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敢于说出教案苏教版选修(写作)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敢于说出教案苏教版选修(写作)

ID:1069919

大小:59.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专题敢于说出“我认为”――论点与论据一、【课标解析】1、《新课标》要求写议论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观点明确”就是确立好中心论点,“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就是要举出事实讲出道理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2、敢于说出“我认为”,大胆提出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和主张,勇敢地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还要让你的观点能够通过巧妙的论述让别人接受,做到有理有据。二、【文本导读】1、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文以大工业发展史为例,驳斥了无政府主义者关于消灭权威、个人无限自由的谬论,提出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需要权威的主张。他用纺纱厂的管理、铁路的运行和海上航行需要权威等为例,指出否定权威的危害,强调权威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现在我们从当今工业和科技界观察,现今的航空管理和空间管理、现代通讯等同样需要权威。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如体育竞赛、文学评奖、国际法庭等,也一直需要有权威。2、《解》一文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韩愈在《师说》中倡导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可是并没有谈到教师的学习,本文作者则提出了“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做教师的要首先要做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师亦无常道”;“学生不能因为教师某一方面存在短处就不向教师学习”等一系列主张。这些见解和感想,都是经过思考并被实践验证了的。因此,当我们说出“我认为”时,既要有个人见解,也必须做到客观公正。3、“‘滴水穿石’的启示”给我们的是立论的过程要靠挖掘的启示。审题时要不断开掘前进的思想方法,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更有价值的是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思虑深刻的人总是能高瞻远瞩的原因。深入的分析,来自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不断挖掘。“‘滴水穿石’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同一问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发问,以使立论走向正确、全面、深刻。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不同的价值观、从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发表观点。我们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来挖掘材料,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比如,对“滴水穿石”现象的分析,我们除了领悟出坚持不懈这样的观点外,还应得出“有志者事竞成”、“目标专一”或“力量集中”等有价值的观点。    有了观点,还要学会分解,形成分论点,并学会按照其重要性加以排列。比如,针对论点“‘滴水穿石’给人以积极的启迪”这一论点,我们可以分解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持之以恒”,“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目标专一”,“‘滴水穿石’精神可嘉,但效率太低”等分论点来,从不同的角度支撑总论点。4、“三个砌砖工人”是一则流行很久的材料作文题,通过这篇作文的写作,锻炼我们换种视角看问题的能力。在立论时,一般会对第三个工人予以肯定,认为他的话代表了理想追求,认为“有理想的人才能做成大事”。但是,在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后来第一、第二个工人都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得出“埋头苦干的人才能做成大事”,甚至“花言巧语的人未必能干成大事”这样的观点来。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注意别人的奇思妙想。5、“山猿”的故事可以从人类学、考古学的角度来审题,“这具化石有猿和人的特征”11专心爱心用心 是要说明它们本来有进化为人类的可能,可是它们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回到树林生活,当然成为比人低级的猿。这是一般的认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知难而退,永远不可能成功;走回头路是没有出路,只有在认准了目标之后一往无前,才能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这才是我们要得出的结论。三、【范文欣赏】各领风骚没几年陈小川祖师爷这一称谓,在我们这个固度里的诞生是悠悠乎远矣的事了。许多行当都尊奉着自己的祖师爷,如建筑业尊鲁班为祖师爷,纺织业该叫祖师奶奶的,是黄道婆。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自己本系统的主管祖师爷,一般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用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词,就是崇拜权威。到了清朝出了个诗人名赵翼,他的诗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公是够狂的,居然敢说李杜文章“不新鲜”了。而且对诗界的祖师《风》和《骚》也颇不敬。但是依我看,赵翼在当时是算得上一个思想解放的人物的,他的“各领风骚数百年”论,真是一个大突破。然而,在赵翼之后,人们的思想解放过程却放慢了,以至于又出现了“江山代有祖师出”的局面。这些年来,随着许多新学科的出现及传入中国,不少科学家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于是权威越来越多,拜在门下的人也与日俱增。我之担忧,并不是权威多起来,这当然是大好事。但权威们“各领风骚”年头越来越长,并且有终身制的趋势。却不是不值得担忧的。一位权威,在欧风东渐的20世纪20、30年代创造了某项成就,当时蔚为壮观,光彩照人,万人仰慕。到50年代他还是权威,70年代还执牛耳,到了80年代,同仁、后生发明了什么,还得拿到他面前去认可,这就不是什么值得乐观的事了。某权威20年代创造了成就,是国人幸事。到80年代,他的权威地位岿然不动,却是国人不幸了。有一位中年讲师要晋升副教授,周围的人颇多微辞,主要是有人认为他狂,对本专业的权威――一位全国闻名的科学家大不敬。这位讲师认为,该权威知识老化了,研究课题在世界上无甚意义,他却不了解世界最新的学术动态,以为研究了什么重大课题。我看这位讲师就没什么错,而且道出了一条普遍规律,权威的兴衰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赵翼的“各领风骚数百年”论,是囿于那个拖辫子的时代,小农经济缚住头脯,敢说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已经很具胆识了。而今天,“各领风骚数十年”都仍嫌太久,客观上是“各领风骚没几年”,甚而至于越短越好。不断地有人脱颖而出,去动摇权威的地位,才是一大幸事。当今的时代,知识的陈旧周期加速。据统计,18世纪陈旧周期为80至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缩短为30年,近50年来又缩短为15年。如今一些学科领域中的知识陈旧周期已缩短为5至10年了。也就是说.10年前的饱学夫子,学富五车的权威,若不进行知识更新,今天就可能肚里空空如也。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文学等领域也并不是绍兴花雕,越陈越好。近年来,有些年轻人运用控制论理论探索中国封建社会延续的原因,也独具新意。“年长者为乡里之智者”的观念,大大地动摇了。所谓“各领风骚”,应该是在一个时代里,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r较大的推动作用。“才人”不是祖师爷,更不是头上有光环的神。“才人”“各领风骚”三五年,就是值得入史册的了。最有希望的是年轻人,他们并不只有匍匐着去拜祖师爷的份儿,谁都可以立志去“领”几年“风骚”。因此赵翼的诗可以改改了,“各领风骚没几年”是大趋势。(选自《各领风骚没几年》,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点评:本文运用反弹琵琶的方法立论,认为社会需要权威,但又不可长期迷信。新颖独特,行文有理有据,论述深刻有力。清代诗人赵翼曾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经过千年传诵,“至今已觉不新鲜”,他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豪迈之言,并不表示他看不起李杜,而是对后人不敢超越前人发出批评。论据有二:一是权威“终身制”11专心爱心用心 的时间过长,知识老化,不利于社会发展;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需要更新知识和创造。在理想的光芒中开拓人生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挣钱。”第三个工人说:“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三个人道出了各自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但前两人因为缺乏人生理想,终究无所作为。只有第三个人,因为带着一份梦想工作,才使他成为一个建筑师。是理想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取得成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志向,也就是具有奋斗的理想。这是前进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能去奋斗、去拼搏。在开篇的故事里,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作毫无目的的工作,他认为自己就是砌砖的,不干这个干什么?他认为砌砖工作单调、平板,索然无味,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能有时会把砌砖看成负担,工作时自然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进取心。第二个工人把砌墙看作谋生手段,养家糊口的营生,砌砖的价值就在于挣钱,这样,就自然把自己摆在被雇佣的位置上去了,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改革,不求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这两个工人当然“江山依旧”,不会有什么发展。周恩来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代,他在少年时就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理想,几十年来,他沐浴着自己当年定下的这一理想的光辉去努力、去奋斗,终于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把中国从百年耻辱中拯救出来,把人民引上了一条光明之路,使中国逐渐强盛,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也许做不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有前途,要有奋斗的动力,就要有理想,带着理想拚搏,将来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有言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因为胸无大志,有些人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一碰到困难就自叹天生笨拙,于是止步;有些人也花了些力气,下了工夫,因为志向模糊,实现理想的愿望不够强烈,一旦受挫,就会“灵活转向”。这是人生中极为可悲的事。  当然,有了明确的理想目标只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而最终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你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了解一下我校考取重点大学的学兄学姐们,他们哪个没有冲刺名校的目标?又哪一个不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拼搏,甚至做出牺牲才实现了人生重要的目标?  我们未必就是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我们需要立志。如果明确目标,努力学习和工作,用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去迎接挑战,我们定成大器!愿我们都能在理想的光辉中前行!点评:文章靠船下篙,就材料本身的内涵,很容易确立中心论点。但本文难就难在取据上。作者没有旁征博引,除了以周恩来为例外,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在仔细分析材料中证明自己的论点,使发挥出论据的效能,这是本文最智慧的写法,可圈可点。怀疑是进步的阶梯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怀疑起着无可置疑的推动作用,正所谓“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如果把人类的进步比作一辆车,那么,怀疑就是这辆车的动力。没有怀疑便没有历史进步。  高尔基曾经说过:“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要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人类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极其短暂与渺小的,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一切已知的认识都是探索性的;更何况宇宙也在变化和发展,今天的真理很可能是明天的谬误。所以我们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更新与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怀疑,去创造。人,是需要怀疑精神的。对于事物的已有认识,我们必须通过怀疑来促使自己不懈思考以否定认识中的错误方面,我们要学习,就11专心爱心用心 必须打破已有认识的牢笼让真理的翅膀自由飞翔。当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时,谁也知道这是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但是,当年哥白尼面对统治人们思想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又是进行了多么大胆的怀疑啊,为此他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的,如果没有哥白尼的怀疑,不知道可怜的“太阳”还得环绕着地球转多少年、多少代呢。任何一个领域的每一步前进,无不渗透着怀疑者的汗水,无不留下了怀疑者的足迹。  而今,当我们读着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叹为观止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想到,当年六朝骈文的浮靡文风把中国古代散文竟引向了艺术的死胡同,是韩愈、柳宗元大胆的怀疑,身体力行,才掀起了古文运动的狂飚,才使华夏古文艺术再次奇峰突起,青春焕发,开一代新风,为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璀璨古今的艺术瑰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怀疑,就不会有燧人氏、有巢氏;没有怀疑,就不会有蒸汽机、发电机;没有怀疑,就不会有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网络……  当然,怀疑是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尤其是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不问青红皂白,不作科学分析,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怀疑”只是一种猜测,而对已有理论支撑的并被大家接受或实践证明的事实或经验,怀疑者又常常会对自己的“怀疑”产生怀疑,而此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看怀疑者能否消除对自己的怀疑而去努力创新。这也就如尼采所说的:“当我们承担起巨大的苦难,并同时听到其发出的哀号时,千万不要被内心的苦恼和怀疑所击倒——这才是伟大。”不断地怀疑,不断地创造,才能推动历史不断地前行。在创新的道路上,要敢于正视阻力并冲破它。   世界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阻力。不要畏惧,不要回避,要敢于怀疑,敢于自信地去正视阻力,并要为冲破阻力而英勇拼搏。  点评:这篇文章推理严密,论证方法与结构灵活多变。开篇,简短分析后提出观点,接下来,援引高尔基的名言说明:要创造,就必须有怀疑精神。从理论上对中心进行佐证。再下来,从文学、科学等方面列举事例,强调怀疑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然后以辩证的方式指出时时怀疑、处处怀疑之不可取。最后,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要做到正确怀疑,合理怀疑,就必须坚持自信,正视阻力,不断拼博,努力创新。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层层深入,有力证明了怀疑是进步的阶梯这一观点。帮助别人,成就自己亲爱的朋友,你听说过“盲人提灯笼”的故事吗?你会深得盲人提灯笼是多此一举吗?对那个盲人来说,灯笼确实是多此一举,白费蜡,可对别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吗?照亮别人,多么令人感动呀!一个盲人都能想到为别人带来光明,我们正常人呢?假如我们都能学学那个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该多好!在这个世界,谁也不能单枪匹马所向无敌。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借助别人的力量。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明白:只有先帮助别人成功,对方才会来帮助你;帮别人强大了,对方才会更有力量来帮助你;要想别人给予自己机会,那就先给别人机会;要让自己更有力量,先让被你帮助的人更有力量。孔明因为帮助刘备打败了曹操,建立了蜀国,才使自己的才华,有了可以充分施展的舞台。吕不韦因为帮助沦为人质的秦国太子成为了国君,自己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买断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独家经营权”。商场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彻底打败对方,而是取得双赢。打败对方可以获得眼前的利益,但会失去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树立一个潜在的敌人。双赢则可以让你既获得利益,又获得人心。如果你积累了人心,迟早有一天,那些暂时牺牲的利益,会带给你更大的回报!为人处世,不能仅从“一已”11专心爱心用心 考虑,只有多为别人着想,人们才会给你以友善的回报。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难道不是吗?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开始振作,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高兴、快乐,有谁不感到快乐呢?这些人时时处处被他人拥戴着,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朋友。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也总会得到别人的热情帮助。朋友,请记住,发你给朋友一份快乐时,你就拥有了两份快乐!“自己要想成功,先帮助对方成功!”这是一个永恒的自然法则,就像在黑暗中走路,你的手电筒只有照着对方或路面,而不是照着自己,这样你才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稳。点评:“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就是文章观点,写作时审题立意不存在问题。但是,构思展开议论却需要求新求异。本文一开头引用“盲人提灯笼”的材料,稍作分析便提出自己的观点,生动而鲜明。接着简单分析过后,引用孔明、吕不韦等历史典故,进一步证明文章中心。论据凿凿,说服力强。再接着联系现实生活讲为人处世的道理,水到渠成地证明中心。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以反问句形式强调观点,引人深思。四、【写作常识】议论文就是阐明事理、表达观点、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它们是议论文的三个基点。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用合理的论证方法,选择合适的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过程。(一)论点    1、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提炼十分重要。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论点要鲜明。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论点要正确。首先要符合客观现实、科学道理,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人生伦常。不仅如此,论点的正确还在于它有利于我们论证的展开,能充分运用手头现有的材料。     论点要新颖。发人之未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论点要深刻。不能就事论事,只抓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和规律;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立论要有针对性,要反映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有现实意义,能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十分重要,要在读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内涵的基础上提炼恰当的论点。多数材料的主旨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正确地挖掘、理解和概括,准确抓取立论的根据点。挖掘主旨确立论点方法很多,比如由果溯因、由表及里、找关键句、分析过程、找对比点、提示寓意、反弹琵琶等等。一则材料立论的角度可以不同,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多角度立论的能力,并且善于通过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立论进行写作。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模糊,思维混乱,理论水平低下,析理方法缺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训练中使我们的写作思维趋向“条理化”、“清晰化”,在中心论点的观照下提炼出恰当的分论点。写作时,首先,要分析中心论点,界定它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以及作文的要求。切忌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第二,根据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相关性(相同、相异、相因、相反、相成等)抽象概括的分析,由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得出分论点。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论点,在本论部分文章可以对总论点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分论点。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对立统一等几种。(二)论据 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说明和论证的材料。论据为论点服务,要能够支撑论点,论据的类型:一是事实论据,包括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感受等。二是理论论据。包括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充分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要能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1专心爱心用心 第一,论据要典型。用作论据的材料要有普遍性、代表性,要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个别人的个别情况,偶然发生的事情和巧合,都不是恰当的论据。第二,论据要真实。生编硬造、道听途说的事不能作为论据,虚假的数据、未经科学证明的理论不能作为论据,违背社会道德、违背法律法规的事不能作为论据。  第三,论据要与论点相统一,二者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要围绕论点选择论据。再好的事例,再有说服力的材料,如果不能与论点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作为论据都是失败的。五、【知识宝库】(一)相关道理论据1、理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途。——巴斯德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尔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2、恒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丘欲速而不达。——孔丘进锐退速。——孟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毛泽东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11专心爱心用心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二)相关事实论据 1、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2、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物,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3、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写出了《物种起源》。  5、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的矿石中提取了几克的镭。  6、我国当代天文学家段元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观察天象风云、终于用肉眼发现了新星。7、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中不了举人,只得教蒙馆为生,但他勤奋写作,终于写出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的短篇小说集来。  8、磨杵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姥姥,你磨这铁杵干什么啊?老太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呀。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发愤学习,终于取得极大的成就。9、徐霞客探险。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为了探讨祖国的山川风貌,从22岁起,走出书斋,从事实地考察。徐霞客一生野外考察34年,曾三次遇险、四次断粮。他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写成了驰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10、高士其基苦斗病魔。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一个装有培养脑炎病毒的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身体致残。他忍病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一百多万字的作品。他说:“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11、西部歌王王洛宾。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中。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栖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收集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近千首西部民歌,受到人们的盛赞。  12、汤展中的脚书。广西蒙山县西河镇西河中学初三学生汤展中,从小没有双手,吃饭洗涮、写字——都是用脚代手进行的,但他凭着惊人的意志,刻苦学习书法艺术。他的脚书和口书作品被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吟咏新风》杂志、香港《创星日报》等发表。1993年7月21日内陆作为首届肯德基杯“”中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最佳奖十位获得者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13、田中角荣力砺志纠口吃。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病成了口吃,常因此受人嘲笑。他发誓要改掉口吃毛病。为此,他经常一个人进入深山,一会儿朗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11专心爱心用心 叫喊,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纠正口吃的毛病。班内排练文艺节目,他争当主角,通过背台词来磨练自己。终于让他战胜了口吃的毛病。14、罗蒙诺索夫勤学成才。俄国科学家之父罗蒙诺索夫从童年起就勤奋好学,经常向邻居学习写字和借阅书籍,学到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1730年,19岁的罗蒙诺索夫怀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偷偷地来到了首都莫斯科。他冒充贵族子弟,考进了一间普通大学,学院里没有学生宿舍,他只好在一个官吏家里租了个住处,以替主人劈柴火、干杂活来抵除部分房租。整个大学生活,他几乎都在勒紧裤带中度过。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三)写作例举1、中心论点的分解方法例谈:(1)横向式分解   对论点修饰语作分析。例一:论点:学生应在德、智、体在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分论点:  A、德育对学生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为将来培养什么样社会公民的大问题。   B、衡量学生将来有没有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重要的标志就是智育   C.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将来服务社会的本钱。   D.德、智、体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对论点中有关词语的关系作分析。  例二:论点:学和问应紧密结合起来。 分论点:  A、要学好文化知识,掌握各门技术,不懂之处就要多问。   B、问的目的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   例三:联想与论点有关的人和事(由古而今,由小到大,由此及彼)。      论点:办事要从根本出发 分论点:  A.掌握知识,学习文化,要从根本出发: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B、 建设祖国,引进外资,要从根本出发:引进外“智”。   分析提出论点的意义。   例四:论点: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叫好。分论点:  A.“胜于蓝”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标志着他们的发奋取得了成绩。   B.“胜于蓝”是老师的期望。教师不但希望学生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还希望学生能打破前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学术,有所创新。   C.“胜于蓝”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发展,时代要前进,就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2)对比式分解 ,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例如:论点:爱子不当则害之。分论点:   A. 爱子适当,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B. 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纵向式分解按意义上由浅入深的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例一:论点: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分论点: 11专心爱心用心   A. 首先要承认困难。   B. 其次是不怕困难。   C. 再次是千方百计战胜困难。   从三个层次对论点设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或“怎么样”还有再分解的余地。   例二: 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A. 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B. 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C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     ――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     ――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挖掘所论问题的原因、后果、危害、实质等,由表及里,步步深入。   例三:题目:妒嫉者止  论点:正确对待妒嫉心。 分论点:  A.嫉心理往往导致缺德行为。   B.妒嫉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一个缺乏妒嫉心的人,往往是安居“下游”、心甘“落后”的人。   C.将妒嫉心化作追赶他人的动力。六、【我来尝试】文题一:以“我能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提示:文章题目是个论点,“我能行”就是强调自信,人只有自信才能去做事,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审题比较容易。只要跟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列出许多观点来。关键在于对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也许在生活中,“我能行”的例子不胜枚举,但真正能写进文章的却不容易找到,关键看我们平时的积累。拥有论据后,还要学会使用论据。例文: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我能行。因为心境决定一切。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功的意识和自信,这已经成为不争事实。科学家曾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时代发展了,对人的自我认识也提高了,“我能行”,已不再是一种狂妄。上文中心理学研究结果再次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约占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平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3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尽管我们平常都只结出了20来个果实,但是,从潜在的能力上,我们每个人是能结出13000个甚至更多的“西红柿”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11专心爱心用心 但是,有些人却总是认为“我不行”。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增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冷,这种失败意识制约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  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是历史传统,但在信息化时代,总是谦虚地对待自己已经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了,这种偏见扼杀了自我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必须大力提倡“我能行”的意识。  愿人们都能拥有“我能行”的自信,通过努力走向成功,实现人生目标。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就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中心论点: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接着,分解中心论点,形成心境决定一切、时代需要自信、人的潜力无穷等三个分论点,分别证明总论点。然后联系现实,从反面论证中心。文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运用典型的论据支撑观点。如第四段作者运用 脑科学研究的结论  和日本的西红柿试验 的材料作论据,证明了 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这一分论点,简洁准确有力。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段,强化论证效果。譬如第四段中的“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一句,指“平常结20来个果实,经过开发能结13000个果实的西红柿”,以此来比喻现在只开发了很小一部分的人脑,具体生动,使抽象的道理浅显而形象。  总之,本文在立论、分解中心论点及选用论据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文题二:阅读下列材料,联系社会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良狗也,其志在獐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提示:俗话说,“狗逮耗子,多管闲事”,狗本不取鼠,但经主人桎之,狗也能捕鼠,由此看来,好的东西要真正能为人所用,还要经过一番“加工整理”,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玉不琢不成器。”从齐国这位善相狗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善相狗者”。狗不是没有才能,甚至可以说它有大才能,但潜能还需开发。经主人训练,终于能捕鼠,可以得出学习要不断坚持下去。善相狗的齐人买来了一只“志在獐鹿”的良狗捕鼠,实乃大材小用。古语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志在獐鹿的良狗应让它“逐鹿”,捕捉老鼠自然有好猫。可见识才还需用才,应该“避短就长,量才用人”。也可以得出“牛刀也可杀鸡”的感慨。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审题,可以得出不同的感触,确立不同的观点。例文:错过太阳我不哭泣有这样一则寓言:善于相狗的齐国人为他的邻人买了一条“志在獐鹿,不在鼠”的良狗,邻人“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这个邻人真糊涂啊,为了家中几只老鼠,竟然对此良狗不惜采用“桎”的手段,太过分了;而这条良狗也未必就聪明,仅因为不能展其抓獐鹿之大志就拒绝为主人抓老鼠,结果呢,老鼠还是要抓,自由却是没有了。如果真聪明的话,积极地为主人抓老鼠,又怎会被人“桎足”呢?如此良才被驱赶着抓老鼠,自然委屈,但总算有机会施展一下小才,比起那些被买来闲置于一旁只能作宠物的叭儿狗还是要好得多。俗话说:“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11专心爱心用心 金子贵重,价值很大,而一旦没有机会做机器上的重要零件,能去点缀或纤细或粗壮的手指不也同样有价值么?让美者更美,丑者变美:光芒并没有消失。做人也一样,你也许有鸿鹄之志,也许有超人之才,但却屡屡碰壁,现实让你有了“怀才不遇”的感叹,该怎么办呢?《中国青年报》曾对“大学毕业生该不该打水扫地”展开过讨论,很多人认为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读书,拥有了丰富的知识,竟然干着打水扫地的工作,岂不是大才小用么?确实,纵有满腹经纶却无处可用,是够伤心和不平的了。但如果因此而怨恨而消沉,在满腹牢骚和怨天尤人中空耗大好青春,让自己一天天失去修养、失去风度、失去生活的欢乐,甚至失去生命的意义,值得吗?生活有不如意,哪能事事都天随人愿呢?既然领导安排了你去打水扫地,那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做吧,打出你的修养,扫出你的风度;在扫一屋中静候扫天下的时机,在扫一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你纯扑、勤奋、宽容、耐劳的形象。能曲能伸方为真正英雄,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更让人敬佩,因为你不仅是事业上的赢家,更是精神上的富翁。人生的价值可从多方面实现,有才之人更是如此。如果你的最大价值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实现,那么你要尽可能去实现你生命里的另一些价值。泰戈尔说:“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会错过星星和月亮。”既然我们没有做大厦基石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去铺路吧。点评:面对众多的角度,作者能选取“人才如何自处”的问题,从邻人“桎其后足”,狗“乃取鼠”这一事实立意,提出先扫好一屋再扫天下的观点,立意鲜明。能针对现实进行分析,见解独到。11专心爱心用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