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清】曹雪芹
教学目标1.分析宝玉挨打中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史太君(贾母)贾 政王夫人贾宝玉贾环袭人宝玉挨打人物关系图
宝玉挨打有几层原因,其真正的根源是什么?1、表层原因:“待客不周、琪官事件、贾环诬告”。2、根本原因:宝玉不走仕途,不好四书五经,与封建“学而优则仕”的正统思想不符。同时他不计身份地位,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厮混,结交优伶,更是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法。所以,宝玉与贾政的冲突说到底是封建社会里,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的斗争。精读探究-课文内容理解
激烈冲突父子母子夫妻嫡庶主仆在这激烈的冲突背后,我们又能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呢?精读探究-人物形象分析
画像展示请你分析一下图片内容,哪张图片更贴合人物,谁画的更好?请说明理由。提示:可从神态和动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贾宝玉图一图二图三
我们曾总结宝玉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请课文第一、二段内容分析宝玉的叛逆表现在哪几件事上?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三件事。①与贾政雨村会面时“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因为他对仕途的反感;②为金钏儿投井而死“五内摧伤”说明他不分高低贵贱,尤其对被压迫女子的悲慘命运具有珍贵的同情心;③与伶人蒋玉菡往来,并成为至交,互赠信物具有蔑视礼教,平等待人,尊重个性的精神。贾宝玉: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离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贾宝玉形象
红楼梦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叛逆;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体现在爱情婚姻方面;有着民主主义思想,但又无法与封建主义决裂,只能把出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贾宝玉形象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形象。
贾政图一图二图三
文中写到贾政的四次哭泣,请分析其哭泣的原因。(小组讨论4分钟)(1)气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第四自然段)(2)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第七自然段)。(3)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第七自然段)。(4)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到(第八自然段)
请找出文中贾政的四次哭泣,并分析其哭的原因。(小组讨论4分钟)(1)气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第四自然段)一哭——气愤!思想迂腐偏狭,恪守道统他是传统礼法社会的忠臣肖子,是封建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化身。责打宝玉,目的是防范“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2)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第七自然段)。二哭——动情但贾政毕竟是宝玉的父亲,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父子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永远也无法割断的,所以贾政在打宝玉之前“满面泪痕”,想是痛心疾首到了极点。
(3)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第七自然段)。三哭——痛惜!贾政对宝玉这个不肖子不仅感到愤怒,而且感到后继无人、家道衰败的悲伤绝望,贾政和宝玉的冲突暗示着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行将败落。宝玉挨打只是悲剧的序幕,挽歌的序曲。(4)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到(第八自然段)四哭——表明孝道从贾政打宝玉的“虎头蛇尾”表明了贾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思想非常正统的世袭贵族家庭的家长,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和自己一样学而优则仕:(1)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长大的,又是做官之人,自然十分遵从礼法,在维护封建正统时是残暴、冷酷的,因此在得知宝玉做出与礼教相违背的事情时,放下了对儿子的亲情,变得异常严厉。(2)但在所谓正统的礼教前,即贾母面前,又表现了软弱和顺从遵从一个“孝”,变成了“愚孝”,没有原则,没有立场。请找出文中贾政的四次哭泣,并分析其哭的原因。(小组讨论5分钟)
红楼梦贾政在贾府中具有绝对权威。“宝玉挨打”一回充分体现了贾政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他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的封建卫夫子形象。贾政形象
王夫人图一图二
王夫人的表现语言行动老爷自重老太太身子弱有意绝我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忙忙赶往书房抱住板子不让打抱住贾政爬到宝玉身上大哭抱住宝玉大哭提问:王夫人真的有这么爱宝玉吗?王夫人的用眼泪保护宝玉,不仅打动了贾政,唤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保护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表现出贾府中的嫡庶之争的矛盾。
红楼梦课文中她面对宝玉挨打,不敢正面制止贾政,只是哭泣,又怕贾政气坏身体,可见她的尊夫思想有多严重。王夫人与丈夫的矛盾,是贾政往往听信赵姨娘的谗言而不利于嫡党。所以,她劝阻丈夫主要以贾珠早死说事,以柔克刚,为的是争自己的利益。这是嫡庶之争在嫡方的表现。王夫人形象王夫人:善用心机,以退为进。典型的封建女性形象
贾母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贾母的表现语言行动先打死我,再打死他我没养好儿子你教训儿子是为光宗耀祖将来为官作宰,也未必想着母亲喘吁吁啐了贾政一口冷笑两次心疼生气,抱着哭个不停含泪说
红楼梦贾母与贾政的冲突在于如何管教宝玉。贾母溺爱孙子,这是一般老人的常情,她并不反对儿子管孙子,只是对贾政痛下杀手的表现难以接受。事实上,贾母在客观上成了宝玉发展叛逆性格的保护伞。贾母形象
红楼梦如何进行人物分析?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周围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衬托
拓展探究
林黛玉薛宝钗宝玉挨打后,薛宝钗与林黛玉都去看望了他,还记得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分析二者性格,你觉得谁才是真爱?为什么?(小组讨论5分钟)提示:请从动作、语言、神态和宝玉的反应进行分析。
宝钗的表现动作:“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出进来”,“低下头只管弄衣带”。语言:仔细关照伤药的用法,“早听人一句,也不至今日,……我们也心疼”。 临走又提醒“明儿再来看你”。神态:红了脸,娇羞怯怯。心理:暗想若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讨人喜欢了,也不会吃亏。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的表现动作:悲戚之声,无声之泣,气噎喉堵。语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回去再来。”神态: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黛玉“直”,情感胜于其他。宝玉心理:可玩可观,可怜可敬,死也无足叹惜。宝玉语言:哄骗黛玉,并发誓为这些人死也情愿。宝玉的反应宝钗沉稳大方将对宝玉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情深意长,却含而不露。但尽管含情脉脉,宝钗也没有忘记“仕途经济”。因此她的探伤是半规劝半用情,体现了宝钗攻于心计、欲露又掩的个性特征。黛玉看到宝玉被打得如此惨重,她内心极度痛苦说出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并非真的要宝玉改悔。因此她的探伤是真情流露,体现了黛玉感情纯真,能抛弃世俗功利的个性特征。宝玉的反应宝钗的性格黛玉的性格
结论在我看来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真爱。宝玉和黛玉是是当时封建时代的叛逆者,他们两个用自己的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进行斗争。正是这种志同道合,使得他们情趣相投,成为真爱。
课堂小结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一是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或活动常常在一起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王夫人等;二是把越是性格迥异的人越放在一处去写,这样便可以把人物性格衬托得更加鲜明,比如黛玉、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表现。正是通过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具体而清晰地展现出来,使《红楼梦》给我们提供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情画、世俗画。
作业:请找出《红楼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什么喜欢?并谈谈作者是如果进行其性格刻画的?(300字以上)
感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