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针对诗歌’浓缩的精华“的特点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1)抓住诗歌的意象。(2)深究诗歌的题目的含义(3)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句或者关键词。(4)诗歌折射了什么样的哲理。(5)诗歌能反映了怎么样的现实。(6)由果推因,凡事要问个“为什么(说)”(7)议论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一、审题立意材料是一首短诗,共四句,短小精悍,寓意浅显明了。意象:意象的特点:寓意:
诗歌解读首先,通过关键语句,把握材料的感情倾向。 “照了一辈子人”“没有照见自己”“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单看前两个短语,似乎还有赞镜子无私奉献之意,如红烛如春蚕,但后一句最关键,定基调,结合三句,诗歌意在批评镜子只能鉴人,不能鉴己;只能明察秋毫别人的得失,却看不到自己的庐山真面;只能知人,不能知己。
诗歌解读另外,还有关联词,“就是”“才”也可以作为佐证。表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深深的惋惜,是浅浅的责备,是淡淡的批评。由物及人,诗歌意在告诫我们:不但要知彼,更要知己。要认清自己,不但要知人,更要察己,不但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别人,更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
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 知人更要知己。辩证地谈,前者作铺垫,着重论述后者。2、 以人为镜,看清自己3、 诤友——生活中的明镜4、 知音——人生的一面镜子5、 要利用好对手这面镜子,看清自己6、 以史为镜,看清自己7、 反观自省,吾当三省其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8、 要认清自己,着重强调认清自己的意义
偏离材料的立意:1、 人生只为付出2、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伟大3、作一面干净的镜子
(200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1、距离产生美。2、透过现象看本质。3、理想和现实。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错觉 泰戈尔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这则小诗的内涵要深刻理解。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这个解释很好理解。再看诗歌的内容,这首小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河的“此岸”与“彼岸”的“叹息”或“长叹”。它们为什么“叹息”“长叹”呢?原来,一个说:“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一个说:“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也就是说,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这是做这道题审题的关键。
(1)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2)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
二、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再现生活情景。在理解诗歌内涵之后,我们要准确而自然地由此及彼的联想到现实生活,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能正视生活中一切不如意,从而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或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要留心皆有发现。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幸福,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珍惜。我们可以对彼岸的“幸福快乐”憧憬向往,但更应该去珍惜身边实在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
作文题目《抓住身边的幸福》、《给错觉纠偏》、《何必攀比》、《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做自己主人》、《别只盯住远方》等
2010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首诗蕴涵哲理的部分是在后两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前两句是为后两句陈述、交代、铺垫的,我们在近乎大白话的诗句中挖掘出其蕴涵的哲理,需要我们对诗句语言的正确把握,运用发散思维让诗句的哲理和我们所了解的现象和我们的思想发生联系。这道作文题审题很关键,“菱”、“稻”、“荷花”这三种水中生长的植物,对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这就是所谓诗蕴涵的哲理。由此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联想,我们可以谈对事物的处置态度,可以谈用人的智慧,可以谈给自己找准位置,甚至可以谈不同国情的国家的发展的道路,等等。“意在笔先”有了好的正确的立意,再有好的表达,作文你一定能“举止闲暇”,高分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