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教师语言提高课堂效率灵武市第二小学杨桂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精湛的语言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教育者,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发展,要让课堂的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师就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句句有用,字字精确。一、精彩的开课语:“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怎样的开课语才能自然贴切地把学生导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呢?(1)审题导入。向学生讲解一些与学习新课有关的导语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义;初步揭示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能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明确学习重点。(2)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同时带出新课。(3)悬念导入。通过揭示疑难,引起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着眼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一上课就形成认知冲突,使教学紧扣学生心弦。(4)情境导入。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这种方法着眼于先让学生具体地感受课文设定的情境,然后在特定的氛围中开始学习。(5)游戏导入。通过猜谜语、唱歌、做小游戏等导入新课。这种方式形式活跃,气氛活泼,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导入新课时,往往不仅是以单一形式出现,也常常采用多种导入方式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的形式,这种组合形式灵活多样,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自己得心应手的导语。二、自然的过渡语:虽然过渡语在教师备课当中是个“小角色”,但是“小角色”的作用可不小,要想设计好的过渡语不仅需要老师扎实的语言功底,随机应变的课堂机智,还需要老师精心地备课,并在课堂中全身心地投入和灵活、恰当地运用。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上语言的穿插需要深思熟虑的预见和高超非凡的应变技巧。”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上过渡语“渡”得准,能够准确地总结;“渡”得巧,能够巧妙地质疑;“渡”得活,能够灵活地拓展;“渡”得到位,能够有效地激情……课堂过渡语的巧妙运用能实现调控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使教学环节之间紧密相连,自然流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使课堂教学增添艺术的魅力。三、巧妙的导学语:我们常听优质课,不难发现一些这样的教师语言:“不动笔墨不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短短的几个字,乍听不经意,细细回味,教师巧妙地融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于只言片语之中,让学生如迎春风、沐春雨,真是“润物细无声”呀!四、有效的评价语: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还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没有教育机智的课堂评价语的有效发挥。有效的评价语应立足于学生学情,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要反映出学生发言好在哪儿,错在哪儿。如“你能抓住关键的词语来读懂语句,真会读书!”“你再仔细读读语句,在语言环境中这个词语是这含义吗?”评价语要多样,富有变化。如针对读书较好的学生这样评价:“你读书很流畅!”“你对课文十分熟悉!”“你的普通话真标准!”“听你读书是一种享受!”要善于从学生错误的发言中捕捉正确积极的因素。尤其是对一些中下学生,更要注意激励评价,不只是简单的判断和褒奖,注重具体的引导,更多的是内容、方法层面上点拨和引导。如“你今天很勇敢,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更能言之有据。”五、拓展的结束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束语是不可取的。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结束语应有延伸性、拓展性,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或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品读,或指引学生采用写法进行写作练笔等等。总而言之,精心设计并反复锤炼教学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