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宝玉挨打积土成山长河浪花本文围绕“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描绘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比如宝玉挨打,因为贾环向贾政编造“金钏之事”,宝玉和贾环的同父异母矛盾。王夫人因金钏与宝玉午间对话有“挑逗”之语而赶走金钏,致使金钏投井而死,王夫人与金钏的矛盾。忠顺府来人向宝玉索要蒋玉菡,原来是薛蟠从中挑拨,宝玉与薛蟠的矛盾。当然贾政与宝玉互不相容的父子矛盾是核心矛盾。人物关系就是交织在这纷繁的矛盾中,从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物性格。易混易错知识点1.易读错的字金钏(chuàn)儿嗐(hài)些什么葳蕤(wēiruí)惶悚(sǒnɡ)暴殄(tiǎn)弑(shì)君杀父不肖(xiào)孽障(niè)血渍(zì)袷(jiá)纱被栉(zhì)沐2.形近字辨析3.词语解释(1)葳葳甤甤:萎靡不振。
(2)惶悚:惶恐。悚,害怕恐惧。(3)暴殄:恣意糟蹋。殄,灭绝。(4)一应:所有的一切(5)讹传:错语的传闻。(6)擅入:随意进入。(7)唆挑:唆使挑动。(8)栉沐:梳洗。栉,梳头发。沐,洗头发。焦点访谈老师:同学们,“宝玉挨打”是《红楼梦》里的一个高潮,从艺术角度看,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高潮的安排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甲生:这个高潮的形成具有偶然性。当宝玉被喝禁在边厅上,他料到挨打是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倘若贾母闻声赶到,电闪雷鸣也就顷刻风息浪平,高潮也就形成不了。高明的曹雪芹就利用偶然性的事件来触发。一是整天转前绕后,陪伴左右,又机灵又贴身的小厮焙茗,偏偏这时不见影踪,倘若他在这里的话,别说吩咐,就是闻到点雨腥味,也早就一溜烟到里面报告去了。可是,这老妈子偏偏又是聋子,把“要紧”听成“跳井”,将“小厮”说成“了事”;把个贾宝玉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都是偶然性的事件。乙生:我认为这个高潮的形成具有必然性。对于荣国府的封建家长来说,贾宝玉是不可或失的命根子,是延荣续贵的唯一希望。为挽狂澜于既倒,支撑残厦于将顷,贾府的统治者在贾宝玉刚生下后就为他铺设了一条仕途经济的青云大道。但是,贾宝玉硬是唱反调,无心于仕途之间,绝意于经济之途。他大骂迷恋于仕宦的人是“禄蠹”,史湘云劝他:“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听了,如针刺耳,大为反感:“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矛盾双方的这些言行都发生在三十三回前,作为伏笔深深地埋藏着。一方强令其邀名取禄,一方偏不就范,双方冲突不已,矛盾的激化也就势在必然。这就为三十三回的高潮提供了充分准备。当经过大大小小的大力侦察和互相摩擦后,对立的矛盾就必然会激化到诉诸武力。这样的高潮的形成就思想意义上讲,有社会必然性;就故事发展的角度看,有情节必然性。丙生:
我认为作者实际上是利用偶然性为必然性发挥作用的。金钏儿投井,雨村临门,是高潮的导因,贾环的飞短流长、造谣中伤是高潮的直接发因,由远及近,脉络清晰,一步紧接一步,层深叠进,一环衔一环,丝丝入扣,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进入非如此不可的境地。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红楼梦》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老师:“宝玉挨打”确实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的形成应该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从前面的相关情节及宝玉与父亲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乙同学和丙同学读得很具体,很准确。而甲同学所谓的“偶然性”不很正确,试想,这种“偶然性”即使一时避免,而根本冲突存在,必然就在以后的某个事件引发下有“宝玉挨打”了。学生:在这场激烈的冲突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众多人物在宝玉挨打这个事件中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请老师帮助加以分析。老师:分析时应联系具体言行来谈。贾政: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贾宝玉: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体贴他人,思想叛逆。王夫人:善用心机,以退为进。王熙凤:指挥若定,管家风范。学生:按中国的传统,父亲教训子女甚至动手打几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像贾政这样下毒手想置儿子于死地的父亲却是罕见的。请联系当时社会的大环境和家族的小环境帮我们分析一下贾政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老师:认清贾政与宝玉的思想冲突:贾政要宝玉读《四书》《五经》,走读书应试的仕途经济之路;而宝玉则厌恶走仕途经济之路,他不爱读《四书》《五经》是因为那些书只是应试的敲门砖,不敷实用,与同学们今天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