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
小说概况《红楼梦》相关背景《葬花词》内外的黛玉本课提纲
小说概况小说:小说是叙事性文学,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大要素:环境典型的形象人物情节完整的故事必要的描写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萌芽起端发展/独立发展巅峰神话(神的人化)、传说(人的神化)志怪(晋)干宝《搜神记》志人(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传奇元稹《莺莺传》宋:话本元明:拟话本“三言二拍”元明: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明:文人独立创作《金瓶梅》《西游记》等清:最高成就《红楼梦》唐:魏晋南北朝:先秦:
(1)曹雪芹(1724─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2)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3)雍正五年,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曾祖曹玺/妻——康熙奶娘(一品夫人)祖父曹寅——康熙伴读(江宁织造)两个女儿均被选作王妃父亲曹頫曹沾,字梦阮,别号雪芹、芹圃等
(4)曹雪芹晚年的生活更凄凉、悲惨,“举家食粥酒常赊”,贫病无医,又加上幼子夭折,忧伤过度,于这一年(1762)的举国欢庆、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凄凉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巨著《红楼梦》的未竟之作。(5)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曹雪芹生活于公元18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从封建中国看,那时满洲贵族清代统治者从东北入关已经历百年,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然而,在国力强大、物质丰富的“太平盛世”的表象背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加剧,各种隐伏的社会矛盾和深刻危机正逐渐显露出来,说明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正逐渐趋向崩溃。
《红楼梦》简介清光绪年间被禁,故用《金玉缘》、《大观琐记》、《警幻仙记》流传过。经胡适的考证,前八十回应是曹雪芹所著,而后四十回流传较广的版本,为高鹗的续作。《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石头记》,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风月宝鉴》,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命名的。《情僧录》,一空空道人,检阅抄录《石头记》,然后“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就改名叫情僧,把书名改为《情僧录》。《金陵十二钗》,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
《红楼梦》得名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深入刻画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生动图像。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描写了宝黛爱情的幻灭。“豪门贵族”幻同一梦。“富家闺阁”幻同一梦。
《红楼梦》版本(1)“脂评本”(2)程甲本(3)程乙本有“脂砚斋”等人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仅80回。由程伟元、高鹗活字排印《红楼梦》,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20回。在“程甲本”的基础上,次年修订后的排印本称“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清•得舆《京都竹枝词》「一时风行,几于家置一集」─乾隆年間「家家喜阅、处处争购」─嘉慶年間专门的学问——红学《红楼梦》的巨大影响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红楼梦》写得东西太多了,诸如建筑、园林、服饰、器用、礼仪典制、饮食、医药、岁时习俗、哲理宗教、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无不头头是道,都有精彩的描述。鲁迅说得好:“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红楼梦》的读法
《红楼梦》前五回在小说中的作用第一回——女娲补天木石前盟第二回——贾府人物上下关系第三回——黛玉进府典型环境第四回——贾史王薛社会背景第五回——太虚梦游隐喻结局
第三回——黛玉进府典型环境
第四回——贾史王薛社会背景
第五回——太虚梦游隐喻结局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画册判词歌曲交代《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李纨王熙凤巧姐秦可卿妙玉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22
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哭”潇湘妃子——林黛玉木石前盟、以一生谱出一首哀戚的恋歌、爱情至上主义者自幼为孤寄人篱下(敏感多疑)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叛逆、愤世妒俗言词尖锐、心直口快咏絮之才、孤芳自赏真诚谦和、真心笃实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葬花吟》里的黛玉黛玉为何葬花?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帐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第二次葬花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打我两下,我都不灰心.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摸不着头脑,少魂失魄,不知怎么样才好,就便死了,也是个屈死鬼,任凭高僧高道忏悔也不能超生,还得你申明了缘故,我才得托生呢!”“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两次葬花两种意境两种况味第一次葬花是浓郁的春光,纯洁的爱情。第二次葬花,是林黛玉对自己悲苦命运的感叹。
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黛玉葬花赏析
《葬花吟》赏析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伤春感怀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自喻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生活的控诉(一)春愁由感花而伤己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隐喻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二)抒发主人公的孤寂和悲痛。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向往失落不愿意与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和高洁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绝望怅惘(三)发出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不甘低头屈服独抱高洁的呼声。
小结黛玉“葬花吟”洋洋洒洒五十二句如泣如诉,泪和血凝,字字句句都同黛玉的命运与个性融合在一起,成为独步古今的“黛玉咏叹调”。
多愁善感孤傲、愤世妒俗咏絮之才孤芳自赏不谄上骄下不贪图富贵不屈服投降不同流合污《葬花吟》里的黛玉
宝玉与黛玉【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他是----賈寶玉
怡红公子——贾宝玉他是全书的中心;无视世俗标准;追求自由平等;叛逆天才;女性崇拜、迷恋;独爱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冷”冰雪美人,其人亦觉“冷”而“香”才貌双全举止娴雅大方得体实则冷情世故非常心眼深功利主义第一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一)林黛玉薛宝钗第一句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第三句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第四句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文”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三)元春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第二句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年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金陵十二钗之探春“敏”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是贾家四姊妹中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一个。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四)探春第一句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第二句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第三句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第四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金陵十二钗之湘云“憨”是贾母的侄孙女,也是红楼最美的女子。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五)湘云第一句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即指她家。第二句写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第三句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第四句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金陵十二钗之妙玉“洁”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周汝昌先生指出:“妙玉是雪芹书中抱着悲愤心情而重彩描绘的一个最重要最奇特的女性……乃是一个异样高洁(虽然有点矫俗太过)而不肯丝毫妥协的少女,对她的评价,在全书中恐怕应居首位。”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六)妙玉第一句说她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入空门,命运却将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第二句是说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而且尘心末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第三句称赞妙玉是一位纯洁的女子。第四句点出妙玉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却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劫去有别。)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金陵十二钗之迎春“懦”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长得很美,心地纯洁善良,没有才华,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七)迎春第一句中“子系”二字合成繁体字“孫”,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第二句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第三句称赞迎春是一位善良的女子。第四句点出迎春一年之内竟被活活折磨而死。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金陵十二钗之惜春“介”(耿介)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八)惜春第一句"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第二句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句说惜春是出生大户人家的女子。第四句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金陵十二钗之王熙凤“笑”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可被总称为“五辣”、欲壑难填、残忍自私。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九)王熙凤第一句指的是凤姐生于末世。"凡鸟"是繁体"鳳"字,也就暗指王熙凤。第二句说王熙凤是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第三句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第四句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金陵十二钗之巧姐“幸”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巧姐第一句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第三句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金陵十二钗之李纨“贞”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一)李纨第一句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是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的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意思是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只不过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金陵十二钗之秦可卿“情”是宁国府长孙贾蓉的妻子、贾珍的儿媳。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二)秦可卿第一句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第二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第三句意思是不要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第四句意思是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奸淫而自尽。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哭)(悲)千红一窟万艳同杯金陵十二钗判词
阅读《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二十九回、三十回,体味宝玉、黛玉的微妙关系,联系《葬花吟》分析黛玉的处境、心理、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