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作文评讲一、 叙事类材料作文材料类型 根据材料中的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等关键要素,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三类,多则材料,多个人物、多个对象对多个事件。二、 立意方法详解 1.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人(或一类人),一个对象(事或物),只讲述一个故事。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局。这类故事或来源于现实生活,时政新闻,或来源于寓言故事。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让考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比较深刻的认识。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概括事件;第二步,抓关键句;第三步,由果溯因;第四步,探究深意。例: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审题立意过程: 第一步,概括事件:探险人员在山洞中点燃蜡烛,发现大量大蝴蝶,虽然屏住呼吸,放慢脚步,但数日后再去则发现蝴蝶已退到山洞深处。 第二步,抓关键句: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第三步,由过溯因。大蝴蝶为何会退到山洞的深处?虽然探险者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而离开但蝴蝶还是对人类不信任。 第四步,探究深意。从以上三步,故事、关键、因果都已经渐渐清晰,是要反映人与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所以可以立意为:对自然应有人文大爱,关爱自然哪怕是微小的蝴蝶,给他们生存空间;保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倡导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如果不从这么四步出发,有些同学可能就会抓住“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来立意为人类懂得关爱动物。或者抓住“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立意为细节影响大局,细节决定成败等。这些立意都是没有抓住整个事件的关键核心。 2.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在一则材料中出现多类人物,他们的观点、行为等不同。主体事件只有一个。具体做法为:第一步,找出有效对象。第二步,概括有效对象的行为。第三步,分析其行为所体现的内涵并分对象立意。 例:2006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第一步,本材料涉及哪些对象?哪些是主要的?通读材料发现有乌鸦、牧羊人、小孩、老鹰、小羊;分析后发现老鹰和小羊不是主要对象。 第二步,这些主要对象都有哪些行为(抓关键句)①乌鸦: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②牧羊人:对乌鸦行为进行评价:它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③孩子:说乌鸦也很可爱。 第三步,分析行为的内涵并分对象立意。①乌鸦;要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②牧羊人:不能盲目机械模仿、照搬;③孩子:敢于尝试,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这类材料分析,只有通过分对象立意,才能准确把握,并确定出自己最佳立意角度。 3.多则材料多个故事对同一主题。材料中出现多则材料,粗略一看发现,材料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内容很庞杂。需要采用的方法是:第一步,概括每则材料故事梗概,特别一提的是,很多考生总认为这个步骤是多余的,其实概括主要故事的过程就是把握核心人物和事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自然的把那些无关东西去掉,让立意能切中而不偏颇。第二步,寻找异同,认真对比两则材料,看看有什么异同点。第三步,由果溯因。 例:2011年重庆卷
材料一:香港大学的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第一步,概括故事梗概,第一则:校工袁苏妹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被誉为“荣誉院士”,第二则: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被评为“感动重庆”人物之一。 第二步,寻找异同,认真对比材料发现两则材料:人物都在学校,都对自己的工作数十年的坚守;都用有爱心的在做事,为自己的工作倾注了情感;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情,最后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第三步,由果溯因,袁苏妹为什么会被评为“荣誉院士”?赵世术为什么会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经过分析后会发现两人的成功都与他们的共同品质有关。于是就可以立意为:为事业倾注感情,对事业情有独钟;平凡的事情认真做好也会成就伟大(平凡与伟大)。三、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1.原题回放每天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32岁的谭超是烟台大学一个快递代理点的快递员。他还有一个身份——延边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白天送快递,晚上一头扎进文献堆,在厚厚的史料中探究古代东北亚历史问题。现在,他成为这个快递点的老板,被誉为国内学历最高的“博士快递哥”。每年,北京大学保安队都有20余名保安,通过工休时间自学和免费旁听北大课程考进大学。17年来,北大保安队共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这些保安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北大;还有的考上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教授。这两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2.思路解说先找出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对比材料的异同点找准立意。两则材料都谈的是人生规划选择问题。材料一的故事概括为博士生谭超边做快递员,边学习。材料二的故事概括为北大保安通过自身勤奋努力考取大学。首先,从故事本身来看,二者都提到了学历与工作。就事论事,保安可以考大学,博士生为什么不能做快递员呢?职业无贵贱,任何工作都可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社会发展了,职业的选择是多元化的,并不一定要学以致用。北大屠夫陆步轩,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清华网红主播他们都是高学历人才,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凡的成绩。反之,起点低的北大保安,也没有囿于自己的工作与身份,完成了美丽的逆袭。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提炼观点:职业无贵贱,每一份工作都可以是施展才华追求梦想的平台。其次,分析谭超和北大保安作出不同选择的原因。材料一:博士谭超现阶段身份是快递点老板,作为在读博士生,谭超需要支付教育的费用,又要承担家庭的压力,他的这种选择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之间找到了暂时的平衡,既减轻了经济压力,又没有放弃学习;既兼顾了眼前的现实,又没有停下追求未来的脚步。我们找文中对谭超的描述关键句“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白天送快递,晚上一头扎进文献堆,在厚厚的史料中探究古代东北亚历史问题”。从材料来看,并未对谭超的选择持贬低态度,反而肯定他的踏实工作、勤奋学习。材料二:北大保安通过自学或旁听考进大学的故事非常励志,他们之所以能考上大学是因为没有局限于保安身份这个现实,在做保安的时候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真正诠释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文中对这些保安的描述语句为“这些保安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北大”。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提炼观点:立足现实,追求远大理想。特别提醒: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需要整体阅读,不能只就枝叶末节立意。还有一些同学受上次漫画作文“楼梯?电梯?”的影响提炼观点谈选择,如:择佳径,成大事。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相时而动,相机而动,理智的选择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可是谭超和北大保安他们做出的选择并不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材料中描述的重点在他们不苟且于现实,努力追求梦想。3.参考标题《何处不能展才华》《泥潭上方有星空》《贫瘠的土地上,让梦想起舞》《向往远方,风雨兼程》《现实折不断理想的翅膀》《左手人间烟火,右手学海书山》《心有远方,自不甘于苟且》《抬头是山,路在脚下》《勿以职业论英雄》《英雄何必问出处》《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4.优秀作文
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梁姝昕谁说为生计奔波的生命没有沉静厚重的领土?快递哥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历史悠长的国度。谁说漂泊在城市,卑微的理想没有光芒的折射?北大保安用纯粹的步伐跨越了生活的界限。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充盈的生命高于生活的局限。生命的价值并没有限制——只是大多数人习惯于画地为牢。出生的家庭,成长的路途,社会的角色……我们似乎被这个世界定义了。在界限之中,我们将目所能及之处,默认为界限的边缘,不可逾越,亦不可触碰。其实在视野的极限之外,还有一片更加辽远深邃的天空:只要你肯在低洼泥泞中向上攀登,向远张望。著名钢琴家贝楚齐亚尼,身高仅一米,在去世前说:“如果我高大,那么是矮小成全的。”现实的制约固然存在,但手中命运的钥匙,可以指向无数种可能,将现实视作天空的阶梯,那么灵魂将在空中自由舒展,带领卑微的你领略高处的奇景;将现实视作目光的极限,那么日复一日生活的公式,会在辗转中消磨梦想的棱角。如果矮小,如果平凡,那将成为你追寻有尊严地站直,与畏惧的发光的全部理由,因为真正的命运与灵魂本无价值的限制。踮起梦的脚尖,并非腾跃一番就能扶摇而上九万里,它需要最质朴的初衷,与最虔诚的步伐。试问,快递哥孜孜不倦的背后,是汲汲于获得学历的愿望吗?试问,成为大学教授的保安,是在一夜之间获取高深的知识吗?所谓改变现实,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现实,那么要改变生命,亦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命。史铁生说:“真正的皈依不是某个地点,而是在路上。”生命正是这样的一次皈依的旅程,快递哥之所以成为博士,保安之所以改写命运,是因为皈依不是他们人生的目的,而是他们心中的故乡。没有价值限制的生命,需要你用崇高的理想充盈。否则,“超越现实”只能是一次哗众取宠的、喧嚣的狂欢。唯有用虔诚的步伐行走,才能抵达自由的彼岸。“每个人生来就是君王,只是大多数都流落而已。”诗人王尔德如是说。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时,《百年孤独》的诞生,早已写下了开端。你将成为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一切都是种子,或许在卑微的土壤中才能获得生机。泥潭上方有星空余舒洋王尔德有言:“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每天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每日重复的保安巡查,这是生活;每晚下班研究东北亚史学,空闲时间自学与听课,这是远方。我们都粘附着一身无法摆脱的生计,但始终都不会忘记诗和远方。“博士生快递哥”起早贪黑,白天忙碌快递事业维持生计,夜晚投入自己深爱的学术事业;“保安研究生”在工休时间自学和旁听,最终不懈努力进入学术殿堂。这无不在启示我们,人生固有艰难和无可奈何,但支撑我们生活精彩的,却是对理想的热爱和追求。理想追求支撑我们在困境中拼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重庆外卖小哥醉心于英语,渴望成为一名同声传译。在外卖之余自学英语,工作空闲不忘背记单词,虽身处艰苦仍坚守理想,他的梦必然能圆。生活并不处处尽如人意,但对理想的执着与否是划分安于现状和不断超越的界限。理想追求鼓励我们坚持自我。云南孔雀女王杨丽萍初来城市时也曾几度迷茫。面对不适合自己的西洋舞时,她坚定地追求梦想,回到梦想起源的地方,发展云南传统舞蹈,创就《雀之灵》《云南印象》等天人合一,具有自然灵韵的舞蹈,成为一代民舞神话。理想追求引领我们到达远方。“平时听听古典摇滚,泡壶好茶不叫诗和远方。在劳累一天下班回家还不忘打开唱机听几分钟音乐才叫人生。”高晓松身体力行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对理想的热爱和追求,什么叫做为爱而奋不顾身,抛弃一切高知的家世、清华的学业、长辈的期许、毅然背着一把吉他走遍大江南北,留下一串几代人回忆的名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仅仅满足于眼前的苟且,便永远看不到远方。我们的生活本就平凡,而点亮我们人生的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便是对一生所钟爱的事业的追求,便是在苟且之中对理想的至死不渝,被打败却永远不能被战胜的坚定信念。“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不管身在何处,何种情境,都要记得梦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希望。正如泥泞中的玫瑰,悬崖边的草莓,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处不能展才华付心怡时代如潮流奔涌,人人争当弄潮儿,愿于风雨中得胜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世人的眼光中有两种不同的人。一种人向下,博士生谭超甘愿成为快递小哥;一种人向上,北大保安努力考取大学。二者似乎大不相同。事实上,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抛开世人眼光中的偏见,他们都在大千世界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施展了才华。因此,才华的施展不为人所处的位置决定。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包容性是才华施展不被位置决定的基础。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因此,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劳动可敬、创造伟大俨然已成为时代新风。任何角落都有无限机遇,任何资源都能被利用而创造无限价值。如南京大学毕业生高燕歌如愿成为火锅店管理培训生,正是因该新兴职业蕴含着不断升级乃至成为经理的无限可能;又如农家子弟何江从赤贫之地步步迈向哈佛殿堂,离不开国家多项财政资金的利用。谁也不能否认快递员一职对人的交际能力、分析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的提升的作用;谁都可以看见通过自学而得来的知识运用时价值的闪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是才华的施展不为位置所决定的重要保障。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随儒家思想地位的不断巩固而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之中,人们面对高位要职常投以渴羡的目光。而好在,经过世纪变革的洗涤之后,经过“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的不断宣扬之后,经过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侵染之后,以奉献社会为价值评判标准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北大保安选择考取大学,不是渴望高位权贵,而是希望获取知识以回报社会;谭超选择成为快递小哥,一定是看准了当今快递业迅速发展而高素质快递人才短缺的局势。无论有何原因,他们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贡献即为才华的施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的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华施展于何处早已因这尊重而显得不再重要。如要施展才华,我们不应再如昨日苦苦搜寻高高在上之位,而应该勇敢地拥抱今日的新太阳,无所顾忌地将才华肆意挥洒。大哉元乾,万物资始。才华施展,品物流形。笑对苟且,不忘远方冯培轩高晓松在他的自传里写到:“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告诉我们,追逐诗和远方,不是豁出一切的凭空追逐,而是在苟且中不忘远方,一步步的前行。谭超与北大的保安们何尝不是这样。生活没有给他们无忧的平台,没有给他们全心追逐梦想的权利,反而给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世事的扰攘。但,他们凭借着那谋生时的喘息,苟且中的小憩,将剩余的精力倾注到自己的理想,自己渴望改变的初心中去。面对这些纷扰,他们“虽千万人,吾不往矣,”在厚厚的史料中与旁听的课程中找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梦。贫贱不移,不忘远方。因为有梦想,因为有远方,才能在万千苟且中活出精彩,改变命运。这些人不是孤独的,我们看到刘慈欣右手柴米油盐,左手宇宙星空,他并没有沉浸在作为一名技术工人的平庸中。将他的科幻梦以五年不辍之耕笔化作显示,写出鸿篇巨制《三体》,一手斩获雨果奖。我们看到一群上海的年轻人创立彩虹合唱团,在中国竞争作激烈之地谋生时,不忘把自身所剩不多的精力奉给自己热爱的合唱。以热烈而富于情趣的对生活的慨叹,打动了全国观众,火遍全国上下。让每一个看过《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的国人会心一笑。人活一世,不可止步于眼前的困窘,生活的倾轧,劳累的谋生,更应有所积累,有所寄托。看,在不到十平米的空间里蜷居着的夏达还在画着漫画,尽管她知道今天只有泡面作伴还要去打六个小时的散工;看,在美洲南部的贫民区里,有个叫施瓦辛格的孩子还在还在练肌肉,尽管他明白自己的下顿饭仍然没有着落;看,在南美救助中心的孤儿区里,有个叫杜拉梅尔的孩子仍然在练习指挥,尽管他知道,再怎么热爱音乐也改变不了他穷困的处境。但,日以继夜的对远方的追求最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夏达以长篇漫画《长歌行》闻名ACG圈,成中国漫画的代表人物;施瓦辛格凭着他健美的身材获得了迈入好莱坞的资格,终成一代影帝;杜拉梅尔以39岁的年龄,成为维也纳2017年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创下了最年轻的记录。他们的生活不止于苟且,对远方的追求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谭超与保安们现有有,我希望将来更多。希望天下之人,皆能笑对苟且,奔向远方。
才学不应为职业所累陈艺多历史系博士送快递,保安哥自学上北大,看似荒唐稀奇,实则不然。两则材料均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才学和职业并无必然联系,才学不应为职业所累。首先笔者认为才学是一种个人修养,是完善自己,追求人生价值的方式,无需打上功利的标签。长久以来中国社会将才学和谋仕相合一,数千年来的科举制度让人们对学习、学历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认识。即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谋求更好的职业,获得更优越的生活。这断然是错误的。犹记得爱琴海边,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塔列斯那发人深省的有力镌刻:人啊,认识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读书学习为了什么。我想说,升官发财请走别路,急功近利勿进此门。学习之路是追求知识之路,格物致知、思考发现、追寻获得。请不要让才学为职业所累。其次,笔者认为谭超和保安哥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应该感到稀奇,更不应该有所指摘。在美国,一名卡车司机可能是坎贝尔大学生物学博士,一名杂物店主可能会是纽约大学自然哲学博士。美国人受教育程度高于中国,这并没有什么好怀疑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把学位看作限制,而是把它作为个人修养。这与国人有了大学学历,宁愿挤破头做小白领,也不愿意放下身段从蓝领做起的思维观念,孰优孰劣,一见便知。可喜的是,社会在进步,前有北大“三无猪肉”卖的风生水起,后有清华粉丝哥米线生意如火如荼。这都向我们传达了才学不为职业所累,职业不为才学所困的制衡之道。最后,笔者认为,才学是为了实现梦想添砖加瓦,而不是禁锢自己前行的囚笼。在《朗读者》节目中,就一对朗诵《堂吉柯德》的清北学霸分外耀眼,一位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一位是清华生物系的才女,都不把学历当作负累,将才学运用到自己所爱的音乐上去,让这种艺术在中国散发独特的魅力。牛顿曾经感慨过:“我只是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小男孩,偶尔拎起几个美丽的贝壳,几度把玩,欣赏它的美丽,而在我面前时一片未开发的知识的海洋。”我认为这才是对才学应有的认识。这是以己之学,探所未见,实现自己价值,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态度。从职就业,时生活所需,不是才学所求。秉忠贞之态,怀广博之识,弃职业之累,终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