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作文“二种能力及几种关系”的一点思考北京一零一中学周曼云
考场作文的过程是:考生------1.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2.展开合理联想,3.找寻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4.从而表现出一种深度关注和具体思考.考场作文展现的是考生思维的合理性新颖性深刻性
考场作文展现的首先是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依此判断作品属于原创而非抄袭或宿构.此环节侧重考察审题立意能力.(俗称不跑题)其次是立意构思上的新颖性\深刻性,据此考察构思行文能力.(即是写得好)
高考作文的几种关系:虚与实收与放情与理理与趣大与小稳与变
笼而统之,学生应具备两种能力:1.虚实转化的能力指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学生能够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从容转换的能力。这里把具体的人、事、物、景,称为实;把抽象的看法、道理、精神,称为虚。无论怎样的作文命题,不外乎是让考生写生活,谈认识,因此,构思中的虚实转化就显得很重要。
由故事(现象)引出道理,再由道理去审视生活,最后对生活现象做深入的思考,产生感悟与认识。它呈现出一个较为典型的转化过程:材料(实)→道理(虚)→生活现象(实)→生活感悟(虚)。第一次转化,即从材料到道理的转化如果出了问题,学生的作文不是跑题便是陷入僵化,我们可能普遍认为跑题最为可怕,其实两种倾向同样值得重视。
(侧重在材料作文)虚实转化能力材料(实)具体的这一个,而非独一个↓审题立意分析,概括,提炼事件蕴含的道理道理(虚)抽象,普遍意义观点\认识↓类比联想,剖析生活生活现象联系社会生活(宽与窄),结合自(实)身感受(深与浅),更为广泛的个(具)体↓(体现此话题的存在价值,普适意义)生活感悟抽象,理性上升为更高层次的认识(虚)
有些学生第一步就出了问题,即由具体的材料提炼出抽象的观点(实到虚)过程中有所偏颇.----审题不过关有些学生是在论证过程中逐渐偏离中心,即是由虚到实\联想类比过程中把握不住方向,分析展开出了问题.----切题意识差(行文能力弱)
审题示例:2008海淀一模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示例一:“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陆游的一首短短的诗,写出了人生和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什么原则?学生在首段没有阐释清楚,可以说,他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不够准确,形成的认识缺少根据,所以立意偏题了.
那么在后文中作者如果谈这原则是“自己作茧自己破”,那当然不能算做跑题;问题是,在首段中撇开材料的重点和实质,直接提出“坚持原则”的文章,后面大多是以“坚持原则”为话题展开论证了.否则何必绕此圈子呢?可以推断,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似懂非懂(或完全不懂)学生审题的能力甚至于审题的过程大都呈现在文章的第一段,考场作文的首段往往是学生释题与破题能力的展示.
示例二:蚕从春天开始就日复一日的作茧,终有一天,它化成蝶,飞上天际。但并不是所有蚕都有成蝶的一天,可人们依然会被“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感动,所喝彩。重要的不是破茧后的美丽,只要为此努力过,看到辛苦后留下晶莹的蚕丝,就足够了,无悔了。较之示例一,此篇破题意识很强.
破题的过程:蚕从春天开始就日复一日的作茧,终有一天,它化成蝶,飞上天际(对四句诗的分析正确)。但并不是所有蚕都有成蝶的一天(正确,为什么?会怎样?),可(往哪转?)人们依然会被“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感动,所喝彩。(感动\喝彩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解释)重要的不是破茧后的美丽,只要为此努力过,看到辛苦后留下丝般晶莹的蚕丝,就足够了,无悔了。(此认识在原材料中的依据是什么?
示例二:重要的不是破茧后的美丽,只要为此努力过,看到辛苦后留下晶莹的蚕丝,就足够了,无悔了。此认识在原材料中的依据是什么?为此努力指为破茧努力?为破茧努力是冲破丝的包裹,怎能留下晶莹的蚕丝?说法含糊不清,甚至互相矛盾.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学生思维中的“想当然”,此材料有“作茧”字样,于是自然联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句子,这句子的意思“我”懂啊,于是----用已知代替不知,用B替代A.
示例三:陆游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这句诗无疑在表明人的一生都在“作茧自缚”,丝吐尽的那天,便是我们的末日,我却更喜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那份不计回报的无私,无私其实并不是作茧自缚。
破题\释题的过程,是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作文材料,阅读\理解\分析\提炼观点形成自己判断的过程,也是阅卷者初步判定文章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
示例四:(原诗略,老师注)春蚕作茧,是为给自己提供相对安全、舒适的发育环境,使他们可以安心的发育自己,待发育完全后,破茧而出,一飞冲天。(理解正确)--但不应该把茧做得太厚,--请把茧做得薄一点。是否出问题了?太厚不能破茧,有理;薄一点?意味着时间的缩减,时机不成熟,那蚕蛹能长大从而破茧而出吗?怎么个薄法?替他紧张!
①若是勤奋,则会破茧而出,迎来灿烂春天②若是不勤奋,就无法破茧而出③勤奋的意义——邓亚萍的勤奋上来就是“勤奋才能破茧”依据不足,有所偏离;由“勤奋才能破茧而出”到后面的“勤奋”,论述的话题开始转移。示例五:
审视原材料: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比喻做某事的结果反使自己受困。亦比喻束缚自己。可怜;活该;自作自受;罪有应得如示例三
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关键词;主要信息:(可)钻破—(已)缠缚;自缠缚----亦在我钻破亦在我:强调可以自行解脱;自我解放一朝眉羽成:一朝,一旦;眉羽成:条件成熟人生不幸而自陷泥淖(困境),莫惊慌,别沉沦,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自我解放
还可以有下面的理解:“作茧自缠裹”是为了那一朝的钻破即破茧而飞,羽化成蝶,绽放人生最绚丽的光芒,亦是一种涅槃重生,再造一个自我.重新审视这四句诗彼此呼应的关系: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对“作茧自缚”的重新理解:还是简单的“自--找--麻烦”吗?
自我约束;自找困境;自我封闭外界嘈杂(乱—静)一帆风顺(热—冷)长途探索(迷—清)无论是自我封闭还是自我放逐,目的都是为了那一朝的钻破.一段时期的茧封或是焰炼,对于蚕、蝉、蝶的涅槃过程是必需的,因为它是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蜕变升华的过程,是对旧我的毅然决裂,是对新我的无限期盼.所以,再来思考“蚕的作茧自缚”过程,就会觉得它变得格外美丽,充满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可能还带有几分悲壮的色彩.
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审题写作的角度侧重作茧侧重破茧作茧有何意义(为什么要作茧)如何作茧作茧的过程如何作茧要忍受什么联系后者----破茧破茧有何意义(为什么要破茧)如何破茧破茧的过程怎样破茧要忍受什么照顾前者----作茧联想和感悟
人生如同春蚕春蚕的特点蚕长大—吐丝—结茧—羽化成蝶人生如春蚕人成长—积累—历练—走向成功作茧自缠裹自我保护、积蓄力量经验智慧、屏蔽外面环境眉羽渐成,破茧而出突破旧我、旧思想、旧传统,恶俗、权威、错误的观点等束缚而走向成功。在作茧的过程中,是要承受痛苦、磨难,耐得住寂寞、孤独等等“破”的过程充满痛苦、艰辛、磨难,需要有勇气、胆量、智慧等
蚕的作茧过程:黑暗;拥挤;压抑;孤独;寂寞意在钻破,重在恢复和还原,打破原有的框架模式;为光明而忍受此时的黑暗.意在升华,苦难变成甘甜;压力转化为动力;或者把孤独当作享受,是一种更为高远的境界.
学生例文片断一:人发明了门,就像春蚕作茧一样,将自己束缚了起来。记得诗人陆游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的,人生如春蚕,造门如作茧,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春蚕这样,敢于钻破自己造的门呢?(立意正确,但自造比喻使文意繁复)
学生例文片断二:春蚕作茧,总是令人想起作茧自缚四字。好似作茧便是要捆住手脚,自此陷入自我束缚的怪圈。其实不然,作茧正是生命最美丽最可贵的过程,便如春水漫涨前冰河封冻的寒冷般,挣扎、艰难,却蕴蓄了一整个冬季的能量。只待那阳光暖照,便汹涌勃发。蚕如此,人亦然,只有经历了漫长的忍耐与挣扎,所有积聚的生命力量才能迎来最后一刻的爆发,就此,破茧成蝶。
作茧,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啊!好似抛弃了天空,也似被世界抛弃,却要在这一种孤独的境味中完成自我修行,完成自我的认知,还要完成与自我怀疑的搏斗。因这作茧的孤独,太容易摧毁人脆弱的心灵,却也因如此,才能炼出真正顽强的灵魂。不只是准确,而且是相当深刻
学生作文片断三:陈丹燕为郭婉莹作传时,时常拜访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看她化着淡妆为自己沏上一壶醇香的英式下午茶,嘴角仍是那抹清浅却温暖的微笑。陈丹燕说,在面对这位老人时,她一再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软弱,因她不知一个人是如何做到在受到外界不断的压迫之时,依然选择冲破自怜去迎战困苦与煎熬的。
换作我们或许也难以做到。毋需说文革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就在平日里的挫折与悲苦面前,我们也多是呼天抢地,用自怜将自身完好的包裹,不去面对,更不去挑战。这正应了那则关于“茧”的隐喻。作茧自缚的人,因对于外界有所恐惧,对于艰难困苦又没有足够勇气直视,而终日惶惶于自身的小世界里,最终,如毕淑敏所言,他们的世界永远只是一个茧。破题与立意,分析材料与论证观点同时进行
我们应当怀着对生命最本真的担当,去为自身负起生而为人的责任,那即是,敢于承担,敢于接受遴选,不畏惧尚未遇到的困苦。破茧而出的过程是一次受难,但绝不是非难;破茧而出的结果是重生,但更是新生。生活从未欠我们一个天堂,是我们身陷重重茧丝之中,而无力观望。
1.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2.展开合理联想,合理性此文题和一般意义上的材料作文,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相对要高.如果审题关不好过,学生的行文思路必然受到限制和拘束,当然不容易出现一定数量的上乘作文.传统写作学强调“放胆构思,小心成文”,我们现在训练写作时如果要求学生过分地小心构思,那他们也就只能小心翼翼甚而胆战心惊地成文了.
“放与收”的关系如果审题放开,学生立意跑偏;如果审题不放开,学生构思跑得不开.审题范围合适,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一定的开放度,立意可深浅,表达可抒议,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发挥真实水平的题目?从07和0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说起:3.找寻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新颖性题目具有普适性(开放度好),视野开阔,思维有宽度,聪明有积淀的学生体现出较强的转化能力.4.从而表现出一种深度关注和具体思考.深刻性
转化能力3.好找寻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新颖性,驾轻就熟,有话可说,言之凿凿,从而----4.易表现出从而表现出一种深度关注和具体思考,独特性,创造性,深刻性普适度高!学生从容自信教师轻松过关
高考例文:文学,需要凝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亦浓亦淡的初春之意一下子笼上我的心头.我无声而叹:既然“看不见”,何以得知“细雨湿衣”;既然”“听无声”,又何以觉察“闲花落地”;为何无形无声却能感人至深?我想,那是诗人的心灵默默地“凝视”着这不易察觉的春天.文学,需要凝视.
(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诗)(2)亦浓亦淡的初春之意一下子笼上我的心头.我无声而叹:既然“看不见”,何以得知“细雨湿衣”;既然“听无声”,又何以觉察“闲花落地”;为何无形无声却能感人至深?(一组耐人寻味的追问,是对原诗进行合理深入的解读,是为下文推出“文学,需要凝视”所做的合理铺垫)(3)我想(先问后答,导入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那是诗人的心灵默默地“凝视”着这不易察觉的春天.文学,需要凝视.(亮出观点)文学,是作者确定的题材领域;凝视是通过阐释原材料提炼出的角度.根据材料提炼出合理的新颖的观点,然后把它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领域,是考生面对考场作文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高考例文二:请送我一片轻轻的爱“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曾经长久地痴迷于徐志摩的安静.想象中,大爱也应该是这样吧,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给人以长久的慰藉与感动.(间接灵活地引出观点,也是在破题)而近些年,中国的慈善事业如全球气候一样持续升温.我却不知为何对种种如明星义演义卖\大款一掷千金的“爱”感到一点点冰凉--这种喧哗高调的爱,慢慢稀释了我眼中的泪水.
理想中的爱应该是安静的,是细雨湿衣般的不为人知.从取材上看,一篇好的作文绝不泛泛而谈,而是将一个普适性较强的题目与自己关注的熟悉的生活恰当对接,无疑是智慧之举.恰当对接,即是根据文题的内涵寻找建立它与个人体验的相似相通点,这一点是普遍的更是独特的.
细雨湿衣般的不为人知的爱自然是默默奉献的爱(对接),事实是更多考生据此所谈的多是父母师长的爱,而此篇的新颖性在于:作者把关注的焦点指向了虽蓬勃发展却高调宣传的慈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恰当的对接),文章深刻与温情并存.
二.优化思维的能力即不断训练自己能够主动想问题,更能够拓宽思路,能够深入思考事理本质,使文章具有启发性。简言之,思维的宽度与思想的深度,是我们对考场作文的期待。作文题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作文中思维的宽度和深度的有效展示.有些作文题目非常适合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度,宽度不十分突出.一般来说,思维宽度较好的作文题目,能较好激发学生的作文深度.
思维深度练习:2007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全文不少于800字。
(一)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春天的美好品格:美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象地说)默默奉献(直接表达)大爱无声\言(文学表达)前者明确,后者新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大爱无言”深刻?大?爱无声?大(深,博)爱无言(不求回报,不计得失)深----父母师长博----雨润万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鲁迅)雷锋式人物(过去)历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当代)
感情态度:让人感念,令人尊敬,值得赞美我们真的由内而外感念赞美他们吗?(受益者,公众角度)社会对待默默奉献者(无声无私滋润万物生长的春雨)的态度如何?(施动者角度)是否值得追求恬淡的做人境界?思考到这不仅是思维深度的进一步拓展(考生一窝蜂地高唱赞歌),它还关涉到写作中常常被忽视的“理与情”问题.
情与理关系病文示例:但丁本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在旁人眼中,他完全可以在富余快乐中度过他的一生,然而但丁在走上了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与教会和封建势力针锋相对,在追求人文主义的荆棘路上苦苦探索。为此,他被判终身流放,永远不能回到故乡。面对外界的种种非议,但丁坚持走完自己的路,他集毕生之精力写出了呼唤人性解放的战歌——《神曲》。他在贫穷与悲伤中找到了安慰与寄托。他虽然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但他却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
修改示例:贵族出身的但丁,同样选择了一条“前途未卜”的“非常之路”----探索人文主义.世人的诟病,教会的打压,乃至终身流放的重刑,这条“荆棘”路上的苦难艰辛比起高健所承受的非议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但丁却始终走得如此坚定.经典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坚持自己所选择的,即使那是渺小卑微而不入众人眼的,也终有成功之日.“走投无路”的绝境都可以安然度过,眼前这些小小的质疑又何必挂怀呢?
叙例字数明显减少,但论证的力量却加强了;因为叙述不仅有指向性,且含有议论成分.分析中抓关键:但丁和高健有什么关系?但丁对高健有何意义?不是油水分离简单的叙+议不是唱高调式的空谈大道理
情理关系:合情合理,入情入理否则既假且大又空,声嘶力竭,扯大旗.既说服不了别人,也难以打动读者(阅卷老师).其中原因是议论文中,说理缺乏真情实感,甚至自己连自己都无法说服无法感动;也可能是不懂得写作中的一些技巧.学生作文有些能以理服人,更多时候很难做到以情动人.
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渺小者的不受重视;清欢者的不流世俗;曲高者的难觅知音;奋斗者的孤独历程……学生思维的深度,有时体现为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形象;有时表现为不断突破思维定式\体现独特认识的过程.
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恬----静(宁静详和),淡----泊(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恬静做人;安于(恬)淡泊何为“淡泊”“宁静”呢?
2007高考作文示例: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人在歌咏春天,歌咏春天细雨的温润,闲花的悠然,更是在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和淡定的生活态度。只有智者才能超然于物外,守以心灵之高洁,而在浊世中开出恬淡之花。
庄子逍遥游于天地间,他摒弃世俗的缠绕宁做一鱼在涂中曳尾。庄子的恬淡在于他宁清贫生活不做官场小人;庄子的淡定在于他宁持行竿不顾而不接受士人之邀请。他于富贵之乡牡丹花海走过却仍一身清爽,他于浊世中超脱世外,做那自由之人。他守护了他心底那最易被常人所忽略,被世俗所侵染的一块圣地,以高洁之水滋润、灌溉他心底的那颗恬淡的种子,终于开出高洁之花。那花是默默然地开于自然,恬淡间是一位老者的拈花一笑。
陶渊明,一个在入世后选择出世,一个在官场中选择隐逸的人。他的心是恬淡的。那恬淡是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是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坚信,是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超然。或许那“听无声”之时是孤独的,寂寞的,但智者却以其信念与孤独共舞那份寂寞中的坚守,那份坚守中的淡定将其所经历的苦难换化为他人性的宝石,在历史长河中绽放亘古的光芒!“闲花落地听无声”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那是恬淡中的从容,从容中的随性,随性中的超然……
李白——一个响彻整个盛唐的名字。然而在当世,又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他呢?他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他的孤独不是因他不能位高权重,声名显赫,只因没有一个真正理解他的人。于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绝决,让他选择了内心的淡定。他周游各地,做一超然世间的白鹤,在自由中收获恬淡与从容。是什么铸就那些传世名作,是他对世间的理解,当他深深理解并懂得后,他学会以淡泊游于自己理想的天空。只有内心豁达的人才能体会“闲花落地听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那“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不仅仅是那一个个放荡不羁的文字,那更是李白超然于物外的那颗心的无声的倾诉!
唯有恬淡,人们才得以在喧嚣中找寻片刻的宁静,唯有淡然,人们才得以在混浊中做忠于自己内心的高洁善良之事。智者以其行告诉世人,以其心影响后人。何不在乱世中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恬淡,用心去感受“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境界!文章优点有二:一、熟中显巧。文章援引三个事例中的人物,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中学课本里有,因其个个是“大家”,课堂上老师讲得详细,学生学得透彻,所以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下能想起、使用这些熟悉的材料,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有轻车熟路之感。本文内容上
显得厚实丰富,论证上较为深入透辟,也正得益作者对这三个人物的熟知深知。当然,使用材料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它与主题贴合,与文题贴合。本文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二、平中见奇。取材不新的文章不见得是平庸平常的文章,所谓文无定法。本文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它有典雅秀丽的语言和生动流畅的表达。几个并不新奇的事例,在作者笔下却别有一番“风味”。写庄子,句式较为齐整,语势流利畅达,与所写人物的精神气脉贯通融合,重在赞美其高洁的品格,淡定的心性;写陶渊明,大量引用他本人的诗句,颇有点“以其诗表其心证我文”的意味,重在增强文章论辩的力量。
不足之处是,文章作者似乎对“恬淡”“淡定”的内涵理解得不够准确深入,什么样的表征下是内心真正的恬淡,什么能造就真正淡定的人生,“恬淡、淡定”跟“与世无争,世不关己,逃避怯弱”有何不同……文章至少应当从某一方面深入下去,否则,就有“从头至尾把几句与中心观点有关的话来回重复”的嫌疑。另外,李白的例子是在说明恬淡还是在强调他“不得以而超然物外”?如果是后者,那就有悖于所要表达的主题了。本文侧重在印证式证明,而非论证式分析.
教师示例:思维的深度拓展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自在?还是朱熹“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行坚定”的随和?或是“难得糊涂”的豁达?古往今来,概无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淡泊”之人,皆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心态平和,操守清廉.1.正面回答恬淡是什么,对恬淡的内涵做出准确\独特\深刻的阐释.这是行文的根基.
淡泊,是种境界。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是无法“淡泊”的,他们眼中的淡泊不过是种“平庸”和“玩世不恭”。“淡泊”是一种胸怀,锱铢必较、气量狭小的人是无法“淡泊”的。淡泊更是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节操高尚的人向往淡泊。2.泛谈:以上没有借助事例,直接简要分析,直言恬淡是什么.在三段中各加入一个事例,就是一篇不俗的文章.学生有事例,没分析.事例的特点是"形"像.
3.深谈:淡泊,是一种宽宏的气度。这种气度不是小肚鸡肠,而是宽厚、仁慈的大度。心胸狭窄者,永远也走不进淡泊的境地。能做到不争名利,不争宠于阿谀奉承之中,不心存嫉妒,让平静的心中有一股自然的荡气与豪气。让超然与洒脱、从容与镇定来为自己找一个淡泊的心境,让自己在平衡的心态里,品味出宽阔心中的内敛韵味。
恬淡,是一种内在的深度修养。身居陋室而有自己的生存乐趣,在心灵的桃花源里,寻觅着他人看不到的幽静。让宁静的内心世界,蕴藏着风格的高尚,把红梅与松柏做为自己的良师益友,用完美来点缀自己的人生。理智地将七情六欲看轻,将自身的疾苦与失落看淡,让自己在从容淡定的熏陶中成为一个心理上健康、人格上健全、有修养、能宽容的人。
4.模仿学生的三段论:恬淡,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度。这种风度中,潜藏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和敏锐的智慧。恬淡中的成功者不矜夸,不用千里风雨人生路的感悟来装点自身,在成功后淡然地看待所取得的成绩。恬淡中的智慧者不浮躁,不用万卷诗书来做外表的修饰,在寂静中默默的耕耘。恬淡中的求索者不患得患失,不计较是否有颇丰的收获,也不计较失大于得的比例失调。
5.从反面谈:以下阐明什么不是恬淡,什么看似恬淡,什么是伪恬淡.有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无心奋起,于是自我标榜“淡泊”,这是误解,淡泊不是消极。有人在感情游戏中颇受挫折,心灰意冷,于是声言心如古井,再不掀波,从此“淡泊”,这同样是误解,冷漠不等于淡泊。雄心万丈而壮志未酬,于是标榜“淡泊”,这是颓废者的自暴自弃;无才无能而碌碌无为,却也号称“淡泊”,这是失意者的自我安慰.
6.最精辟之谈:最有价值的分析.一语中的.恬淡,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心态。是有所求而亦无所求,无所求的是最庸俗的功利目的,而有所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7.摆明现实意义: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繁华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肯于乐于奉献的人,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仅是思维深度的问题,也是思维厚度的问题.2004年例文
守与变稳写活深秋,蝉声已经隐去。树上一只蝉蜕,在阳光中显得愈加透明。那是蝉从蝉蛹变为蝉时蜕下的壳儿。一个孩子仰视着蝉蜕,好奇地问:“它里面怎么什么也没有啊?”孩子的爸爸说:“怎么会呢?它看似空的,其实里面很丰富啊!如果材料给到这----
北京卷作文题的特点在于有充分的提示:——那里有蝉蛹在泥土中拱动的艰难,有蝉蛹蜕变时脱壳的挣扎,有蝉儿在枝头的高歌,有蝉蜕在秋风中的大安静,甚至有它在泥土里度过的1500个日夜……”幸亏~善意的提示,慈祥的老爷爷.感谢!也是温柔的陷阱.如何利用文题中的提示语?王蒙
2009年北京高考例文题目民族的比重生活的缝隙发掘潜力,创造奇迹石,沙,水----浅谈红楼诗词对全书的作用柳暗花明又村那满满一瓶约烂的词换个角度顺序使人生灿烂优化生命为童真留下纯真的一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拿出一管白色的颜料,问大家:“看到白色,你们会想到些什么?”有的同学说:白色,如雪,如玉,干净,圣洁。有的同学说:白色,适合做底色,任何颜色在它的衬托下都更加醒目。有的同学说:白色,很脆弱,一旦染上其它颜色,很难洗干净。
有的同学说:白色,具有诱惑力,一看到它就让人禁不住想补写或补画点儿什么。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初的颜色,花花绿绿都是由白色生成的。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终的颜色,很多东西洗到最后就发白了。有的同学说:白色,很神奇,曾经大红大紫的都可能变得苍白,唯有白色永不过时。
也有的同学说:白色,并不一定符合今天的审美标准。……老师又问:“你们说的这些,能找到生活依据吗?”课堂上再度热闹起来。读了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白色”的感悟。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标题自拟;⑷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⑸不少于800字。
大与小或虚与实感悟“白色”----雪白雪----白阅读
北京,长冬无雪,乍暖还寒。就在昨天清晨,推开窗门,久违的清新空气迎面而来。即便天色迷蒙,但那满目的银白色早已在第一秒将欣喜映射上人们的脸颊,整个城市不禁惊呼:下雪了!1.有人说,这场春雪涤荡了北京天空和人们内心的阴霾,这个世界因雪的修饰和衬托而变得格外美丽,所以雪是美容师。2.有人说,雪的另一面是对真相的掩盖,行走在雪地上,我们不知道哪里是平坦的路,哪里是潜伏着的陷阱。
3.也有人说,2008年南方的那场灾难也由雪而来。所以雪是这个世界最无情最冰冷的破坏者。4.也有人说,雪外表冰冷,而内里“火热”。你看,雪被下有酣眠的春草,江河中有它倾心的投入……5.还有人说,雪温湿了多少文人骚客的心灵,催生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6.还有人说,中国人自古对雪就情独钟,雪的品格似乎就是他们的品格,雪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追求的精神。7.还有人说,也不尽然,易溶解、易污染、易变化也是它的特性……老师说,大家的认识都很好,请同学们再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物也和雪有着惊人的相似点呢?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800字。
文与质,表与里内容与形式
谢谢各位高三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