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用形象说话——文学写作》教学参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用形象说话——文学写作》教学参考

ID:1070018

大小:1.1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2-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素材一“速成时代”【画面描述】 一匹小驴高傲地站着,嘴里衔着个“千里马证书”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在千里马速成班培训三天,学习期满,特颁此证”。在漫画的下面写着一行字:“速成时代”。【寓意点评】 讽刺了当今社会流行的“速成现象”。“爱情”可以速成——早晨认识,傍晚结婚。“明星”可以速成——昨日拍片,今日成“星”。“学历”可以速成——一月交费,二月发证。“专家”可以速成——春季造假,秋季扬名。“政绩”可以速成——头年作秀,次年擢升……速成了多少名利、桂冠、权柄……速毁了多少规则、道德、良心……素材二 “待用快餐”为穷人预付饭钱近日,一条关于“那不勒斯待用咖啡”的微博在网上热传。该微博介绍了一种新鲜的做法:“人们自发预付咖啡钱甚至是饭钱,等待喝不起咖啡或吃不起饭的人来享用。”随后,有网友发起和参与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待用快餐”活动。“待用快餐”的发起人之一,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在微博里表示:将倡导“待用XX”,比如“待用快餐”、“待用饮用水”、“待用电影票” 等,让有需要的人有尊严地享用。掷臂一呼,应者云集,多家餐饮企业提供“待用快餐”。【媒体评论】 陈里发起的“待用快餐”,体现了公民的责任与担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是善的传递,也是爱心的发酵。捐助一份快餐并不需要多少资金,也消耗不了多少精力。但这种行为具有正能量,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尊重。爱心没有大小之分,每一颗爱心都值得尊敬,每一份善意都值得传播。——大众网【素材应用】话题一:小善与微能量。待用快餐,带动随手慈善。让受助者有尊严地获得帮助、大家帮助大家、善意与信任!做的要放心和真心,用的要感恩要传递!理念:富而有爱,贫而有助;待用快餐,传递爱心。话题二:爱无大小。我们都渴望寻求到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个关于家的温暖,有你,有他,有爱,便足以。真正的爱,无关大小,温暖就好。[走进现场]阅读文本中《最后一朵玫瑰》、《门里门外一故事》两篇学生习作,说说它们与多数中学生作文相比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否体现了文学创作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最后一朵玫瑰》记叙了作者游览济南及大明湖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这样的题材,一般中学生都会写成一篇记叙文,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本文作者却写成了一篇文学特征明显的散文。开头的四段,作者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让济南和大明湖千呼万唤始出来;随后,作者的目光所及则是并非想象中的济南大明湖,一切似乎都并不尽如人意;最后,作者发现“唯一还在喷水的是无忧泉”,并进一步发现“不管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也不管身边游人多少,它只是快乐地流着,无忧无虑地唱着生命蓬勃的歌”,并且又别具匠心地让这一支泉水的“歌” 与汽车音响里播放的歌作心灵的协奏,而这支歌又有着一个忧伤的名字——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至此,给读者的联想是久远的,想象是丰富的,启发是具体的,震撼是强烈的。全文构思精巧,主题深刻,实非一般的记叙文所能比。《门里门外一故事》当然也可以写成一篇记人的记叙文,但作者写成了一篇小小说。作者用电影手法,写了三个片断,中间大胆留空,使有限的篇幅具有了巨大的容量;同时,这三个片断并没作转变空间,而是始终在一座“门”的内外之间,这又正紧扣住了题目“门里门外一故事”,如此,“门”便成了一种象征,而故事的主人公终究没能通过另一座道德之门。小说构思精巧,主题集中深刻。[活动体验]一、形象的思维与表达“用形象说话”,首先是思维的形象性,即用形象思维;其次体现为描写的真实可感性;另外,则是语言的形象性。阅读《三峡漫笔(节选)》,思考并讨论:文章是如何体现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小说、散文、戏剧等,常常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主题的,因此其形象的表现特征不难理解,而诗歌、杂文等文体也要形象的表现吗?答案是肯定的。写杂文、散文等非叙述性文学作品,常常也要进行形象的表现,即通过贴切的比喻,或者类比、讲故事、穿插成语典故等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便读者接受。诗歌创作需要形象思维。《三峡漫笔(节选)》一文是首出色的散文诗,作者在文中将巫山神女与绝壁栈道人格化,两个本无生命的景致在作者笔下分明成了两个有生命的形象,前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江山的一种挚爱,后者表现了作者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面前的一种惊叹和崇敬。形象的表达较之于一般的抒情更为动人。 文学创作中的形象的思维与表达还体现为描写的真实可感性。文学作品中形象塑造要生动、细致、逼真,为此,文学创作中作者总力求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增强其描写的真实可感性。我们不难发现,《三峡漫笔(节选)》中,作者采用种种手法,努力将静景写动,将动景写活,因此,文中的两个形象,前者鲜活,后者新颖,的确让人觉得可感、可亲、可爱。二、大胆的联想与想象文学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在艺术真实的前提下大胆想象。阅读文本中的《原子王国漫游》,想一想,它是如何展开想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俗话说:“想象是诗人的翅膀。”可见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原子王国漫游》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但由于作者借助于丰富、大胆的想象,因此它实际上又是一篇精彩生动的童话。因为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今天的人谁也没有经历过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率、汤姆逊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的情景,至于那个“原子王国”,更是谁也没有真正到达过。但作者却将这一切叙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这又全赖作者的想象。三、精妙的构思与布局文学创作讲究构思:小说创作在构思上讲究设计矛盾冲突,散文创作在构思上讲究谋篇布局。阅读《黄昏》这篇小说,体会其构思的精巧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所谓构思与布局,即写作者在创作之前和之中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作品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实际上包括确定体裁、选取题材、创造意境、布局谋篇等一系列过程。文学创作讲究构思布局,小说创作尤其讲究。 小说创作在构思布局上体现最为突出的便是设计矛盾冲突。《黄昏》这篇小小说,矛盾设置别具匠心:年轻人编造故事想骗戈兹,戈兹时时提防步步为营,因为年轻人“把香皂给弄丢了”这一漏洞而识破了年轻人的骗局;年轻人走后戈兹在椅子下发现可以证明年轻人“说了真话的东西”——一块香皂,而借给了年轻人一镑钱;可最后随着一位老先生寻找“一块香皂”,点明戈兹还是被年轻人骗了。全文矛盾冲突引而不发,充满张力。构思布局别具匠心。构思布局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如首尾呼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层层铺垫等。初学文学创作者,不妨学习这些布局的方法。[写作实践]一、在小说写作中,场景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要做到情、景统一:景能激发情,情能深化景。请你根据下列各段文字的交代,将各个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任选两段,每段两百字左右)1.月夜,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向他学习和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告别。【思路点拨】 写作本题时,刻画人物要注意揣摩人物内心,努力写出其心情的复杂性:对即将离开的城市、母校、师友的依恋和由此而引起的感伤,对即将投入新生活而难免的欣喜、担忧、忐忑……对于周围环境的描写要起到烘托人物复杂感情的作用,要注意描写月亮、夜色以及送别的人群等,且注意动态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要注意心理、语言、动作相结合。夜空,孤月一轮,残星几点。火车站站台上白天的喧嚣化为了难耐的冷清……他拖着笨重的旅行箱,徘徊在站台。四年前初至此地的喜悦似乎注定了今夜的别离。四年来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一幕幕是那么清晰又那么遥远……沉思之际,一声汽笛划破死寂的夜空,火车呼啸而至,一股新的感触弥漫开来:未来的路在何方?箱中的一纸证书是否能成为他开辟事业的利刃?……他凝视着夜空,若有所失。猛然间,提示旅客登车的声音响起,他拖着笨重的旅行箱一步三回头地走向车门…… 【金指一点】 本文段夜空的描写渲染了冷清的氛围,运用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依恋、感伤、担忧情怀。2.夏天,正午过后不久,因为久旱无雨,天气格外炎热,一个年老的农民,在山坡的玉米地里给玉米浇水……【思路点拨】 写作本题时要注意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特定时节。描写环境时要扣住这样几个要素:“夏天”、“正午”、“格外炎热”,因此,太阳、空气、田地里的植物、树上的知了、几近干涸的水塘里的青蛙等,便是很好的用来表现“格外炎热”的对象;而刻画人物,不但要注意写他的行为,还要注意刻画他的神情,更要揭示他的心情。夏日午后,骄阳射出火一样的光芒,炙烤着焦枯的大地。山坡上的玉米地里,他在穿梭,用水瓢舀起水一棵棵地浇玉米。水是从山下挑来的,一棵玉米只能浇半瓢水。一担水很快浇完了。他又挑起空水桶向山下走去。来回一趟,得走四五里山路,他口渴难忍,强撑到地头,放下挑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身汗水。他看了看地里晒蔫了的禾苗,心里生疼: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才能浇个遍?老天爷是成心和这把老骨头过不去啊……再看眼前田边的野草也要被晒得枯焦了,只有树上的知了不知死活地在“知——了——”个不停。他抬起头望望远处的天,依然没有一丝云彩……【金指一点】 本文的环境描写都突出了“炎热”的特点,以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他的焦虑心情。3.秋天的早晨,一个因为伤残而一度丧失生活信心的姑娘,在同伴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到公园里看菊花……【思路点拨】 在一个美好的时节——秋天的早晨,去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公园,与同伴去做的事情又是一件雅事——赏花,因此本题的写作首先要写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但又不要忘了主人公是“一个因为伤残而一度丧失生活信心的姑娘”,因此,本题的写作更要注意写出人物感情的动态性和复杂多变性。 秋日的清晨,阳光拨开迷雾,温柔地照着大地,同伴推着她踏着露珠到公园里散步。公园里菊花开了,黄的、白的、紫的……“要是我能像它们一样蓬勃而美丽,该多好!”她说着,脸上掠过一丝忧伤。同伴指指近处那株瘦弱的菊花说道:“每一朵花都会仰起脸追寻太阳的脚步,不管它是否茁壮,是否美丽……”她会心地一笑,昂起头:“对,我应该像它们一样!”同伴赞许地点点头。近处那株野菊笑了,在阳光下顶着露珠更加艳丽。【金指一点】 本文段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氛围,主要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4.朝霞满天,在一片人迹罕至的松林中,一位老军人蹲在一座年深日久的石碑前,正用手拨开草丛,拭去残碑上的泥土……【思路点拨】 本题规定的情境是静谧的,为人物设定的形象是苍老的,而人物的行动更是“有意味的”,这就决定了在本题下写出的作品,风格应该是凝重的。因此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应选择石碑、苍松、远山等景物,并努力写出它们的崇高感;在描写人物时可通过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揭示其内心世界,还可由人物眼前的行动展开联想和想象,由“眼前”写到“从前”,进行交错时空的描写。老人在碑旁坐下,目光移向远方……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全班只剩下他们两个。空中浮着几朵乌云,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战友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布满了壕沟……战场上除了他们两人偶尔交谈一两句话外一片死寂。 两人抹了抹被灰土遮没了的脸,端起枪,从壕沟里一跃而起向前方的土包冲去,对面的枪声又密集地响了起来,战友一个斜刺冲在了他的前面挡住了射来的一排子弹……老人扫了一眼远山上的苍松,用手拨开草丛,拭去残碑上的泥土,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流下来,嘴角颤动着:“兄弟!兄弟!……”【金指一点】 本文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残酷的战场氛围,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使用神情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二、阅读文本中普希金的《小花》一诗,揣摩诗的手法,仿写一首咏物诗。【思路点拨】 常常见一些学生的“仿写”,那几乎是一种变相的抄袭。本题虽然要求仿写,但绝不是简单地将原诗中的“小花”换成“小草”,将原诗的句式做些自作聪明的改写。仿写本诗至少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作跨时空的联想与想象,二是要通过咏物来寄托一种对人生的珍视、对生命的感恩之情。沙 粒你在狂风中飞鸣你在烈日下摔打千年沧桑把你的肌骨粉碎你依然耸起金塔万载磨难将你的心灵重创你更加澄亮无瑕你没有悲伤的萎靡只有快乐的年华上苍恩赐你几滴浑浊的泪你又用它孕育出生命的绿芽【金指一点】 这首现代诗选取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沙粒”作为意象,抓住了其最主要的特征——坚韧无私,运用托物言志之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本诗结构上讲究“建筑美”。整句与散句交替出现,同时与韵脚交相呼应,读来顿生荡气回肠之感。烈日、狂风等意象对沙粒的形象起到了反衬作用,使其形象更加鲜明。另外,本诗最后的“绿”字运用得甚妙。使读者不觉之间产生对生命产生的惊喜,凸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三、模仿下面这篇散文的开头,寻找其情感的触发点,以“门”为题,写一篇散文。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淑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来来往往,黝暗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思路点拨】 本题提供的这篇散文,显然写的是“巷”,而且是“江南的小城市”中的小巷。文章的风格也如“江南的小城市”一样,“飘逸恬静”、“古雅冲淡”。从开头的两段来看,语言是诗化的,拟人、比较等修辞手法信手拈来的。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触发点便是对这种江南小巷文化的一种珍爱。这也应该是我们仿写《门》时的情感触发点。门夏,越来越近了。一阵风吹来,扑在脸上,暖暖的,好不舒服。在农村里,这时候,万物都复苏了,像什么菜籽、大豆啊,都结满了果实。它们准备用自己健硕的身体来回报庄稼人,而我的奶奶也是标标准准的庄稼人。数一数指头,已经三个月不回老家了。上次放假回去,还真有一丝莫名的激动。家乡的风景与城区的有很大的不同,光是建筑,就让人感到温馨,那一排排的青瓦红砖房,透着泥土的气息。爸妈工作忙,派我做代表去看望一下奶奶,毕竟我是大孙子。 星期天的早晨,我搭车直奔奶奶家,奶奶七十多岁了,和叔叔婶婶一块过。奶奶家有一个大院子,院子中间有一扇大铁门。没过多久,我就站在了这扇大铁门前。大铁门大概有学校门的一半大,童年时带给我很多快乐,爷爷还在的时候,门头上一到夏天就缠满了丝瓜藤。那时候,奶奶够不着结在高处得丝瓜,就让我爬上大门,一个个摘了往下扔,那个场景,好威风,现在想起,还真有一丝怀念。而如今,同样站在奶奶家的大门口,竟有一丝茫然不知所措。门上没有了昔日的丝瓜藤,而多的是斑斑锈迹。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轻轻地推开这久违的门,门发出了很大的“吱呀”声,还有铁屑往下掉,吓了我一跳,我不由得埋怨起来。“人不在家,有事打他电话”,突然有声音传来,我一愣,这不是奶奶的声音吗?我蹑手蹑脚地进院,敲门。然后就听到屋里“咚咙”一声。我知道,肯定是奶奶又碰到凳子什么的了,“年老了,行动不便了!”“嚯”的一声,门一下子打开了,奶奶一脸惊讶,转而又露出了笑容,眼角的皱纹都展开了,颤颤悠悠朝我扑来。此时,我这个大男孩竟被弄得脸红起来。这时候,刮过一阵风,大铁门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向我们祝福。奶奶拉着我的手坐在院子里,开始问问我家里的情况,不时还上下打量我一番。不知怎的,我谈话时眼睛老离不开那扇大铁门。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看着大铁门,说道:“想大铁门了吧?小时候,你老爬上去玩,不让你爬,怕你掉下来,你就哭。现在叫你爬,你还爬吗?现在门上都是锈,你爷爷走了,丝瓜也不长了。没心思长了……”说着嘴里就发出“呵呵”的声响。我知道,那是无奈。我坐在那儿,看着大铁门,默默不语。是啊,大铁门是我童年的回忆,也是奶奶内心的寄托,但同时又是我们现在的一种感伤与无奈。“门”,你将爷爷奶奶阴阳两隔,你将过去的快乐尘封,你将母子深情阻隔。你是快乐的见证,但同时也是悲伤的触媒。下午,我重新推开那扇会发出“吱呀”声的大铁门,走出院子。我知道,门后面,有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在默默注视着自己,我不敢回头,因为我已泪流满面。【金指一点】 本文语言质朴,以“门”为情感的维系点,将“我”、“奶奶”、“爷爷”、“父母” 联系在一起,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纵向和横向构思,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拓展了抒情的意境。感情抒发自然真挚,扣题巧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四、阅读文本中《有人敲门》这篇小小说,揣摩人物的性格,并将它改编成一出短剧。【思路点拨】 小说中人物的活动相对于戏剧来说更“自由”,因为他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在戏剧中,角色必须在舞台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活动。将小说改编成戏剧,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小说中有些情节在改编成戏剧时必须删除,而有些地方又必须加上过渡,甚至有时候,对于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改编时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戏剧的对话和动作,相对于小说而言也有特殊的要求,因为在小说中,作者对人物可以自由地进行心理描写,而在戏剧中则无法进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在戏剧中只能是通过戏剧性的语言和动作来进行。有人敲门(小品剧本)时间:寒假的某一天地点:诸老师家人物:①诸老师 男②乞 丐 男③大学生 男④商 贩 女⑤卖刀人 男注:②③④⑤由同一演员扮演。[幕 启]诸老师家。书房、卧室、客厅合一。一张书桌、一张桌子在显要位置。书桌上有很多书,门边半袋米。诸老师 [端坐书桌前撰写论文,左手夹烟,一会儿抽烟沉思,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又将稿纸揉揉扔进废纸篓。几次三番,煞费苦心状。忽然得一好题,自己念了两遍]论中学教师与社会生活之关系!论中学教师与社会生活之关系![得意地用笔书写……](乞丐上,敲门) 诸老师 来了![高声地喊并起身开门]乞 丐 [打竹板,唱]手打竹板唱一唱,老板家里好风光。老板吃肉我喝汤,老板发财我沾光……诸老师 [打断对方说唱]好了,好了!这是刚买的米,给![边说边取出一筒米,欲给乞丐]乞 丐 [以动作拒绝接受,接着唱]老板老板太小气,如今要饭谁要米……诸老师 [似回过神来]是呵!如今时代变了,价值观念变了,要饭的谁还要米呢!乞 丐 [继续唱]老板老板您别气,听我从头说仔细。你给米他给米,又沉又重费力气。你给米他给米,还得拿米去换钱,你看费事不费事?诸老师 [气愤地]要饭还怕费事!?乞 丐 [语气怪异地]不错,不错,如今干什么都得讲究个工作效率,要饭的工作也有个效率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诸老师 好了,好了!你快说,我怎么个解决你要解决的问题?乞 丐 你真的不知道?诸老师 真的不知道! 乞 丐 [小声地]书呆子!诸老师 你说什么!?乞 丐 ……噢噢噢……我是说你这儿“书真多”!诸老师 这还差不多。是呵,我整天与书打交道,哪知道这要饭的行情也变了呢!乞 丐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居高临下地]有一句话您一定听说过。诸老师 一句什么话?乞 丐 大街上、工厂里,墙上都写着:时间就是……诸老师乞 丐乞 丐 对!您干嘛不直接给我“金钱”呢![嬉皮笑脸地]诸老师 你早说要钱不就得了吗!不过,我建议你不该叫要饭的,应该叫要钱的。[一面说一面掏出两角钱给乞丐]乞 丐 [接过钱看了看]就两毛?[口气很不屑]人家至少给五毛。诸老师 [无可奈何地]要饭也兴讨价还价了!乞 丐 这不叫“讨价还价”,这叫“价格面议”。诸老师 [无可奈何地]好,好,好!五毛就五毛。走吧,走吧![欲推乞丐出门]乞 丐 [用手推住门]慢!诸老师 [警觉地]你想干什么?乞 丐 再给根烟抽吧![嬉皮笑脸地,用手指指诸老师手上夹着的香烟]诸老师 [哭笑不得地掏了根烟给乞丐]乞 丐 [将烟举得高高的看了看烟的牌子。口吻不屑地]就抽这个?[将烟往耳根一架,扬长而去]穷鬼![似乎还愤愤然](乞丐下)诸老师 [关门,听到乞丐的骂声一愣]嘿!穷鬼!我是穷鬼![似说给自己听,又似说给别人听][回到座位上,将稿纸狠狠推开,又抽出一支烟点着,将烟头狠狠掐灭][门又“笃笃笃”响了三下,诸老师不理会。又响,几次三番]诸老师 谁呀?![语气凶巴巴的][狠狠地开门](大学生上) 大学生 诸老师,您好!诸老师 噢,是曹伟呵!什么时候回来的……四年不见长结实多了!大学生 诸老师,您这是在跟谁生气呵?诸老师 要饭的——不!不!不!我自己!大学生 跟你自己?[不解地]诸老师 是这样的,学校里两次评职称,我两次都给刷下了,说是因为我没论文。这不,我在写论文哩![一面说一面用手指了指桌上的稿纸]大学生 噢,是这样!我也在忙毕业论文呢!这论文还真有用哩!诸老师 论文,论文,论文发了也不一定能评上,到时又会有人说你工作实绩不行了。大学生 我知道您的工作实绩是没问题的![深情地]记得您教我们班三年,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花在了我们身上,我们班的高考语文平均分可是全市第一名呵!相信您只差一篇论文,一定会评上职称的!诸老师 那也不一定!你们李老师,论文发了一大堆,还出了专著,职称照样与我一样没评上。大学生 [更加不解]那又为什么?诸老师 人家说李老师只顾写论文,不好好教书。大学生 可李老师的数学教得是很好的呀!诸老师 人家说,他如果不写论文会教得更好!大学生 啊呀!这就难死人了!诸老师 看来我与你们李老师都得来一个“才与不才之间记”。大学生 什么叫“才与不才之间”?诸老师 李老师的论文就不要写了,我呢,倒要好好写几篇论文,免得下次再“撞在人家枪口上”。大学生 [似懂非懂]诸老师,那……我就不打扰您写论文了。我还要去看看李老师呢!(大学生下)诸老师 好吧,我也不远送了。[自言自语地]唉,总算还有没忘咱这“穷鬼”的人![似乎又心平气和了许多。又坐到书桌前。刚一坐下,门又响了] 诸老师 谁呵?!女商贩 是我。[声音又甜美又温柔]诸老师 [开门。见一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有些疑惑]您找……(女商贩上)女商贩 [不说话,只用手指向屋内指了指。趁诸老师不备,一闪身夺门而入]诸老师 [吃惊而警觉]你这是干嘛?!女商贩 [用手指放到嘴前,极神秘地]嘘……[用另一只手迅速将门掩上]要金器吗?祖传的!外面不好卖![一面说一面掏出一只“金戒指”]诸老师 [连声说]不要,不要![一面说一面要开门。女商贩用身体靠住门不让开。诸老师想伸手去拖开她,忽然间缩回了手]女商贩 便宜着呢,就三百块钱。诸老师 [不住地摇头]你快走吧![显出很尴尬的神情]女商贩 [不断让价]二百!一百五!一百![突然显出可怜的样子]我这是没法子才卖呵!快过年了,等钱急用,家里的孩子还等着我回家过年哩!诸老师 [语气仍十分冷淡]你们这些人我见得多了。别说一百块,十块我也不要!你给我赶快走!女商贩 [似乎忽然间来了精神]好,十块就十块!诸老师 十块我也不要!女商贩 不要你干吗还价?![语气咄咄逼人]诸老师 我没还价!女商贩 你刚才不是说了十块吗?!诸老师 我是说“十块我也不买”![高声地,表情很气愤]女商贩 [表情也显得似乎很气愤,并一步一步逼近诸老师]你说你没还价,谁作证?!你还说了些啥,谁作证?!这儿可就是咱们俩![显出流氓无赖的样子]诸老师 [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天哪!好,好,好!我买一只行了吧!你给我赶快从这儿离开![迅速从自己口袋里取出十元钱买下了女贩的一只“金戒指”]女商贩 [心满意足地离开,临出门时回头“哼”了一声,将门“哐” 的一声带上了](女商贩下)诸老师 [颓然地坐到椅子上发愣][门又响了,诸老师执意不开门。门一直响,敲击声越敲越响。门外人忍不住喊了]卖刀人 抄水表的。诸老师 [怏怏地去开门。门一开,一把雪亮的菜刀几乎架到了诸老师的脖子上,诸老师不自觉地向后一个踉跄,持刀人上,并紧跟着进了门。诸老师被吓得绕着书桌在屋里左右躲闪,持刀人不出言语,只是追逐着诸老师在屋里团团转。几次三番后总算停了下来。诸老师气喘吁吁]你……想……你想干……什么?![胆战心惊地]卖刀人 卖菜刀!正宗张小泉菜刀!诸老师 [总算回过神来](二人在观众笑声中向观众深鞠一躬)[幕 闭]【金指一点】 本剧本改编得很是巧妙,既没有偏离原小小说《有人敲门》的主旨,改编后,又使事件的矛盾冲突更加集中、尖锐。符合了戏剧演出的要求。本剧对人物的刻画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完成。人物语言与各自的身份极其吻合。剧本中的诸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原型,作者将这一类人物在社会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这一现实前的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作文中怎样做到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在塑造形象上,学生作文常常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形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往往流于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不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主要特征,往往过于单一、呆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写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切的感受。高考作文要想做到形象丰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1.综合描写现丰满综合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手段,对人物进行全面的反映。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之所以立体丰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鲁迅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一定要表现出“这个”人物区别于他人的不同之处,为描写而描写毫无意义。2.立体展示塑丰满表现人物特点时,不是概念化、脸谱化地光写其高、大、全或假、恶、丑,而是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写出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3.独特个性树丰满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就容易显得与众不同。要在篇幅不长的文章里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特征进行夸张式的描绘。你看,下面一小段文章就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一个“辣椒迷”的形象:嘿,说起来,“迷辣椒”的确是我打小养成的嗜好。现在,餐餐都离不开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中,如果少了那鲜红的辣椒,哼,胃口全无;那肥腻的红烧肉中,如果再添上一些辣椒末,哈,胃口大开……吃起来就管不了身材苗条淑女形象了,大嚼狂咽,直到辣得舌头打卷,眼圈发红,不断抽气,进而大汗淋漓,飘飘欲仙。那时,只觉家乡有辣椒……爽,够味,能生在辣椒之乡,吃上如此上等的辣椒,实属一种无上享受。4.对比描写彰个性即在互相撞击、互相砥砺、互相映衬、互相烘托的过程中,把人物性格刻画得鲜明生动、丰富深刻。5.环境描写显氛围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和社会之中,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要认识人、理解人、表现人,就不可能把人与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孤立起来。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人物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行动。小说的人物塑造,常常可以细致地描写人物所处的时代和具体环境,揭示出人物产生行动的社会根源,从而表现出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制约作用。二、描写生动的生活画面 这对刻画形象十分重要,只有将形象放在生活场景中,人物才能活起来,形象才有立体感。三、描写动人的生活细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四、意境深远文章刻画一个人物,描摹一种情状,如果仅停留在表象层次,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则不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深思,是不会达到发展等级水平的。那么,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意境深远”呢?1.含蓄地抒发感情要使自己的感情含而不露、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2.形象地表达思想通过比拟性的联想,把人的思想认识、精神气质移注到描写对象之中去,造成亦此亦彼、亦虚亦实、形神兼备的效果。要大胆聚焦社会、深入人间正道,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渗透着对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显现出强烈的社会意识,使生命具有巨大的张力。[真题展析](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金指一点】  2013年江西的作文题目出的很务实,直面社会现象,而且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乍看有点无厘头,毫无头绪,但是只要领悟其中旨意,就能比较顺畅地开始写作,千万不要被材料的表象所误导。此次命题回避了重大社会热点,平时准备的作文话题“中国梦”、“美丽中国”、“和谐社会”、“正能量”以及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等基本派不上用场,考生无法直接套用和模仿。即便曾经接触到类似话题“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说明文,三怕周树人”,也不可照抄照搬。本次作文题目涵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切入点更多,因而更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可谓是从小处着手,向大处立意;既有现实性,又有趣味性。这“三怕”,内含批判性,命题直击现实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问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关注现实问题的眼界。无论考生写怕(一怕、二怕或三怕)还是写不怕(喜欢),都切合中学生实际,但是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满分示例]我想和您同行尊敬的鲁迅先生:你好!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 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不过,我坚信: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我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呀,糟了,快下课了。我得先遛了……拜拜。此致敬礼您的“粉丝”×年×月×日【名师点评】 文章有三忌:忌庸、忌陋、忌袭。本文作者围绕题意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在阅卷现场瞬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作者多用短句,叙事风格直白,语言浅显清新,如叙家常,还略带调皮,符合书信体和高中生的性格特征,相较于那些板着脸孔来说教的文章,更舒展,更能让人容易接受。同时,文章联系现实进行论述,更显深刻。[写作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不插电,就是“Unplugged”,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不插电”生活又称“离网”生活,起源于“离网发电”的供电模式。不插电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依靠公共供电网电能来驱动生活用品,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是对高科技的抗拒,也是对沉溺其中人群的拯救。目前,“不插电”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追捧。身处科技资讯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电视经常开着,手机始终开着,电脑就更不会关掉;任何食物都可以丢进微波炉加热,任何衣物都可以扔进洗衣机,几乎已经不会拿笔写字了…… 有时候,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请你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细读本素材,可以从细节里总结出不少新的立意:①从“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可以立意“简单朴素”或“低碳环保”。②从“身处科技资讯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可以立意为“忙”或“快与慢”。③从“有时候,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空虚”可以立意为“物质与精神”。④从“也使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可以立意为“压力”。2.请以“放飞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作提示】 这个作文题切合新课标中“认识自我”、“关注人生”的要求,关涉“人和自我”这个角度。写作本题,一般要确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励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促进自我发展等。本题由两个关键词组成,一是“放飞”,一是“心灵”。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中有阻碍自我健康发展的“困境”、“约束”;第二,必须把重心落在“放飞”上,即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第三,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需要体现以自我的价值观、有品位的精神追求为动力。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和思考,找到心灵的寄托,改变心态,从而放飞心灵。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经历,找到一个心灵的转折点,以此为契机冲破心灵的屏障,实现心灵的放飞。具体的转折点,可以是自己内心的顿悟,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朋友的鼓励。写作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写出自己最真实、最深切的感受。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抓住“放飞”这个关键词,以积极的价值观为主线,用典型的事例和清晰的论证思路,使“放飞心灵”这一论题充实具体。当然也可以求助于文化名人,用韩愈、柳宗元、苏轼等耳熟能详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