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七语(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备课:2010-2-25上课:3月日主备:审核:七Ⅰ语备课组七()班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方法导航】1.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2.记叙的感情色彩。3.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自主学习·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清理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掌握。确凿()菜畦() 桑椹()轻捷()油蛉() 斑蝥() 缠络()攒() 珊瑚() 高枕而卧()豁() 敛() 脑髓()陌生()鉴()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上()传授()书塾()渊博()蝉蜕()拗过去()盔甲()东方朔()倜傥()2.解释下列词语确凿——攒——敛——人迹罕至——鼎沸——方正——3.收集资料,简介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你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写在下面。第3页共2页
学案——七语(下)№1【合作探究·走进文本】1.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2.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段落,并说出理由。提示:用我认为最精彩,因为。(朗读出来)例如:我认为本文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因为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栏经过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本段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我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出阅读感悟:3.文章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三味书屋先生是怎样的人?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5.作者写在三味书屋上学时,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画画等的目的是什么?概括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背诵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2、7段)(小组间开展竞赛)7.佳句积累,提升品味: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写话,可描绘景物,亦可写场景。②仿造第七段“雪地捕鸟”用不少于六个动词写一段话。第3页共2页
学案——七语(下)№1第3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