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临之而不惊卒:通“猝”,突然。B.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教训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弊:疲惫,衰败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齐全,完整D(D中“全”应为成全,其他A、B、C项解释均符合文中语意,为正确项)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油然而不怪者B.(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是以百战百胜C.必有过人(之)节且夫有报人之志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其事甚怪C(C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中两个“而”,前“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后“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中两个“以”,前“以”为介词,用;后“以”为介词,因为。D中两个“其”,前“其”为代词,代“天下有大勇者”;后“其”为指示代词,这)C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的一组是() 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D(D中两个句子能够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符合题干要求。A中前一句能够说明“忍”的表现;后一句是对桥上老人让张良做仆人做的事,张良却顺从一事的评价,不是“不忍”的表现。B中前一句是说富贵人家子弟的表现,与“忍”没有联系;后一句是“不忍”的表现。C中前一句能够说明“忍”的表现;后一句是说秦国的残酷做法,与“不忍”没有联系)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B(B中“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错,从文中材料可知,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是希望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因此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无疑不符合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而题干中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C、D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答案正应是B)B
7、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进行比较,指出“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能忍”品性,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B.本文列举了张良阻击秦王、进履受书、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三件事,以鲜明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例,说明只有“忍小忿”才能“就大谋”。C.作者以项刘楚汉之争为例,论证正是由于张良能够“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能够辅佐高祖刘邦建立帝业。D.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A“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错误A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良能“忍”的一组是①而逞于一击之间②其间不能容发③孺子可教也④油然而不怪者⑤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⑥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D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之人,遇到突发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别人侮辱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宽广,志向高远。B.依苏轼之意,圯上老人并非“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出现的目的不在于授书,而是有意试探张良的隐忍度。C.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裸露上身并牵羊迎接。楚庄王认为他能够委屈自己,一定值得信任,可以为自己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D.苏轼并不赞同司马迁的观点,他认为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这正是张良与众不同之处。c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5、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严刑峻法对付天下的志士,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灭族的人,不能够数尽那个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但是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忿去成就远大的谋略。张良凭借出类拔萃的才能,不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去深谋远虑,却只想采用荆轲和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以致在侥幸中才能保存性命,这正是圯上老人为他感到深深惋惜的地方。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使之忍小忿以就大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C.非子房其谁全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B表目的连词,来A代词,他/助词,取独C副词,表反问/代词,自己D副词,却/副词,才
6、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7、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8、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察老人用来略微显露他心思的言语,都是圣人贤人相互告诫的道理,可是世人不明白,把圯上老人看作鬼怪,也太错了。而且老人的用意就不是向张良授书张良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用个人的力量试图在一次狙击中逞其志,在这时候,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啊!(圯上老人和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却傲慢的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自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是秦始皇不能惊扰他的谋略使他盲动,项羽无法使他愤怒而去冒险的原因。
9、下列选项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韩愈的《原毁》中,“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意思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文章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B.苏轼的《留侯论》是一篇历史人物论,选取了张良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等几件事,阐明柔弱能忍才是张良最独特之处。这篇文章的特色在于一翻旧案,自抒新见。C.《游褒禅山记》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道理。D.《后赤壁赋》一文中苏轼情感跌宕起伏:由景而悲,得鱼酒而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之后放舟漂流,以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D
10、下列选项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B.“进学”,指增进学问,为使学业有所进。“学”既指一般的学业,也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业”与“行”两个方面。“解”,即辩解,论析,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C.《游褒禅山记》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D.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既望”,农历十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