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感情背诵本诗。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3、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积累生字词。3、这首诗有着较为独特的押韵方式,找出押韵的字,并说说其作用。押韵的字依次是,作用是:4、请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那一角只是血河泥。(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3)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4)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5)我用残损的手掌。合作研讨:问题一:本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在诗中找出来,说说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并思考: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有: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有:其表达效果是:。问题二:诗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起作用。“广大的土地”象征,“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问题三: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两种不同的土地?“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一句中“爱”“希望”分别应该怎样理解?
问题四: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心中“永恒得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五:概括这首诗的主旨。拓展延伸一、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二、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