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于细微处见精神》是本学期选修课程写作这本书中的一个作文专题指导,课本内容理论化,而且细节的涉及面较广,不易学生理解运用。所以我就考虑找一个学生较感兴趣的一点即用细节描写人物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在讲练结合中掌握细节的各方面的知识。教学思路分析:(1)有关教学导入,我想了很久。如果直接由细节描写的含义引出,恐怕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如果从学过的小说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入手,未尝不可,但是缺乏新意。后来我想到了漫画,它以一种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主题,在某些方面与文学是相通的。于是我采用了学生都熟知的张乐平画的三毛,眼睛鼻子都没有,但头上有三根毛,就通过这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由此引出本堂课的内容“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2)对细节描写含义的理解,比较简单,关键是如何理解它的作用。于是,我选了朱自清散文《背影》中一段有关父亲的动作描写以及鲁迅散文《藤野先生》中的清国留学生的肖像描写,让学生读后指出细节描写的内容,引导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本堂课的主题——于细微处做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及各种类型,我结合学过的课文和学生作文举了一些典型例子,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掌握了细节描写的作用、类型、要求。因为这些例子很典型,大家记忆犹新,气氛很活跃。(3)接下来是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或老师,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分组讨论学生气氛活跃,连平时较腼腆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因为描述竞猜的都是朝夕相伴的同学和老师,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4)再接下来由口头描述进入书面描写。因为考虑到时间关系,事先布置回家作业:用细节描写“吃相百态”的片段,主要用细节描写淑女与粗汉的吃相。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的比较有特点和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更活跃了。学生一(描写淑女):2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原文)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学生二(描写粗汉):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原文)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5)在学生书面训练“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有关著作中类似“吃相百态”的文章片段,如阿城《棋王》中有关“吃饭”的片段,丰子恺《中国的女人、小姐们》中有关吃瓜子的精彩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教后体会:首先,这节课我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其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关用细节描写同学老师和当场训练淑女与粗汉的吃相的写作片段,学生很感兴趣。课堂上,我选择的这几个写的比较有特点的学生交流,气氛更活跃了。此外,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也使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次,从这堂作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得出写作指导课也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这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并且活用教学形式,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从这节课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教师各方面素质的重要性,我会在语言表达的语气、语调上多下工夫,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上层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