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2.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3.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认为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两千多年被冠以“暴君”称号,是一起最悠久的“冤案”,引起了学术文化界和读者们的广泛争议。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新书中,认为“焚书坑儒”的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说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成的”,由于古代典籍传播的口耳相传特征,以及秦朝的短命,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希望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看法,另立新说的。二、题解1.释题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2.文体《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三、基础知识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卒(cù)然临之 圯(yí)上老人 刀锯鼎镬(huò)贲(bēn)育 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肉袒(tǎn) 不称(chèn)其志气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3.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分组完成下列语句翻译。第一组:①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②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第二组:①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②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第三组:①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②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③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④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⑤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第四组:①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②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③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第五组:①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②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③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④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第六组:①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②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重点词语⑴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⑷ (怎么,哪里)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隐约)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⑿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一词多义过①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②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见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②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其①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古今异义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⑶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⑷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词类活用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⑶臣妾于吴者(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
.⑷油然而不怪者(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均为使动用法。惊:使……受惊。怒:使……发怒。)⑹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固定短语⑴所以“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①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②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⑵以为①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②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小结】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四、整体阅读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明确】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或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明确】①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②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③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④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⑤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1.指定学生个人朗诵课文,了解学生阅读情况。2.提问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检查课本练习完成的情况。二、导入《留侯论》,集中论述了张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是,苏轼的立论,是建立在破除陈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的众多学者,大都认为张良得益于圯上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而“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在文章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三、比较阅读1.课文中包含着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谈谈吗?【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2.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我们可以阅读一下《史记•留侯世家》中的记载,通过比较、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投影)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比较苏轼《留侯论》的见解与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的不同之处,完成下面的表格。司马迁的看法苏东坡的意见圯上老人是谁?鬼物,谷城山下的黄石;预见张良“后十年兴”。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圯上老人的意图为授书,“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且其意不在书。”“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张良成功的原因有兵书因“能忍”张良的状貌与志气貌柔不称其志气 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2)圯上老人对张良的启发,司马迁和苏轼强调的有哪些不同?【明确】司马迁《史记》着重在圯上老人赐给张良一本“读此,则为王者师”的《太公兵法》。苏轼认为“其意不在书”,其意在于:圯上老人看到张良“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深为痛惜,所以他“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张良深刻体会“忍”字的重要性。授书只不过是形式,《太公兵法》要在志远才高的豪杰之士的手中,才能发挥效力。3.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明确】文中以郑伯、勾践、高祖为例,说明“忍”的内容,一定要有度量,能“下人”,二是“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则“忍”除了“忍耐”的度量外,还要有智慧,是道德的修养,也是过人的才智。4.思考小结我们刚才讨论出来的不同点,在课文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散文,大概是东坡读《史记》的心得。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推翻旧案,另辟新意,这样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四、鉴赏阅读研习“对比衬托”的手法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2.提问: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明确】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刘邦。3.提问: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明确】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4.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5.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手法?【明确】⑴论大勇的能忍与小勇的不能忍,是对比,而且带有“反衬”的性质。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句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正衬“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⑶引楚汉相争: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以待其弊”。以项籍之不能忍,衬高祖之能忍,这是反衬。⑷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以及志气非凡,表明不能以貌取人,是反衬。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本文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明确】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2.“千金之子,不能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五、延伸阅读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1.本文题目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明确】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荒谬说法引发思考的,而作者所引用的主要也是张良的事例。“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2.讨论:苏轼的观点,是针对前人对张良成功的荒谬说法而树立的,自有其合理之处,可是一旦离开了这种针对性,去泛泛而谈“忍小忿而就大谋”,无疑在事理上是有漏洞的,因为当忍则忍,不当忍则不能忍。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明确】忍,作为一种涵养,经常被曲解。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的态度,不可取。正因为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与其“忍到心头插刀”作无谓的牺牲,不如“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假如是敌我之间,假如是邪恶与正义之间的交战,假如问题已涉及到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如一位国家一级飞行员已然倒在歹徒的刀下,假如一位同胞姐妹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禽兽蹂躏,假如某位恶霸已然仗势凌法、为霸一方,假如敌寇的铁蹄已然踏上母亲的国土……假如这个时候,你还是一味地隐忍,一味地退让,那可就无异于犯罪了。真若如此,天理何在?正义何在?因此,当忍之时自当谦忍退让;不当忍时,自当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这就是“忍”之辩证法。六、拓展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第1-2题。(投影)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评价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两首诗的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2)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②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③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④王诗好。杜诗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王诗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前者。2.写作练习:阅读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谈谈你的感受。(课后完成)宋人理性精神昂扬,疑古之风甚盛,好为翻案文章,以后人眼光审视前朝历史,例如:欧阳修《纵囚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等。以疑古精神读疑古之作,当是一件趣事。七、课堂小结从苏轼、王安石,到钱文忠、王立群,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历史研究的一种独特的品性,他们大都是特殊事实的观察者和调查者,他们具有关于历史的敏锐的感受力,和作为一个学者的个人机智,他们当然也需要有个人的风格和偏好,但更需要在对历史的判断中体现出必要的道德责任和尊严意识。不管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历史,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客观性,要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把读者引向对事物和事件公正和准确的评判,让我们当代人可以窥见到历史上那种真实的生活和鲜活的历史戏剧性事件……七、课后作业任选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阅读,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八、板书设计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忍)寻人刺秦——不忍圯上受书——能忍辅汉建功——用忍张良貌如女子,其实隐忍非凡一字立骨,层层深入对比衬托,另辟新意九、教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