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我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冯友兰
渔父------《楚辞》千古的对话心灵的抉择
文本初读梳理知识读准字音渔父(fǔ)枯槁(gǎo)三闾大夫(lǘ)淈其泥 (gǔ)歠其醨(chuò)(lí)受物之汶汶(mén)鼓枻而去(yì)濯吾足(zhuó)
古今异义●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圣人不凝滞于物●何故深思高举(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凝滞:拘泥,执著。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特殊句式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于)泽畔是以见放圣人不凝滞于物自令放为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遂去,不复与(之)言
屈原当时状况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再加上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被放逐。
深入品读体悟情感在下列括号中加入表达情感的形容词渔父见而(地)问之曰屈原(地)曰渔父(地)曰屈原(地)曰乃(地)歌曰
屈原——沉重,坚毅渔父——淡然,豁达
探究思考体味人生探究1: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的这一结局令人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么?
探究2:你如何评价屈原与渔父、司马迁的人生选择?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司马迁—勇敢的生:以生践志(坚韧的意志)
探究3文章为何以渔父为题?
淡水河边吊屈原余光中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洁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