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戴望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2.和同学交流对诗歌的感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诗人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体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者投降。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酷刑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二.朗读诗歌1.听录音,注意生字词,并说出感受锦幛()荇()藻蓬蒿()蝼()蚁()2.生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揣摩感情)3.齐读(注意对感情的把握)三.品读诗歌1.找出统摄全篇的句子2.诗人有“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些地方?作者是有哪些词语来描写这些地方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说出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4.请搜集与爱国有关的诗词名句、歌曲等明确: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地方2.这一角、那一角、长白山的雪峰、黄河、江南、岭南、南海灰烬、血和泥、微凉、冷到彻骨、夹泥沙、莲蒿、寂寞、憔悴、苦水、阴暗的凄楚忧愤......表达了作者温暖、明朗、坚固、莲勃生春、太阳、春、苏生、永恒,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向往。这两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对祖国未来的热切期盼。3.“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
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用残损的手掌”字样,是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柔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用得恰如其分,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直抒胸臆,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诗在高亢的调子中结束,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与了热切的希望......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国家希望匹夫有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国歌》、《龙的传人》。。。。。四.课堂小结诗人虽然身在狱中,却仍然不忘和自己有着相同命运的祖国。他用虚拟和想象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摩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对解放区的深深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亲切希望。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