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4《比较水的多少》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4《比较水的多少》word教案

ID:1070964

大小:6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4《比较水的多少》word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2.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比较水的多少。3.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重点:准确认识量筒。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教学准备:瓶子3个(大小不同)、大小玻璃杯各1个、水槽、100ml量筒、纸条、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媒体故事导入新课。引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他们途经火焰山的时候,一个个都热得满头大汗,猪八戒叫喊着:“我要喝水、我要喝水。”师傅拿出了他们喝剩的3瓶水(出示1号瓶、2号瓶水、3号瓶水),八戒一看可乐了,一心想找水多的那一瓶,他左看右看,可是,哪一瓶多呢?他犯难了。请你们也帮帮八戒比较一下1号瓶、2号瓶水和3号瓶水谁多一些?小组交流一下马上告诉老师哪一瓶的水更多些。板书——比较水的多少。二、比较哪个瓶子里面的水最多1.老师这里有3个大小不一的瓶子,里面都装了一些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学生反馈,观念不一)2.教师统计赞成每种观点的同学各有多少。3.瓶子不同,水位的高低也不同,确实很难看出来那个瓶子里面的水多。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到底哪个瓶子中的水多,还是一样多的呢?(小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教师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演示,得出结论。三、比较水多多少1.针对结果提问。多多少呢?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用杯子量,把瓶中的水分别用大、小杯子量。2.用直尺测量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杯子中水位是多高?(注意事项:0刻度线对齐杯底)记录下来。3.学生反馈,回答不统一。四、认识量筒1看来,想要确切知道到底多了多少,还得用一种统一标准的测量仪器。出示量筒,让学生描述量筒特征。(重点:有刻度)2.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3.使用:用量筒测量其中一瓶水的多少,请同学读数。4.正确读数方法:指出量筒的两边水高,中间的水低一点,凹下去了,看数的时候必定以凹下去的地方为准线。5.用量筒测量每个瓶中水的体积。记录数据。 五、整理器材同学们,请大家把实验器材整理好。六、课堂小结学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之后了解一下常见物体的体积是多少?(酱油、矿泉水等)比较水的多少1.用一个杯子量,做记号。量筒2.用三个相同杯子,比水位。ml毫升3.比流水时间长短。4.5.附送:2019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5《我们周围的空气》word教案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中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本课通过“找空气”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历观察、描述、猜想、实验等过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已经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了解空气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并占据空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运用多种感官器官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2、能借助身边常见的物体(如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等,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树立相互协作、愿意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能尝试说出所感悟的科学道理。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知道空气存在与我们的周围。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能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水槽、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烧杯、纸张、锥子、去底的矿泉水瓶等。学生准备每个小组准备(4人一组):保鲜袋4个、扇子1把、气球4个、海绵1块、粉笔1支、干燥的碎砖块1块、混泥土1块、乒乓球一个、水槽1个、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1个、烧杯1个、锥子1个。课时安排:本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猜谜引入1、谈话: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会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打一身边的事物。2、谈话: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身边的材料来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板书课题:周围的空气)猜谜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设计猜谜的形式作为教学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找空气活动1:用保鲜袋收集空气。用扇子感受空气的存在。1、谈话:老师在每个实验桌上准备了几个袋子,你们能不能抓住一袋空气?在收集的过程中,运用我们学过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空气。2、提问:刚才同学们抓了空气,肯定有很多的发现,谁来说说,你们都发现了空气的那些特点?3、谈话:拿出你们的1号实验盒。你们能利用里面的气球、扇子感受空气的存在吗?4、谈话:说说自己的体会和发现。(板书: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能流动…)1、尝试找空气;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3、简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学生利用器材自主探究;感受、体会、描述空气的特点。学生用薄而透明的保鲜袋收集空气,装满后扎紧袋口。这样,原来看不到的空气就可以“看”到了。这也为第二步感受空气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尝一尝、闻一闻,初步体验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气味。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压一压、用尖物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在手上或脸上去感觉一下空气。同时再给学生几种材料,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空气是会流动的。活动2:设计实验检验粉笔、乒乓球、砖块、海绵、混泥土块等物体里是否有空气。1、谈话:拿出你们的2号实验盒,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你们猜一猜这些物体里有空气吗?2、提问:你能自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你打算怎样做?3、谈话: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板书: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1、学生做出猜想;2、说出自己的验证方法;3、自主探究证明;4、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做出思考;5、互相交流。学生猜想时,不能使学生养成“瞎蒙”的习惯,猜想是需要根据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包括器材和方法)去“找”,这才是“找空气”活动的重点,让学生在能力培养上能更进一步。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经历一次“问题一猜想-设计—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到更多的实例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三、空气占据空间活动1、“吹气球”游戏1、谈话:刚才同学们玩了空气,发现了空气有这么多的秘密,老师心里也非常痒痒,也想来玩一玩空气,可不可以?老师玩空气的方法可有点不一样。(出示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2、提问:老师要吹大气球,你们先猜猜,吹不吹的大?3、谈话:拿出你们的3号实验盒中的材料,请每个小组的“大力士”吹,看看学生能不能吹大?4、谈话:那在实验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5、提问:我们的“大力士”为什么吹不大气球呢?你有什么方法使气球吹大?6、提问:为什么都是矿泉水瓶,大有洞的瓶子把气球吹大了,而没打洞的就吹不大呢?这是怎么回事?(板书:空气占据空间)1、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做出猜测。2、学生讲解有关的实验注意事项。3、学生吹气球。4、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做出思考。5、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法。6、学生利用锥子在瓶身扎洞,再次吹气球。7、学生达成共识:空气占据空间。为了让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理解透彻,此活动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景,鼓励预测—实验验证,形成问题—设计实验,完善方法—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深入问题,激发思维—展示交流,强化概念。活动2、表演魔术“听话的小球”1、谈话: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为了表扬大家,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出示材料:乒乓球、去底的矿泉水瓶(瓶盖上有孔)、剩有水的水槽。2、老师演示:先用手按住瓶盖上的小洞,用空矿泉水瓶把乒乓球垂直扣在水中,乒乓球停留水底;然后放开按住瓶盖的手指,用手控制小孔的空气进出量,使乒乓球在水中来回的跳动。观察采用表演魔术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强化认识。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