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括号或方格中的数。2、知道符号能表示数,初步建立代数思想,在观察、分析、比较等学习活动中,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3、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检验的好习惯2.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符号能表示数,初步建立代数思想,能正确计算括号或方格中的数。2、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关系,并利用关系求符号表示的数;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经过两个月的休息调整,你们现在的状态怎么样呢?相信你们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小学阶段的最后的一个学年。让我们一起努力将小学阶段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2、复习 1) 出示:(课本第2页) 73+□=101 162-□=53 23×□=115 32÷□=8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解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交流) 2) 问:在解答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3) 师:我们的答案正确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验证解答的结果呢? (把解答的结果代入算式中计算一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结果就是正确的)小结:求算式中的未知数我们可以想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未知数,把解答的结果代入算式中可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算式中的未知数可以用括号或方框的形式表示,还可以用其它的各种符号表示。 出示课题:符号表示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符号可以是一些图形、图案,也可以是字母。二、新课探索1、探究一:学习课本第3题 1)师:现在我们就用正方形来表示数。你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 问:你觉得这里的符号代表的数有什么特点?(在同一题中相同的图形应该表示相同的数)还能用刚才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吗?(通过转化或枚举的方法求出结果) 3)验证。
小结:同样是求方框中的数,但要注意题型不同,选用的方法也不同。2、探究二:学习第4题:找规律 小结:根据一列数的规律或几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解决问题。三、课内练习: 1、求下列字母表示的数。 A + 260 = 780 B – 451 = 129 168 ÷ C = 42 A =( ) B =( ) C =( ) D × D = 144 E + E = 126 D =( ) E =( )2、找规律填数。 2、5、11、23、( )、( )。 1、2、3、6、11、20、( )、( )。 1、2、5、14、41、( )、( )。3、学习课本第2题
师:看看现在的这些符号又表示怎么数呢? (出示:各式中的▲表示什么数?) 师:为什么第二题不能填4呢?小结:在解题时必须认真审题,要根据这个符号所在数位上的特征来填写,做完后必须检查结果的正确性。4、求出下列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 课堂小结四、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图形、字母或图形表示任何的数,求符号表示的数有很多种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 课后习题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