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赏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渔父》赏析

ID:1059257

大小:21.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章起笔“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枯槁,形容憔悴”。游于江潭,首先是一种强烈的暗示,暗示屈原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是他人生中最后的时光。给文章笼上一层悲凉的氛围。游是一种无目的地,散漫地走。也在写屈原的心境,有目标固然不会“游”,如果能够“徘徊”,虽然痛苦,也说明还有所期待。但是屈原是心烦意乱,不知所措漫无目的的“游”。在古人进退之间,山和水有一种奇特的含义。山往往代指隐逸,代指平静(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写到水,往往是一种忧愁。从孔子的时间流逝,到后世以水喻愁,到苏轼,张若虚对水慨叹人生哲理。水既含有永恒性,又不断变化,不断消逝,这些特征都是对人生感慨的集中概括。屈原流放,选择面对浩淼的大江,作者行文不一定是刻意为之。但是不经意间包含着一种文化的选择,选择向天地哭诉,选择向天地质问,选择赤裸裸地展露自己的痛苦。也就是说水和此时的屈原的精神是内在相通的。还有一层含义,屈原流放,心神错乱,不知取道,顺着水走或许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行吟泽畔。首先可以看到屈原的率真。他不能把哀伤藏在心里,即使没有一个人倾听,他也要吐露出来。其次也可以看出屈原的痛苦,不是痛苦至极,也不会像疯子一样行吟。颜色枯槁,形容憔悴这两个词用在屈原身上显得格外惨淡。屈原是一个尤其洁身自好,喜欢装饰自己的人。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追求完美。他自己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样一个格外喜欢自我修饰的人如今“颜色枯槁,形容憔悴”,只能说明他的精神已经崩溃,丧失了积极的心态,对人生充满了幻灭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枯槁,形容憔悴。”四个词写得太好了。总得来说,这个屈原依然是一个“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依然是一个与世俗决裂的屈原,也依然是一个脆弱,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的屈原。四句话把屈原全部的个性都暗示出来。这个屈原也是一个反常的屈原。他不再有犀利的言辞,也不再有华美的服饰和俊朗的外表。从一个翩翩佳公子一落成为披头散发口中念念有词顺着江流乱走的疯子。所以渔父见到之后才格外惊诧:“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都这副德行了渔父依然能够认识他,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说明屈原的知名度,也说明了屈原之得人心。渔父的话含有一层惊讶,也含有一层惋惜。子非三闾大夫与?从口气推断,渔父很确定这个人是三闾大夫,但是他依然不敢肯定的说。心目中的三闾大夫跟眼前这个疯子差距太大了。何故至于斯?为什么到了这里?为什么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依然十分率真,不管是认不认识,只要有人问心事,他就说。屈原也依旧十分单纯。如果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可能会把具体时间来龙去脉从前到后讲一遍。但这显然不是屈原,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根本就不重要。再他看来这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所以他对事情的总结就是“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也十分伤感。这两句话失去了他往日的雄辩,失去了往日的气势。虽然也有愤懑,但读起来更多是伤感。原因:第一,整句话没有一个语气虚词,显得十分短促。试改成”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就会有一丝生气。如果换成“举世混浊兮我独清,众人皆醉兮我独醒。”那就更抒情,更霸气了。第二是平仄。格律诗压平声韵,因为平声悠扬响亮。而这两句平起仄收,“醒”字明显太软,不如“清”字嘹亮,给人有气无力的感觉。“是以见放”更是如此,且不说仄收短促,四个字一句话实在太短了,好像还没说完就结束了。似乎是下一个结论之后就不想再谈了。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ɡ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的回答倒是很happy。“何不?何故?……为?”都是特别强烈的反问语气。反问,排比,全都用出来,显得虎虎有生气,眉飞色舞,语气咄咄逼人,跟屈原的落魄和低沉明显有区别,形成强烈对比。渔父的话很有味道。他刚才对屈原如此同情,显然是对屈原欣赏与赞同的。屈原说出自己的情怀,为何却变了一副嘴脸?而且渔父说得也很俗,让屈原随波逐流,在世俗中混。很多人都以为这一篇是在扬屈原抑渔父。我觉得不是。其实仔细一分析,渔父的话里是有文本的裂隙(文学理论术语,指文章内在逻辑不统一)的:他的语言表层含义是劝屈原要随波逐流。但是他用的辞藻,“淈其泥”“哺其糟”,这两个比喻都把世俗比得很下贱,又说屈原“深思高举”,说明他内在是对屈原和世俗有明确的价值判断的。而这种判断明显跟表层含义相反。另外一个原因,渔父让屈原随波逐流。很多人就此批判渔父的价值取向。那渔父的价值取向真的是媚俗吗?他自己其实就不是这样做的。他自己也是一个隐士。也就是说他教给屈原的观念,跟他自己的人生准则其实也是矛盾的。所以渔父的真实目的我想可能是心痛屈原,想让屈原好过一些。也可能是跟下面的故事一样: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渔父可能也是跟庞统一样,想要叩洪钟,伐雷鼓。所以才故意如此气势汹汹讲了一个自己都不赞同的观点。当然,就文本分析,这样分析最美。但即使是这样解释,在屈原这样落魄的时候,渔父还故意逗他发论,也显得很诡异。揣情度理,大概是写这篇文章的人在这里对人物语气,人物心理没有把握好而已。随他去吧。反正屈原是真的被激起来了。语气与上一句截然不同。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的话正气浩然。也很简洁,但是跟前边的低沉截然不同,是一种铿锵有力的简洁。像“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之中。”一个字都不肯多,显示出非常坚定,果决的气魄。再仔细一看,每句话都换成了平声收尾,所有的语气都是昂扬向上的。强烈的质问语气,衬托出了内心的坚定。用屈原的“安能?”跟渔父的“何不?”相对比,愈能看出其坚定。“弹,振,赴”这些动词都有强烈的动作性,而且都是很主动的发出动作。动作做出来也都很有力,很果决。行文至此达到高潮,黄钟大吕,豁然奏音,回声千里,振聋发聩。达到高潮之后,马上换成了婉转的“渔父莞尔而笑”。拿一首歌做比喻,这篇文章开始低沉,后来渔夫出现产生动荡,然后越来越高昂。到屈原的话结束达到顶点。然后紧接以平淡的袅袅余音,直至文章结束。渔父莞尔而笑,也可以看出刚才渔父并非真心规劝。那么气势汹汹的规劝,自以为一番好意,如果被人以强烈的语气顶回来。一般人都会来一句:“要死就死去,没人管你!”但是渔父只是莞尔一笑,既回应了前文的疑问,渔父那种淡远高逸的味道也就出来了。莞尔一笑,还是对屈原人生态度的一种评价,表示了肯定。同时这种评价又有自己超脱了屈原这个等级的味道。鼓枻而去。一个鼓字见其力度。似乎可以看见渔父摇着撸身子一倾一回,船一荡一荡地向前远去。只传来嘹亮的歌声。歌曰:“沧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先秦民谣。显然还是唱给屈原听的,作为对屈原的最后的规劝。怎么解读呢?沧浪之水,显然是比喻世俗。世道好了就洗头,世道坏了就洗脚。可以理解为随波逐流。但是也可以理解为根据世道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式保持自己的清洁。不管世道如何,只要自己秉持住自己,采取相应的方式,都可以洁身自好。显然这句才是真心话,沧浪之水的比喻,明显要比“淈其泥”“哺其糟”,这两个比喻好太多。整个文章来说,渔父其实是在规劝屈原不要跟社会对抗,洁身自好就可以了。面对不同的世道采取不同的手段,保持自身本性就足已。像所有文学中的高人一样,渔父也留下了一句半懂不懂的话,然后飘然远去了。不得不说,最后一笔抓住了人物典型动作,写得很有神韵。另外屈原代表的是进取,是坚守,渔父代表的是隐逸,是放开,是后退。也是典型的儒道文化。这个角度也是很容易展开的。孔子见荷蓧丈人,见长沮桀溺,“知其不可而为之”,庄子的养生全命,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渔父,杨慎的白发渔樵江渚上都可以拿来用。字词,音韵,文章节奏,主题,人物形象全涉及到了。也就意味着没有一点是特别强烈的,讲课的时候就很难操作了。这篇文章最强烈的的地方其实还是文化背景,但是文化背景又很明白,一说大家都懂。看您怎么操作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