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各位领导、同行、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练习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共有五篇课文,都与作者或他人的成长历程有关,单元提示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通过对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生活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本课是学生升入初中第一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比较丰富,有的部分还比较含蓄难懂,同时,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心理,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1)对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进行正音和释义,如:正音:渊博yuanbo 觅食mishi 竹筛zhushai 确凿quezao 绣像xiuxiang 秕谷bigu 蟋蟀xishuai传授chuanshou释义:鉴赏——鉴定和欣赏 确凿——确实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难得。 方正——正派。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开了,发出的响声。倜傥——洒脱,不拘束。(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3)体会作者如何在写景记事中渗透思想感情。学习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手要环节”,本节课的三个目标符合课文特点,适合学生学习掌握。鉴于以上学习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此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因而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是学习重点。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学生理解起来相对会有一定难度,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二、说教法鉴于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思想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我将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讨论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问答法、讨论法教学,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具上,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三、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两点:1.掌握读书的方法,逐步学会读书,做到“四到”:眼到——仔细看书,一览文意6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抄录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口到——出声念书,熟读成诵首先要求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圈点批注,学生由于精神高度集中,眼脑作出快速反应,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共同得到锻炼,这样,进一步养成了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2.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要教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琐事,并从中挖掘出生活情趣,表情达意,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使用修辞方法,为写作做准备。四、说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流程,这个流程设计合理学习的效率就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要大打折扣。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设计了两个课时,以下说说我的设计。第一课时:由六个环节构成。(一)导入: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起与所学课文的联系,为此,我采用播放歌曲《童年》片段的方式导入,意在与学生的生活拉近,引起学生的共鸣。歌曲结束后,老师说了这样一席话: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吧!(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对作者,要求学生用名、时、地、评、作的方法掌握。这也是交给学生记忆作家知识的方法。(三)释题: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关注题目。【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采用师生共同朗读或听范读录音的方法。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1.学生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1-8,9,,10—24)2.学生尝试概括内容: 百草园:有趣的景色 迷人的传说 捕鸟的乐趣 三味书屋: 陈设及行礼 作者的老师 读书生活小园中游玩、偷偷画画儿】(五)重点研讨百草园部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写百草园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仔细的揣摩和品析。首先,我要求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认真仔细的默读,并且在默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和语句进行圈点批注,以培养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接下来我会针对第二段内容设计系列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解答,具体问题如下:1. 本段描写了那些景物?【总结: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小蟋蟀;斑螯,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的等等。】2.作者描写这些有“无限趣味”的景物采用了什么特殊句式?有什么样的效果?【总结: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的句式,突出了百草园里到处充满了乐趣,数不胜数。这样写既语言简洁,又突出了重点。】6
3.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什么顺序,从那些角度来写的?【总结:从植物到动物,从下到上,由静到动,有视觉,有听觉,有味觉,有触觉,也可以说是有形、有色、有声、有味。】4.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总结: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态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了这种昆虫鸣声的悦耳。】第二段,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对此段的学习,落实了学习目标2。(六)练习:学用结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由五个环节构成一、检查上一节课学生对字词的掌握:1.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 鉴赏 确凿 臃肿 轻捷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2.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二、继续学习百草园另一部分,分析课文第七段先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七段,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仍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解答,具体问题如下:1.这段文字写捕鸟。是开门见山的写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总结:写冬天的百草园,先指出它比较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又先写不易拍雪人,塑雪罗汉。这样写费字不多,却把儿童爱玩的特点都写出来了。】2.找出文中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总结: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的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同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从而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2。三、思考教材练习二(2)问题,过渡句的作用。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情。】.四、学生活动,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2.6
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味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3。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 为完成上述三题,四人小组展开讨论。【明确:1。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2。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鲁迅对他进行了A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B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3。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只要紧扣文章内容来谈,言之有理都可,应给于肯定。如,认为枯燥无味,可从繁琐的礼仪、教学方式的单调、不允许学生提问、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方面来谈。认为欢乐,可从老师较为开明、老师知识渊博、有机会便跑出去玩、老师读书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等角度来谈。】4.讨论: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③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五、探讨主旨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6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两次讨论的意图均是让学生积极思考,熟读文本,养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对教学目标3的落实。六、练习、拓展:1.仿照雪地捕的过程,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2.学习课文后,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可以进行讨论。【提示:(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 3.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台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那位老师。4.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以上练习、拓展从不同的维度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力图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六:说板书: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我采用的是内容归纳式板书,设计如下:第一课时百草园:(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第二课时百草园:(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三味书屋: (1)陈设及行礼 (2)作者的老师 (人物描写)(3)读书生活(4)小园中游玩(5)偷偷画画儿6
对比的写法、时空的转换板书与授课同步进行,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