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兰亭集序
加入VIP免费下载

8 兰亭集序

ID:1060330

大小:6.5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2-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单元概览见附表 8 兰亭集序 目标·考点导航轻松晨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技法提炼随堂检测美文“悦”读 目标·考点导航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与能力1.了解序文特点,背诵全文。2.掌握重要文言实词的多义性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3.分析并学习本文借题发挥,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等行文技巧。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累重点文言知识以及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2.以读入文,以诵读教学法为主并辅之以点拨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情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轻松晨读·练语感王羲之逸事入木三分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他赞叹说:“右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后来就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巧补春联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然后贴在门上。因为《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他的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了。有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怪异春联。想偷对联的人一看这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将原对联补了一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对联的人看到对联变了样,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自主学习·夯基础一、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王羲之(303—361),书法家,字,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历仕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朝廷公卿看重王羲之的才气,屡屡召其为官,他都辞谢。后为征西将军瘐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后人评曰:“,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王羲之被后人誉为“”。答案:逸少 王右军 王会稽 天下第一行书 飘若游云书圣 2.写作背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晚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他们聚会时列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二十多人赋诗,一共写了37首,编为一本诗集,即《兰亭集》。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当场写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两晋政治黑暗,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之风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文风,书写了这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 3.备用知识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于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悟”通“晤”,面对面 答案:(1)思想情趣 到达(2)面对 迎 将要(3)旁边 依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4)动词,引来 动词,拉弓 动词,拿 动词,延长,伸长(5)形容词,正确的,对的 名词,大事,大政方针 代词,这、此 与“惟”搭配,使宾语提前 答案:(1)穷尽,名词用作动词(2)贤,贤士。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都为形容词用作名词(3)年老之境,形容词用作名词(4)游,使……纵展。骋,使……开畅。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5)把……看作一样,数词的意动用法(6)把……看作相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7)使……兴起,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1)文中是“以(之)为”,把……作为(2)胸怀抱负(3)这篇文章,文中指这次集会的诗文(4)它的旁边,此处指曲水旁边(5)自然界的万物(6)用来(7)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答案:(1)判断句:语意判断(2)状语后置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即“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3)状语后置句:“喻之于怀”即“于怀喻之”(4)状语后置句:“有感于斯文”即“于斯文有感”(5)状语后置句:“欣于所遇”即“于所遇欣”(6)定语后置句:“管弦之盛”即“盛管弦”(7)定语后置句:“宇宙之大”即“大宇宙”。(8)省略句:“引以为”即“引以(之)为”(9)省略句:“映带左右”即“映带(于)左右”(10)省略句:“悟言一室”即“悟言(于)一室”5.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3)不能喻之于怀()(4)亦将有感于斯文()(5)当其欣于所遇()(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7)仰观宇宙之大()(8)引以为流觞曲水()(9)映带左右()(10)悟言一室之内() 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2)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3)群贤毕至(4)齐彭殇为妄作6.名句默写(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少长咸集。(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合作探究·突重点一、结构图解 二、重点突破1.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从第一、二自然段看,作者为何而乐?参考答案:(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贤人)(2)“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环境幽美之乐。(美景)(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聚会活动之乐。(乐事)(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2.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参考答案:文章写兰亭景色时突出了其“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遇”,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3.作者在第三、四段由“乐”转“悲”,“悲”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快乐不长存。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不长存③宇宙无穷,个体渺小。 【高考小贴士】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是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4)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5)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名词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6)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三、观点争鸣有同学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表象的生与死、长寿与短寿,而没有看生命的质量,所以,他的观点不足取。你对此有何看法呢?思路提示一:不赞同本题的观点。王羲之感伤生命的短暂,流露出对人生须臾,俯仰之间皆为乌有的感慨,他主张人应当趁有生之年,做些实事,不宜空谈虚度一生的观点,恰是他重生命质量,重人生意义的体现,而长寿更能实现人生价值,更能多做些实事。思路提示二:赞同本题的观点。有好多长寿之人,“老于户牖之下,人皆得以隶使之”,于历史、社会的发展,起不了什么作用,自身还生活得牛马不如,这样的人生,短寿是一种解脱,长寿反而令人嗟叹了。所以,人活着应注重质量,不应只看寿限的大小。 思路提示三:赞同重长寿的观点。有好些英年早逝之人,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如果他们寿命再长一些,将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如王勃、徐志摩等。有些人尽管本人的生活质量一般,却给了我们无限的精神财富,如张海迪、海伦·凯勒等,我们一样希望他们长寿。活着且长寿是创造价值的前提,也能使家庭快乐、祥和。 四、主旨归纳本文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记叙了.和会中诸人的观感。其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作者.,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思想倾向。答案:兰亭集会的盛况 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 崇尚虚无 技法提炼·学技巧1.借题发挥,立意高远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作者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首段叙事分两层;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第三段开头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匆匆,此段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之处。 2.写景、叙事、抒情的有机统一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就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写景、叙事、抒情的有机统一,句句真切自然,极有情致,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 随堂检测·速达标解析:C“悟”通“晤”。 解析:B向:过去,以前 解析:DD项,“感慨”古今义皆指有所感触而慨叹。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不能喻之于怀B.亦将有感于斯文C.引以为流觞曲水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解析:C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解析:D期:至、及。 解析:AA项,介词,对于、对。B项,介词,凭借;介词,因。C项,动词,成为;动词,作为。D项,代词,代人们;代词,代曲水。 解析:D语气副词,表婉商(希望)语气。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解析:D以“旷达的话作结”错,与“悲”相矛盾。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引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答案:(1)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面对面在室内畅谈。(2)(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美文“悦”读·拓视野一、美文欣赏王羲之,他将瞬间定格为永恒谢 石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吊诡。不少声名赫赫的圣君贤相,用尽了一辈子的心血、消耗了整整一生的艰辛,换来了自以为不菲的文治武功,而后人偏偏很难把他们记起。他们何时走上辉煌的顶点,何时又跌入自掘的深渊,乃至他们的尊姓大名,在“是非成败转头空”的铁律中,都如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痕迹,结果只不过是被无情雨打风吹去。恰恰相反,在时间的长河中,某些在当时并不起眼的普通士人,却在不经意的瞬间,举重若轻地完成了不可复制的无双伟业,“无意插柳”,一不小心,将瞬间定格为永恒,真正做到有史必有此业,有史必有斯人。 王羲之偶然书写《兰亭集序》的“永和九年”,谁当皇帝,谁做宰相,发生了什么军国大事,都早已杳如黄鹤,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记起。但这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已经五十一岁的会稽郡小科长王羲之和当地一群文人雅士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的小型聚会,却被历史铭记下来了。唯一的原因,就是他这天突来“灵感”,信手书写了一篇324个汉字的短文章。这篇文章就是至今还无人逾越,享有近两千年“第一行书”盛誉,使他当之无愧的一直稳居“书圣”宝座的《兰亭集序》。这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历经南北朝的推崇,到了唐代更是烈火烹油,《兰亭集序》遇到了异代知己李世民。这位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盖世雄主,本来就集文韬武略于一身,而且还对书法尤其情有独钟。特别对王科长的字“玩之不觉倦,览之莫识其端”,不但自己爱不释手,而且还命当时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精心临摹,广为推介。从此,该书的临摹本都被历代帝皇奉为至宝,各朝书家敬若圭臬。…… 既多情,又敏感,还非常脆弱的文人士子,无法适应由坚实的利益硬件交错组成的社会。于是,他们便将“纸上谈兵”作为一个“突破口”,让书体承载精神感悟,在挥毫泼墨中尽情宣泄痛苦,排遣烦恼,寻求自我,安顿灵魂。一种流畅生动、灵动飘逸,有如流水行云的、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崭新字体在苦难而又宽松的孕育中呼之欲出。在这呼之欲出的前夜,一个需要产生巨人的时代也在呼唤,也在等待,也在选择。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一个已经有意和无意做好了各样准备的王羲之应运而生,他几乎是水到渠成地回应了这一次巨大书法变革的呼唤。时势造就了这位书坛英雄,而接下来英雄又造就和引领以后书坛的发展趋势。王羲之能够以一书而独步千古是有他必然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的。首先,王羲之的思维已经进入了人文精神必需到达的境界。 他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骨子里那种“坦腹东床”的洒脱言行,是为当时蝇营狗苟的社会所不容的。因此,他拒绝了残酷、卑鄙、污浊的仕进之途,仅以一个无所谓的小官维持起码生计,然后潜心学问。长期的阅历和思考,使他在悟透了古今、天地、生死、荣辱等人类“终极关怀”的大问题的同时,培育了诸如旷达、潇洒、通透、飘逸的生命精神底色。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精神的诉求,而当那种刻板、固定、僵化的模式限制和阻碍这种追求时,一个或一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领军人物就会出现。于是,有着“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内心世界的王羲之便站在了书风变革的时代前沿。其次,王羲之长期的热爱和执着,夯实了书法本身必需的专业功底。中国书法是凭借汉字来表现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自身生命感悟的创造性记录,作为这种记录的载体,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密码,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巨大的“文化当量”。王羲之饱览群书,又遍临碑帖,加之全身渗透着神游万物的灵动,特别能体会到心手相应的快感、可敛可散的舒畅、可轻可重的愉悦、可徐可疾的洒脱、可枯可浓的随意、可断可续的率性,一个承前启后、开山立派的奠基大家,正在整装待发。 其三,王羲之找到了一个临场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良好平台。精神的锻造、专业的锤炼,使积蓄相当深厚的王羲之距离产生传世之作只有一步之遥。找到一个“井喷”的突破口,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机会终于降临了。王羲之去的“兰亭”真是一个天赐的展示“平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正因为如此,王羲之本人以后的多次重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一里程碑似的高峰。就是这篇里程碑似的文章,正式全面完成了汉字书法仅单单表意到充分表达丰富情感的大跨越。“闲来临晋帖,兴到读唐诗。”一篇文章,一幅书法,能够长期地成为整整一个朝代的标志性符号,我们不得不佩服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将瞬间定格为永恒。(见《三湘书画院》院刊《艺术人生》第三期)点评:人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一个人有多高的位置、多大的权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给后人留下一些令人回味的精神财富。王羲之的成就令后人敬仰,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化作了永恒的美丽。 二、“悦”读延伸1.关于生死的名句(1)生死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媸妍!——苏轼(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2.文章中的成语积累(1)崇山峻岭(2)茂林修竹(3)清流激湍(4)天朗气清(5)游目骋怀(6)情随事迁(7)放浪形骸 3.精彩片断雪白的羽毛,振天一飞的雄姿成了他的最爱,他有鹅的坚傲风骨,有鹅的专注之情。他的字清秀挺拔,又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日之阳刚与星月之柔阴,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之光亮,他在群星璀璨中初显锋芒。他的专注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他的勤奋更为后世广为传颂。 点击进入课时作业 谢谢观赏Thanks!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