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3)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3)人教版

ID:1057201

大小:70.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3)一、基础部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地壳(ké)荔枝(lì)红缯(zēnɡ)冰雪(xuě)B.紫绡(xiāo)醴酪(lǐ)润滑(huá)洁白(bái)C.粗糙(cāo)尖锐(ruì)珊瑚(shān)绚丽(xuàn)D.解释(shì)稀奇(xī)鹅蛋(dàn)图谱(pǔ)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微酸适宜庞幸洛阳B.栽培结实记述特产C.谚语选择焦核嘲讽D.耀眼明证记载进贡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实验室主任把节省下来的实验经费再购置了一台光谱分析仪。B.圣保罗大教堂里的雕塑和壁画分别是艺术大师格林·吉伯和詹姆士·浮弗的作品,为传世珍宝。C.专家说,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广泛应用,因而并非要取消类似尸体解剖这样的传统的学习方式。D.通过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城建计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显示、存储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B.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人民,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民,都在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思想也同样创造财富和社会进步。C.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我瑟瑟发抖时,她贴心的呵护和温暖的双手使我安然入梦。D.听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院长李衍达所作的“关于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句子是冬日的夜晚总是来得很早。我们一家人正准备歇息。我从茅房里出来,忽然看到一个陌生的黑影窜进了院子外的牛房。我惊恐地大叫一声,那贼恐被抓住,穷凶极恶地抄起一把板斧朝我劈来。闻声赶来的母亲扑过去,抱住了那贼的手臂。我安然无恙了,可母亲的胳膊却被砍了两寸长的一条深深的口子。。后来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推动瘦弱的母亲去挡那一斧呢?A.母亲的衣袖被鲜血打湿,也湿透了我的双眼B.我的双眼被鲜血湿透,也打湿了母亲的衣袖C.鲜血湿透了我的双眼,也打湿了母亲的衣袖D.鲜血打湿了母亲的衣袖,也湿透了我的双眼二、阅读部分(32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20分,7~11题每小题3分,12题5分)①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②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7.文段①中作者说用白居易的比喻来写荔枝形态,为何有不足之处?8.文段①从外壳说起为了什么?9.作者在文段②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10.文段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文段②结尾两句意在写什么?12.比较下边每组里的两个语句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不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2分,每小题3分)互动媒体对文学的冲击21世纪最令人觉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形态的改变,将是“文学”(艺术)与“电动玩具”(或称“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科技的结合。“互动媒体”的普及,将是继电视之后,传播形式新一波最具震撼性的突破。互动媒体与文学(艺术)结合之后,对文学作品最大的冲击就是,使作品的开放性获得空前的延展。也就是说,作品情节不再只是单线的发展,而会变成具有多重,甚至无限的选择性。另外,“模拟现实”的技术也将使作品与读者关系产生新的形态:读者将不再只是在“读”或“看”作品,而是直接“处”在作品的世界之中。“脑波阅读”的科技则会使作家对“有意识”以外的领域产生高度兴趣。作家除了用“有意识”写作之外,也会再次如超现实主义者一样,从梦、记忆等“有意识”以外的意识活动汲取灵感。科技发展到能把这些精神状态(脑波)直接显像的时候,作品中“有意识”与“潜意识”的交织,将会展现出一种目前无法想象的奇诡风格。而作家对“自动写作”的重新借重,也是可以预期的。在历史上,科技对人类生活形态的改革,一再使人类对环境与自我的认知产生重大的改变。连带也使文艺的内涵以及读者的“欣赏方式”产生大幅的改变。在21世纪更是如此。彼时,以电脑为基础的高科技,将可以使人足不出户而不虞匮乏,而“模拟现实”以及“脑波阅读”的科技,更将相当程度使人耽溺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扩大。其必然的结果是,人与人的关系将进一步的疏离,达到一种二十世纪无法想象的地步。另一方面,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则会强制性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使人与他人的界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泯灭。于是,在疏离与丧失自我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既会产生对外接触的强烈渴望,也会不时想要逃离人群。因此,文学作品开放性的另一个意义将是,读者不但可以透过“作品”与作者取得某种联系,还可以经“作品”与其他读者接触。而“接触”的意义则不只是读者可以如目前某些电视节目的观众一样,围绕着各式“作品”形成“观众俱乐部”。更重要的是,从未谋面的他们能同时相约“进入”作品,亲自扮演其中的角色,而产生恍如真实的来往。于是,文学作品遂同时既是“接触”的媒介,也是“逃遁”的管道。 科技对人类的另一个冲击是对人类身外世界的改造。高科技中介之下的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将使人们与自然的关系益加疏远。因此,对自然的乡愁在文学作品中会再度成为重要的母题。其结果是,与神秘主义有关的文学与文化活动也会加速发展,并且与科幻文类形成某种辩证关系。13.以下不属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表现的一项是A.作品的情节具有多重,甚至无限的选择性。B.作品的结构从表层的凌乱到深层的和谐。C.可以让读者透过“作品”与作者取得某种联系。D.读者可以经“作品”与其他读者接触。14.以下不属于文学与“脑波阅读”的结合所产生的结果的一项是A.作家的兴趣和创作灵感会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产生。B.作家不再满足于梦、记忆等“有意识”领域里的写作。C.作家会重新借重“自动写作”。D.出现超现实主义的奇诡风格的文学作品。15.对原文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冲击很大,但不大会改变文艺的内涵。B.以电脑为基础的高科技的发展,其必然的结果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从未谋面的他们能同时相约‘进入’作品”,这里的“他们”指读者和作者。D.文学作品成为“逃遁”的管道,是因为人受到丧失自我的压力。1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学的母题也会不断地变化。B.像《侏罗纪公园》这样用科技制造神话的作品会大量出现。C.作家对作品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必须超出一般传播媒介的水准。D.读者不再“读”或“看”作品,而是直接“处”在作品的世界之中。 [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9南州六月荔枝丹一、1.A2.A3.B4.C5.D6.D二、(一)7.作者想否定白居易的方法,说自己的看法。8.从外壳说起为了照应全文首段的壳为红缯。9.打比方;用比喻修辞构成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10.荔枝的颜色。11.写荔枝的品种特别多。(二)13.B14.B15.D16.D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