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缺的手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用残缺的手掌

ID:1062206

大小:24.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学习目标:1、把握感情线索,用自己的理解、激情大声诵读诗歌。2、品味诗歌优语言,理解诗歌对比手法。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学习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学习难点:1、对比手法的运用2、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字词注音:锦幛荇藻蓬蒿蝼蚁憔悴蘸着灰烬堤上蹂躏二、朗读诗文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至少三点)三、默写古诗《春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4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曾经有一位文弱但高贵而倔强的灵魂,用自己的笔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激情的爱国诗歌,让我们走近这位诗人——戴望舒,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二、激情读诗,感受深情1、你觉得诗歌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诗歌朗读有哪些技巧?感情充沛:高昂低沉语速合理:快速缓慢重音准确:停顿恰当:字音清晰:抑扬顿挫:2、读完本诗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你有什么疑问或困惑?请写下来①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等待(二)》一诗中,还写下了这样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泔脚缸”,就是废水桶、马桶。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在狱中所受到的惨无人道的折磨。可见,“残损的手掌”,首先是写实的。②“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那里”指什么地方?——根据诗句本身和写作背景推断。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二、细读诗歌,品味语言1、你觉得本诗中最重要的句子是那几句?2、齐读诗歌的第1、2行:①“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这广大的土地”,老师读得对不对?少了一层什么意思?(比较:抚摸,用手轻轻摩擦。摸索,在黑暗之中寻找一些东西。索,是寻找的意思。)②诗人在寻找什么呢?通览全诗,画一画诗人摸索到的地方,想一想这些地方可以分为哪两个不同的区域?由这里再看“残损的手掌”,仅仅是写实的吗?3、齐读诗歌的第3-14行:⑴让我们随着诗人一同去感受。读3—14行,你感觉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摸索的?从哪个词句可以感受出来?三个品点:(①②③选其一)①第11、12行:为了表达这种悲愤之情,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你能读出这种对比吗? ②第13行:如果改用11、12行那样用对比加以强调,怎么改?“岭南的荔枝花/你当年漫山遍野、香气四溢、蜂围蝶阵、游人如织……/现在却寂寞地憔悴。”这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映,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③第14行:南海本该是什么样子?“尽”“没有渔船”,“苦”。海水苦,诗人的内心更苦。④整合深化:明明诗人内心充满了悲愤和愁苦,但是却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个特征性事物上,让形象去说话。用艺术的凝想代替狂暴的吼叫,戴望舒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开拓了新时期。(板书:悲愤愁苦)4、齐读诗歌的第15—26行:当诗人摸索到解放区的土地时,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哪些词、句或标点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板书:温暖希望)当时有一首歌唱道:“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是好喜欢……”四个品点(①②③选一):①第20行:“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句子一向被人称道,为什么?(把自己和解放区的关系比作了恋人和母子关系,它唤起了人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这两个句子学生缺乏体验:一个还未曾体验,一个早已忘却。)②第21行:“运”改成“用”行不行?(“运”不仅有“力”,更有“气”,“情”。这里面有全部的力量,全部的希望,全部的憧憬,全部的崇敬,全部的爱戴,全部的向往和全部的委屈。)③第22行:“贴”改成“放”行不行?(“贴”更紧。“贴”出了诗人对解放区的爱,“贴”出了一切希望,“贴”出了无限的温暖和幸福,“贴”出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坚定的信念。)④第26行:末尾的叹号应该怎么读?(高亢疾呼;深情坚定。)想象一下,诗人点下这枚叹号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它是诗人紧握的铁拳,是诗人刚毅的神情。请你加一个动作朗读。(读23-26行)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下写出这枚叹号的呢?(社会的大环境;自身的小环境)小结: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是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期,解放区也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很多人都对中国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但是在侵略者阴暗的地牢里,一个曾经多愁善感的诗人,用一双残损的手掌,竟然写出这样豪迈的文字,这是多么可贵呀!(读21-26行)叹号虽小,热量无限!它是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更是一个民族的骨气!凭着这种信念和骨气,诗人在铁窗下一次次激昂地歌唱:(音乐声中屏显):四、美读诗歌,探究赏析1、看看下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读一读,想一想:能不能漏掉?这一角变成灰烬,那一角是血和泥;这一片湖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①引导分析:“已、只、该、()”的作用。“已”字表明“这一角”早已经变成了灰烬,那是过去的而不是现在的事情。“该”字强调“这一片湖”应该是我的家乡,但是现在不是了,被侵略军占领了,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愤、惋惜之情。“只”字强调“那一角”除了“血和泥”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可见侵略者对我们国土蹂躏之深。括号,表明里面的两行诗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故乡,而是回忆中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越美,就越能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悲愤之情。2、你觉得诗人在表达这些情感的时候,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1、通过这首诗下列诗句,你能想到那些古诗?2、赏读诗人的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好在哪里?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1944年11月注释: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1942年1月病逝于香港,葬于香港浅水湾。[简析]1942年1月,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2岁。这首诗,是戴望舒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古人作绝句,常说:“口占一绝。”可见.戴望舒是把这首诗当作绝句来写的。四句诗都很平易,但语淡情浓 ,字外有音。首句,“走六小时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自己生活在敌占区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次句,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放一束红山茶”,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第三句‘我等待着”,进一步抒写自己等待曙光涌观、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含蕴的感情最丰富。这里有伤悼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有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不能在革命文坛上创造更多更出色的作品,还有羡慕,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四句诗,言少意丰,余音袅袅,韵味深长。这首精美动人的新绝句诗,显示出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修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