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诗经》全貌。2、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歌产生较深入的了解。3、了解风雅颂,学习赋比兴。
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夏—商———周—秦—汉—隋—唐……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初期——末期西周初年——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一带。《诗经》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已经难以考证,只知道其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来自民间,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
2、关于《诗经》的编集“献诗”说采诗说孔子编纂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者讽刺周代设采诗官到民间采诗,以了解民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孔子删诗
孔子编撰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
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
《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采诗说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
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
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周南、召南、邶(bèi)、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kuaì)、曹、豳(bīn)
风:民间歌谣。有15国风,160篇。风雅颂《周南》《召南》河南汝河和湖北江汉流域《邶风》《鄘风》《卫风》河北河南部分地区《王风》河南洛阳一带。《郑风》《桧风》河南郑州一带,《魏风》《唐风》山西部分地区。《秦风》《豳风》陕西一带。《陈风》河南安徽一带。《曹风》山东曹县一带。《齐风》山东大部分地区。
雅:多为朝会宴飨的乐曲。分为大雅和小雅,105篇。风雅颂周王朝所在地(镐京、洛邑),今西安和洛阳。颂:祭祀时颂赞的乐曲。40篇。《周颂》(陕西西安)《鲁颂》(山东曲阜)《商颂》(河南商丘)
诗经名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1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一、周民族的史诗《诗经·大雅》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诞生到周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史迹。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yīn)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生民(一)》
二、颂歌三、怨刺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汉书》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郑玄《诗谱序》四、婚恋诗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五、农事诗六、征役诗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一、直抒胸臆的特色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dàn)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tè)。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鄘风·柏舟》
二、赋、比、兴的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
三、《诗经》的特色及影响现实主义传统。抒情诗传统。确立了民间文学的重要地位。赋比兴为后世诗人的创作提供学习借鉴的典范。
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犀(hùxī),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诗经》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兴:激发想象。诗具有引譬事理、启发联想的妙用。观:观察力。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群:使合群,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迩:近,和远相对。
《诗经》的作用:认识、教育、审美1、个人质量的养成,即兴、观、群、怨;2、忠君孝父的实用功能;3、博学广闻。
主要内容一、解题二、文本的解读三、题旨分析四、艺术特色分析五、现实意义
解题《蒹葭》选自十五国风之《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苍苍:繁盛的样子同“凄凄”“采采”为:凝结成伊人:这个人,那个人指诗中所追寻的人。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从:追寻宛:宛然,真好像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晞(xī):干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跻(jī):升,高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涘(sì):水边。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练习:1.请几个同学把文中所反映的场景画出来。2.找出时间和空间变换的词语。2.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3.以《蒹葭》为例,请谈谈你对诗歌中存在的“朦胧美”有何看法。
(二)文本分析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秋景愈加萧瑟。白露:为霜—未晞—未已,表示时间变化,体现诗人焦急和惆怅的心情。道路:长—跻—右,追寻的道路越来越艰险。伊人所在:方—湄—涘、央—坻—沚,空间推移,伊人身影更模糊,更扑朔迷离。
(二)文本分析中心意象——伊人1、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所崇敬和热爱但一刻也不曾忘怀的人。(在古代男女通用,现今大多专指年轻女性,“伊人”也就是心目中所倾心喜欢的那个女子。)2、指明君或贤臣。3、指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即良民。如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诗句中的“伊人亦云逝”指的就是“居住在桃花源中的人也离开了秦国之地”。4、伊人,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
(二)文本分析1、?——政治讽喻诗“兼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毛诗序》)2、贤人——招隐诗“贤人隐居水滨,慕而思见之。”姚际恒《诗经通论》“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方玉润《诗经原始》3、意中人——情诗“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阻隔,是含蓄的隐喻。”(吕恢文)《蒹葭》——主题
4、相思说“《蒹葭》一诗是诗人思慕一个人而竟不得见的诗。“诗人只是倔强于自己这一份思的执著,读诗者也果然觉得这执著之思是这样可珍贵。若一定要为‘伊人’派定身分,怕是要损掉了泰半诗思,虽然诗人之所思原是很具体的,但他既然把这‘具体’化在茫茫的一片兴象中,而使它有了无限的‘可能’,则我们又何必再去追索那曾经有过的惟一呢”(二)文本分析《蒹葭》——主题
(三)艺术分析1、语言形式上,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时间的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空间的变换:“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水中坁、水中沚——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适应口头文学记忆和传播方便的需要;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从听觉上强化了音乐旋律感;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仅仅几个字的变换使用,体现了——
(三)艺术分析2、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都虚化了,诗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不是眼前所见的实景实事,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人某事的追忆,而是一种由诸多类似人事、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而成的心理幻象。意境也就呈现为一种不粘不滞、似花非花、空灵蕴藉、含蓄多藏的朦胧美。
(三)艺术分析3、诗歌在总体上有一种象征意味诗中的“伊人”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既可看作是意中情人,也可看作是贤才高士,还可看作是某种理想境界……
一幅淡烟轻笼的水墨丹青——《诗经·秦风·蒹葭》
一幅淡烟轻笼的水墨丹青——《诗经·秦风·蒹葭》蒹葭的美与山水画多有相似之处,它通过画面的远近结合,虚实变化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美仑美奂的,充满张力的画卷,在重章叠句的结构中,诗人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一唱三叹,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却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对“伊人”那深深的企慕;全诗不着一愁字,读者却在诗中体会到了那求之不得的无尽的惆怅,可谓是“景外有景”“画外有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蒹葭创造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完美意境,它是中国诗歌大画卷中的一幅淡烟轻笼的水墨丹青。
一、美仑美奂的画面,一唱三叹的语言1.远近结合,虚实变化的画面2.层层深入,一唱三叹的语言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白美1.所谓“伊人”2.没有“愁”“思”的愁思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完美意境1.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境2.韵味无穷的《蒹葭》(三)艺术分析
蒹葭的朦胧美美是客观事物引起人在情感上或精神上的愉悦感受。朦胧美就是朦朦胧胧的美,是因事物的朦胧不清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上或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一、具体而飘渺的目标——伊人意象二、不懈的追求——距离产生的朦胧美。三、不可克服的阻碍——爱是朦胧
意: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境: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境的把握: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xiǎnyǔn)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yōu)止。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mù)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fēi)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xiǎnyǔn)之故。1、薇:野豌豆苗,嫩叶可食用。2、作:长出,生出。指薇菜冒出地面。3、止:句末助词。4、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5、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6、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7.遑:闲暇。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1)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2)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3)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4)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5)聘(pìn):问,谓问候。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1)刚:坚硬。(2)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3)靡:无。(4)盬(gǔ):止息,了结。(5)启处:休整,休息。(6)孔:甚,很。(7)疚:病,苦痛。(8)我行不来:意思是:我出征以来从未有人来慰问。来,通“勑”[chì],慰勉。
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1)常:常棣(棠棣),植物名。华:同“花”(2)路:假作“辂”,大车。斯何,犹言维何。(3)君子:指将帅。(4)戎(róng):车,兵车。(5)牡(mǔ):雄马。(6)业业:高大的样子。(7)定居:犹言安居。(8)捷:通“接”,与敌交战。三捷,指交战频繁。
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1)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2)小人:指士兵。(3)腓(féi):庇护,掩护。(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5)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6)日戒:日日警惕戒备。(7)棘(jí):急。孔棘,很紧急。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2)往:当初从军。(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4)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5)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6)迟迟:迟缓的样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好在哪里?
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子思念情人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女子失恋,难忘旧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悦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青年男女的幽期密约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狡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女子责备情人变心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惹。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炽热爱情的表白与争取自由婚姻的抗争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倾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女子待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祝贺女子成婚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悼 亡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东周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
此诗中的具体物象只有黍和稷,它们在北方是随处可见的农作物,这就使诗中的环境变得具有普遍性与抽象性了,因而由此环境引起的感慨,也具有了不确定性。
《毛诗序》:《黍离》,闵(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申培《诗说》:幽王伐申,申侯逆战于戏,射王弑之。立平王于申,自申迁洛,命秦伯帅师逐犬戎于镐京,寻遣尹伯封犒秦伯之师,过故宗庙宫室,秦人皆垦为田,咸生禾黍,旁皇不忍去,故作此诗,赋也。
冯沅君《诗史》:这是写迁都时心中的难受。
重章叠句分章换韵反复咏叹悲情淋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蠾,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熠宵行。何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1、了解屈原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湘夫人》的基本内容、风格特色及其在屈原创作中的地位。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出身贵族。
怀王初年,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信谗,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放逐沅湘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
凡二十三篇:《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
和平婉丽,整暇雍容,读之使人一唱三叹者,《九歌》等作品是也。……《九歌》托于事神,其词不露,故精简而有条。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刘师培《论文杂记》屈、宋《楚辞》,忧深思远,上承风雅之遗,下启词章之体,亦中国文章之祖也。唯文学臻于极盛,故周末诸子,卒以文词之美,得后世文士之保持,而流传勿失。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第四篇,它写的是一个爱情的悲剧。全市抒写了湘君约会湘夫人而不遇的怅惘心理,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态度。
全诗基调感伤,气氛悲凉,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借景抒情,将景、人、事、现实、追忆、幻想熔铸为一体。全诗线条清晰、结构完整,既跌宕起伏,又融会贯通。
1.熟读《诗经》各诗,体会重章复沓的章法对表情达意的艺术功效。2.读《历代咏屈原诗选》,说说屈原对今天中华文化还有什么影响?
3.联系本单元和中小学已学篇目,比较分析《诗经》和《楚辞》有哪些不同?4.湘君与湘夫人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5.《湘夫人》一诗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