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纪念刘和珍君》选自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五第三个单元,属于写人记事的散文;本单元共有6篇文章:《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秋绿记》《纪念刘和珍君》。其中《纪念刘和珍君》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通过本课的教学,教会学生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再通过阅读名家名篇,进而掌握散文鉴赏的规律。因此,引导学生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从而对散文的学习产生很好的导向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以下的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体会作者其中的情感。3、详细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4、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说学法(一)学情分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本文,透过对人和事的描写,认真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个性、情操,体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在叙事中的情感倾向。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对于我校高一的学生,不应该让学生“割裂”的文章形式,应该引导学生先理顺文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揭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展示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思考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要养成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
⑷指到学生做到拓展延伸,能够阅读课外名人名篇,强化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高考作好准备。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 课文由七段构成,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难免理不清头绪。因此我依照学生认识的规律,要注意提纲挈领。(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问:课文的题目是《纪念刘和珍君》,那么请认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内容是写刘和珍的,并为刘和珍写一篇小传。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就容易把文章中的信息重新组合,把有关人物点点滴滴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通过写小传,同学们明白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同学们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大致有以下事迹: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风潮”领袖(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府门喋血(勇敢坚强、勇于抗争)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始终微笑”的这样优秀的学生却遇害了,同学们心理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悲!这种情感贯穿全文。在悲愤之后,继续就会追问,这样优秀的学生是谁杀害的?是反动政府。刘和珍被害之后,反动文人还进行毒辣的“污蔑”。对于这些,我们内心的感情是什么?“愤”!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种情感紧密的交织在一起。这种悲愤的情感,即记述刘和珍君是在课文的哪几个部分?一至五部分,那么六七两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这样把授课内容转到第二部分,即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在这里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对待关于惨案意义的问题。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在肯定青年的血没有白流的同时,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要改变斗争方式。(二)局部探讨,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不难,但对于文章个别语
句的理解,确实很难。仔细品读下面的例句: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4、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6、在文中作者提到了几类人,“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分别指什么人?对每一类的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精神?7、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找出来认真体会,看看前后是否矛盾。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还不理解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先互相探讨,然后老师引导理解。(三)在整体加局部理解之后,拓展练习: 1、假如给刘和珍君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2、请根据你的理解,为刘和珍君写一幅挽联。(四)作业布置 写一则“三·一八”简讯。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