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苏教)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渔父》(苏教)

ID:1059239

大小:80.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畅言教育《渔父》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韩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渔父》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生存选择”板块中的一篇文章。人生难免要遇到挫折和考验,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就成了人生的一大思考。《渔父》就是围绕这一话题做出的两种选择——生存或毁灭,采有对比的方法,用对话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当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2.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能够根据剧情正确分析概括人物性格及主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畅言教育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课前准备理解《渔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屈原和《楚辞》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解题:(1)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选自《楚辞》;(2)渔父fǔ:渔翁,“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2.作品《楚辞》:“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宋玉、唐勒等)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又称“楚辞体”、“骚体”。《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语气词“兮”。3.屈原及其地位: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身为楚国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畅言教育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圣君贤相、民本),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投汨罗江自杀。当时楚国已经灭亡,万念俱灰的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占,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无法实现,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①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②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③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④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⑤“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4.语句分享:“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红山吟》)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汨罗屈子祠)5.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细读课文,具体研习: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畅言教育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第一段)(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5.渔父形象由来已久,都有哪些?(1)传说中有太公姜尚,八十岁还在磻溪钓鱼,被周文王请去做军师,打倒了商朝纣王的腐败政权,成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从此,文学上用磻溪渔父的典故,就代表了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2)庄周写了一篇散文《渔父》,借一个渔人和孔子的对话,批判了儒家讲礼乐的虚伪性。(3)屈原跟着也写了一篇小品文《渔父》,通过他自己和一个渔人的对话,表现了自己的洁身自好,不受污辱的品德,而渔父却嘲笑他自鸣孤高,不能与世浮沉。于是,在文学上,渔父又代表了一种浪迹烟波,自食其力,不问世务的人格。(4)陶渊明写了一篇诗序《桃花源记》,叙述一个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发现了一处与乱世隔绝的太平社会。于是文学上的渔父,又添了一个新的意义,他成为发现理想社会的探险者。(5)盛唐诗人储光羲、高适、岑参、李颀,都有《渔父词》,其主题思想大概都继承了这些传统。中唐诗人有张志和,也写过五首《渔父词》,创造了新的形式,后来成为词的始祖。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探究:“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畅言教育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第五,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和意境。《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作为对比和衬托,还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词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四、拓展延伸: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畅言教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开头就给我们展开一个很宏大的空间。“千山鸟飞绝”写的是天,“万径人踪灭”写的是地,俯仰于天地之间,就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不是“前不见来者”,他看到了一个渔翁,一个孤独的船上,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这么一个渔翁,他孤独的在长江雪封的江面上面钓鱼。“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但是他不写他是在钓鱼,而是在钓雪,“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雪,他钓来的是一种冰清玉洁的情操。在这么一个大时空里面集中在一个钓丝上,聚焦在一个渔翁,最后又聚焦在一条丝线里面。在钓雪的这么个丝线里面,这个背景由宏大变得集中、变得小,由远变得近,是这么一个镜头的推进。柳宗元流放贬官到柳州的时候也写过一首《渔翁》,他说“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这里是把这个渔夫置于青山绿水之间来写出一种逍遥自由的心态,他那个时候是跟自然融为一体的。而现在他用20字的绝句《江雪》来写的另一个渔夫,这个渔夫不是在青山绿水之间,而是在严寒、孤寂之间用这么一种大背景的寒彻来衬托出这个渔翁的孤独感,同时也衬托出他钓雪,而不是钓鱼,也不是到朝廷去沽名钓誉,他是钓雪、钓自己的洁白的胸怀,这么一个意象。六、课堂总结:《渔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简洁而又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本文所采用的寓言式的问答体,对后来的汉赋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作为对比和衬托,还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成为后世众多诗词作品中渔钓隐者形象的一个源头。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相关练习。八、板书设计:屈原——执著,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渔父——自由旷达,随遇而安,与世推移,乐天知命,无拘无束,超然物外。◆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