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精品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精品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ID:1060297

大小: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师导课--解读教材重点、难点一、课文补注1.“兰亭”小考课文对“兰亭”的注释为:兰亭,兰渚之亭,在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然而到过绍兴的人就会发现这里地处平原地带,虽然“茂林修竹”随历史变迁而废,但“崇山峻岭”是根本没有的,也就是说这“兰亭”绝非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那么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到底在何处呢?据《水经·浙江水注》记载:“(鉴)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里上,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之。”说明兰亭在天柱山附近的鉴湖湖口。晋以后“兰亭”又有几次搬迁,顾野王《舆地志》中有:“山阴郭西有兰渚,渚有兰亭,王羲之所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兰渚是鉴湖中的一个小岛,则说明“兰亭”在晋以后又迁到湖中了。绍兴市西南20余里的“兰亭”又是怎么来的呢?北宋华镇《兰亭记》说:“山阴天章寺即逸少(王羲之字)修禊之地,有鹅池,墨池,引溪流相注”,这是北宋以后以天章寺为兰亭胜地的最早记录。据嘉庆《山阴县志》所记,有御书《兰亭集序》,勒石于天章寺侧,上覆以亭。康熙帝亲书“兰亭”二字,此即为现在所见兰亭。古今之兰亭不同地点的原因是与王羲之的书艺分不开的,爱屋及乌,凡是与“兰亭”、诗序相关的地名也就随之光大了。(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1作者:张广银)2.魏晋人的自然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东晋士人对于自然的观赏是明显带有哲学意识的,他们自觉地脱身于名利场外,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能量和活力。《兰亭集》中收录了王羲之《兰亭诗》二首,其一云:“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景物并非客观的、写实的景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对照着读,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感知晋人对山水美的发现和他们的艺术心灵——那种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和表里澄澈的通明是颇能令人感动的。3.文句解难《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是一句经常拨动人们心弦因而引用率很高的话,那么,“悲”在何处呢?动人处又何在呢?悲在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动人处则在于它揭示了这种局限性。现实总会有一定缺憾,人们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缺憾,因而也就无法弥补和救正,只为后人留下很多惋惜。我们现在看过去,对过去的是非得失都看得一清二楚,但看现在、看自己时却是扑朔迷离的,这写出了人类认识的尴尬,人类的任何主观努力都不能彻底摆脱这种认识局限,所以也就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永远抒发不尽的惋惜和惆怅。不过,在一代一代的叹惋中,人类同时就一步步地前进了,因为它是在清楚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智慧的基础上从事现实的历史创造的。王羲之对人生局限性的认识是极富创意的,“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可以看作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二、课文析读解读人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文采还是书艺,都是传世极品。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独出机杼,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其哲理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 东晋时期,由于士族统治阶层门阀森严而且生活奢侈无度,使得相当一部分有文化教养的士族文人遁入纵情山水、游山翰墨的隐逸之途。他们注重精神自由,珍视人格完美,崇尚自然情趣,善于哲理思辩,真率任情,风流旷达。但是,由于政治的险恶和社会的动荡,他们在流连山水、饮酒赋诗的同时,又感到“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而不能不“临文嗟悼”,因而酣畅之余,内心无不苦闷,无不感伤。文章开篇记叙了这次会稽兰亭的文人雅集,似乎突出了一个“乐”字,有良辰、美景,更有赏心、乐事。作者的叙述平稳舒展,保持了从容潇洒的仪态。在景色描绘方面,三月是花季,该是繁花似锦,而摄入笔底的只有山、水、林、竹,这表明了作者排斥浓妆艳抹,追求清新淡雅的美学情趣。写宴饮,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时,曲水流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既有宽阔与开拓的襟怀,又有勃勃生机之体会,更是显示了文人之雅。生命的意识渗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此乃“信可乐也”。文章后半部分,感叹人生之短促,命运之无常,紧扣一个“悲”字。由乐转悲,看似突兀,但作者娓娓道来,却也顺理成章。作者在享受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后,难免产生一种曲终人散的凄凉之感。作者进而深切感悟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而生死问题,特别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王羲之由眼前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情随事迁,自然乐极而生悲,进而想到生命短促,会短离长,盛会难再,怎不令人痛心;由兰亭一族到普天下之民,由生离到死别,伤感的广度大大扩展了。不仅如此,作者更推进一层,由现在回顾过去,由现在推想未来,“死生亦大矣”,这种感伤,是对人生哲理的追索,伤感中蕴含着对生的执著,对永恒的生命价值和人生事业的企慕和追求,因而这种感慨不是消极,不是沉寂,其间自有积极的一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王羲之在文中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对庄子思想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虚无主义划清了界限。世间毕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又是那么难遇易逝,短暂的生命就显得非常珍贵;死是生命的毁灭,长寿毕竟不同于夭折。王羲之对老庄思想的批判,反映了中国“隐士”的另一种思想取向。他作为作家和书法家,纵情于文学艺术,以形象思维为重,但他坦然承认生命的脆弱,而兰亭盛会却可以不因参加者的死去而湮没人间,那就是作序记胜,流传后世。王羲之处于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敢于批判庄子的虚妄之言,并且将深沉的伤感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充分表现了他的胆识和理念,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解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然洒脱的思想与深情超俗的情感无不让人怦然心动,继而掩卷长思。是啊,读此文,也是在解读人生啊。(参考《语文教学之友》2001.12原文作者:朱威)“死生亦大矣”——解读《兰亭集序》本文内容比较艰深,理解起来会遇到不少困难,下面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一番分析。文章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文章第一段共六句,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侧重于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事物有生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即“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来的读者在读文的时候,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1有改动,原作者:湘辉)三、类文荐读1.荐读元代王冕《墨梅》诗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提示:这首诗初看以为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诗,实际它不同一般的咏物,它是题画而咏画中之物的诗。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不着色。第一句借用王羲之的典故。传说会稽蕺山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有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把池塘的水都染黑了。诗人用此典故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学苦练。第二句直接写梅之形态,一个“淡”字神韵全出。后两句一转,表面写梅,实则写人,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愿望。作者以墨梅所具有的淡淡清香、所蕴含的疏朗洁静的气质来喻人的超脱世俗的高尚品质,形象而且贴切。诗最后一句道出了诗人对美好人格的追求。2.荐读北宋曾巩的小品文《墨池记》墨池记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而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选自《历代小品文大观》,上海三联书店1991.6)提示:曾巩作文,以文字简洁凝练、章法严谨、布局分明和文气温醇安和著称于世。《墨池记》即其范例。它以大约300字的小记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介绍临川墨池的地理位置;反复考证它作为王羲之遗迹的可信性;在叙述王羲之生平的同时,总结出他成就书法艺术的根本原因;又以后世无人达到他的书法成就为据,从反面论证力学的重要性;顺理成章地推出文章的主旨:人当力学以“深造道德”。作为一篇记,还优游从容地交代了写作《墨池记》的因由和州学教授扬善、劝学、立德的良苦用心。最后,由墨池的足以纪念,再次强调成就儒家道德的重大意义。这繁达十余层的语意竟被包容于区区数百字之中,作者驾驭语言的卓绝才能不能不令人拍案称奇。四、阅读方略文言文阅读之三: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谈(二) 5.联想已知迁移推断词义。即可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展开联想来推断未知实词的词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联想学过的课文推断词义。二是通过古今联想来推断词义。(1)联想课文来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的阅读试题,选文在课外。但往往考查的词语在课文中已经学过。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在中学阶段课文中已学过同样或类似的词语,通过辨析迁移,往往能茅塞顿开,得到正确答题。如1998年全国高考卷第18题的B项,题面把“得全首领以没”中的“全首领”解释为指“保持高位”这对不对呢?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课文《五人墓碑记》中,“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这一句,便可知“首领”是“头颅”的意思,“全”与“保”意思相近,“保其首领”是保全头颅,即不被杀头的意思。由此可推知其选项是错误的。又如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11题D项“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中的“信”字,给定的解释是“使者”是否正确呢?若对阅读材料的具体语境作一些分析,知道“因他”是“经由别的”之意(“因”的意思可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因”来推断),再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一句,可推知D项中的“信”作“使者”解释是正确的。(2)通过古今联想来推断词义。把《勾践灭吴》中“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与现代汉语中“更改”的“更”联系起来,把“吊有忧,贺有喜”的“吊”,与现代汉语中“吊唁”的“吊”联系起来,词义就会不言自明。如“更”字,我们再想一想,勾践为什么要“更”,“更”什么,怎么“更”呢?再在读音下加以辨析,并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作比较,印象会更深刻。6.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确定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紧要的是根据语言环境来推断,所谓语言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专一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如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11题选择了四个古今均可使用的双音节词语: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要求学生选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放在文中,其中不能与上下文文意贯通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私访”是指官吏隐瞒身份改换服装到民间调查,验之以后句“别获盗者”,可知符合语境,古今意义相同。B项中的资产,《现代汉语词典》列下三个义项:①财产;②企业资金;③金融方面术语。联系后文的“研虽为债数来”句,可知这里的“财产”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如“善于应对”,意为“答对”,若与上句“谈问玄理”中的“问”联系起来考虑,可知其意义也是古今一致的,只有D项的“绝食”,显然是指由于大水而造成口粮断绝,以致千余家无粮可吃。故选D项。再如第4题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其中A项“在郡多有出息”——一词的理解,联系上文“资产巨富”和下文“常得郡县为征”“为债数来”,即可推断出这里的“出息”绝然不同,而是指道研在南清河郡中资产的利息收益。以上所述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若在平时便可熟能生巧,在应试时若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不会“头发胀,心发慌,手足不知所措”了。(摘自《语文周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