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05年秋学期高中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2006.1命题单位:锡山区教研室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研中心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第一卷的答案写在第二卷前的答题格内,第二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一卷(选择题共26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刹那(shà)迷惘(wǎng)隽永(juàn)蓊蓊郁郁(wěngwěng)B.狭隘(ài)慰藉(jiè)熨帖(yùn)垂涎三尺(xián)C.无垠(yín)炽热(chì)跬步(kuǐ)自怨自艾(yì)D.悲怆(chuàng)埋怨(mán)笑靥(yǎn)瞠目结舌(chē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斑斓矫健毛骨竦然历尽沧桑B.岑寂震慑后悔莫及汗流夹背C.寒暄铭刻委屈求全直截了当D.急躁丰姿察言观色恪守不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郁达夫《江南的冬景》)②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的朱红……(史铁生《我与地坛》)⑧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鲁迅《祝福》)A.润滑炫耀鄙俗B.润泽炫耀鄙薄C.润泽炫目鄙俗D.润滑炫目鄙薄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是现代史还是当代史,在评价蔡元培先生时都说他是中国教育界的泰山北斗。B.风景这边独好,春节长假来此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不绝如缕。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尽心尽力做好准备,因为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D.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二十个各种类犁的叠词,这些叠词均来自古典诗歌,渲染出一种附庸风雅的语言氛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巴金的晚年,虽然长期住在医院,但仍文思敏捷,精神健旺,写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B。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却不可小视。D.记者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痛心于当时文坛的萎靡之风,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B.美国作家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有《变色龙》、《最后的常养藤叶》、《麦琪的礼物》等。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十,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被贬黄州期间,他曾两游赤壁,写下了有名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也是他该时期所作。D.荷马,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他所作。二、(14分,每小题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9题。①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选自《阿房宫赋》)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形容极为贵重的尔西B.日益骄固固:顽固C.函谷举举:攻下,占领D.族秦者,秦也族:灭族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用之如泥沙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六国各爱其人C.多于在庾之粟粒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9.下列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这一组排比句,句句夸张,句句对比,有力地说明秦王朝挥霍浪费的都是老百姓的劳动成果。B.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托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惋惜。C.第②段开头两句论述六国与秦的灭亡,而重点在于论述秦的灭亡。D.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不爱其民”这一根本原因造成的,以此讽谏唐敬宗“节用爱民”,使国家长治久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盂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三十里B.王披襟当之当:对着,迎着C.将何适而非快适:舒适D.穷耳目之胜以白适也哉胜:优美的景色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B.以览观江流之胜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不赂者以赂者丧C.今乃得玩之儿席之上D.不然,连山绝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鞣使之然也12.下列句式与“有风飒然至者”不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B.马之千里者C.蚓无爪牙之利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B.作者畅言“快哉”,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只要有旷达之性情,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C.本文的立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臼寻其乐,而在希望不得意的士人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D.文中的“不以物伤性”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表达的生活理想是完全一致的。第二卷(共94分)三、(21分)1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译文:(2)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译文:(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译文: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2)这首诗写寻常景物,含深刻哲理。请结合“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作简要分析。答:’16.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韩愈《师说》)(2)乱石穿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朱白清《荷塘月色》)四、(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的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的《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谈笑古今。③真正进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皇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树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④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能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⑤“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17.在文中,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时期利中年时期读王维《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4分)答:①青年时期,。②中年时期,18.请结合第③段,分析“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的含义。(4分)答:19.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末的“精神的明月清泉”的理解。(4分)答:-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写自己小时候读从王维的《山居秋暝》,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反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目的是说明学习唐诗贵在领悟,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的。B.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谈到心中的明月清泉,借明月清泉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C.本文语言典雅而含蓄,如写到“明月松间照”时说“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D.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来,但始终以作者对“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的抨击为线索,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E.文章结尾写到了浣女和渔舟,赞美他们远离红尘纷争、保持独立人格的精神,同时强调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精神财富。五、(7分)21.根据下列两表所提供的信息,补写完答句。(3分)表一:表二:┌────────────┬─┬───────────┐│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重要│67.4%││是│22.2%│├───┼────────┤├───┼───────┤│不重要│8.5%││不是│66.8%│├───┼────────┤├───┼───────┤│无所谓│24.1%││不回答│11%│└───┴────────┴─┴───┴───────┘答:从这两组数据的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22.请你仿照例句,写两句话。(4分)例句:黄土砌成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无奈。答:①②六、(5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追求轰轰烈烈,有人追求恬淡闲适……人们追求的道路亦各有不同,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坷崎岖……追求又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把人推向成功的颠峰,也能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在你身边,一定发生了或发生着不少有关“追求”的故事,对于“追求”,你也许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请以“追求”为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无锡市2005秋学期高中期末考试评分标准高一语文第一卷(选择题共26分)1.C(A刹那chàB熨帖yùD笑靥yè)2.D(A竦一悚B夹一浃C屈一曲)3.B
(润泽:滋润;润滑:加油脂等以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使物体便于运动。炫耀:夸耀;炫目:耀眼。鄙薄:轻视,看不起;鄙俗:粗俗,庸俗。)4.A(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B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C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D附庸风雅:文化水平不高,硬要装作有文化修养。)5.C(A定语和中心语的语序不当导致搭配不当,应改为“晚年的巴金”B语意重复,应删去“不采取紧急行动”D“原因主要是……”与“……所致”句式杂糅)6.B(《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作品)7.A(锱铢:形容极为细微)8.C(都表示比较)9.B(“可怜焦土”寄托的是作者的无限感慨,“同情利惋惜”理解错误。)10.C(适:到……去)11.D(都是“这样”的意思)12.A(A是宾语前置句,其他都是定语后置句)13.D(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思想境界显然远远高出一般的迁客骚人,苏辙以纵情山水、心胸旷达、随遇而安慰藉他人并自慰,也在一般迁客骚人之列。)第二卷(共94分)14.(1)白天船只在它的前面忽隐忽现,晚上鱼龙在它的下面悲伤鸣叫。(句式正确得1分;“出没”、“悲啸”各1分)(3分)(2)这阵风痈快呀!它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有的吧?(句式正确得1分;“快”、“共”各1分)(3分)(3)这些都是诗人和游子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承受的景象(原因),哪里看得出它们是痛快的呢!(句子基本通顺得1分:“胜”、“乌”各1分)(3分)参考译文:长江流出西陵峡,才流到平坦的地方,它的水势就逐渐奔放阔大起来。它汇合南来的沅水、湘水和北来的汉水、沔水,它的水势越发盛大。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相像。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因被贬谪住在齐安(黄州),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来欣赏江流上的景象,我哥哥子瞻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站在亭子里眺望,从南到北可以望到上百里,从东到西可以望到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白天船只在它的前面忽隐忽现,晚上鱼龙在它的下面悲伤鸣叫。(景色)变化万端,使人惊心骇目,(由于从前没有亭子,无休息之地)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却可以在亭中的几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一带群山,丘陵高低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点着数清数目: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至于长江的岸边,古城的遗址,曾是曹操、孙权傲视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风尚和真迹,也很能使世俗之人称为快事。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陪伴到兰台宫游玩,有一阵凉风呼呼吹来,襄王敞开衣襟,对着风吹,说:“这阵风痛快呀!它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您的雄风罢了,老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呢?”宋玉的话大概含有讽谏的意味。风没有雌雄的差异,但人却有遇时和不遇时的区别。楚襄王快乐的原因,和老百姓痛苦的原因,这是由于人境遇不同,和风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他到什么地方才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心绪,那他到什么地方会不快乐呢?现在,张先生不因为贬官而烦恼,利用征收钱谷以外的公余时间,让自己在山水之中放纵情怀,这说明他的内心应该有一种自得之乐远远超过一般人。
(像他这种人)即使把蓬草作门破瓮作窗(处在最贫陋的环境中),也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何况能在长江的清流里洗涤,和西山的白云致礼为友,穷尽耳目所能充分欣赏到的长江的美景,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呢!不这样的话,那么,群山深谷,深林古树,清风吹拂着它们,明月照耀着它们,这些都是诗人和游子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承受的景象,哪里看得出它们是痛快的呢!宋神宗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15.(1)写了阴云、秋雨、青山和风帆等景物,(1分)营造了空明幽淡(幽远淡雅)的意境。(2分)(2)青山纠结盘曲,看似挡住前行的去路,但点点帆影,正告诉人们前景开阔光明,希望在即。(意思对即可,3分)16.(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4)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每句1分,共6分)17.①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看透红尘纷争的超脱世俗心态,但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理解。②中年时期,真止悟出了其中哲理,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保持独立人格,是人生的精神财富。(4分)18.人生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打击,(1分)虽能给人带来痛苦,但只要经受住考验,就能自我修复,自我完善,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3分)19.远离贪婪、附庸和嫉妒,拒绝物质的诱惑,追求高洁的情怀,保持独立的人格。(只抄“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得2分,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诠释得4分,意思对即可)20.AD(4分)21.上网聊天讲真话的愿望和实际情况不符。(意思对即可,语句要通顺,如只就一张表的信息完成句子不得分)(3分)22.示例:青砖筑成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护卫与闭塞。水泥筑成高楼,高楼诉说着现代文化的繁盛与失落。(4分)23.作文评分标准参考江苏省高考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37分。(50分)