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4.5《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新版)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4.5《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新版)教科版

ID:1071158

大小:7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4.5《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新版)教科版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本课通过“找空气”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历观察、描述、猜想、实验等过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已经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了解空气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并占据空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运用多种感官器官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2、能借助身边常见的物体(如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等,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树立相互协作、愿意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能尝试说出所感悟的科学道理。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知道空气存在与我们的周围。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能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水槽、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烧杯、纸张、锥子、去底的矿泉水瓶等。学生准备每个小组准备(4人一组):保鲜袋4个、扇子1把、气球4个、海绵1块、粉笔1支、干燥的碎砖块1块、混泥土1块、乒乓球一个、水槽1个、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1个、烧杯1个、锥子1个。课时安排:本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猜谜引入1、谈话: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会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打一身边的事物。猜谜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设计猜谜的形式作为教学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谈话: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身边的材料来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板书课题:周围的空气)二、找空气活动1:用保鲜袋收集空气。用扇子感受空气的存在。1、谈话:老师在每个实验桌上准备了几个袋子,你们能不能抓住一袋空气?在收集的过程中,运用我们学过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空气。2、提问:刚才同学们抓了空气,肯定有很多的发现,谁来说说,你们都发现了空气的那些特点?3、谈话:拿出你们的1号实验盒。你们能利用里面的气球、扇子感受空气的存在吗?4、谈话:说说自己的体会和发现。(板书: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能流动…)1、尝试找空气;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3、简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学生利用器材自主探究;感受、体会、描述空气的特点。学生用薄而透明的保鲜袋收集空气,装满后扎紧袋口。这样,原来看不到的空气就可以“看”到了。这也为第二步感受空气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尝一尝、闻一闻,初步体验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气味。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压一压、用尖物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在手上或脸上去感觉一下空气。同时再给学生几种材料,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空气是会流动的。 活动2:设计实验检验粉笔、乒乓球、砖块、海绵、混泥土块等物体里是否有空气。1、谈话:拿出你们的2号实验盒,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你们猜一猜这些物体里有空气吗?2、提问:你能自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你打算怎样做?3、谈话: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板书: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1、学生做出猜想;2、说出自己的验证方法;3、自主探究证明;4、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做出思考;5、互相交流。学生猜想时,不能使学生养成“瞎蒙”的习惯,猜想是需要根据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包括器材和方法)去“找”,这才是“找空气”活动的重点,让学生在能力培养上能更进一步。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经历一次“问题一猜想-设计—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到更多的实例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三、空气占据空间活动1、“吹气球”游戏1、谈话:刚才同学们玩了空气,发现了空气有这么多的秘密,老师心里也非常痒痒,也想来玩一玩空气,可不可以?老师玩空气的方法可有点不一样。(出示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2、提问:老师要吹大气球,你们先猜猜,吹不吹的大?3、谈话:拿出你们的3号实验盒中的材料,请每个小组的“大力士”吹,看看学生能不能吹大?4、谈话:那在实验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5、提问:我们的“大力士”为什么吹不大气球呢?你有什么方法使气球吹大?6、提问:为什么都是矿泉水瓶,大有洞的瓶子把气球吹大了,而没打洞的就吹不大呢?这是怎么回事?(板书:空气占据空间)1、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做出猜测。2、学生讲解有关的实验注意事项。3、学生吹气球。4、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做出思考。5、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法。6、学生利用锥子在瓶身扎洞,再次吹气球。7、学生达成共识:空气占据空间。为了让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理解透彻,此活动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景,鼓励预测—实验验证,形成问题—设计实验,完善方法—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深入问题,激发思维—展示交流,强化概念。 活动2、表演魔术“听话的小球”1、谈话: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为了表扬大家,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出示材料:乒乓球、去底的矿泉水瓶(瓶盖上有孔)、剩有水的水槽。2、老师演示:先用手按住瓶盖上的小洞,用空矿泉水瓶把乒乓球垂直扣在水中,乒乓球停留水底;然后放开按住瓶盖的手指,用手控制小孔的空气进出量,使乒乓球在水中来回的跳动。观察采用表演魔术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强化认识。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上册4.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新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教学难点: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观察和描述、从空气粒子的角度来解释空气被压缩。三、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小水槽、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烧杯2、学生准备:水槽1个、1瓶水、餐巾纸若干、吸管2根、橡皮泥、注射器2支四、教学过程:一、占据空间的理解31、师: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乌鸦为了喝到水,想了什么办法?生:把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就满上来了。2、今天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乌鸦喝水的过程,我这里有大半瓶红色的水,老师往里面放入石块,看到什么?为什么水会满上来呢? 3.引导小结:石块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来,这种现象科学上叫做占据空间。像石头、水这样物体都会占据空间。4.同学们,我这里有个袋子,注意看(把空气装入袋子中),袋子里面有什么?生:空气师:空气能占据袋中的空间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二、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实验一:151、出示实验一的材料(拍照,ppt展示)师:同学们,假如用两根吸管和一些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像石头那样把瓶子中的水挤出来?生思考讨论:(1)两根吸管一根插入水中,一根没有插入水中,吹哪一根?(课件给吸管编号1、2)(2)如果去掉橡皮泥,水还能上升吗?(开始发下材料,用橡皮泥封口,之后让学生去掉橡皮泥试一试)2、温馨提示:①往1号吸管里面吹气,注意观察另外一根吸管。②防止水溅出来,我们的实验在水槽里进行。③去掉橡皮泥,往不插入水中的吸管吹气,观察现象。3、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小组合作,轻声讨论。4、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提问:①水为什么上升了?生:我们吹入了空气②空气进入瓶中,水就上升了,空气有什么作用?类似于乌鸦喝水中的什么?生:空气和石头一样,占据了水的空间,水就上升了。③如果去掉橡皮泥,水还能上升吗?生:不能橡皮泥的作用是什么?生:防止漏气5、整理实验结果:一根(没有插入水中)吸管吹气,水就从另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上来。橡皮泥的作用是防止空气流动。实验二:杯中的纸会湿吗?71、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师: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完成实验,将纸巾拿出给学生看。2、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并思考为什么杯中的纸不会湿? 3、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要注意:1.纸巾要塞入杯底,杯口朝下。2.竖直倒立,扣入水中3.竖直移出,擦干杯子内部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生:空气占据空间。小结: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生:空气占据空间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01、既然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和水比较,占据空间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不同呢?2、出示注射器,简单介绍3、对比实验:空气和水体积的变化。怎么做?整理方法:分别用注射器抽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教师提前准备好),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相同的力推活塞,记录谁更加容易往里推,记录表中打钩;堵住管口,用相同的力拉活塞,记录谁容易往外拉。4、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1.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2.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有什么变化,说发现。3.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4、实验结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5)5、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四、总结,并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比较”记录表名称比较观察到的现象(在符合的后面打√)容易往里推容易往外拉空气占据的空间水占据的空间我们的发现空气占据的空间(填容易或不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填容易或不易)改变。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