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文学视域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自然观
加入VIP免费下载

从比较文学视域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自然观

ID:1060639

大小:2.64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2-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类三:z7’订密级:’⑧∥④∥▲单位代码:10422学号:>。to/07交5雾办季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父人扩V车更丈学幸风域讫二弓至((十四彳亏集>>的目盎观队《^e以2&。j胁机r巴?门_£GcfP毋佣吁骗^“3呼犀芍z肪伽勘参Pe叫№吁哪统Y^如2-枷机恺作者姓名钦日梵祆学院名称塞堂鱼堑亟堡查学院专业名称匕i2筮螳鱼垄墨塞学指导教师盘!圣丞趣垫合作导师≯鸭年谆月弘日/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礁!薹亟El期:兰立乏:!鱼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做作者虢虹良新魏噔Et期:也盟扩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3ABSTRACT⋯⋯..⋯⋯⋯.⋯.⋯.⋯⋯⋯.⋯..⋯⋯..⋯.⋯.⋯⋯..⋯.⋯⋯⋯⋯⋯.⋯.⋯⋯.⋯⋯.⋯⋯.⋯..4导言⋯⋯⋯⋯⋯⋯⋯⋯⋯⋯⋯⋯⋯⋯⋯⋯⋯⋯⋯⋯⋯⋯⋯⋯⋯⋯⋯⋯⋯⋯⋯⋯⋯⋯⋯⋯⋯⋯⋯⋯⋯.6第一章冯至《十四行集》对传统诗歌的自然观的继承⋯⋯⋯⋯⋯⋯⋯⋯⋯⋯10第一节诗歌中的自然与山水⋯⋯⋯⋯⋯⋯⋯⋯⋯⋯⋯⋯⋯⋯⋯⋯⋯⋯⋯⋯.10一、山水诗中的自然或山水⋯⋯⋯⋯⋯⋯⋯⋯⋯⋯⋯⋯⋯⋯⋯⋯⋯⋯⋯⋯10二、新诗中的自然⋯⋯⋯⋯⋯⋯⋯⋯⋯⋯⋯⋯⋯⋯⋯⋯⋯⋯⋯⋯⋯⋯⋯⋯11第二节冯至诗歌对传统诗歌的继承⋯⋯⋯⋯⋯⋯⋯⋯⋯⋯⋯⋯⋯⋯⋯⋯⋯.13一、传统文化对冯至的影响⋯⋯⋯⋯⋯⋯⋯⋯⋯⋯⋯⋯⋯⋯⋯⋯⋯⋯⋯⋯14二、《十四行集》对传统诗歌借自然以抒情的继承⋯⋯⋯⋯⋯⋯⋯⋯⋯⋯.16第二章德语文化对冯至自然观的影响⋯⋯⋯⋯⋯⋯⋯⋯⋯⋯⋯⋯⋯⋯⋯⋯⋯30第一节十四行诗体与冯至⋯⋯⋯⋯⋯⋯⋯⋯⋯⋯⋯⋯⋯⋯⋯⋯⋯⋯⋯⋯⋯.30第二节歌德与里尔克对冯至自然观的影响⋯⋯⋯⋯⋯⋯⋯⋯⋯⋯⋯⋯⋯⋯.3l一、“诗歌是经验的”⋯⋯⋯⋯⋯⋯⋯⋯⋯⋯⋯⋯⋯⋯⋯⋯⋯⋯⋯⋯⋯⋯⋯32二、冯至:现代主义转向——歌德与里尔克的结合⋯⋯⋯⋯⋯⋯⋯⋯⋯⋯33第三章创造性地融合⋯⋯⋯⋯⋯⋯⋯⋯⋯⋯⋯⋯⋯⋯⋯⋯⋯⋯⋯⋯⋯⋯⋯⋯49第一节对传统诗歌借自然以明理的发展⋯⋯⋯⋯⋯⋯⋯⋯⋯⋯⋯⋯⋯⋯⋯.49第二节情与理交融下的自然观⋯⋯⋯⋯⋯⋯⋯⋯⋯⋯⋯⋯⋯⋯⋯⋯⋯⋯⋯.56结论冯至《十四行集》与新诗:把住自然.生命之风旗⋯⋯⋯⋯⋯⋯⋯⋯⋯..65参考文献⋯⋯⋯⋯⋯⋯⋯⋯⋯⋯⋯⋯⋯⋯⋯⋯⋯⋯⋯⋯⋯⋯⋯⋯⋯⋯⋯⋯⋯..68致谢⋯⋯⋯⋯⋯⋯⋯⋯⋯⋯⋯⋯⋯⋯⋯⋯⋯⋯⋯⋯⋯⋯⋯⋯⋯⋯⋯⋯⋯..7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TENTSAbstractinChinese⋯⋯⋯⋯⋯⋯⋯⋯⋯⋯⋯⋯⋯⋯⋯⋯⋯⋯⋯⋯⋯⋯⋯⋯⋯⋯⋯⋯⋯⋯⋯⋯⋯⋯..3AbstractinEnglish⋯⋯⋯⋯⋯⋯⋯⋯⋯⋯⋯⋯⋯⋯⋯⋯⋯⋯⋯⋯⋯⋯⋯⋯⋯⋯⋯⋯⋯⋯⋯⋯⋯⋯⋯4Introduction⋯⋯⋯⋯⋯⋯⋯⋯⋯⋯⋯⋯⋯⋯⋯⋯⋯⋯⋯⋯⋯⋯⋯⋯⋯⋯⋯⋯⋯⋯⋯⋯⋯⋯⋯⋯⋯⋯..6ChapterOneTheinheritanceoftheclassicalpoetryinThecollectionofsonnets...10SectionOneThelandscapeandshanshuiinthepoetry⋯⋯⋯⋯⋯⋯⋯⋯⋯⋯⋯⋯⋯..10OneThelandscapeorshanshuiinthelandscapepoetry⋯⋯⋯⋯⋯⋯⋯⋯⋯⋯⋯⋯10TwoThelandscapeintheChinesenewpoetry⋯⋯⋯⋯⋯⋯⋯⋯⋯⋯⋯⋯⋯⋯⋯⋯..11SectionTwoTheinheritanceofthe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13OneTheinfluenceoftheChineseancientculture⋯⋯⋯⋯⋯⋯⋯⋯⋯⋯⋯⋯⋯⋯⋯14TwoTheinheritancefromthetraditionalpoetrywhichexpressestheemothionthroughthenatureinTheCollectionofSonnets⋯⋯⋯⋯⋯⋯⋯⋯⋯⋯⋯⋯⋯16ChapterTwoTheinfluenceoftheGermancultureontheideaofnatureinThecollectionofsonnets⋯⋯⋯⋯⋯⋯⋯⋯⋯⋯⋯⋯⋯⋯⋯⋯⋯⋯⋯⋯⋯⋯⋯⋯⋯..30SectionOneSonnetand砖nghi⋯⋯⋯⋯⋯⋯⋯⋯⋯⋯⋯⋯⋯⋯⋯⋯⋯⋯⋯⋯⋯⋯⋯⋯⋯30SectionTwoTheinfluencefromGoetheandRilkeinTheCollectionofSonnets31One“Poetryisexperience”⋯⋯⋯⋯⋯⋯⋯⋯⋯⋯⋯⋯⋯⋯⋯⋯⋯⋯⋯⋯⋯⋯⋯⋯⋯。32TwoFengZhi:Tomodemist——thecombinationofGoetheandRilke⋯⋯⋯⋯33ChapterThreeCreativefusion⋯⋯⋯⋯⋯⋯⋯⋯⋯⋯⋯⋯⋯⋯⋯⋯⋯⋯⋯⋯⋯⋯⋯⋯⋯⋯⋯.49SectionOneThedevelopmentofthetraditionalpoetrywhichexpoundsthephilosophythroughthenatureinTheCollectionofSonnets.⋯.⋯.⋯49SectiomTwoTheideaofnaturewiththefusionofemotionandphilosophy⋯⋯⋯.56ConclusionTheCollectionofSonnetsandtheChinesenewpoetry⋯⋯⋯⋯⋯⋯⋯⋯.65References.⋯⋯⋯⋯⋯⋯⋯⋯⋯⋯⋯⋯⋯⋯⋯⋯⋯⋯⋯⋯⋯⋯⋯⋯⋯⋯⋯⋯⋯⋯⋯⋯⋯⋯⋯⋯⋯⋯.68Acknowledgement⋯⋯⋯⋯⋯⋯⋯⋯⋯⋯⋯⋯⋯⋯⋯⋯⋯⋯⋯⋯⋯⋯⋯⋯⋯⋯⋯⋯⋯⋯⋯⋯⋯⋯.7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诗歌中对大自然的描绘,是古往今来中西文学中的共同点之一,但是对于自然的揭示有着明显的时代和地域差异。在古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中,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是诗人逃避现实的一个世外桃源。中国新文学割断传统脐带向西方学习,自我的觉醒是区别新旧文学、与世界性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接轨的表现之~,但在时代的现实问题中很大程度上被当作救世良药。在中国新诗学习西方以建立新诗体系的历程中,各派诗人不断探索,其笔下的自然在自我生存探索方面却止步于传统。40年代,冯至《十四行集》对寻常的自然的描写、对人类命运和生死的思考,填补了中国新文学所缺乏的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探索,实现了新诗与西方诗歌的接轨。本文第一章主要工作:论述中国传统文学对《十四行集》的影响。通过梳理自然在诗歌中的作用、自然在诗歌中的抒情作用的发展,以及杜甫山水诗,以论述《十四行集》中自然在抒情中的作用和独特表现。同时,冯至《十四行集》对情、景、理的融合,从哲理的角度对古典诗歌的超越。第二章着重论述冯至对德语文化的选择性接受与冯至诗歌艺术的外来影响。歌德与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理念上,更重要的是启发冯至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在诗歌中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探索,研究冯至在新诗探索方面不同于同时代诗人之处,进而思考冯至在自然与人生、生命和自我关系上的努力。第三章主要分析《十四行集》对中西文化和诗艺的融合,通过上两章节的分析铺垫发现,至此冯至的自然观形成一一冯至在自然的书写中充满着对人类命运、生死的现代性思考。将《十四行集》置于比较文学范畴加以研究,通过结合当时诗坛背景对冯至个案的分析发现,新诗的发展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中,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美的继承、外国优秀文学养分的吸收,揭示以《十四行集》为代表的新诗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继承和新诗在世界性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自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odescribenaturebypoetryisoneofthecommongroundinbothChineseandforeignliteratureinallages.Butaboutthemodeofdescribingnature,itistotallydifferentforthedifferencesoferaandregion.IntheideologicalandculturalbackgroudofancientChina,thenaturedepictedinthelandscapepoetrybecomesanutopiafortheChinesepoetstoescapefromthereality.Chinesemodemliteraturelearnsmorefromforeignliteratureinsteadoffollowingtradition.TherealizationofselfisthesymboltodistinguishtheclassicliteratureandthemodemliteratureinChina.However,itismoreoftenregardedasamethodofsavingthenationalcrisis.IntheCOurSeofestablishingthesystemofChinesenewpoetrybylearningforeignliterature,thepoetscontinuouslysearched,andexplored,buttheystillneglectedtheissueofprobingoneselfwhentheytrytodescribenatureintheirpoetry,stillmovinginlockstep.Inthe1940s,TheCollectionofSonnetswrittenbyFengzhi,fillstheChinesemodemliteraturelacksofphilosophicalexplorationoftheuniverseandlife.ThenatureinFengZhi’Sworksexpresseshisthoughtofexistenceofhumandestinyandlifeordeath.Anditconnectsthenewpoetryandwesternpoetry.Thefirstchapterofthisessayisfocusontheinfluence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toTheCollectionofSonnets.Thenatur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lyricpoemandTuFulandscapepoem.TuFu,thefamouspoetinTangDynasty,hashisowncharacteristicintheCollectionofSonnets’landscape.IntheCollectionofSonnets,FengZhiinheritedalltheabovepoints.Healsocreativelycombinedtheemotion,thescenicandthephilosophytogether.ThesecondchapterfocusesonFengZhi’SselectiveacceptanceonGermancultureandFengZhi’Sexternalimpactontheartofpoetry.GoetheandRilkenotonlyimpactembodiesinpoetrycreationconcept,moreimportantistoinspireFengZhiunderstandingofnatureandthelifephilosophyinthepoemstoexplore.ResearchFengZhiinexplorationisdifferentfromcontemporarypoetsofnewpoetry,andthenthinkaboutFengZhionrelationshipofnatureandlife,lifeandselfThethirdchaptermainlyanalyzesTheCollectionofSonnetspromptChineseandwesternculturalfus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abovetwochapters,foundthatSOfarFengZhiinnaturalwritingfullofmodemitythoughtofhumandestiny,life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nddeath.TostudyTheCollectionofSonnetsfromtheaspectofcomparativeliteratureisverymeaningful.Thispaperpaysgreatattentiononthebackgroundofparnassusatthattime.TheanalysisofFengZhi’poetryshowsthatthedevelopmentofnewpoetryisawitnesstothehistoryofblendingofChineseandwestemculture.TheinheritanceoftheChineseancientliteratureandthenutrientsofforeignliteratureessenceworktogethertopromotethenewpoetry.TheCollectionofSonnetscanbeaclassiccasethatshowsthesignificanceofnewpoetryinthefieldoftraditionalChinesepoeticsandalsotheModernisticpoetrymovementsaroundtheworld.Keywords:FengZhi;TheCollectionofSonne结;Natur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垦吉可口冯至是一位思想型的作家,创作时间长达七十余年,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翻译、学术研究等众多领域。就冯至诗歌的评价和研究来看,他作为学者的地位甚至高于其诗人的地位;中国现代诗歌没有将他划入某一流派之中,他的关注者也似乎寥寥,然而,寥寥的关注者却大都是专家名流。诗人冯至早期的诗歌,叙事诗“尤称独步”∽,因浪漫主义抒情诗又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40年代发表《十四行集》,李广田在1943年发表了《沉思的诗一一论冯至的》,论述冯至《十四行集》思想内容上的复杂性和艺术上的独创性。1947年出版的朱自清《新诗杂话》中《诗与哲理》和《诗的形式》两篇文章称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年的诗”②,《十四行集》“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使得向来怀疑这诗体的人也相信它可以在中国诗里活下去”@。1948年唐浞发表《沉思者冯至一一读冯至》说冯至的诗“回到朴素,回到自然”,是“回到生命的最初的蜜”。《十四行集》一共有二十七首,根据写作的具体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五部分:第一首作为整个诗集的开始,《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生命的岁月里的各种事件,并点明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生命观“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第二首到第八首,揭示了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类的命运,“像秋日的树木”、“像蜕化的蝉蛾”化作泥土或者获得新生,走向最终的死亡;不同的个体就像独立的岛屿或者不同的河水,各自独立却又能通过桥联通彼此或“汇成一片大海”。第九首到第十四首直接写人,书写人如何面对世俗、超越世俗。第十五首到第二十六首,写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各种关系。作为结束的最后一首,与第一首前后呼应,“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不仅是十四行诗体本身帮助了冯至,冯至选择十四行诗体还与里尔克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冯至坦言:“1941年,战争已经是第4个年头,我在昆明接触社会,观看自然,阅读书籍,有了很多感受,想用诗的体裁倾吐出来。除了个别的例外,我己10年没有写诗了,现在又了写诗的迫切要求,用什么形式呢?。王瑶:《巾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修订版,第95页。。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l版,第27页。@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联书Jt与,1984年第l版,第102页。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年代惯用的形式好象不能适应我要表达的内容。我想到了西方的十四行诗体。但十四行诗有严格的格律,我又担心削足适履,妨碍抒写的自由。正好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给我树立了榜样。世界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十四行诗的格律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改动。于是我采用了十四行诗的变体,比较能运转自如,不觉得受到什么限制。”@在躲避日本空袭昆明的日子里,冯至一家搬到远离市区数里外的一个林场茅屋居住,幽静古朴的山林和茅屋不仅给冯氏一家提供了避乱的港湾,更是为诗人的思考创造了一个静谧的天地,在这里诗人沉浸于安宁的自然,他观察风云舒卷、观察树木虫鱼、当然也观察人,暂别了战争诗人得以沉淀、沉思。“有些体验,永远在我的脑里再现,有些人物,我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吸收养分,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我为什么不给他们留下一些感想的纪念呢?’’194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在他走在往返于城和林场的途中,“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的梦”,随着诗人的步伐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这就是第八首《~个旧目的梦想》:是一个旧日的梦想,眼前的人世太纷杂,想依附着鹏鸟飞翔去和宁静的星辰谈话。千年的梦像个老人期待着最好的儿孙一一如今有人飞向星辰,却忘不了人世的纷纭。他们常常为了学习怎样运行,怎样降落,好把星秩序排在人间,u1冯至著:《文坛边缘随笔》,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第217·218页。@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便光一般投身空际。如今那旧梦却化做远水荒山的陨石一片。诗人看到飞翔于蓝天中的飞机联想到中国古人飞天的梦想,但诗人着眼于当下的人、着重思考实现了古人梦想的今人的命运。整首诗形式上的突出特征:冯至的十四行诗较好地调和了西方诗体和中国语言的关系:语言都是现代口语,没有欧化的语句;中国传统式的抒情方式,并没有突兀的跨句或跨段;而且融会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使得整首诗对中国读者而言特别有亲和感,这也是冯至对十四行诗在中国诗歌中植根与壮大做出的巨大贡献。《十四行集》的出版,不仅是对停滞创作十年之久的“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还是对备受争议的新诗,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冯至的诗歌生涯的转折和顶峰,也意味着新诗走向成熟和现代主义的转型。针对冯至《十四行集》的研究,在其出版不久就有李广田在1943年发表《沉思的诗一一论冯至的》,论述冯至《十四行集》思想内容上的复杂性和艺术上的独创性。1947年出版的朱自清《新诗杂话》中《诗与哲理》和《诗的形式》两篇文章称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年的诗”Ⅲ,《十四行集》“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使得向来怀疑这诗体的人也相信它可以在中国诗里活下去IIo1948年唐浞发表《沉思者冯至一一读冯至》说冯至的诗“回到朴素,回到自然”,是“回到生命的最初的蜜”。后来直到新时期对冯至诗歌的研究才又丰富起来:1982年陆耀东发表《论冯至的诗》、1984年张宽的《试论冯至诗作的外来影响和民族传统》、1990年解志熙发表《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一一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2000年范劲发表了《冯至与里尔克》、2003年陆耀东发表了同题论文《冯至与里尔克》、捷克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的论文《冯至的:与德国浪漫主义、里尔克和凡高的文学问关系》⋯⋯上述研究方向大致分为四种:开创新的现代性;《十四行集》与存在主义等西方思想的关系;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和二者的比较;探索冯至诗歌中的中外文化。笔者认为以自然作为研究冯至《十四行集》的切入点,对研究自然在诗歌中作用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自然是解读冯至生存、生命和生死的观点的重要钥匙。’朱白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l版,第27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之一。冯至在《十四行集》中的自然观是创造性的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一一借助自然以抒情的传统与西方文学特别是德语文学一一通过自然揭示宇宙人生之哲理的特点,诗人对具体情感和哲理的处理中又有着与中西传统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比较文学视域的影响与接受的角度,从《十四行集》对自然的描写着手,分析《十四行集》的自然观,研究冯至对中国传统山水诗的继承与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学习,着重分析《十四行集》中的自然观,以此揭示《十四行集》对新诗发展的推动、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继承和新诗在世界性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冯至《十四行集》对传统诗歌的自然观的继承第一节诗歌中的自然与山水一、山水诗中的自然或山水自然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自然”这一概念是指,一个除自身之外的与人对立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自然物;“自然”最初的意义是独立的存在、从开始时起的存在、自身的独立存在、一种本能地在事物中起作用的力量。这种观点最早出现在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早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对自然的描写,自然描写的分量在诗中只占少数,是诗人借以引发、陪衬、烘托或比喻其思想感情的片段。《楚辞》作为诗歌史上第一部抒情诗集,其中对自然的描写较之《诗经》更具体生动、篇幅更多,但诗人并未将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经过长期的发展人们逐渐产生了自然审美意识,出现了公认的第一首完整山水诗:曹操《观沧海》;东晋时期,人们将自然看作独立的审美对象并有意识的探求和把握它的美,经谢灵运等人的努力山水诗作为诗歌流派最终确立。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山水诗并不仅限于描摹山水,它还涉及到与山水密切相关的其他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山水诗是中国古代文论约定俗成的概念,西方人则称之为自然诗或者风景诗。@“山水”概念由来已久,《论语》:“子日:‘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显然,孔子说的是作为个体的山、水而不是整体的风景。“山水"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志贾诩传》,它作为风景始见于左思《招隐诗》:“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自此“山水”发展为中国诗歌的一个固定术语。魏晋时期被称为是“人(文)的自觉"的时期,士人历经汉末社会离乱、传统经学衰落,在魏晋玄学思潮推动下,迷失的自我得以重建自我,他们的审视人∽(德)顾彬:《中国文人的A然观》,马树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页。②陶文鹏、韦风娟主编:《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第1页。10 山东大学硕士掌1立论文生的角度、判断价值的尺度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等方面都与汉儒有所不同;相应地,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等也都发生了变化,自然山水与士人的精神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汉末曹氏父子的诗歌开始出现表现自我意识和自然意识。南朝时,自然的涵义由游离于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过渡到作为人类环境的自然。自然在中国诗歌大致表现为:由一种抒情或叙述的标志发展为诗歌的审美对象,由作为与现实生活相对立的物质世界到作为一种人生活其中的环境,由作为外在的世界到成为诗人内心理想的世界等。“文以治国诗以消遣似乎是中国古代诗文论潜在的共识”①,自然,作为古代士人现实生活一一官场一一的对立面,越来越多的成为诗人的世外桃源、心灵理想的皈依地,自魏晋时期,脱离名教寄情山水,在生活和艺术两个方面形成新审美观和价值观,自我在自然山水中得以彰显。这一传统在唐代伴随着山水诗的壮大而定型。二、新诗中的自然在文学自觉和革新方面与魏晋时期遥相呼应的是“五四”文学,“人的文学”无疑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自周作人提出后,正如对新文学作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的本质界定,这一时期对个性化的追求使得“表现自我”成为自觉的文学追求,尤其以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一派作家为代表。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特别是“五四”时期,是历史大变动大转折时期,新旧思潮激烈交战,东西思想文化的融汇撞击,造成了纷繁多变的文学现象。新一代的作家决心与传统旧文学彻底决裂,他们毅然断绝了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欣然接受外国科学理性的教育。个人从封建传统中解放出来,曾经束缚个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一切桎梏都被打碎,个体才有追求自我的权利。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学自然成为“人的文学”,自我成为新一代作家探索的主题。在创作实践上,新诗作为“五四"革命文学的突破口,新文学初期胡适提出的“诗体解放”,认为新诗要摆脱旧诗词曲的束缚,他还有意输入与借鉴西洋诗体,以蜕变出中国特点的新诗体。与魏晋时期文人远离社会现实寄情山水不同,新文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热切111余虹著:《艺术与精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页。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巾国现代文学王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现实,他们的目标是中国的未来,新一代作家的任务不仅仅是建立一种区别与传统旧文学的新文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复杂现实条件下,新文学同时是一项救亡工程:告别传统、颠覆现在、向外求索是改变国家危机的良药,所以,五四一代作家的痛苦不是人类生存的痛苦或者纯粹的痛苦,他们的探索不能局限于对自我及其存在与意义的觉醒,而更是为了使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也正是世纪之交以来开始以新文学的名义建立起来的新文学,并没有同西方当时的状态接轨,而是从18和19世纪西方文学那里找到其开端。郭沫若是足以代表这一时代的诗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堪称新诗的奠基之作并“开了一代诗风"回。《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即使“五四"事情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又是诗人自我灵魂和个性的真实袒露,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新人、一个肯定自我、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自我崇拜者。这是鲁迅先生曾经呼唤的东方摩罗诗人,他的诗歌影响很多年青人,冯至说自己,是通过郭沫若“知道了一些诗人的名字,尤其是歌德的名字,注意到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发表过的《凤凰涅粲》和《天狗》那样的诗。”②并且坦言郭沫若、田汉和宗白华的通信集《三叶集》曾在他的心中掀起一阵热的。1927年后的革命风潮逐渐在文学中得到反映,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幻灭,一部分诗人投身到现实的反抗斗争中,不仅走出了精神困境,而且用诗歌为革命服务;另一部分则为了逃避现实的污浊而回归到自我内心世界。到30年代中后期随着战争的扩大,诗歌的主题不能也不再是诗人的世界,而是革命,而且大众的合唱代替了诗人的自我抒情,诗人空前一致的意识到作为民族和祖国的赤子之情和职责,深切的感受到时代和民族的压力,自觉地谱写时代的诗歌。研究冯至诗歌中的自然,能够看出自然在诗歌中作用的演变:中国传统山水诗中的自然作为诗人不满现实以寄托性情的世外桃源和精神家园到新文学中自然作为诗歌传达诗人的、同时更是一代人的现实生活的写照,这种转变中冯至更是融入了来自西方的文化和现代思想。所以,自然或者说“山水”对研究冯至的文学有重要意义,他不仅翻译过里尔克的《论“山水”》介绍山水理念,还给予它重要肯定认为它“是抵得住一部文艺学者的专著的”。在里尔克的论文中,他。’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45页。②周棉:《冯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3页。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着重讨论了三种山水画的类型,区分出三种山水理念,第一种是古希腊人的山水观念,山水只是为人而存在的背景;第二种是中世纪的山水观念,山水高于人之上,为人所赞美;第三种是里尔克的理想“山水艺术家”所应该秉具的山水观念,强调人与山水的融合与互相转化。冯至自述最为喜欢“山水艺术家”:“他有如一个物置身于万物之中,无限地单独,一切物与人的结合都退至共同的深处,那里浸润着一切生长者的根。”∞不可忽视的是,冯至的散文集也以《山水》命名,在《山水》后记中,冯至说自己所写的自然“都不是世人所谓的名胜”,是昆明附近的山水,是他躲避空袭期间那些“朴素、坦白少有历史负担和人工点缀,它们没有修饰,无处不呈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称赞这些无名的山水是他的“无限的精神食粮”②第二节冯至诗歌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冯至的十四行诗不仅有其形式上的贡献,而且对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生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时代的介入和超越,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类本质的探寻,使《十四行集》在思想上也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冯至一改二十年代的故辙,不再偏重主观情感的抒发,而是运用了一种客观体验的方式去感受和领悟个体生命的存在,表达人世间和自然间互相关联、不断变化的关系,实现了向现代主义的转变。”@《十四行集》虽以西洋诗体承载新文学、新思想,但中国读者却能从中看到熟悉的诗的美。如《一个旧日的梦想》,以中国读者熟悉的“鹏鸟”为中心意象。《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现代的飞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鹏鸟,古今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读者在诗歌形成的张力中领会到诗人的苦心孤诣。冯至不仅在古代意象的运用方面不落痕迹,而且在化用古诗方面也能做到浑然一体、宛如自作。在第二首《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①里尔克著:《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一联书J。写1994年,第66.72页。。、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周棉:《冯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92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们都让它化做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很容易让读者联系到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冯至在诗中将以秋日的树木来比喻时代中的人们,“安排”一词透露了诗人的主动与乐观,所以诗歌少了杜诗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壮、悲凉之感。一、传统文化对冯至的影响身处新的文学时代、新的诗歌意象和诗体,对于冯至的十四行诗,传统的审美方法却能够触碰到新诗的美学维度。对于传统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巨大差异甚至有人怀疑他们是否属于一国或一民族之文学,然而,从冯至的十四行诗读者可以切身体会到一种新鲜却不陌生的诗歌传统,这正说明纵然现代文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曾长年留学海外、熟悉异国异族之语言文化和文学,但是他们又是在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浸染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呼吸着传统文化的空气、在古典文学中得到最初的启蒙而度过童年或者少年时代。另一点不容置疑的是,古典文学对他们中的许多人具有吸引力,而他们的笔偶尔也会触及到古典文学创作或研究领域。叶维廉曾总结当时知识分子对传统、西方文化的态度是“一种‘既爱犹恨、说恨还爱’的情结中’’。∞冯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联系在正如同时代的作家有着相同的普遍性,可以说贯穿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如取材于历史典故或者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小说《仲尼之将丧》(1925年)、《伯牛有疾》(1923年)和40年代的《伍子胥》,20年代的叙事诗《蚕马》、《帷幔》、《吹箫人的故事》和《寺门之前》;50年代的学术专著《杜甫传》;后期他还写过一些旧体诗。而对诗人冯至来说,早期浪漫主义诗歌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十四行集》,与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严格地说,我没有受过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系统训练,当然我接触古典文学还是比较早的。如中学前,我就读过《古文观止》、《古文释义》、《唐诗三百首》等书。记得那时像《桃花源记》、《阿房宫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和《左传》中的一些精彩段落,念得很熟。”冯至曾明确介绍过自己年少时期的对古典文学的接受情况,“如北京市第四中学⋯⋯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进一步浓厚起来,①(美)叶维廉著:《巾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40-241页。1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时也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观点。"中学阶段,冯至遇到了令他尊敬且终生难忘的两个国文老师一一潘云超和施天侔,前者使冯至认识到更多的古典文学,后者不仅丰富了冯至的中国文学视野,还为他打开了外国文学的窗口。冯至称“潘、施二位老师为我打下了初步的文学基础⋯⋯而我终于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不能不说是受了两位老师的影响”∽。冯至曾说,他是“在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②。的确,冯至很喜欢李贺、李商隐、杜牧、韦庄等晚唐诗人,他们的感伤意绪对身世遭际不幸和纤弱敏感性情的冯至有潜在的吸引力。这在诗集《昨日之歌》里随处可见:《暮雨》醒后正黄昏,窗外雨声淅淅,啊,初春的暮雨!把我的心儿掩埋了,眼前又是一春的落花飞絮⋯⋯@“黄昏”、“暮雨”、“落花”、“飞絮”等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初春时节黄昏时分,细雨淅淅、落花纷纷、飞絮飘零,凄冷、阴郁的氛围将“我的心儿”掩埋了,正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昨日之歌》的下卷是四首叙事诗,《帷幔》为第二首,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诗句:寒鸦呀呀地栖在枯枝,眼前只剩下黄昏一片,热泪溶解了潭里的寒冰,暮钟的声音,她仿佛没有听见。④“寒鸦”、“枯枝”、“黄昏”正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方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相同的意象。①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2.233页。②冯至著:《冯至诗选》第一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第14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④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卷第100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冯至早期的诗歌,不仅在意象上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诗歌,而且还从历史典故和民间神话传说汲取养料与灵感。如诗集《北游及其他》中的《什么能够使你欢喜》一诗:你怎么总不肯给我一点笑声,到底是什么声音能够使你欢喜?如果是雨啊,我的泪珠儿也流了许多;如果是风呢,我也常秋风一般地叹气。你可真像那古代的骄傲的美女,专爱听裂帛的声息一一啊,我的时光本也是有用的彩绸一匹,为为着期待你,已把它扯成了千丝万缕!你怎么总不肯给我一点笑声,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使你欢喜?如果是花啊,我的心也是花一般地开着;如果是水呢,我的眼睛不也是一湾死水。你可真像是那古代的骄傲的美女,专爱看烽火的游戏一一啊,我心中的烽火早已高高地为你燃起,燃得全身的血液奔腾,日夜都不得安息!①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而“裂帛”、“烽火戏诸侯”,而冯至却在诗中将贬义的典故巧妙翻新以表达真挚的心与炽热的情感,呈现出熟悉又新颖的气象,叙事诗《蚕马》则完全取材于干宝《搜神记》。二、《十四行集》对传统诗歌借自然以抒情的继承《十四行集》的抒情与被称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时期的冯至诗歌是不同的,这不仅缘于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诗人思想的变化。已过了而立之年的诗人,自然而然的不再唱青春时代的歌谣,留学德国给了他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新的艺术追求。另外,十四行诗体的固定格式与韵律规范着诗歌的形式、限制着诗歌情感的抒发。。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40-141页。1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被称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时期的冯至,不仅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而且深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昨日之歌》的总体的艺术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但其浪漫主义抒情方式不免流于“直”和“露”。如《歌女》:梦见一个歌女抱着琵琶歌唱;她的哀怨之声,睡眠在四条弦上她滴下一颗泪珠,滴在我的口内,我郑重地把她咽了,说不出的辛酸滋味!①又如《雨夜》:树林里聚集着无数的幽灵,它们又歌又舞,踏着风声雨声。蟋蟀在草里呜叫,它们永不停息;可有个行路的人在林里迷失?②诗人对“没有光、没有花、没有爱”的世界感触很深,因此在《昨日之歌》下卷的四首叙事诗中他逃离现实、逃往艺术的世界,像《吹箫人的故事》中的青年“在古代西方的高山”、“他忘却山外的人间’’。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后,冯至的诗歌不再只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增加了现实的成分,《北游及其它》里抒发的情感显示出更多的是深沉婉转。对现实的关注在被称为“中年的诗”的《十四行诗》有了进一步的表现,这。3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20页。@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罕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时冯至已经不是追求自我、个性解放的年青人,不再满足于对个体存在问题的思索,而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和关注现实的人,在“把中外文化传统和现实的人生状况的批判性考察与对新人生观的倡导结合起来”∞,冯至主张人作为个体要有自我的追求,同时个人应该自觉分担他人的苦乐以致承担整个世界,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他的诗歌情感的抒发也不能简单的划分为社会抒情或自我抒情,而是一种新的、介于二者之间更超越二者的抒情方式。在第七首《我们来到郊外》:和暖的阳光内我俞]来至1j麦F夕}、,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有同样的警醒在我们的心头,是同样的运命在我们的肩头。要爱惜这个警醒,要爱惜这个运命,不要到危险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②第二十三首《几只初生的小狗》:接连落了半月的雨,你们自从降生以来,就只知道潮湿阴郁。”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3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1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天雨云忽然散开,太阳光照满了墙壁,我看见你们的母亲把你们衔到阳光里,让你们用你们全身第一次领受光和暖,日落了,又衔你们回去。你们不会有记忆,但是第一次的经验会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④诗人将个体与社会或者民族比喻为河水、大海,河水融成大海共同应对危险,这个危险可能是日本飞机的某次空袭、可能是中华民族当时所面临的整个战争,也可能是以后更艰巨的民族复兴重任,而诗人最关注的是我们能像大海一样团结、有力,即使危机过后也不会因为某种“分歧”而使整体变成“一盘散沙”。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对光明的向往和期待。不仅从自然现象引申到人世社会,将自己独特认识投掷到现实的需要中,唱出自己含蓄而深沉的歌,更从完善自我的角度联想到民族命运的大视角。冯至从歌唱自我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到《十四行集》中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忧国忧民,这是传统儒家文化对他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冯至所喜爱和崇敬的杜甫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悠久的中国诗歌传统中,对自然的书写是为抒情服务的,自然是手段或载体,抒情才是诗歌的目的。“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抒情文学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文人学者,包括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将抒情文学的意象和语言当作一笔丰富的财产。中国抒情文学是全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这是举世公认的。”㈤中国古①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捷克)亚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欧梵编、郭建玲译:《抒情与史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45页。1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代文论里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重要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对应着两种抒情诗:社会抒情诗和自我抒情诗。“诗言志”是先秦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儒家对艺术的要求:诗是一种表达合乎儒家思想规范的志意的方式。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汉代独尊儒术,这个理论进一步发展,“正得失,动天地,敢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季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上述要求下的诗歌肩负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诗人不是为自己歌唱、不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抒发集体的、大众的情感;这是一种社会抒情诗。自我抒情诗以“诗缘情”为理论依据,起源于屈原,在《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性追求的推动下,诗歌创作进一步重视自我的地位;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和自我的觉醒的影响下,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文心雕龙》也提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其后关于自我抒情的文论进一步丰富,皎然《诗式》“真于兴情,尚于作用,不顾采词,而风流自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种理论影响下是自我抒情诗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呈现出一种超脱自然、追求自我、致远高洁的古典浪漫主义特征。“诗言志”源于儒家思想关注现实,重视诗歌反映现实,注重诗歌的“美刺”作用。“诗缘情”则受道家重视自然摒弃人为、禅宗之妙悟顿悟之法的双重影响,而诗歌则呈现出怀疑现实、批判现实、追求自我心灵的超脱。以山水诗、田园诗为代表,自我与自然相融合,在自然中探索人生和生命。中国现代文学自诞生起就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特征,新文学似乎有意要彻底颠覆旧文学的一切,“最为重要的是,革命彻底扫清了旧的文学形式。形式越浓缩,对附着于其上的内容规定得越明确,就消失得越彻底。诗歌中的一切旧形式实际上都已经被清除干净,因为诗歌的规范是最为严苛的。”①所以最初的新诗如自由体诗仿佛站到了古典诗歌的对立面,很难确切的归纳它们遵循的组织形式,这种以白话口语为基础、将新的主题引入诗歌,抛弃古典诗歌严整的韵律等形式的新诗,事实证明是不太成功的。现实亟需被关注和被反映,整个中华民族有着一种共同且紧迫的情绪有待被抒发,仅仅反映现实的口号式的诗歌或者抒发个人心情的诗歌都不符合新诗建设的初衷和读者的审美需求。30年代的新诗以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后期新月派、现代派诗人群两个派别“’(捷克)亚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欧梵编、郭建玲译:《抒情与史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45页。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竞争局面。中国诗歌会最基本的特点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其机关刊物《新诗歌》在发刊词中对诗歌提出了要求:“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称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可以说中国诗歌会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社会性抒情在抗战时期的延续与发展。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诗歌都属于自我抒情,他们的理想被现实撞碎、无力抗争和融入革命浪潮,而是逃避到艺术世界、回到自我内心世界的书写,他们或是抒发寻常的内心情感、或是抒发现代的都市的情绪。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西南联大这个相对宁静的圣地,新诗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丰碑,也是新诗发展的一个重镇。这一时期著名的“九叶”诗人开始提出新诗的美学思考,叶维廉曾经引述袁可嘉说过的一段话:到处有历史的巨雷的呼唤:到旷野去,到人民的搏斗里去⋯⋯我们现在站在旷野上感受风云的变化,我们必须以血肉似的感情抒说我们思想的探索,我们应该把握整个时代的声音在心里化为一片严肃,严肃地思想一切,首先思想自己,思想自己与一切历史生活严肃的关联⋯⋯对生活也对诗艺术做不断的搏斗⋯⋯我们应该有一份浑然的人的时代风格与历史超越的目光,也应该允许有各自贴切的个人突出与沉潜的、深切的个人的投掷,我们首先要求在历史的河流里形成自己人的风度,也即在艺术的创造里形成诗的风格,而我们必须进一步要求在个人光耀之上创造一片无我的光辉⋯⋯①这就与30年代中国诗歌会标语口号式的诗歌不同,它要求既要有与人民息息相通的情感,又要重视个人内心的开掘;同时也与后期新月派和现代派不同,它要求诗人有开阔的视野,含蓄的情感。这种诗歌理想最先在冯至那里得到了实现。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八年时光也是冯至客居昆明读书、治学的八年美好岁月,每当谈起昆明,诗人总是满怀深情。这段时期是冯至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关键期:《十四行诗》、《山水》、《伍子胥》以及《杜甫传》、《论歌德》的准备工作。杜甫传对于冯至的影响是巨大且持续一生的,冯至因为战争而从北京一路辗转到了昆明,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同样多方流离逃亡的杜甫。其实,早在冯至指教哈尔滨时,寒冷的异地给了他巨大的陌生和无措,“虽然如此,但有时候我也曾在冰最厚、雪最大、风最寒的夜里,独自立在街心,觉得自己虽然不曾前进,①(美)叶维廉著:《巾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84页。2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也没有沉沦。我就在这种景况里一行行、一段段地写出来长诗《北游》,诗写完后,不禁想起杜甫的诗句:‘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冯至晚年自述“我喜欢的诗人是中国的杜甫和德国的歌德,他们的作品,对我有影响”,还说:“我写的十四行,里边有里尔克、杜甫、歌德的影响。”冯至喜欢杜甫的山水诗而排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并说杜甫的诗:“反映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的历史,描画了祖国一部分险要的山川。"②这一评价指出了旧诗记录历史和描摹山水的两大方面的特点。杜甫创作了不少山水诗,描绘了所见山水,如入蜀的二十四首诗,按照入蜀的顺序,生动的描绘了西北山水风貌,被称为“入蜀图经”。但是杜甫的山水诗却没有王孟一派山水诗人吟咏自然的洒脱,强烈的儒家忧患意识总是能将他拉回现实,所以即使是暂时的休憩于山水,山水在杜甫的诗也只是融于寂寞苍凉的个体情感中的雄壮的山水景物,或者说是二者达到浑融悲壮的境界。所以冯至欣赏的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情景交融、自然与社会融合的境界,而不喜欢避世隐逸的王孟山水诗。冯至推崇杜甫的山水诗而不喜欢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诗人的追求和诗歌理想,所以《十四行集》追求的是情景的融合、人与社会的融合、自然与社会的融合。然而,整首诗却看不到血与火的残酷画面、感觉不到诗人的愤怒或不平情绪,也看不出时代的风云剧变,而是一种内敛的、含蓄的风格,属于传统儒家的温柔敦厚。从另一方面讲,道家“以物观物”作为道家的审美经验,对个人情感和偏好的否定意味着对自然本真状态的肯定,这就要求排除先见、自我和情感之累,回复人心原本清明透彻的状态对待外物,使诗歌在抒情上有了另一种风格一一在自然真实显现中达到一种意义的明澈境界。也就是冯至的诗歌以朴素的语言、简单的白话口语到达自然本真的状态,最终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冯至的诗歌没有金戈铁马的抗战场面,缺少对民族遭际的痛彻心扉的呼号,造成这种清醒的良知与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中国文化中的“自然”概念,尤其是以“自然"解释形而上之“理念’’,这在西方文化中是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概念的。“道家之道正是在‘道’的形而上描述和‘自然’的形而下体验之间的延伸的。”@山水诗作为古典文学的一大主流,在社会动乱时期愈加成为诗人歌唱的选择。①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4页。岛冯至:《杜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第157页。s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j联书店,1999年,第208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山水诗的艺术创作实践使道家审美获得了最佳的美学范本,形成情景交融、心物感应、物我合一等美学观念。朱光潜先生曾分析山水诗流传不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文人要逃避市朝作山林隐逸”,而且“社会动荡愈剧烈的时期往往也是山水诗愈抬头的时期”∽。寄情山水即是文人避乱的选择又是隐逸的表现,山水是古代文人最后的精神家园,“在其间寻觅心灵的宁静及对俗世人生的超越。”@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是谢灵运,“他可称得上是第一个玩赏山水的专门家”⑧,他还发明了“谢公屐”以便登山。但是,他并非一个纯粹的山水爱好者。出身世族大家却难以实现建功立勋的壮志,所以说仕途上的失意令他寄情山水。唐代白居易读谢灵运的诗就己深切体会到这一点:“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笔笼天海,细不遗草木。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到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他的生活道路被描写为亦官亦隐,当时文人在协调仕隐之间的矛盾发展出一种新的智慧一一“终南捷径”,所以王维“既可以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亦可以是身在朝市而心游江湖”④,而且都是一种随缘自在而本心虚无的精神状态。而他的山水不仅有“诗中有画”而且深具禅意,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但是,说到自然不能避开陶渊明,虽然陶渊明一直被尊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诗人自述“性本爱丘LlJ”,陶渊明通过对田园景物的描写而抒发对自然的向往之情,相对于当时人们寄情山水、感悟玄趣、老庄和佛家思想,陶渊明辞官而“复得返自然”一一返回到一种朴实、平静的田园风光、一种淳朴、宁静的理想生活。陶渊明的贡献不仅于此,他本人的人格精神、生活境界以及风神气质成为文人的理想的精神象征。战争迫使冯至一路迁徙,在颠沛流离中他不仅想到了自己崇敬的大诗人杜甫,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也许和今日的自己一样,历经艰辛、流离失所;更是感到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崇高以及这些在他的心灵产生的共鸣。所以,冯至一到昆明,便想到了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由陇入蜀的诗作《成都行》,后来购得仇注杜诗即视如珍宝,反复研读,在回忆自己研究杜甫的初衷时,冯至特别指出杜甫和“我们的时代”之相同之处一一战乱艰苦的现实;杜甫的诗不止反映了当时,也反映了“我们现代人民”的新生:杜甫的山水诗“没有超然,没有洒脱,只有执著:执①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见《朱光潜全集》第1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3l页。②陶文鹏、韦风娟主编:《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第95页。⋯陶文鹏、韦凤娟主编:《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7页。@陶文鹏、韦风娟主编:《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第220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著于自然,执著于人生。”④他的生活态度与执着精神只有屈原可与之相提并论;他忧时悯乱,深刻地全面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这在他同时代人中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冯至推崇杜甫的山水诗而不看重王维、孟浩然等人山水诗的原因,也是冯至研究杜甫的意义一一将研究看作对人生、真理探索的一种手段,作文与为人的真诚、正直密切相连。这一点与《十四行集》的追求是一致的一一情景的融合、人与社会的融合、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如第二十三首《几只初生的小狗》:接连落了半月的雨,你们自从降生以来,就只知道潮湿阴郁。一天雨云忽然散开,太阳光照满了墙壁,我看见你们的母亲把你们衔到阳光里,让你们用你们全身第一次领受光和暖,日落了,又衔你们回去。你们不会有记忆,但是第一次的经验会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②这首诗虽不能看作是山水诗,但不容否定的是诗人从自然万物中获得启示并抒发情感的。对初生小狗晒太阳的细节,想到它们将来的吠声,半个月的阴雨潮湿和黑暗、忽然的光明与温暖,初生的生命、未来的吠声,这些具有张力的意象安排,使诗歌从表面的漫不经意的诉说变成一种充满自信的宣言,自信黑夜只是短暂的,光明和温暖的那一天正在前方。冯至喜欢杜甫的山水诗,但《十四行集》和《山水》中对自然的描写却与杜w冯至:《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84页。圆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2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诗表现出具体与抽象两种对立的方式。杜甫的部分诗歌有“诗史”之称,而且杜甫入蜀途中所作二十四首被称为“入蜀图经”,如《寒峡》: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诗人通过细致描写寒硖的景物之险峻、天气之恶劣,并记录自己饥寒交迫的窘境,接下来又对沿途所见的人物进行了描述:百姓流离失所、露宿河滩,最后诗人发出“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的喟叹一一如果能免除战祸、百姓安居,自己长途跋涉又何妨?整个《十四行集》或者冯至的全部诗作,很少有这种细致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第十五首《看这一队队的驮马》:看这一队队的驮马驮来了远方的货物,水也会冲来一下泥沙从些不知名的远处,风从千万里外也会掠来些他乡的叹息: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第十六首《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u1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圆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以说这里没有细致的描述,有的是叙述,完全不是杜诗中对某一地之景物地貌的详细描述,不是一种具体的、具有个性化的描写,我们也许不能看出这高高的山巅是属于哪一座山,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自然,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山,也可能不是。冯至在散文集《山水》后记里阐明自己所写的是怎样的山水:至于这小册子里所写的,都不是世人所谓的名胜。地壳构成时,因为偶然的遇合,产生出不寻常的现象,如某处的山洞,某处的石林,只能使我们一新眼界,却不能使我们惊讶造物的神奇。真实的造化之功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有无限的永恒的美。⋯⋯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万古长新。⋯⋯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的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山水越是无名,给我们的影响也越大;因此这些风景里出现的少数的人物也多半是无名的⋯⋯’”可以看出不细致描写山水形态是诗人有意为之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十四行诗体的复杂情况,虽然笼统的讲,十四行诗体和七律都是格律诗体,但是现代汉语与十四行诗体的结合,在承载和传递诗人描摹山水之情态的思维方面有天然的困难,而在这方面,文言与七律的组合却能游刃有余。冯至的十四行诗作为中国十四行诗的典范和顶峰,同时山水之于冯至的《十四行集》的重要性,从这两点姑且可以认定,冯至诗中山水的描写比杜诗中山水更加具有普遍性,同样动乱的社会,从山水自然到社会人生、从自我体会到整体普遍性的推及,冯至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方、某个国家和某一民族的情感,而是千百年来世人普遍、持久且共同的情感。如第六首《原野的哭声》: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①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i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2.73页。2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是为了丈夫的死亡,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啼哭得那样没有停息,像整个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④村童农妇在原野上啼哭,这似乎是千百年来无数个村童农妇的生活再现,也是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妇女儿童的遭际的缩影。诗人提出几种啼哭的假想的原因,却没有给与肯定的回答,只是~再的表示这种现象和现象的普遍性,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对可能引起人们不幸的种种原因。另外,即使有的作品旨在抒发个人细腻感情时,冯至也没有完全抛离现实而大唱精神之歌。《十四行集》中有两首情感真挚的爱情诗,诗人不仅描写了爱情中相聚的甜蜜与分别的焦灼,而且给出了如何平衡爱情与现实的方法。第十八首《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在一间生疏的房里,它白昼时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原野一一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①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来的道路,便算是对它的认识,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闭上眼吧!让那些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边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第十九首《别离》: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身边感到冷,眼前忽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啊,一次别离,一次降生,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耕耘,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像初次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无疑,诗中抒发的是个人的情感,生疏的房间、亲密的夜还有窗外的原野,也许诗人写的就是躲避空袭期间在林场小屋居住的情景,“夜里,他们夫妇守着菜油灯看书工作,无论是星月满天,还是风夜雨夜,都能全神贯注,有时二人不期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然地抬起头来,‘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更感到甜蜜和默契。”Ⅲ那时冯至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教书,姚可昆执教于澄江中山大学,“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但“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夫妇两人“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耕耘”。恰如舒婷的《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与他被称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唱的那些炙热的爱的歌谣相比,显得冷静而成熟、含蓄又深沉。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此时的冯至而言,爱情诚可贵,但现实和工作的重要性都超过了爱人之间的朝朝暮暮。①刷棉:《冯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90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德语文化对冯至自然观的影响第一节十四行诗体与冯至十四行诗,是一种固定韵律格式且诗行总数一般为十四行的抒情诗,是“欧洲最古老的格律诗体”,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普罗旺斯民间的一种抒情性短小诗歌,它植根于民歌中,可追溯到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传到意大利后,经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的努力,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诗体而迅速流行于欧洲各国,其中意大利和英国成就最突出。所以十四行诗体的基本类型有两种:意大利十四行体,英国十四行体。13世纪时,出现在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已经趋于定型:分为两部分,韵式为“abbaabba,cdecde",第一部分即起首八行诗,韵律格式比较稳定,后六行诗韵律格式有几种变体。14世纪意大利诗人比特拉克采用这种十四行诗体,写下了很多著名诗篇,于是,后人称他为“十四行之父”,也称意大利式的十四行诗为彼特拉克体。16世纪,十四行诗被介绍到英国,形式变为四部分,韵律格式也相应的做了调整,其中“abab,cdcd,efef,gg”为莎士比亚所采用,写下了154首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诗,将这种诗体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英式十四行诗体也称作莎士比亚体。西方的十四行诗体虽然类型多样,但在音节、音步、韵律格式、主题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音节固定,意式、英式均为每行十个音节;韵式固定,意式为“ababbaabba,cdecde”,英式为“abab,cdcd,efef,gg”;主体发展模式固定,十四行诗的主体发展最忌平铺直叙,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起、承、转、合”。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将十四行诗体介绍到中国,曾译为“桑纳体”、“索内体”、“声籁体”等等,较为流行的译名是由闻一多先生翻译的“十四行诗”、“商籁体”。十四行诗随着新诗运动在我国流传,引起一些作家、诗人的模仿和创作。在中国,十四行诗的发展与中国新诗的发展密切相连,“创造新诗的试验,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仍占主导地位的诗词传统与读者中的习惯势力的压迫与抵3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制”,“反抗最有力的是《学衡》派诸君子”①,前期新月派担当起新诗“规范化”的使命,闻一多、徐志摩为新诗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提出了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闻一多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徐志摩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人与诗都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管。,他们意识到新诗不能一味地否定诗的形式规范,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别于旧诗的格律。站在新旧、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的先行者们将目光投向西方格律诗,作为“西方最严谨的诗体”的十四行诗就在应和了新诗发展的需求而被介绍到中国。自20年代传入中国,30年代中国诗坛掀起了创作十四行诗的第一个高潮。当时的重要刊物,如《诗刊》、《现代》、《文艺杂志》、《青年界》、《文学》等都刊登过十四行诗。众多知名作家加入十四行诗的创作,曹葆华、陈梦家、孙大雨、李唯建、朱湘、罗念生。另外还有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对外国优秀十四行诗的译介。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十四行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卞之琳30年代末出边的《慰劳集》、冯至40年代初出版的《十四行集》,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九叶”诗人。50年代到建国后,因为诸多原因,十四行诗沉寂了三十多年之久,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一个新局面。纵观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最初(1914年)胡适用英文创作,到用中文创作的第一首十四行诗一一郑伯奇《赠台湾朋友》,再到中国的第一部十四行诗集(1933年)李唯建的《祈祷》,这些十四行诗创作最明显的特征是刻意模仿意式或者英式十四行诗体,追求形式的工整,格律的严谨。40年代自冯至始,中文十四行诗开始突破西方十四行诗体的严格形式,根据汉语的特点和诗人的喜好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十四行诗。其后的“九叶”诗人沿着冯至十四行诗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实现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转向,十四行诗格律的运用也较为自由。第二节歌德与里尔克对冯至自然观的影响冯至1930年.1935年6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正科是文学、副科是哲学和艺术史。在这里,冯至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所驱使,听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尔。: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3页。回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6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斯的哲学课和享有盛名的文学教授宫多尔夫等人的讲学,研读基尔克郭尔、尼采的著作,欣赏梵高和高更的绘画,沉溺在里尔克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中。他为自己制定了庞大的攻研计划,“除了歌德外,计划是:(一)研究十九世纪初期的克莱斯特、荷尔德林和诺瓦利斯;(二)研究二十世纪初期的盖欧尔格、霍夫曼斯塔尔和里尔克;(三)研究十九世纪三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基尔凯郭尔。”∞冯至的视野开阔起来,毫无疑问,在德国五年的留学生活,使冯至受益终生。尤其是,“德语文学家一一里尔克和歌德、存在主义对人生的探询,对在他的心海深处掀起了轩然大波,冲击和改变他过去的文学观和多愁善感的性情。”@一“诗歌是经验的"早在中国新诗创立之初,胡适就强调个人经验对于文学写作的重要性,认为没有个人经验就不能做文学家,他在《梦与诗》的“自跋"中提出“诗的经验主义”,说:“做梦尚且要经验做底子,何况做诗?”并认为“现在入的毛病就在爱做没有经验做底子的诗”@。徐志摩在《未来派的诗》中说诗应该变现“有价值的经验”。但他们与40年代新诗重视的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经验”不同。所谓“经验”,“首先必须以生活经历为基础,然后对其进行反观或反思,最后形成带有某种规律性的经验。”∞这就意味着经验包含感性和理性两种成分。里尔克说“诗是经验的”,因为“情感是我们早已有了的,我们需要的是经验”。里尔克《布里格随笔》中的一段名言不断的被引用:⋯⋯一个人早年作的诗是这般乏意义,我们应该毕生期待和采集,如果可能,还有悠长的一生;然后,到晚年,或者可以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像大众所想象,徒是情感(这是我们很早就有了的),而是经验。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乌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底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境,意外的邂逅,眼光光望着它接近的分离,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当他给你一件礼物而你不明白的时候(因为那原是为别一人设的欢喜),离奇变幻的小孩子底病,和在一间静穆而紧闭的房里度过的日子,海滨底清①周棉:《冯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②周棉:《冯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39页。。胡适:《尝试集》(中围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7页a@汪亚明、魏一媚著:《现代诗学j大思潮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晨和海底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一一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多夜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的呻吟,和堕地便瞑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的人底床头,和死者底身边,在那打开的,外边底声音一阵阵拥进来房里。可是单有记忆犹未足,还要能够忘记它们,当它们太拥挤的时候;还要有很大的忍耐去期待它们回来。因为回忆本身还不是这个,必要等到它们变成我们底血液,眼色和姿势了,等到它们没有了名字而且不能别于我们自己了,那么,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底头一个字来。④梁宗岱将“注重艺术底修养”与“热热烈烈地生活”作为新诗成功的必要条件。热烈的生活是经验的第一步,只有在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才能形成记忆生活的感受与印象一一经验的第二步,第三步还要遗忘并耐心等待诗的经验的重现,只有这样一首真正的诗才能产生。艾略特说:“诗人的头脑实际上就是一个捕捉和贮存无数的感受、短语、意象的容器,它们停留在诗人头脑里直到所有能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成分都具备在一起”,“诗人有的并不是有待变现的‘个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媒介⋯⋯”㈢冯至也曾引用过这段文字,并指出这是里尔克的诗的自白,同时是里尔克的生活写照,冯至将这种思想当作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十四行集》被称为“中年的诗”,相对于浪漫主义诗歌的青春呼喊和情感宣泄,《十四行诗》则变现了冷静、理性的情感与哲理。经验的积累、沉淀、重现,正是对“中年的诗”的创作过程的解读。他曾在散文《两句诗》中说到贾岛的《送无可上人》,终日里在山里散步、观察山水美景,不仅感叹“只有尝透了山林里清寂的人才会感到"㈤: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冯至还进一步解释贾岛题诗后的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是冯至与参透山林的寂静的贾岛的共鸣,也是对自己“沉思的诗”的注解。二、冯至:现代主义转向——歌德与里尔克的结合作为德语文学和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歌德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外国作家之一,和卢梭、拜伦等人被尊为“五四”时期的偶像。《少年维特之烦恼》①梁宗岱著:《诗与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2—33页。@艾略特著、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传统与个人才能》,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7页。③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五四”时代风靡一时,歌德的其他作品相继被翻译,冯至是众多翻译者之一。“维特”作为当时感伤型文学的象征,影响并产生“五四”时期书信体小说的创作热潮。冯至早期的散文《H先生》,纪念一位在北京教授德语的德国老人,有一个情节就是,当H先生问他们愿意用什么书当课本的时候,“那是在我的脑子里大半只有Goethe同Heine。于是我我顺口答道:一一‘WerthersLeiden’(维特的烦恼)?”@另一方面,歌德给当时中国还带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一浮士德精神。郭沫若作为歌德作品的最早翻译者之一和受影响最深的诗人,他对歌德思想和作品的传播和他本人作品对中国读者及诗人的影响不可忽视,他在描述自己对泛神论思想的接受时说:“因为喜欢太戈儿,又因为喜欢歌德,便和哲学上的泛神论(Pantheism)的思想接近了起来⋯⋯我由歌德又认识了斯宾诺若fSpanoza)⋯⋯因为和国外的泛神论思想一接近,便又把少年十分所喜欢的庄子发现了。⋯⋯待到一和国外的思想参证起来,便真是到了‘一旦豁然而贯通’的程度。”@泛神论在联结自然和自我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追求自我作为“五四"作家的最终的目标和宗旨,郭沫若承认好诗是“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底颤动,灵底喊叫”@,同时,他赞同诗人和自然、哲理的接近的主张。这种联结作用在他的诗表现为对偶像的毁坏、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我的高扬的三种特征。这些观点对冯至的诗歌创作不无影响。随着现实的需要和认识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歌德介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梁宗岱提出了“李白与歌德"的命题,二者的共通点在抒情诗方面,“一是他们底艺术手腕,一是他们底宇宙意识”,“歌德和李白不容错认的共通点,我以为,尤其是他们底宇宙意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感觉和诠释。”④“李白和歌德底宇宙意识同样是直接的,完整的:宇宙底大灵常常像两小无猜的游侣般显现给他们,他们常常和他喁喁私语”⑤不同的是李白的宇宙意识有时不免渗入了失望、悲观与凄惶和幻灭的叹息,而歌德则“永远充满了喜悦,信心和乐观的亚波罗式⋯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6页。圆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第76.77页。⑤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书店1982年,第6页。“梁宗岱著、卫建民校注:《诗与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梁宗岱著、卫建民校注:《诗与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20-121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宁静"①梁宗岱翻译过歌德关于自然的沉思的文章,歌德认为自然并不是简单的心灵的反映,而自有神秘的自然法则运作期间:她里面永远有着生命,变化,流动,可是她毫不见进展。她永远迁化,没有顷刻间歇。她不知有静止,她诅咒固定。她是灵活的。她底步履安详,她底例外希有,她底律法万古不易。她自始就在思索而且无时不在沉思;并不照人类的想法而照自然底想法。她为自己保留了一种特殊而普遍的思维秘诀,这秘亏是没有人能喟叹的。@诗歌中对自然的描绘不再仅仅是抒情,自然本身的规律被认可,这宣告了歌德和里尔克的结合,在中国新诗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冯至正是这转折点上的重要推动者。在《十四行集》中题为《歌德》的第十三首诗,冯至不仅描写了歌德的生平事迹,还揭示了歌德的伟大思想:你生长在平凡的市民的家庭,你为过许多平凡的事物感叹,你却写出许多不平凡的诗篇;你八十年的岁月是那样平静,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但是不曾有一分一秒的停息,随时随处都演化出新的生机,不管风风雨雨,或是日朗天晴。从沉重的病中换来新的健康,从绝望的爱里换来新的营养,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和变。。宇宙、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平凡的事物有着令人感叹的力量,人们从随处可①梁宗岱著、卫建民校注:《诗与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梁宗岱著:《梁宗岱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6l页。@冯罕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见的自然万物可以得到巨大的启示,而且自然的现象与变化还蕴含着巨大的转机一一重病过后是新的健康、脱去旧皮才能生长。在诗中冯至对歌德关于自然的观点做了诗意的阐述,而且郑重的强调了歌德的“死和变”的观点。冯至对于歌德,起初,“除了敬畏之外,并没有亲切之感,有时想译一点东西,却总难以坚持”。直到留学德国的第二年夏天,才稍有兴趣,并感觉到自己“渐渐地懂得了一些歌德,如果没有歌德,恐怕就没有德国文学。”@在同时期给杨晦的信中称赞,读歌德的书“仿佛坐在黑暗里望光明一般。他老年的诗是那样地深沉,充满了智慧。”后来,冯至曾这么回忆自己对于歌德的研究:“这几篇关于歌德的文字,不是研究,只是叙述;没有创见,只求没有曲解和误解。它们都是由于某种机会而谈论歌德的一本书、几首诗,或是歌德创造的一个人物,因此也就不能把整个歌德介绍给读者⋯⋯但是这些篇处处都接触到重要的几点:蜕变论、反否定精神、向外而又向内的生活。”@冯至还特别强调歌德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专家,尽管歌德在自然科学方面花费了很多精力,冯至称歌德是“更接近于自然哲学的思想家”。③不可忽视的是,冯至把他最喜欢的两位诗人一一歌德与杜甫一一放在一起比较,谈到两位大诗人的同和异、诗与政治、诗与自然。在诗与自然这一点上,冯至指出了歌德与杜甫对自然的把握:歌德由热切的赞颂自然到冷静的观察和研究自然,将从自然中得到的规律和启示用到人生和文学上一一“他认为,宇宙万物有扩张,有收缩,不断变化,永不停滞。他用这个规律观察自然界的一切,也引申到用以观察人生,观察文学艺术。”而杜甫虽然没有“系统地研究自然,从中取得规律,有意识地使这规律在作品中既是主导思想,也是表达方法。但是杜甫对于自然也作了无微不至、无广不及的观察"④特别强调杜甫对自然的深切的感情、精密的观察,以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灌注在客观的对象里,使主观和客观,个人与自然,情与景得到统一。对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诗句的赞赏。最后还总结道,杜甫与歌德的共同点在于诗歌中反映出“收缩与扩张的规律”。冯至在比较歌德与杜甫时曾引用歌德关于自然的一句话:“自然起始对谁揭开它公开的秘密,谁就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渴望,向往那最可贵的解释者,艺术。”①周棉:《冯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l页。②冯至著:《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3页。④冯至著:《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7页。④冯至著:《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77.178页。3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并且进一步解释为,艺术是最适宜于揭示自然的“公开的秘密’’,也就是反映收缩与扩张的辩证关系。类似的关于自然与艺术的观点在冯至翻译的里尔克的《论山水》里:“入画山水时,并不意味着是‘山水’,却是他自己;山水成为人的情感的寄托、人的欢悦、朴素与虔诚的比喻。它成为艺术了。”∞虽然歌德与里尔克关于自然的具体看法不同,但是都对冯至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一冯至独特的自然观的形成,不仅自然有其规律而且自然中的人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体验:自然是较为恒久而伟大,其中的一切运动更为宽广,一切静息也更为单纯而寂寞。那是人心中的一个渴望,用它崇高的材料来说自己,像是说一些同样的实体,于是毫无事迹发生的山水画就成立了。人们画出空旷的海、雨日的白屋、无人行走的道路、非常寂寞的流水。激情越来越消失;人们越懂得这种语言,就以更简洁的方法来运用它。人潜沉在万物的伟大的静息中,他感到,它们的存在是怎样在规律中消除,没有期待,没有急躁。并且在它们中间有动物静默地行走,同它们一样担负着日夜的轮替,都合乎规律。后来有人走入这个环境,作为牧童、作为农夫,或单纯作为一个形体从画的深处显现:那时一切矜夸都离开了他,而我们观看他,他要成为“物”回在冯至的散文《一棵老树》中,诗人就描绘了这么一种境界:一个放牛的老人,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两眼模糊,望着一条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好像一棵折断了的老树,远望上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老人和老树一样,人与自然相同,所以诗人将有加利树高耸的身躯写为“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田野里的鼠曲草被诗人描述成一个隐士“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着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冯至自述尤其喜欢《论山水》的最末的一段话:在这“山水艺术”生长为一种缓慢的“世界的山水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辽远的人性发展。这不知不觉从观看与工作中发生的绘画内容告诉我们,在我们时代的中间一个“未来’’已经开始了:人不再是在他的同类中保持平衡的伙伴,也不再是那样的人,为了他而有晨昏和远近。他有如一个物置身于万物之中,无限第年舛挎侈.=pn+占书联三知新书读活生信封十的人诗年青个给泽译至冯著克尔里利黜瓦黜死(9(O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单独,一切物与人的结合都退至共同的深处,那里浸润着一切生长者的根。Ⅲ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在《十四行集》中冯至具备了里尔克所谓理想的“山水艺术家”所应该秉承的山水观念,同时在诗歌中达到一种人与山水的融合与互相转化的理想境界。冯至的《十四行集》不仅有歌德和里尔克关于自然的共同影响,而且还独创性的指出一种现代知识分子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凋零与转化。前文中说过冯至的《十四行集》中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合乎儒家规范的,自然在中国古代是文人避乱的世外桃源,同样身处战争时代的冯至,却从自然山水中找到了关心社会和人生的积极态度,还有关于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这是对歌德“死和变”思想的发展与里尔克“原人”观念的运用。关于新诗对生命、宇宙的表现,在梁宗岱将歌德与李白对比时曾说到“他们底宇宙意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感觉和诠释"∞,他在《论诗》一文中曾说,“一首好诗最低限度要令我们感到作者底匠心,令我们惊佩他底艺术手腕。再上去便要令我们感到这首诗有存在底必要,是有需要而作的,无论是外界底压迫或激发,或是内心生活底成熟与充溢:换句话说,就是令我们感到它底生命。再上去便是令我们感到它底生命而忘记了一一我们可以说埋没了一一作者底匠心。”@并且在这篇文章中引用了里尔克关于诗不是情感的而是经验的、写诗要观察许多城许多人等等的被冯至等人广泛引述的话,这种观察的体验恰好是梁宗岱所要求的宇宙意识,所以他呼吁诗人“要热热烈烈地生活”。他从法文转译《罗丹论》,对新诗有重要意义,里尔克在《罗丹论》中将其“物一一生命一一观看一一工作一一忍耐一一贫穷”的艺术观全部集中在一起,这最起始的“物”正是生活经验、“观察遍世上的真是,体味尽人与物的悲欢,后来竟达到了与天地精灵相往还的境地。”④梁宗岱在《论诗》这短短的一文中指出了新诗问题的关键:自我与世界(宇宙)的关系,通过对生命的体验和与世界的连接获得一种新的自我,将个人经验、情感普遍化、哲理化。从德国留学的冯至,对里尔克有了系统的深刻的认识,他先后翻译了《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著名的诗歌《豹》、小说《布里格手记》的部分章节和散。’(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40页。。粱宗岱著、卫建民校注:《诗与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④梁宗岱著、卫建民校注:《诗与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0页。④冯至著:《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55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山水》,归国后写了《里尔克一一为十周年祭日作》和《新诗》杂志“里尔克逝世十年特辑”,以及翻译里尔克的诗歌六首。冯至对里尔克的研究有三个重要的结论,首先是,诗歌是经验的,诗人要“赤裸裸地脱去文化的衣裳,用原始的眼睛”“怀着纯洁的爱观看宇宙间的万物”。其次是,“一种新的意志产生”:里尔克克服了浪漫派诗人的悲剧,从青春走向成年,“他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涣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①再次是“工作一一工匠般地工作”。“物一一生命一一观看一一工作一一忍耐一一贫穷”,这几个界定里尔克的关键词,既可以是他对艺术的追求也是他的人生写照,冯至曾在《工作而等待》一文中引用奥登写的关于里尔克的一首十四行诗:当所有用以报告消息的工具一齐证实了我们的敌人的胜利;我们的棱堡被突破,军队在退却,“暴行”风靡像一种新的疫疠,“邪恶”是一个妖精,到处受欢迎;当我们悔不该生于此世的时份:且记起一切似被遗弃的孤灵。今夜在中国,让我想起一个人,他经过1o年的沉默,工作而等待,直到在缪佐他显了全部的魄力,一举而叫什么都有了个交代:于是带了完成者所怀的感激,他在冬天的夜里走出去抚摩那座小古堡,当一个庞然的大物。在这篇文章中,奥登将中国与里尔克这两个生疏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对里尔克沉默十年而后一举叫什么都有了个交代的经历的描写;冯至不无动情地称这也是①冯至著:《冯至选集》第一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56页。3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奥登对于中国的希望”,在结尾处,冯至深切的写道:“青年”、“陋巷里”的“中年人”“他们承袭着中国的好的方面的传统,在贫乏中每天都满足了社会对他提出的要求。他们工作而忍耐,我们对于他们应该信赖,而且必须信赖”,“不顾时代的艰虞、在幽暗处努力的人们。他们绝不是躲避现实,而是忍受着现实为将来工作”∞这是冯至对大多数人的寄托也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要求,在《十四行集》中冯至用诗的形式,从对“物”的观察和生活的体味中宣示了自己关于人生、生命及自我的观点。在第一首《我们准备着》,诗人就为整个诗集奠定了一个基调:从自然中得到人生的启示一一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小昆虫,却是值得我们赞颂的,“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而我们人类也能够准备领受那些在自己的人生岁月意想不到的奇迹一一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庄子逍遥游》里有关昆虫的记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蟪蛄,也许就是冯至所说的小昆虫中的一种,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但冯至却从小昆虫短暂却“美妙的一生”中看到了人生的积极态度。自然中的万物从生到死,他们同人类一样有着一个生长、成熟、繁衍与死亡的一生。渺小如昆虫,他们的一生也许就是一次交媾或一次危险,但他们的一生却也是美妙的一生。“我们”人类的一生又怎样呢?诗人的答案写在第二首《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做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目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①冯至著:《冯至选集》第一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5页。4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做一脉的青山默默。心前文说过第一首是全诗集的基调,可以单独划归一部分;而第二首则是第二部分的总括,诗人在诗中将“我们”人类的一生与植物(树)和昆虫(蝉蛾)的一生联系在一起。叶落归根、蝉蛾脱壳,这是自然给万物安排的生命必经之站,而人类,“我们安排我们给那个未来的死亡”,人类了解自己的生命的终点站。落叶和蝉蜕都交给秋风丢在泥土里,为的是舒展开树身迎接严冬或为了“破茧成蝶”的新生,如此,人类“未来的死亡”似乎也不那么可怕,它“像一段歌曲”,终归脱落却能“化做一脉的青山默默”。歌德在《西东合集·天福的向往》中对飞蛾扑火的描写:你要冲出黑暗的阴影,再也不能受它的包围,新的欲望在将你勾引,去进行更高级的交配。任怎样遥远,你不担心,你飞过来,进入迷魂阵,到最后,由于贪恋光明,飞蛾啊,你就以此焚身。如果你一天不能理解,这就是:“死而转生!你只是个郁郁的寄居者,。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7.218页。4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这黑暗的凡尘。无论是树木的叶落与叶生还是蝉蛾的蜕化与扑火,都是自然的神奇所在:“死而转生”或者是冯至说的“死和变”,诗人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得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说冯至超出了“这黑暗的凡尘"而不是一个“郁郁的寄居者’’。冯至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关键词有“脱落”、“化”和“死亡”,诗人将自然万物的变化与人类的死亡联系在一起,而且人类的死亡的命运被诗人描述为可以“化”做永恒自然的一种安排。《有加利树》、《鼠曲草》,在这两首被称为咏物诗中,冯至一再用到“脱你的躯壳”、“凋零”、“凋落”和“化”,诗人不是对这两种植物的简单描写和赞美,而是寄托了诗人对人类的高贵品质和美好人生的期望和歌颂。冯至对自然与人生的探索发现是,不仅是从自然的死和变的规律在自然和人身上的作用,而且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从无处不在的自然看到人类命运的归宿。第十五首《看这一队队的驮马》是诗人对入与自然关系探索的铺垫:看这一队队的驮马驮来了远方的货物,水也会冲来一些泥沙从些不知名的远处,42风从千万里外也会掠来些他乡的叹息: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仿佛乌飞翔在空中,它随时都管领太空,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什么是我们的实在?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前面又把什么带走?风从远处带来他乡的气息,流水从上游带来泥沙,走南闯北的经历会给人带来怎样的物品或记忆?是像人为的南征北调与自然的风雨流动能带来切实的证明,还是像飞鸟在天空不留痕迹的飞翔?人类的实在的存在是什么?一生的旅程对于人类又有怎样的意义?冯至在此的几个问题,在接下来的几首诗中诗人给出了答案。第十六首《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很显然,“化”是这首诗的关键词,“我们”化作远景、平原、蹊径,诗人明确的说“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我们的生命。”自然万物都有关联和呼应,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理所应当地与自然万物密不可分,所以我们的生长就像一棵松树,我们的忧愁就是一片浓雾,自然的养分风雨雷电滋养了万物,也组成了我们的生命。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界限,自然有其规律,自然的规律在人生和艺术中同样适用,自然养育和引导者人类,人类最终将返回自然的怀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4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与自然的分离。在冯至的笔下,城市和山水不是对立的,他并不是要躲避城市的喧嚣逃亡山水清音里去。不容忽视的是,山水给予冯至更多的养分,他认为城市虽是众多的个体的人组成的,像第五首《威尼斯》中写道的,水城是“人世的象征”,“千百个寂寞的集体”,其中“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但人与人之间,岛与岛之间可以架构起各种联结。人与山水自然之间,由于“文化的衣裳”,人对周围的山水漠然视之,“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哗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久往下滑过去。”∞“化”字揭示了人死亡的归宿,是叶落归根,也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化”联结了自然与人。从自然与人的关系到人与人关系以及人生的问题,冯至将自己的独特人生体验和领悟写在了第十七首《原野的小路》: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几条婉转的小路,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年纪轻轻的男女,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①冯至著:《冯至选集·里尔克译序》第-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61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确,自然的原野里的小路,是由很多我们不知道姓名的行人的步履所开拓,对于他们我们无从纪念,但是对于我们心灵小路上的行人,我们却能清晰的回忆、怀念。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那些走进我们生命并渐行渐远的身影,组成了我们人生;“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看这一队队的驮马》)、“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即使是爱情也藏在我们走过的城市和山川中,如第十八首《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中所写:“让那些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小鸟那窗外的原野”,“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关于人与人的关系,冯至不仅在第五首《威尼斯》·诗中强调个体的独立与交流,他还有另外的看法,如第二十首《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南多少面蓉,南多少语声在我们梦里是这般真切,不管是亲密的还是陌生:是我自己的生命的分裂,可是融合了许多的生命,在融合后开了花,结了果?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谁能让他的语声和面容只在些亲密的梦里萦回?我们不知已经有多少回被映在一个辽远的天空,给船夫或沙漠的行人添了些新鲜的梦的养分。出现在我们梦里的人,有的是我们熟悉的亲密的人,有的却是陌生人,但他们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些亲密的或是陌生的构成了我们的梦和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梦和生命就是无数的生命的融合的结果。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只出现在亲密人4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梦中,因为我们也在一个辽远的天空给陌生人增添梦的养分。诗中的交互关系堪比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比卞之琳的诗中的直线式的关系一一明月、风景背后的“你”、“你”的背后是“看风景的人”,冯至的诗中关系可以称之为连环相扣的网状关系一一别人在我们的梦里,而同时,我们可能在任何人的梦里。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发生在同一片时空,而且贯穿着几千年的光景,如第二十四首《这里几千年前》:这里几千年前处处好像已经有我们的生命;我们未降生前一个歌声已经从变幻的天空从绿草和青松唱我们的运命。我们忧患重重,这里怎么竟会听到这样歌声?看那小的飞虫,在它的飞翔内时时都是新生。对于生命意识和人生的思考,冯至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对于死亡的命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和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几千年以来,人生似乎都是这么度过的,我们与古人有着同样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思考,似乎一切都已注定像歌里唱的那样,如何不令人“忧患重重”,《古诗十九首》就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走过无数山水的冯至并没有及时行乐、求仙访道,而是在小飞虫的飞翔中看到了新生:人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平凡的熟悉的事物看不出新奇的风景,这也许就是人们渴望远方寄托未来的原因所在。冯至在《里尔克一一为十周年祭日作》一文中写道,里尔克是如何观看万物的,“一件件的事物在他周围,都象ININ从上帝手里作成;他呢,赤裸裸地脱去文化的衣裳,用原始的眼睛来观看。这时他深深感到,人类有史以来几千年是过于浪费了,他这样问:‘我们到底是发现了些什么呢?围绕我们的一切不都几乎象是不曾说过,多半甚至于不曾见过吗?对着每个我们真实观看的物体,我们不是第一个人吗?’”直到他的晚年,还写过这样的诗句: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远远在死乡的事物没有揭开了面目④小小的飞虫、山坡上随处可见的毛茸茸的小草、原野上的各种不知名的草木虫鱼,观看它们,就像亚当和夏娃为万物命名时一样,仿佛第一次、第一人。自然有它的惊喜准备给观看它的人,如第二十六首《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①冯至著:《冯至选集》第_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56-157页。4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自然万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而熟悉的道路上找不出新鲜的惊喜和发现,冯至从另外一条“小路”上探索并有了新的发现:人类与自然、个体与个体、自我的探索等方面的哲理。在第二十五首《案头摆设着用具》:案头摆设着用具,架上陈列着书籍,终日在些静物里我们不住地思虑。言语里没有歌声,举动里没有舞蹈,空空问窗外的飞乌为什么振翼凌空。只有睡着的身体,夜静时起了韵律:空气在身内游戏,海盐在血里游戏一一睡梦里好像听得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他从身边的用具、周围的山水观看、思考,从个体的生命体验出发,力图将它与社会、历史、自然和世界相连接,认识到自然的启示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创造性地融合第一节对传统诗歌借自然以明理的发展冯至对杜甫山水诗的喜爱并不意味着冯至的新诗创作要一路遵循杜诗的轨迹,而是以《十四行集》的成功试验来证明,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不同体裁在表达上的各自成功之道,同样的山水以不同描写方式在抒情上的各自特点,以及共同的自然万物带给诗人的不同启示。冯至在评论歌德的诗时曾说:⋯⋯这里的自然,一草一木,一道彩虹,以及一粒尘砂,都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亲眼看见的,但又无时不接触到宇宙的本体;这里的爱与憎,以及对圣母庙种种的观察,都是诗人自己的,同时又是人类的:所以有些粗率的读者,眼界狭窄的读者,追求辞藻的读者,往往在朴素的文字前感到苦涩,在诗人所写的种种对象前觉得表面的描写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而里边所含的深意他们又无从领略。④这也可以看作是冯至的夫子自道,同样“无从领略”也发生在冯至及其《十四行集》一一从个体对自我存在、社会和自然关系的体验出发,冯至将很多具有普遍性的永恒的哲理融入诗歌。虽然,在当时冯至《十四行集》“曲高和寡”,但朱自清、李广田等人还是给予肯定。事实证明,《十四行集》对自然、生命、宇宙等方面的深刻感悟,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的独特魅力,今天《十四行集》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赞赏,而且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被世界认同。李广田将冯至的《十四行集》评为“沉思的诗”:“有人在人生中追求空华,有人在人生中寻摘果实,还有些人则只在人生中拾取那些枝枝叶叶。但生活得最好的,最理解生命的人,也许就是那只发掘了最深最远的,那里可发掘的却并不在别处,而只在我们的脚下所践履的土地下,那就是生长一切也埋葬一切的土里,谁若发掘到了,而且又表现了出来,他不但是诗人,而且是哲人。”②朱自清也称赞冯至十四行诗“生硬的诗行便很少;但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沉思的。’冯至:《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6页。②李广田:《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9.270页。4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①冯至无意履行了哲学家的职责,他的诗从而也被称为哲理诗,这不论对冯至还是对中国新诗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描写自然表达哲理或者说山水诗中的哲理,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传统,新诗自诞生起就开始哲理诗的试验。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哲理诗伴随着新诗的探索而不断发展。虽然20世纪现代文学中的哲理诗乃至新诗与古典诗歌的悠久与辉煌相比尚未完全成熟:20年代哲理诗表现了觉醒之后的沉重与忧患意识,这是可以理解的,与巨大的传统根基宣告决裂,在热切寻找、重建自我和民族未来的道路上茫然四顾;但是哲理诗却在40年代冯至及后起的“九叶”诗人手里得到长足的发展。哲理诗凝聚着时代的哲学思潮,在中国悠久的诗歌史上,按时代哲学思潮在诗歌中的反映,先后出现的哲理诗有玄言诗、释道诗和理学诗。作为中国最初的哲理诗,玄言诗的鼎盛时期在两晋,沈约曾说“有晋中兴,玄风独盛”,而诗人托玄理以言志在阮籍、嵇康的诗中就有表现,他们将玄理与返璞归真相结合,虽多喟叹人生忧患,但是嵇康那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范——“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一直被后人传唱。玄风大畅之时,玄言诗人从前人对人生忧患的喟叹上升为对人生的抽象思考,从政治规避到对自然的认同,逐渐发展为借山水以谈玄,待“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以山水为审美的山水诗的形成。第一个山水诗人谢灵运,作为承接玄言诗与山水诗的重要诗人,其诗作在情景交融上达到了化的境界,却也总是透露出玄学文化的内涵,他的一些山水诗的结尾总是有玄理的表达,所以,有评论称之为“玄言尾巴”。释道诗以佛、道之理入诗,唐代三大诗人:“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仙”李白,可以说是儒释道思想在唐诗中的最高峰。李唐王朝,尊道与崇佛思想在诗歌中皆有表现,“诗仙”李白自称“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当时备受皇恩的道士司马承祯曾赞其“有仙风道骨”,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有现实的山水描写,更写出神仙幻境的恣意飞扬和心向往之的情感。“诗佛”王维,在自然山水的描写中掺入佛理,甚至直接以佛家语入诗,如“空”、“无生”等佛教词语是王维佛理诗中最常见到的。王维的山水诗作为解脱尘世喧嚣而释放心灵,于空静的山水中觅得暂时的闲适与自然。宋代的理学诗,是中国古典哲理诗的最高峰和最终形态。诗对理学家而言,是已经完全融入性理之学范畴之内的,④朱自清:《朱自清选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74页。5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而理学诗实际上也就成为了理学思想的诗化形态;一般诗人以诗言理也成为宋诗的重要内容,宋代著名的诗人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的作品,也多有充满理趣。宋代理学作为儒学的新阶段,站在传统儒家的人生观的立场上,哲理诗中的义理就进一步由抽象转向具体,充满社会人生的内涵。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哲理诗大致如此,笔者只选择含有人生哲理的山水诗,或者说只需山水之景和人生哲理巧妙融合的诗作。情、景、理三者的融合是哲理诗的成功的规律。首先是情、景的统一。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艺术品表现的是关于生命、情感和内在现实的概念⋯⋯”@其次,情、景和理的关系。在儒道为主流的中国古典哲学中,尽管他们对自然的看法不同,儒家倾向于自然的人格化、道家则追求人格的自然化,然而他们都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作为共同的人生观。文如其人,中国古典山水诗要求在景、情和人生哲理上的和谐统一。唐代张若虚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就是景、情、理和谐统一之作,揭示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哲理。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短短四句却意味深长,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达到“味外之旨”的境界。钱钟书曾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冯至《十四行集》对于人生、生命、宇宙等哲理的思考要比中国古典山水诗中的哲理深刻和复杂的多。可以说,冯至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他的《十四行集》融合了杜甫的深情、歌德的智慧和里尔克的“玄奥”,所以这些“沉思的诗”包含了中西文化和哲学内涵,蕴含着诗人敏感的情思、睿智的观察和感慨。针对人生的思考,《十四行集》有着自己异于古人的人生哲理。《十四行集》不仅是诗人沉思得来的诗,而且也是引发读者沉思的诗。首先,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在永恒的山水自然面前思考人生,很难得出和古人不同的结论一一人生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恒久且不可琢磨的。在第二十一首《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美)苏珊朝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30页。②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231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①大自然的狂风暴雨如同一个暴君,万物都在祈求着庇护,“我们”只能“紧紧抱住”彼此,最后一切都将平息,看这剩下的“微弱的灯红”,我们也证实了自己生命的“暂住”。显而易见,自然有着强大的力量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诗人并没有消极的情绪,“我们紧紧抱住”,入和人有着一种亲密的共同的感受,彼此能够相互支撑着度过一切风暴。单独的个体可能是孤独的,但个体之间的交往、联系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在第五首《威尼斯》里诗人曾为人和人的交往做出一番独特的解读:我永远不会忘记西方的那座水城,它是个人世的象征,千百个寂寞的集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D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5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你向我拉一拉手,便像一座水上的桥;当你向我笑一笑,便像是对面岛上忽然开了一扇楼窗。只担心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叫诗人不仅认识到个体的生命的本质是孤独寂寞的,而且发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以水城威尼斯为喻,用桥、窗普通的事物启迪人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会产生多么美好有生机的景象,反之,没有了桥的沟通、窗的隙望,这些孤单的小岛终究只是一个个孤岛、死岛。那么,人世间的交往产生的力量却比这简单桥的连接要复杂的多、也更神奇。如在第七首《我们来到郊外》中说的:“和暖的阳光内,我们来到郊外,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冯至在对自然万物细微观察中,得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尽管自然的狂暴难以抗拒、生命中的事情也难以预料,但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那些小昆虫、蝉蛾、树木、小草,都给了诗人积极的启示、值得我们赞颂:如第三首《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一一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国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0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跟下的泥土。①再如第四首《鼠曲草》: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②这两首诗有着同样的情感,有加利树、鼠曲草这两种平凡的植物,诗人把它们描。1’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8-119页。②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舨社,1999年,第219·220页。5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绘成了古典诗歌中“香草”,“萧萧玉树”、“高贵”“洁白”的小草:秋天树叶凋零却得到更好的成长,它们成为我们人生的向导和榜样。徜徉于山水、观察草木,却没有远离社会的消极意识,而始终清醒又沉思、富有启迪和希望,诗人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契合,而且从自然中得到高贵、积极的人格,更期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冯至在《十四行集》中提出五种伟大的人生样本。通过对五位中外精英的描写,虽然最初的时候诗人并没有给出题目,在后来的出版中,冯至将之命名为《蔡元培》、《鲁迅》、《杜甫》、《歌德》、《画家梵·诃》,即第十首至第十四首。本质上,诗人将他们当作普通人来写:你的姓名常常排列在许多的名姓里边,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你却永久暗自保持住自己的光彩;我们只在黎明和黄昏认识了你是长庚,是启明,到夜半你和一般的星星也没有区分:多少青年人从你宁静的启示里得到正当的死生。如今你死了,我们深深感到,你已不能参加人类的将来的工作一一如果这个世界能够复活,歪扭的事能够重新调整。①诗中的“常常”、“并没有什么两样”、“你和一般的星星也没有区分”,这些都在写主人公的普通与平凡,“长庚”、“启明”和“启示"指出了主人公的独特之处和“暗自光彩”。如果不是有明确的题目与题注,仅仅根据诗歌的内容,可以感$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5.226页。5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到这是一首歌颂教育工作者的诗歌。诗歌中没有具体描写蔡元培的事迹,只是在题注点明:“写于1941年3月5日,这天是蔡元培逝世一周年纪念日”,附注:“写于3月5日,这天是蔡元培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末四行用里尔克(Rilke)在欧战期内于1917年1月19日与某夫人论罗丹(Rodin)及凡尔哈仑(Verhaeren)逝世信中语意。信里这样说:‘如果这可怕的烟雾(战争)消散了,他们再也不在人间,并且不能帮助那些将要整顿和扶植这个世界的人们。”圳j正因为如此,诗歌强调的就是蔡元培这样的教育家的人生一一普通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且因此他的价值能够保持的更长久。为青年、民族呐喊的先觉先知的鲁迅,贫病未敢忘忧国的杜甫,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生命意义的歌德,天才激情而具人文情怀的画家梵·诃,他们以自己的一生成就了平凡人生的伟大。第二节情与理交融下的自然观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喜欢将自然作为吟咏的对象,而且诗人把人与自然的融合作为自己竭力追求表现手法。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面对美景,诗人心中有所感而又没有合适的文字将其表现出来。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人与山两两相对而默默无言,诗人沉浸在闲云陪伴的山景中。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人与山情意相通,物我两忘。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与人之间存在亲近交融的关系,人能在自然中找到内心情感的对应,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形成一种映照、感应的模式,达到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诗歌艺术与文化哲学给中国新诗打上了深深的烙印。20年代新诗的草创时期,新诗处在摆脱传统、走向现代的阶段,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审美的惯性应是新诗的最大的障碍。宗白华对谈新诗时曾说“直接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他认为自然中的活动是养成诗人人格的前提和不可少。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5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活动之一,并进一步解释道:⋯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这种直觉灵感是一切高等艺术产生的源泉,是一切真诗、好诗的(天才的)条件。”同时,他认为“诗人最大的职责就是表写人性与自然”。@郭沫若《女神》的出现,第一次“在自然意象中参透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代意识,极大的扩展了中国诗歌自然意象的审美境界”②《凤凰涅桀》中所体现的泛神论的那种万物合一、万物为一的特征,正像诗人自己说的泛神论思想与庄子的思想,二者达到“一旦豁然而贯通"的程度。新月派反对郭沫若这种情感的过分泛滥和不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他们受西方唯美的巴那斯主义的影响;但同时也是与中国传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模式,特别是与将情感消解于自然意象之中,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相暗合,也就是闻一多所提倡的“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闻一多的《红豆》、《忆菊》借传统的自然意象寄托理想和爱国情怀。30、4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是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派别,以戴望舒为代表现代派诗人很注重对自然的描写,他不仅以《雨巷》所营造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那种意境、传达出“春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情感和象征派的神秘朦胧而著称:而且诗人特别喜欢“秋天”、“落叶”、“月”等意象:“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秋夜思》),“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秋天的梦》),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悲秋的传统。正像他的《寻梦者》: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快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④用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表现自己真挚的情感,这无疑是悠久的中国诗歌在现代开出的娇妍的花。40年代冯至的《十四行集》中对自然的描写与生命的体验相结合,并使之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诗歌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这将中国新诗的自然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①宗白华著:《美学散步·新诗略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89页。②王泽龙著:《巾圈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巾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9页。”闻一多著:《闻一多全集·之地方色彩》第2卷,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8页。④戴望舒著:《望舒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53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于中国文学受到的外国影响,冯至在《中国新诗和外国的影响》一文中谈论过,他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受到外国文学,尤其是欧洲19世纪文学的翻译介绍的影响。他认为外来影响产生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接受影响的时机必须成熟。第二个则是,“接受外来的事物必须与本国的文化融合,才能产生新的东西,而不是生硬的模仿,模仿是没有生命的。”只有“不断吸取外国文学的精髓,消化为自己的血肉,也就逐渐形成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新的民族风格。”①就新诗而言,冯至认为,在1919到1928这十年中间形成了两种受到外国影响的新诗,“一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打破固定形式的、革命性很强的自由诗,一是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要求建立新的形式、讲求诗的技艺的格律诗”②;分别以《女神》和《死水》为代表。同时,冯至也指出了新诗的一些弊端,在新诗生长的途中“便有些诗沾染上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的习气,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幸。追溯病源,一部分由于模拟西洋象征派的诗的皮毛,一部分由于依恋旧词里的狭窄的境界。”@冯至认为艾青是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留法期间,“读了一些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的诗”,回国后翻译凡尔哈仑的诗,这些都对艾青的诗及其后来更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冯至对于中国新诗的外来影响与接受及其发展历程的分析,对其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留学归来的冯至看到现实中残酷的战争,他认识到“诗,脱不开他的时代。”④冯至大胆的提出新诗的“形式、理智,和社会不但不与自由、情感、个人相冲突,反倒是在美的形式里才有高尚的自由,透过明睿的理智才能澄清,个人生命的根源无时不与大众汇通。”⑤这是冯至对于新诗一味地模仿西方、造成诗歌过分抽象的批评,同时也指出将文艺仅仅从旧的形式和社会因袭里解救出来是不够的。诗歌的外来影响与接受,诗歌与时代、现实社会,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个人生命与民族大众的命运,这些都是冯至停笔期间思考的,同时,冯至还特别强调诗歌对自然的描写,尤其是山水诗中自然与人浑然一体的境界。他推崇的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歌冯至著、韩耀成等编:1999年,第176页。第179页。第295页。第269页。社社社社社版版版版版出出出出出育育育育育教教教教教北北北北北河河河河河●●序庄庄序庄家家家家家石石石石石,卷卷卷卷卷5第第第第第》》》》》集集集集集全全全全全至至至至至冯冯冯冯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德的‘流浪人的夜歌’那种脱El而出好像宇宙的呼吸一般的诗句’’@。冯至还感慨的指出,近代不是没有自然诗,但与古代的有着巨大的区分:“一个化身于自然中,好像就是自然的本身,一个却是与自然有无限的距离。”“我们不但丢掉了自然,而且现代的生活,无形中有一种伟大的势力,处处使我们抑制自然所赋予我们的,许多喜怒哀乐的原始情感。”②同样是战争的缘故,冯至得以回到自然、亲近自然一一在昆明的山水中沉思。避乱于深山,这在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中司空见惯,但对于冯至具有新的意义,幽静古朴的山林与茅屋,适宜他的性情;进城来回十五里的路程,是他散步的好机会,像他所喜爱的里尔克一样,在自然中观察万物,感悟以前不曾有过的人生哲理。他说“我在那茅屋里越住越亲切,这种亲切之感在城里是难以想象的。在城市人们忙于生活,对于风风雨雨、日月星辰好像失去了感应,它们被烦琐的生活给淹没了,那真是风声雨声,声声入耳,云形树态,无不启人深思。”@冯至在这山水里长久的观察树木、花草、昆虫等等,他更加领悟到里尔克对于自然、生命和宇宙的不懈的思考,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自从读了Rilke的书,我对于植物谦逊,对于人类骄傲了。”冯至认同里尔克对自然的赞美,将自然作为自己的圣殿。同时,他也更深刻的体会到歌德蜕变论的思想,“死和变”的真谛让他在自然的凋零与脱落中看到人类生命的终结一一死亡。外来影响或者说德语文化的影响,对冯至的自然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歌德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研究,里尔克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物”的观察态度,以及德国的现代哲学和现代美学的影响,如基尔克郭尔对于时代的批评和雅斯贝尔斯对于生存本质的探究和对生存的体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影响也是冯至的自然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和山水诗的美学追求,以及儒道等传统思想影响。冯至的自然观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在《十四行集》中则表现为自然观与生死观的密切结合。冯至的自然.生死观在《十四行集》的第一首就己明确而全面的表达出来了: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D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o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4卷,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3页。5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较之于人的一生,小昆虫的生命之短暂,它们却是诗人赞颂的对象。能够从小昆虫身上看出人生哲理,这是冯至从里尔克对自然和“物”的态度继承而来的。脱去前人对昆虫“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看法,用一双慧眼从中看出新的发现:看那小的飞虫,·在它的飞翔内时时都是新生。那么人的一生又是怎样的美妙一生呢?冯至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为生命中的“奇迹”而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从昆虫到人生,发现自然的规律,并将它运用到人类身上,这正是歌德所提倡的。冯至在第一首诗以自然一死生观的方式拉开了整个诗集的帷幕。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哲学家和诗人最关注的话题,冯至在《十四行集》中诗意的阐述了自己对死生的看法。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是生命的一部分,而我们应该为生命的一切包括那些可怕的事情都要深深的准备着,并且是用我们的整个生命去承受。短暂如昆虫,这一生也是值得赞颂的,因为在这种承受的过程中生命己经表现出它的尊严和人的自我承担或担当,如此一生多么美妙。这种思想来自里尔克对死亡的看法,“死亡是作为把人引导到生命的最高峰,并使生命第一次具有充分意义的东西出现的”。①在冯至的诗中,不仅赞颂个人自觉地承担完成自己的死生,而且赞美了一些特殊的死亡,如第九首《给一个战士》:你长年在生死的边缘生长,o解志熙著:《生的执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6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旦你回到这堕落的城中,听着这市上的愚蠢的歌唱,你会像是一个古代的英雄在千百年后他忽然回来,这些变质的堕落的子孙寻不出一些盛年的姿态,他会出乎意料,感到眩晕。你在战场上,像不朽的英雄在另一个世界永向苍穹,归终成为一个断线的纸鸢:但是这个命运你不要埋怨,你超越了他们,他们已不能维系住你的向上,你的旷远。战场上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结束,而是关系到大众的、国家的或民族的共同命运,这不仅仅是自我完成的自觉的伟大,而是另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伟大。里尔克说的“伟大的死亡”,“它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个体性的人作为不可剥夺的真正自己的成就来完成的,来‘作出的’。”嘭像里尔克诗里写道的“你的死从这种籽里萌生,从你是独特之死到你的独特之生”,类似的诗句冯至在《蔡元培》中说“但是你却永久暗自保持住自己的光彩”。战士的死亡则远远高出自我的完成,这里包含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高尚品质,因为它不只是个体生命的自觉和自我的完成,“深刻地理解了生,却也聪颖地支配了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永垂不朽”、“万古流芳”。这种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也就能够解释,冯至在梵·诃的画中发现了画家对贫困百姓的同情:几个贫穷的人低着头在贫穷的房里剥土豆,④解志熙著:《牛的执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58页。。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却像是永不消溶的冰块。这中问你画了吊桥,画了轻盈的船:你可要把些不幸者迎接过来?自然中昆虫的死生、树木的凋零,这些自然中的寻常现象启迪着冯至对人生的思考。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学贯中西的冯至则说“不但深刻地理解了生,却也聪颖地支配了死”,他的诗中说: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El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主动的“安排”我们的人生在时代里、在自然里,这都是冯至对社会执著、对自然执著的表现,更是冯至对把握有限的生命以筹划人生的积极的行动。那么,对于人的一生,冯至刻画了一个伟大的榜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于昆明随处可见的鼠曲草,诗人给予它这样崇高的地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优良情操对冯至的影响: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种“独善其身”的态度,不是单纯的对鼠曲草的歌颂,而是冯至相信“只有真能静默的人才能谈话,才能行事”,因此,冯至不是要远离社会、归隐山水,而是要将自身的修养与社会现实的服务相联结。所以诗人赞美的是能“从你宁静的启示里得到正当死生"的蔡元培,深情地感谢和赞美“为几个青年感到一觉”、“为了我们的时代”而“不知经验过多少幻灭”的鲁迅,赞美流离奔波“却不断的唱着哀歌”的杜甫: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烂衣裳,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一切冠盖在它的光前只照出来可怜的形象。冯至以古喻今,对不良的人生态度的批评,也是对自己坚守美好品德的鞭策。“在抗日战争时期,整个中华民族经受严峻的考验,光荣与屈辱、崇高与卑污、英勇牺牲与荒淫无耻⋯⋯等等对立的事迹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感到兴奋而又沮丧,欢欣鼓舞而又前途渺茫。”∞类似的观点在同时期的散文《认真》中也曾提到,从日常用具到对待工作、到人生态度,“不认真”的现象就是对生命缺乏爱,冯至说“雅斯丕斯曾说过这样的话:‘任其自然,觉得事事不关重要,是走向虚无、走向世界从内心里破碎的道路。’一一在事事不求认真的社会,真使人担心:要走向这条可怕的道路。”㈤《忘形》、《自慰》中冯至写到两种“不认真”的类型:“忘形者”和“自慰者”,他们都是逃避自我责任的形象。冯至认为:“入之可贵,不在于任情的哭笑,而在与怎样能加深自己的快乐,担当自己的痛苦,那些临死时。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i999年,第94页。圆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39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还能保持优越姿态的人,犹如嵇叔夜最后一曲的《广陵散》,我们只有景仰赞叹。”∽这对当时的战争年代有积极的意义:冯至试图唤醒包括个体在内的整个民族的生命意识,激发个体生命的负责、认真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由自我的完成、个体的自觉到民族的自觉。D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6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冯至《十四行集》与新诗:把住自然.生命之风旗中国新诗在建设之时,新诗人积极地把探索的目光投向外域,向外国诗歌寻求借鉴。十四行诗体被引入中国后,新月派诗人如闻一多、孙大雨、朱湘、梁宗岱、卞之琳等人均有尝试。然而十四行诗体到冯至,才真正融入中国诗歌的大家庭,冯至的《十四行集》以一种含蓄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沉静的风格、平稳的节奏和严谨的形式,十四行诗体在冯至手里运用的娴熟自得,冯至说自己采用十四行体,“纯然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我用这形式,只因为这形式帮助了我。"∞冯至与十四行诗体的这种相得彰益表现在《十四行集》的哲理性上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上。李广田在评论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说:“十四行体,这一外来的形式,由于它的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它本来是最宜于表现沉思的诗的。"@十四行诗体的这种体裁特征正好适合冯至对诗歌哲理性表达的要求,他在《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中说:“我渐渐感到十四行与一般的抒情诗不同,它自成一格,具有其他诗体不能代替的特点,它的结构大都是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有期待有回答,有前题有后果,有穿梭般的韵脚,有一定数目的音步,它便于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情感。”③由此可知,十四行诗体适宜表现思想起承转合的结构,不仅适宜诗歌哲理性的表现,而且在格律上与中国古典诗歌如律诗有着某种暗合。冯至在回忆《十四行集》的创作历程时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整个中华民族经受严峻的考验,光荣与屈辱、崇高与卑污、英勇牺牲与荒淫无耻等等对立的事迹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感到兴奋与沮丧,欢欣鼓舞而又前途渺茫。我那时进入中年,过着艰苦穷困的生活,但思想活跃,精神旺盛,缅怀我崇敬的人物,观察草木的生长、鸟兽的活动,从书本里接受智慧,从现实中体会人生,致使往日的经验和眼前的感受常常融合在一起,交错在自己的头脑里。这种融合先是模糊不清,后来通过适当的语言安排,渐渐呈现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体。把这些形①冯至著:《冯至选集》第⋯卷,成都:gtJII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57页。@李广田著:《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6.287页。。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4页。6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略加修整,就成了一首又一首的十四行诗”m。冯至称里尔克对十四行体的改造为“特殊的实验”,而他则说自己写十四行诗是“受到里尔克这种‘特殊的实验’的启示,我才放胆写我的十四行”,写他进入中年以后在昆明的“过着艰苦穷困的生活,但思想活跃,精神旺盛,缅怀我崇敬的人物,观察草木的生长、鸟兽的活动,从书本里接受智慧,从现实中体会人生,致使往日的经验和眼前的感受常常融合在一起,交错在自己的头脑里。这种融合现实模糊不清,后来通过适当的语言安排,渐渐呈现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体。把这些形体略加修整,就成为一首又一首的十四行诗”②像他在最后一首诗中写道的: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它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让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都保留一些在这面旗上。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冯至这位取水人,在德语文化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对新诗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定形”;他在社会、自然和书籍中的长久的观看中,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品行追求和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双重熏陶中,以诗的形式为个体的自。’冯至:《文坛边缘随笔》,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圆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舛页。6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觉、自我生命的完成和民族的未来而吟唱、呼喊;在黑暗的环境里,是战争的岁月中、是“深夜又是深山”里,冯至说:我在深夜祈求用迫切的声音:“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6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3.4.尸b.6.7.8.9.10.11.参考文献(奥)里尔克著臧棣译里尔克诗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奥)里尔克著绿原译里尔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奥)里尔克著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北京:三联书店1994(奥)里尔克著杨武能译里尔克抒情诗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德)顾彬著范劲译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德)顾彬著马树德译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德)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北京:三联书店,1988(捷克)亚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欧梵编郭建玲译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美)李欧梵著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英)艾略特著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2.陈思和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陈旭光著中西诗学会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范劲著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二马圣著文该边缘}煎篱上海:上海易鹰玛膨良社,Jcy印516.冯至著冯至选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17.冯至著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18.冯至著韩耀成等编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9.冯至著十四行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20.冯至著冯至诗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21.冯姚平著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2.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郭沫若著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24.郭沫若著三叶集上海书店,198225.胡适著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6.李广田著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7.李广田著诗的艺术上海:开明书店,194328.李掖平著现代作家新论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29.梁宗岱著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30。梁宗岱著卫建民校注诗与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1.蓝棣之著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2.罗振亚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3.孙玉石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35.陶文鹏韦凤娟主编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36.汪亚明魏一媚著现代诗学三大思潮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37.王泽龙著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8.王晓明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39.萧映著苍凉时代的灵魂之舞——20世纪40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解志熙著生的执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1.杨能武著三叶集一一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42.余虹著艺术与精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3.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44.袁可嘉著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45.宗白华著美学散步·新诗略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46.周棉著冯至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47.张辉著冯至未完成的自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48.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一结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9.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50.朱自清著朱自清选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51.朱自清著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6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论文:1.陈卫西方山水理念与冯至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7期2.陆耀东冯至与里尔克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3.范劲冯至与里尔克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4.蓝棣之论冯至诗的生命体验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8期5。陶镕论冯至十四行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1期6.冯至外来的养分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7.杨武能冯至与德语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8.许霆鲁德俊十四行诗在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3期9.张宽试论冯至诗作的外来影响和民族传统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7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即将结束之际,需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我要诚挚的感谢导师张志庆先生,能够成为张老师门下的一名学生是我的幸运,三年来,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了我,毕业论文从选题到结构框架,老师无不给予悉心的指导。从入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对学科有了一点点的理解,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之功!感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的每一位老师一一爽朗的王同坤老师、睿智的刘林老师、亲切的夏冬红老师和儒雅的傅礼军老师。每一次上课不仅收获了新知识,更加深了对严谨的学术精神的理解。感谢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时,给我的论文构想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此时亦难忘同门之情和同窗之谊。感谢诸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学术上彼此交流、生活上相互关心;感谢我的舍友和每一个同学,相识不易,共珍此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专业技术是否博导姓名所在单位总体评价※职务(硕导)论芥易诅耳菩心教、墁是山东ll中毫大学马、又日山系大学A评吏吣林飘教授疋阅人专业技术是否博导姓名所在单位职务(硕导)主席席易≥工平囿教搜日山东J)甲曳大学疋王嗣砷飘教技是儿系大学答辩文通脉副教技畏山东大学委员委复冬红翮教墁墨山黍大学会7雩礼浑数搜否应、东大学成员._一一磷√答辩委员会对论B答辩秘书答辩日期如吸多。留文的总体评价※备注※优秀为“A”;良好为“B”;合格为“C”;不合格为“D”。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