物王国里的三只小动物要进行赛车,你们发现了什么?(车轮不一样)猜一下谁会获胜呢?(播放动画)为什么圆形车轮跑得又快又稳呢?有没有奥秘?答案隐藏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生举例)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媒体出示)3.了解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感知圆的特征,并揭示课题。二、新知学习(一)画圆1.你能画一个圆吗?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画圆。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圆方法:(1)用圆形物体描圆;(2)用圆规画圆。
(在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2.学生第二次用圆规画圆。3.教师示范画圆。猜一猜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么画圆的?(课件展示体育老师的方法)现在老师仿照体育老师的方法,用绳子和粉笔在黑板上画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二)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1.引导学生将“定长”在图上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3.介绍墨子的发现。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写道:“圆,一中同长也。”(媒体出示)你是如何理解所谓“一中”和“同长”的?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4.先介绍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三)在练习中巩固认识。1.回到引入时的情景图。汽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的,轮轴装在哪?2.出示古代的阴阳太极图(机动)。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三、总结深化。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一)在比较中深化认识1.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2.体会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内在联系)(二)在拓展中深化体验。课件出示各种圆形的图案,让学生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