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留侯论第1学时/共1学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2.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3.阅读并初步感知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观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学习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自学质疑1.课前回顾已学知识,阅读课文注释、本案“知识链接”及其它资料,也可以上网查询,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记住其中要点。2.运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决文中生字词。①在右栏内为文中生字词注音并朗读记忆;②对文中重点实虚词进行解释并朗读记忆;实词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臣妾于吴者(臣妾:)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怒:)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虚词匹夫见辱(见:)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安:)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句践之困于会稽(之:)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一词多义过:必有过人之节()/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怪:其事甚怪()/油然而不怪者()其:非子房其谁全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音】(1)卒()然临之 (2)圯()上老人 (3)刀锯鼎镬()(4)贲()育 (5)倨()傲鲜()腆() (6)肉袒()(7)彼其() (8)不称()其志气【译句】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存在哪些疑问?-4-
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③在右栏内把文中重要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通读课文,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尝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②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4.阅读本文后,你存在哪些疑问?试整理写入右栏,以备课堂研讨。二、展示交流1.在全班或小组内展示自主预习成果,提出疑问进行讨论。2.思考下列问题,并在组内交流,将要点记入右栏。①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②圯上老人对张良的启发,司马迁和苏轼强调的有哪些不同?三、互动探究:1.品读感悟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①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可适当拓展讨论,苏轼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②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③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请从本文中选取一两个例子加以阐述。2.在组内或全班展示交流讨论结果,要求脱稿讲解。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在比较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新颖性,请大家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温馨提示:《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在补充《留侯世家》的记载之前,应该让学生首先接触文本,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4-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曰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五、达标检测阅读课文1-3段,完成下面问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见:被B.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过:过分C.是故居傲鲜腆而深折之折:折辱,羞辱D.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弊:衰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B.①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②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C.①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①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3.下列句子表被动的一项是()A.其平居无罪夷灭者B.臣当陨首,死当结草C.行成于思毁于随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联系全文,指出下面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只在于“能忍”和“不能忍”-4-
之间,而张良促进了刘邦的“忍”。B.文章的结尾转向对张良外貌的评说,这进一步点明了题旨。C.张良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得益于黄石公是对他的考验。D.黄石公送给张良的那本书,对提高张良的谋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2)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3)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学习反思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文章简析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二是留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三)文史知识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汉代开国谋臣,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他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4-
市东南)人。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四)文体知识《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