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方法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授课教师:肖杨杨
关于“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小石城山记》唐宋散文山水游记
回忆,提出问题:“快哉”是一个心理用语,为何用来修饰“亭”?
引导思考,化简问题什么情况下你也会用一个表达内心活动的词来形容一个没有生命的物品?学过的例子:春夜喜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切景语皆情语
可推出:人“快哉”,才将亭取名为“快哉”。这里运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这也是“记”类文章的写作特点。
问题演变为:作者在托什么情,言什么志?
找“快”字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亭的名字B.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景物让人豁然开朗,古人的流风遗韵让人不禁称快。C.快哉,此风:楚王对风的感受D.将何适而非快?/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乌睹其为快也哉!:心胸豁达,无往不快
“快”可梳理成两部分(1)景之“快”(1、2段)提问:由此可见,快哉亭之所以为“快”的原因何在?江山风物足以观赏,此为“快哉”原因之一;古人流风足以怀想,此为“快哉”原因之二。——表层原因
(2)人之“快”(3、4段)a.楚王之快b.张君之快
提问1:楚王“快”的原因是什么?是风?(在文章中找答案)“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提问2:张君的“快哉”是楚王的“快哉”吗?答案:不是,原文可证(“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甕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提问3:楚王的事例与文段最后一句话“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有什么关系?——对比:楚王“快”是因为“遇”,士“快”是因为“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提问4:升华体会“遇不遇”乃“天命”,“得不得”在“自已”。“遇不遇”不可操控,但“得不得”却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自己的遭遇如何,只要自己心中豁达,“快哉”便是时时有的心情。
提问5:这样的胸襟跟之前学过的哪篇文章主旨相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真正的“快哉”——“快哉”的根本原因①“使其中坦然”,“不以谪为患”:心中不为外物牵绊②“不以物伤性”:无欲无求。
“快哉”是一个心理用语,为何用来修饰“亭”?答:因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作此记的苏辙心中都不为外物牵绊,无欲无求。他们把自己的心境放在了“亭”的身上,因此将其取名为“快哉亭”。
体会“情、景、理浑然一体”景之快缘于人之快,人之快缘于情理之“快”:写景自由奔放,由于心中有“快”,寓情于景,先叙后议,借说理以抒怀,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播放古筝乐曲,让学生将“快”字谨记于心配乐朗诵。
拓展训练:对比阅读《超然台记》提示:“记”类文章一般先叙事再说理,《超然台记》是否也如此?“超然”与“快哉”有什么共通点?文章中哪一句话能解释“超然”?
快哉景之快人之快江水、山峦古人风流遗韵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情、景、理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