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探索与发现《物种起源》绪论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9•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再看《富春山居图》,・•・・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还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②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③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④山东省高院二审认定“辱母杀人案”于欢构成故意伤害罪,因其行为具有防卫性质,罪不容诛,将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5年。..•・⑤天桥区的“老顽童”体操队员们虽然平均年龄65岁,在舞台上却能将“卧鱼”“蝎子倒立”等高难度动作挥洒自如,引得观众阵阵叫好。....⑥随着C罗渐老,现役队员乏善可陈,葡萄牙足球也是人才堪忧。....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A①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
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此处望文生义。②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符合语境。③居安思危:意指处在页1第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符合语境。④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此处指“情有可原,不宜重罚”,不合语境。⑤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此处不能用来形容动作潇洒自如。⑥乏善可陈: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使用正确。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B.鲍勃•迪伦对民间文学史尤其是英美民歌歌词传统的挖掘、借鉴和发挥,充满了经典意义和启发性,深具知识分子的自觉,大大开拓了诗歌的领土。C.在提及江南地区用于制作清明牌的植物原料时,这些作品中的多数,显示出田野调查、田野经历的缺乏,其解说往往张冠李戴,甚至有语焉不详者。D.2019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了15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新成果,真正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也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二解析:BA项,句式杂糅,应删掉“来实现”;C项,语序不当,"张冠李戴”和“语焉不详”互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后两个分句缺主语,其主语应为“科技新成果二3.(2019•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页2第A.主持人得知嘉宾的父亲刚刚因病逝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B.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C.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述她的旅行见闻:“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可好看了!”D.一位到养老院采访的记者动情地对老人们说:“看到耄耋之年的您们,仍如此精神矍铳,我就放心了!”解析:CA项,“家父”改为“令尊二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B项,“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D项,“您们”的称谓不恰当;“耄耋之年”“精神矍铳”过于书面化,“我就放心了”不合语境。3.(2019•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0型血的人最招蚊子”的结论是不成立的。研究发现,是否容易被蚊子叮咬①。蚊子侦测和定位叮咬目标,最重要的线索是二氧化碳气流,而非血型。通过辨别气流方向,②,同时,人体汗液中的丙酮、乳酸等多种化学物质又能引起蚊子的兴趣。因此喘气较粗的胖人和爱运动的人,③,所以平时要
注意防蚊。,解析:回答此题,注重把握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内容。①处,前文否定“0型血的人最招蚊子”的观点,然后提出“研究发现”的具体内页3第容,且后文具体解说蚊子侦测和定位叮咬目标的主要线索是二氧化碳气流,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对前文观点的又一次否定,即与血型无关;②处,前文说“通过辨别气流方向”,后文解说蚊子侦测和定位的其他线索,如丙酮、乳酸等,由此可以看出此处的内容应该与锁定目标有关:③处,从列举的两类人符合前文提到的蚊子叮咬的目标的特征及后文的“注意防蚊”看,填写的内容应该是更容易招蚊子。答案:①与血型无关②蚊子才能锁定目标③更容易招蚊子3.(2019•益阳、湘潭高三调研考试)下面文段的叙述中,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继共享单车火爆后,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喧闹之间,“共享经济”早己变了味。某些从业者认为,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便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或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不少“跟风者”认为,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就会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例:不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就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解析:首先分析本段结构,前两句是背景介绍,从第三句开始,写某些从业者的观点和认知。题干中说“某些从业者”的推断存在错误,所以可以从“认为”开始判断。结合例句可知: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一定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的推断是错的,但凡是页4第
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就一定会被投资者看中,能够一下飞向“人生巅峰”的推断也是错的。答案:①不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一定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②不是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就会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3.(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试题)以下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人们最初读到的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会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也可能是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乙]那么,..“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是单调机械扰人心绪的,还是杂而不乱缠绵深淳的?许多人不甚明白。从事民俗研究的王明教授也曾为此感到困惑。然而,某个深秋夜晚在内蒙古乡村的所见所闻,让他茅塞顿开一一[丙]那一晚,“清冷的月光如霜似水洒在地上,一片惨白。此时,.'梆梆梆’的捣衣声,响成一片,有高有低,互相呼应,构成一篇激动人心的乐章:(王明《捣衣声》).A.甲B.乙C.丙解析: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末句号应在括号后。4.下列对我国“海洋宣传日”标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志中翻腾的海浪代表着海洋,寓示着海洋宣传日对海洋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页5第5.标志中飞翔的海鸥,寓示着中国的海洋事业将获得新的腾飞,海洋
知识的宣传及推广必获丰硕成果。C.标志中的地球,表明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地球,寓示着中国海洋保护与世界同步,中国的海洋宣传将得到长足发展。D.整个标志体现了中国海洋事业面向世界、浴火重生的现实,又包含着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内涵。解析:D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可仔细观察图案,找到关键信息,然后思考图案的寓意,再与选项对照确定答案。D项,“浴火重生”在标志中没有体现。二、拓展阅读(2019•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19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己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页6第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原卷如此。应为“其目的正是”或“正是为了”一一编者注)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己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页7第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
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己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解析:DA项,原文是“2019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二并未说谁提出的“气候正义”,属无中生有。B项,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是单纯的“限制排放二C项,原文是“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页8第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解析:C”以大量篇幅”错1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二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解析:B"就可以得到保证”太绝对。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①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②,叹息人间万事非。兵戈不见老莱衣我己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幽寒树影稀。白马江静滩声转,黄牛峡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传说页9第春秋时代楚国有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北十里处。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B.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抑郁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C.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D.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E.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解析:ADA项,“感情激昂”有误,全诗感情深沉委婉。D项,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因为杜甫当时是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的,眼前景当然可以实写,而黄牛峡是友人探亲经过之地,只能想象彼地之景。1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解析:从标题中的“送”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是离愁;“兵戈”说明局势动乱,是杜甫一贯诗风的体现,这是忧国忧民之情;“无家”“寻弟妹”说明在战乱中亲人离散,这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牵页10第挂之情;“各努力”则是对朋友和自己的勉励。分析情感时既要有对情感的简要概括,又要有结合诗句内容的简要分析。答案: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
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页11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