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人不能顶天立地,为国尽忠;谁说女人如水,如花瓶一样脆弱;谁说女人不能保家卫国,捍卫尊严。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刘和珍欣然加入请愿队伍的行列;面对枪林弹雨,刘和珍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虽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却是百折不回,顽强勇毅。她给庸人以微茫的希望,给奋进者以激励和鼓舞;她是为中国而死的热血青年,将永远激励革命青年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感受这颗伟大的灵魂。记念刘和珍君07
一、作者视窗“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你弃医从文,把麻木的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小丑们无处躲藏。走过彷徨,你耸起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声声呐喊,你挺直矮矮的身躯,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岁月流逝,你的作品却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
注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希望用文艺来唤醒、改变国民麻木现状。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作背景为“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
游行示威,到执政府前请愿。当到达执政府时,早已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依附军阀的反动文人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又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三、基础梳理1.给加颜色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黯然()②大抵()③殒身不恤()④浸渍()⑤不惮()⑥噩耗()⑦尸骸()⑧赁屋()⑨屠戮()⑩喋血()⑪桀骜()⑫踌躇()àndǐxùzìdànèháilìnlùdiéàochóuchú
(2)多音字ɡànɡāncuánzǎndànɡdānɡpūpúchuànɡchuānɡmǒmòmā
3.词语积累(1)长歌当哭:用放声歌咏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长歌,引吭高歌,文中指写文章。当,当做。(2)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3)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4)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5)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了愤怒的程度。(错点提醒:不要望文生义,理解为不再愤怒。)(6)目不忍视:不忍心看下去。形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错点提醒:注意语境,只适用于凄惨的景象。)
运用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1)又到12月13日——一个让人长歌当哭的国殇日,30多万同胞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这一天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2)9月18日这一天,广大市民在经历了15分钟的惊心动魄的防空演练后,纷纷表示要居安思危,不忘国耻。()答案不合语境。√×
(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9日表示,俄罗斯已经出离愤怒,愿意和美国通过平静对话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望文生义。(4)这次酒驾造成了5车连撞,其惨状目不忍视。血的教训告诫司机酒后驾驶对社会及自身造成的危害之大。()×√
4.近义词辨析(1)爆发·暴发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多强调事情发生的猛烈性。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突然发作。多强调事情发生的突然性。①会场里________出雷鸣般的掌声。②意大利撒丁岛18日山洪________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14人。爆发暴发
一、文本助读结构图示合作探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记念刘和珍君》通过对刘和珍的沉痛悼念,深刻地揭露并愤怒地斥责了反动派的凶残和御用文人的卑劣;热烈地颂扬了爱国青年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并热情地激励革命者更加有力地战斗,更加奋勇地前进。
二、小组合作1.一、二部分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由有哪些?有何作用?答案缘由:(1)悼念死难烈士,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2)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3)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4)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的教训。作用:(1)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2)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2.阅读课文第一、二、四、五部分,概括刘和珍的事迹,并进一步分析刘和珍的品格及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的情感和评价。事迹表现出的人物品格作者的情感和评价
答案事迹表现出的人物品格作者的情感和评价预定《莽原》全年思想进步、追求真理鲁迅先生评价刘和珍等在北京女师大学潮中的表现为“干练坚决,百折不回”,在“三一八”请愿中表现为“殒身不恤”。鲁迅先生高度赞扬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敢于反抗虑及母校前途有正义感、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府门前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难中救助临难从容、善良勇毅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两句话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案(1)“伟绩”“武功”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几缕血痕”运用了借代的手法。(2)“伟绩”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指凶残野蛮的暴行,“几缕血痕”借代段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爱国学生的血腥屠杀。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三、师生探究1.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表现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感情和态度怎样?作者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类别表现作者感情态度写作目的
答案类别表现作者感情态度写作目的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悼念、鼓励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痛恨、揭露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2.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答案(1)第一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3)第二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4)“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沉重了。(5)第四部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6)第五部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勇于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7)第七部分:“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使作者不知从何说起;但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又使作者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这里运用反复手法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
3.结合文章内容,品悟下列疑难语句的含义。(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真的猛士”指哪些人?为什么说他们既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答案①“真的猛士”指的是刘和珍等革命先驱者。他们不回避残酷的现实,不逃避凶残的斗争,不惧怕血腥的屠杀,不吝惜捐躯牺牲。②他们因祖国衰亡、民族沦落、人民涂炭而哀痛,他们以挽救祖国和民族的命运为己任,勇往直前、浴血奋战,所以他们既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答案“默无声息的缘由”,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要想不在沉默中被奴役,被灭亡,就必须在沉默中走向革命,走向解放。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号召: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徒手请愿行为有怎样的看法?答案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比喻残酷的流血斗争,“一小块”比喻前进一小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文本拓展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阅读延伸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杨曾宪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所霉变所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
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外,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
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过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
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美酒加咖啡”不再具有亡国意味的时代里,玩物并不可怕,尊古也可尊敬,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赏析文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鲁迅与周作人的对比,说明了鲁迅对当代社会和青年的重要意义。鲁迅是用文学承担救国大任的人,是近代中国的脊梁。历史虽无法复制,树人风骨却可永存。“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二、写法迁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